原型意义与多元解读教学

2006-05-30 01:35尹携携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2期
关键词:玛蒂尔价值观念原型

文学作品本身一般具有原型意义、现实意义和审美意义。但由于长期受意识形态的支配,我国语文教育很长一段时间对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主要是从现实意义出发,单一而功利。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我们的学生都知道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大致都是“揭露了,批判了,鞭笞了”或是“歌颂了,赞美了”,答案标准唯一。看似热闹有效,其实是以牺牲学生的个性为代价的。对文学作品的解读缺少温馨的人情和平和的心态,从而使学生逐渐变得冷漠、狭隘和刻板,思维方式和言语方式越来越意识形态化,失去了鲜明的个性,远离了情与美,造成了学生普遍的厌学情绪。

新时期,我国的语文教育蓬勃发展,进入全面改革、广泛试验的阶段。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显示了对文学作品作多元解读的尝试,在评价建议里也提到了这一问题,“文学类文章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

教材中文学篇目的数量大大加重,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在教材中占了60﹪以上,其中高二全部是文学作品,高三有2/3是文学作品。新教材的选文更注重作品本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并且增加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作品,初步改变了语文教材面目陈旧、索然寡味的状况,比如现当代的作品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余秋雨的《道士塔》等;外国文学作品也突破了过去只注重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局限,注意多方位介绍外国文学中具有一定影响的作品,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古代文学作品的编选也比较注重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如诗歌选了《氓》、《无衣》、《静女》等。

应该说,新课标的颁布和新教材的使用使我们的文学教学逐渐摆脱了社会功利性的束缚,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从现实意义的角度进行解读教学,更可以从文本本身就具有的原型意义和审美意义进行解读教学,从而完成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而原型意义中所蕴涵的原始欲望和人类文化的生存模式,是千百年来文学一直在表现的重要话题。今天,面对文学教育改革的要求,我们可以从文学的原型意义寻求出路,从原型意义的角度出发,重拾被我们抛弃已久的话题,探讨文本中的原始欲望或以特定的文化角度阐释作品,完成文学作品意义的多元解读教学。

文学的原型意义。文学的原型是原始巫术。原始巫术瓦解后,作为深层结构存留于文化中,包括文学艺术中。原始意象是原始巫术的产物,它是原始文化和原始意识的一些基本意象。“而原始意象凝聚着人的生命欲求,也就是原始欲望;同时也成为人类文化的生存模式。这就是文学的原型意义。”原始欲望指的就是生命欲望,人有两种基本的原始欲望,一为性欲,一为攻击欲。性欲和攻击欲作为人类两大本能和原始欲望,成为人类行为基本的深层动力,也成为文学艺术活动的原始动力和深层内容。在文学活动中,尽管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但最基本的内容仍然是爱情与死亡,它们成为文学的永恒的主题。

但是在各种观念的影响下,建国以来的中学阶段的文学教育,无论何种体裁,几乎都不谈及其中蕴含的爱情意义,甚至林觉民的《与妻书》这样的文章,我们也更愿意把它作为学习革命者英雄气概的载体。实际上这就是有意忽略文学的原型意义。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学指导思想的逐步转变,忽略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意义的局面已经开始扭转。2004年9月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从9月1日起,上海50多所中学的初三学生将会领到一本全新的语文教材,课本中第二单元的主题定为“爱情如歌”,其中收录的3篇文章、4首诗歌全都围绕着这一青春期的“敏感”话题展开。文学的原型意义终于回归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也出现了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静女》)

文学的原型意义还体现于文学中蕴涵的人类文化的深层模式。由人类的基本欲望而导致的行为模式,不仅在原始文化中定型而成为文化原型,而且在文学中“移位”而成为文学形象。在文学描写中,透过社会内容,借助文学形象,可以分析出人类的原始欲望和个体的无意识表现及民族精神。

洪堡特论断:“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这里的精神,相当一部分是以民族文化的形态表现出来,即关于人的生活、情感、思想的一些文化价值观念、传统文化心理、心理传统、思维习惯,这些文化都在各国文学作品中以民族语言的形式得以体现。我们说,一个中国读者可以对宝黛爱情悲剧给予充分理解,而一个美国读者,读《红楼梦》感受到的可能是困惑与不解,同处一院,两情相悦,何来如此多的苦痛且难以启齿,终致生死一别呢?民族情感、文化观念、文化心理等文化境遇的差异,导致这种文本解释的隔膜,而造成双方对话的几近不可能,这并不让人感到讶异。这种现象只是告诉我们,漠视文化的介入,文本对话不可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以特定的文化角度解读文学作品。中学新教材中文学占60%,这为我们从文化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较为宽广的天地。为此,解读就应有选择,文化阐释应侧重精神层面,如文学中的人生的问题、传统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等,笔者拟从这三方面,以中学语文新教材为例,探讨文学作品文化意义的解读。

