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文课程改革也表现出令人惊喜的一面。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参与到语文研究的行列,一些高水平的研究者直接深入到基层指导语文教学、实践新的语文理论,使语文课程改革产生了一种新的研究机制,并且使我们看到了许多新的成果。韩惊鸣老师曾经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实践工作,后来转入对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文章,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一些成果就反映在他的《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这本著作中。他认为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是一种精神追求的目标,是教育者对教育的意义、价值和途径的认识;有了教育理想境界的指引,语文教师就会把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上。所以他一直在思考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应该所具有的因素,一直在努力建构自己心中的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韩惊鸣老师的语文教育理想境界是从十个方面表述的。第一,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是实现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最重要的条件,也是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组成部分;第二,语文课程的改革、教学的发展呼唤“对话”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对话”应该成为教学双方相互理解的过程,成为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过程,成为探索一定真理、知识的手段,成为一种课堂哲学取向和精神境界;第三,语文教育必须与生活结合起来,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语文才会有“根”,才会有依托,才会有活力和魅力;第四,语文教育必须训练学生的思维,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联想力、审美力、发散思维能力、问题意识和鲜明个性;第五,语文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能够精细而准确地运用语言;第六,语文教育应继承诗教的传统,并不断赋予诗教以新的活力;第七,语文教育不能只重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第八,语文教育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素养”教育,就是平时的“养成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教育;第九,网络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逐渐推广使用,引发了语文教育全方位的变革,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机会和新方法,所以必须处理好语文教育与网络的关系;第十,语文课程评价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语文教育必须运用好评价这个工具。这十个方面建立在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借鉴了国外语文教育思想,吸收了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经验,是在扬弃和继承中的进一步思考。
在这本书里,有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比如,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看法。他认为语文不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学科,也不是由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学科发展设立的一门学科课程。因为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科学领域的总称(如人文学科、数学学科等)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因此不能把中小学所开设的语文课程当作一门学科来对待。语文是杂糅了文字学、逻辑学、文学、修辞学等内容的综合性课程,这就正如小学的自然课程里杂糅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一样。
作者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独到的思考。他认为,模式与语文课程是格格不入的。在语文教学中,模式使用的时间和空间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带有此时此地此情此境的意味,甚至只是具有自己风格的、有自己教学个性的、得心应手的做法。但是,教师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容易在教学活动中产生对模式的依赖。现在语文教学模式崇拜盛行,模式发明成为时髦的行为,简单化、教条化、形式主义愈演愈烈;追求花哨的形式和不实用的花架子,单纯追求环节和步骤的结构化,导致教学环节和步骤的机械排列和堆砌。其实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活泼的,如果教师以不变应万变,用循环往复的模式来教学,就会阉割了课堂的灵活性,就会消磨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灵性,消蚀学生听课的兴趣和耐性,必将会导致教学实践的僵化。
在对待文学作品的教学上,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许多人都认为文学作品的教学重在解读,许多语文教学刊物都设有专家解读文学作品的栏目。而作者则认为现在文学作品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都存在严重的问题。文学的功能主要应是审美,而不是认识社会和理解文化。文学的意义主要在于它的审美价值,主要是从情绪、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进而给读者带来审美感受;文学作品教学就是要实现文学的审美功能,实现这个功能的方法主要是诵读和涵咏。但是现在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教学的方法和目的是解读和阐释。许多人认为,诵读和涵咏是文学作品教学的低层次的、初级阶段的做法,而只有解读和阐释才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样文学阅读成了一个认识过程,成了阐释过程;文学教学成了认知教学,成了一种追求科学结果的认知活动、理性活动和逻辑思维活动;文学教学过程成了探索其客观的稳定程式、方法和规则的过程,而不是情感交流活动、非理性活动、艺术形象思维和创造活动。因此,文学教学追求的结果主要是学生得到逻辑理性,而不大重视学生个性兴趣、情感想象、审美品味等的发展。有的教师把文学作品研究当作文学作品学习,在诸如接受学、阐释学、结构学、精神分析学等等理论的指导下阐释作品的内涵。有的教师习惯于把阅读的重心放到作品与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的关联上,热衷于寻绎作品的意义,但最后文学作品可感的形象没有了,生动的语言、情感和想象没有了,人物形象的美没有了,只剩下剔出的骨头和阐释出的理性。他认为这种解读和阐释的做法是错误的。文学作品教学是培养“能感受文学美”的人,而不是“阐释文学作品意义”的人;是培养“能被作者感情打动”的人,而不是“对作者理性认识认同”的人;是让学生用审美的心态感受、体验和鉴赏文学,而不是让学生“研究文学”。文学作品的教学,不是文学研究的教学,更不是文艺学的教学。一首诗,一篇散文,如果我们用审美的眼光阅读它,往往会情不自禁,心旷神怡;而当教师用文化学、语义学、社会学等方法去机械地阐释它时,学生就会很难感受到文学作品的审美魅力,更难实现语文课程标准里所确立的“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目标的实现。
在这本书里,像这样的思考比比皆是。作为一个不断行走和探索的人,作者能够参与其中,又能够出乎其外,时时保持着一种敏锐的觉察力,时时在发现、思索问题,探寻着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并且寻找可能的途径,这在日益功利化、工具化的今天是难能可贵的。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是一种诚恳求实的态度,只有每一位语文教师和研究者都能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建设,才能使语文教育真正地抵达澄明之境。
(武永明,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