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文
明显陵位于湖北钟祥市城东北7.5公里的纯德山,当地人称松林山。显陵的特色,首先表现在它的占地面积大,为183.13公顷。这里是明嘉靖皇帝生身父母的合葬墓,亦是中国规模最宏大、建筑规制独特的明代单体帝陵。
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外逻城周长3438米,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蜿蜒起伏于重峦叠嶂之中。显陵的建筑与环境十分谐调,体现了“陵制当与山水相称”的意境。陵园由30多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依山间台地,在长达1300多米的神道上渐次排列有纯德山碑、敕谕碑、外明塘、下马碑、新红门、旧红门、御碑楼、望柱、石像生、棂星门、九曲御河、内明塘、陵恩门、陵恩殿、陵寝门、双柱门、明楼、前后宝城、宝顶等,疏密有间,错落有致,建筑与自然相互映衬。远处群山巍峨,四周松柏森森,寂静而肃穆;近处红墙黄瓦,白玉石雕,小桥流水,给山峦带来了无限生机,形成了建筑艺术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
显陵与北京十三陵相比,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风格。它以王墓改为帝陵,前后修了40多年,其气势之宏伟,工艺之精湛,布局之合理,构思之独特,不亲临其境是难以想像的。
显陵的主人朱,是明宪宗第四子,封兴献王,正德十四年死。
正德十六年三月,明武宗驾崩,因无子嗣,按照明朝祖训,由武宗的堂弟即兴宪王的儿子朱厚从钟祥进京继承大统,次年改年号为“嘉靖”,史称明世宗。按照皇家的规制,朱厚应该过继给明武宗的父亲明孝宗朱樘做儿子,但朱厚却想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为自立体系,朱厚用武力平息了长达3年之久的“皇考”之争,其间廷杖致死17人,入狱、夺俸、充军、戍边、革职等官员达百余人,从而完成了自己的昭穆体系,这一重大事件史称“大礼仪”之争。此后嘉靖皇帝便将其父兴献王追尊为恭睿献皇帝,庙号睿宗,尊其母为章圣皇太后。改“献陵”为“显陵”,进行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程,直至嘉靖驾崩,建设才停止。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章圣皇太后病死,嘉靖皇帝将其运回钟祥与献皇帝合葬于显陵。
显陵之奇特在其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双冢。
嘉靖十八年,世宗巡视显陵。发现地宫进水,于是亲自“周阅山川,更卜吉兆”,决定在原宝城的后面新修一座地宫,形成双宝城串联的特殊格局。
一陵二冢,可以说是显陵最为显著的特色,两座宝城以“瑶台”相连,从空中看,犹如一个巨大的哑铃,两个坟冢代表了墓主人的两重身份—藩王和皇帝。前一个宝城是兴献王死时作为王爷入葬的,后一个是嘉靖为其父母合葬时新修的,当时通过地道将其父的灵柩移到后一个宝城与其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既不破坏原墓,又体现皇陵制式的目的。像这样一陵二冢的形制,在全国的帝王陵寝中是绝无仅有的。
更为绝妙的是,前后宝城四周向外悬挑的汉白玉散水螭首,设计巧妙,气势宏大,能将下雨时宝城上的水直接排到城外,顺九曲河流出陵区,非常适应南方多雨的气候,是北京十三陵所不及的。
显陵之奇特,除了双宝城外,还有内外明塘为其他明陵所无。
陵园大红门外和园中陵恩殿前各有一池清水,分别称为外明塘、内明塘,前者椭圆形,后者正圆形。外明塘是根据原有天然池塘改建,因其处于陵园的入口处,在风水上为明堂之方位,对纯德山的地气有保护作用,设计者便巧妙将其纳入为建筑单元,取名外明塘。
内明塘是一个人工开凿的圆形池塘,直径46.3米,用砖石砌成,犹如一颗夺目的明珠镶嵌在龙形神道的颈部,与外明塘相呼应。开凿池塘的目的是降低地下水位,消除地下水对地宫的侵蚀,在湖北这个多雨多水的“千湖之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开池蓄水还有消防功能。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内外明塘的建造,使陵区自然环境显得格外清润透亮,也使这座位于南方的显陵在恢弘的气势之外平添了一分妩媚。
显陵不同于其他明陵的是有一条从陵区蜿蜒而过的御河,名曰九曲河。这是一条人工挖掘的御河,全长1596米,宽4米,深2~3米。河水由城东北引上游山泉水入陵区,环绕神道两旁,来去迂回,形成九道弯曲,因此得名。“上接松树山泉水,下连莫愁湖碧波。”这条蜿蜒的水龙,自北向南穿陵区而过,沿中轴建筑九曲回环的御河,注入陵西的莫愁湖。河上建有五道石拱桥,每道并列三桥,暗合“九五至尊”的含义。弯曲的河水,将陵区分割为几个不同的区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自然要素山、水、树木的空间限定作用,使周围的环境顾盼生辉。