1.人生的角度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人生”是青年人的一个兴奋点,凡是与“人生”有关的内容,立刻就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引起强烈的共鸣。有感于此,笔者经常有意识地将“文学”与“人生”紧密结合起来,从人生视角解读文学,借助文学讨论人生,通过文学作品的分析,讨论学生最感兴趣的人生问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学生普遍觉得内容难懂,学习兴趣不大。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力求讲清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其实 ,这是一篇人文色彩很浓厚的文章,文中说马克思“很少人象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而马克思的这种坚韧精神应该是该文给我们的学生最大的人生启示,从这个角度解读该文时,学生对该文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孔雀东南飞》记载了焦刘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破灭是因为焦母的阻挠。但是和焦刘爱情悲剧极为相似的陆(游)唐(琬)却没有走上自杀殉情的道路,这是为什么呢?他们的爱情破灭了,生命也就消失了。如何从人生的角度认识焦仲卿的自杀殉情呢?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们马上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不少学生知人论世,联系史事谈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大家取得了这样的共识:陆游除了柔情似水的儿女之情,更有肝肠似火的爱国热情,陆游的生命里有两大精神支柱,而焦仲卿除了对刘兰芝较执着外,剩下的只有自卑空虚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兰芝是焦仲卿唯一的精神寄托。不同的抱负不同的胸襟使他们演绎出完全不同的人生。

2.传统文化心理的角度传统文化心理默无声息地浸染着人的心灵,人物性格都折射着传统文化心理对其思想的影响。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带领学生从传统文化心理的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要真正了解作者在时局混乱之时,心“颇不宁静”的原因,就应该带领学生认识朱自清深受传统文化心理影响的性格。朱自清剖析自己的性格时说:“在性格上,我是一个因循的人,没有定见的人,”朱自清是一批与中国士大夫中庸主义传统有着深刻联系的知识分子中的一分子,所以他虽然意识到了本阶级的灭亡是势所必致,他说:“正如一座老建筑,虽在时常修葺,到底年代多了,总有被雨打得坍倒的一日”,但是,他还是没有力量和勇气背叛自己的阶级出身,面对朋友劝他入党,他觉得“还是暂时超然的好”,婉拒朋友的好意,可他又做不到对时局的漠不关心,所以他就只能是“心颇不宁静”了。同时,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他的内心矛盾及其外在表现形态都不可能如鲁迅的“大爱”与“大憎”那样激烈与极端,连文本也具有“平和”的特点。《荷塘月色》里的景色,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香”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色”“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山”也是“远山”,而且“只有些大意”。如朱自清自己所说,写的不是“酣眠”,而是“别有风味”的“小睡”。这里所显示的有节制的含蓄的美,恰与朱自清式的人生哲学、思维与情感方式相适应。

孔乙己为什么说读书人窃书不算偷?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文化心理角度认识孔乙己人物形象。

3.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差异的角度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不少外国文学作品,对这些作品的解读,过去我们习惯用中国的价值观来评价,自然就免不了误读。对《项链》一文的意义解读,历来就存在争议。现在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就列举了三种观点:传统的看法,另一种看法,我们的看法。其中传统的看法是“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我们的看法”是“小说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批判”,后者虽然言词上柔和了很多,但是其对玛蒂尔德的批判态度,并没有发生改变。当我们以人应该安于现状、安分守己、安贫乐道这样一套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作为理解作品内容的参照系时,自然玛蒂尔德就免不了被批判的命运。在学习《项链》这篇文章时,我把教师教学用书中的三种观点都介绍给学生,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说这篇文章存在对人物的讽刺的话,你认为讽刺的对象是谁?

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出现了很多答案,有认为是玛蒂尔德,是她的朋友,还有一个同学认为是玛蒂尔德的丈夫,而且理论充分:“他那样平庸,太安于现状,即便吃着粗劣的饭菜,也要煞有其事用一种高兴的神气说‘哈,好肉汤!世上没有比这更好的……,太缺乏应有的进取与飞升的幻想,太鄙俗了”。他的发言很有代表性,说明这一代的中学生开始用现代价值观念看待事物,传统的安贫乐道价值观念在今天的中学生心中已经失去了它从前的崇高地位。他们对《项链》人物形象的解读所凭借的价值观念其实和马克思的现代价值观念不谋而合。马克思指出:“古代社会提供了从局限的观点来看的满足,而现代社会则不给予满足;凡是现代以自我满足而出现的地方,它就是鄙俗的”。如果以马克思所说的现代价值观念作为参照系来理解这篇作品,确实,玛蒂尔德的丈夫骆塞尔才应是这篇作品中嘲讽的对象,因为他是那样一个容易满足而又鄙俗的小丑!与他太多的务实感以及想象平乏、缺少应有的进取与飞升的幻想相比,玛蒂尔德不甘心那活跃的灵智与充沛的情感被幽禁在生活铁栅的一隅的寂寞的呻吟,那渴望挣脱现实,梦想幸福的爱情的浪漫主义,实在是光彩得多。

文学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现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文化角度出发追本溯源地解读文学作品,仔细聆听和深刻感受创作主体发自内心深处的关于世界、关于人生的喟叹,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高度,去与作品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进行对话与交流。

(尹携携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玛蒂尔价值观念原型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十年蜕变:重读《项链》的思考
原型理论分析“门”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
如果佛来思节退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