九曲河的设计和营建不仅满足了封建帝王陵寝对风水的要求,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是因为九曲河的作用,使得陵内的建筑群连成一个整体,显得错落有致,同时也使陵园景色更加富有生气。
在我们所见过的明清帝王陵园中,大凡都有一条宽大、笔直的神道,但显陵的神道却与众不同,它在中轴对称的传统格局中又人为地使之弯曲,全长1368米的神道,看上去宛如一条腾飞向北的巨龙。
为什么显陵的神道要弃直求曲呢?传统风水理论认为:路亦大观风水,生旺而弯环则吉,衰死而硬直则凶,所以,这条路是弯曲的。
显陵在神道的设计上,不拘泥旧制,因地制宜,顺应地势山势修筑,既满足了陵寝观念的要求,又方便施工,而且取材容易,经济实用,也充分显示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在陵寝当中设置石人和石兽,意在祈求吉祥,保佑平安,神道两边所列的动物自然也都是威严和正义的化身。有个头生一角、形状怪异的石像生就是传说中的二神兽,据说它如遇二人相争,专触不正之人,因此,古代的法官曾戴过獬豸冠,以表善断邪正,放在陵前有“避邪”“压大盛”的意思。神道上的十二对石像生虽然比北京十三陵的要小些,但件件精致,雕刻得栩栩如生。
兴献王生前笃信道教,这对嘉靖皇帝的影响极大。体现在为其父修建的陵寝上,处处突出了崇尚道教的痕迹。从红门到明楼,从小巧的碑亭到巍峨的大殿,不论是琉璃质地,还是其他木石的构件,只要有图案、彩绘,就少不了阴阳太极图。特别是神道的后半部,设计者更是匠心独运,改直路为弯曲,呈S形,与周围的建筑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恰似一个巨大的阴阳太极图。身临其境,玄妙无穷,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
由于嘉靖皇帝崇信道教,故显陵在保留“天寿山七陵之制”的基础上,又有一些新的变动,并为以后明陵所效仿。如宝顶的形制,独特的排水系统等,可以说显陵在明陵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显陵与众不同的又一个地方,是有两道逻城,平面呈宝瓶形状。
外逻城墙依山而建,总长3438米,纵深1656米,整体呈宝瓶状;中间最宽处464米,两头宽约300米,墙高6米,墙体厚1.8米,面积达58万平方米。金瓶是神仙所用之法器,寓意神圣吉祥。同时,蜿蜒的城墙顺山势起伏避免了建筑外在的生硬感,使之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
走进大红门,穿过御河桥,又现一座红门。原来兴献王死时按王爷的等级建陵,已有一道红门;嘉靖的母亲逝世后与其父合葬时,又外加了一道大红门。因此两道逻城,双重红门也成为显陵独有的景观。
大门外有两块高近三米的“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汉白玉碑,字是大奸臣严嵩的手书。
穿过新旧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面开门的碑楼。明显陵的功德碑只留下了被焚烧后的遗址,巨大的正方形碑亭上面草木丛生,但四门上方四龙戏珠的浮雕清晰可见。亭正中的碑体被打碎,散块躺在碑亭内。根据专家的建议,散躺的碎碑体保持了原样。亭内墙体的角落,依然可以看到燃烧过后留下的巨大木柱的轮廓。显陵地面建筑的木制部分,几乎都毁于明末兵燹,现在显陵的明楼修复于1989年。
显陵的石刻十分精美,园内保存各建筑物的基础,大部分采用须弥座式的石雕台基,上刻简练精美的纹饰。门券石多以汉白玉刻龙纹贴面。陵恩殿前的云龙丹陛、散水螭首及回廊栏杆等构件的雕刻技法尤为精湛,是明代石刻艺术的典型作品。
仿皇宫金銮殿而建的陵恩殿是供奉帝后神主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是陵内最大的主体建筑。大殿虽已毁于兵火,但从这残存的柱基,汉白玉栏板,仍可窥见当年雄伟壮观的气势。大门两侧还保留着基本完整的琉璃琼花壁和背面的双龙壁,色彩依旧鲜艳夺目,引得许多游人在这里拍照留影。
穿过陵寝门,便是雄伟高大的方城和耸立在方城之上的明楼,“显陵”二字赫然在目,楼中圣号碑上“恭睿献皇帝之陵”七个盈尺大字,为嘉靖皇帝亲笔所书,笔力遒劲,气韵酣畅。
显陵以其独特的环境风貌、精巧的布局构思、宏大的建筑规模以及珍贵的历史价值而受到国家文物专家的高度重视,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投票通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它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