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如何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构建起比较完善的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是摆在每一所基层学校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是一所省级重点实验学校,多年来一直承担九年一贯制课程改革的任务。在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校奉教研机制构建的尝试,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以校为本所仰赖的两个前提
前提1:让教研从边缘走向核心。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育过程当中的一些矛盾与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如何确立教研的主体地位,使教研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晟有效的催化剂。是需要深入探究的一个问题。在重视学校教研工作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的前提下,如何让教研真正发挥作用,成为引领教育教学的动因,却是许多学校面临的现实问题。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致力于构建新型的教育教学机制和管理机制,从而很好地适应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具体说来,就是学校精心构建并实施了“134”教研工程,即由“一个主题”、“三个层次”和“四个系列”组成的学校教学研究工作总体规划。 “一个主题”是:学校一切教研工作都必须以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中心.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向教研要质量、要效益。“三个层次”指基础层、发展层和实验层。基础层是指个人教研专题:发展层是指年级组各学科教研专题;实验层是指学校教研专题,是学校教研的最高层次。“四个系列”意为:(D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系列课题;②把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转化为系列课题;③把新课程的精神与传统教学的矛盾转化为系列课题:④把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转化为系列课题。
这种新机制的构建,重新确立了教研在学校中的核心地位,使教研工作由以往的配角转为主角,由被动转向主动,从边缘走向核心。
前提2:让实验课题打上学校特有的标记。
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倡导个性化、人文化的教育是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总体思路。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它不同于工厂要求产品整齐划一。教育的主体是人,所以要求我们打造的教育也应遵循和满足人的发展规律与需要,应该是“绿色的”、“有机的”。学校的教研工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承担上级的实验课题,二是自发研究的课题。对于前者,学校不是机械应承.而是在对课题进行认真研究之后,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实现课题与学校现实问题的合理对接,从而使实验课题落实到具体的研究对象上,切合实际地开展研究。对于后者,学校把研究对象定位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的、自己比较困惑的、急需研究透彻的问题,并逐渐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研究步骤:寻找选题→开展研究→得出结论→推广成果。这种课题研究,扎实深入,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并且有很强的针对性,体现了研究问题的价值和实效。
学校进行的校本教研课题分以下几种类型:①综合型,主要体现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具有探究特色。②辅助型,以补充和辅助学科教学为目的,如历史学科的《满族风俗调查研究》、《长春伪满洲国建筑研究》等专题。③反思型,比如《潜能生班分层次教学研究》课题。这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新课程豹理念下对教师观、学生观重新思考、重新定位而引发的深层次的研究课题。2002年年底,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学校把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了一个“潜能生班”,开始了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现在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以校为本是让学校有发展后劲
构建大课程观是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近年来开展教研工作的总体思想。其显著特点是:立足于大的框架内的学科之间的开发与整合,给学生的一切活动、学校内的一切工作打上课程的印记。这种大课程观与校本教研机制相融合,引发了学校的诸多变化:教师由被动“等课题”、“躲课题”变为“主动寻找课题”,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个性与天性被充分发掘出来。
变化1:课程改革开始向纵深发展。
——学校己从自身的特点出发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实验。2002年,学校申报的课题《中小学九年一贯制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被吉林省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列为省级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围绕这一课题开发了一系列子课题。这项有鲜明学校特色的实验课题非常受教师们的欢迎,参与研究的教师已达267人,立项的子课题己达49项。其中,全国教研型校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特级教师宋戈校长主持的国家级重点课题《关于开设初中生学习指导课程的实验研究》,在省内率先进行初中生学习指导的探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该课题已经通过鉴定验收。
——特色化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已经起步。学校积极引导、鼓励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联系当地社会生活实际,从中发现值得探究的学习内容,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带有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特征,以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意识,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为目的。比如学校开设的《中华民俗系列校本课程》,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以及风俗习惯等以广播、校报、知识竞赛等不同形式呈现给学生。再如学校组织的《南湖水样调查分析》等社会实践活动,因地制宜,灵活设计,形成了学校校本课程的鲜明特色。
——特色化、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正在进行之中。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中极重要的一环。但恰恰又是极薄弱的一环。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的建议,在评价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加大了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学校设计了基础分、调控分、奖励分三种并行的评分制度。基础分是指传统的期束学业测验成绩,占学生成绩的80%。调控分是指在期末各科成绩中拿出20分由教师自行调控,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奖励分是指对本学期在报刊发表文章以及在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期末相应学科的成绩记满分,也可以给予免试的待遇。这种评价机制,能更客观、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个体情况,从而使评价有效地促进學生的个性发展。
变化2:综合实践活动给学校带来了活力。
以前,学校所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往往分散进行,与课堂教学脱节。建立校本教研机制后,学校以教研中心为核心来综合调控各项实践活动,树立了活动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的活动意识,把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整合起来,使之纳入到学校整体课程改革之中。
学校坚持课堂教学活动化、实践活动教学化的新的教研思路,把“艺术节”、“文学节”、“体育节”、“科技节”、“商品交易会”、“军营体验”、“金秋之旅”等大型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寓于多彩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育人。比如,在一年一度的“金秋之旅”活动中,各学科任课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充分考虑学科教学特点,如数学教师布置了“观察建筑物的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的作业,英语教师布置了“搜集北京知名景点的英语名称,做一日英语北京小导游”的任务,物理教师布置了“探究天坛三音石、回音壁原理”的練习,等等。学生上变的作业,形式多样,有的是照片,有的是模型,有的是论文……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收到了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
变化3:名师成长之路初步开辟。
课程改革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是否能锻造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作为校本教研机制的重要内容,校本培训在培养名师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强化专业引领,活化、引入相关教育资源,组织了一系列“研培结台”的活动。如邀请课程专家和教研员来校作专题讲座、与教师座谈、交流课程改革的新信息与新经验,邀请名师为青年教师做示范观摩课,开展校内“教学模式探索暨研究性学习研讨会”,承办省市各学科的教研会议等,使教师能够全方位、近距离地接触在课程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感悟教育新理念,提升自己的事业发展目标。学校的一批骨干教师就是在这样的话动中成长起来的。
比如,李婧伟老师在多年从教的过程中,以日记构筑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用爱心铺设好学生的成才之路。她结合学生实际,凭借多年的教育救学经验,大胆地进行了以日记为结合点,寓思想教育、知识传授、师生感情沟通为一体的教改实验,发挥了日记的“育人功能”,给日记这一古老而又简单的写作形式以新的生命力。学生及家长亲切地称她为“良师慈母,一代风范”。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学校构建和实施的校本教研机制。正是科学可行的校本教研机制培养出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校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实践证明,构建校本教研机制,不仅是全方位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保障,也是建设学习型学校的重要基础。它是每所学校都必须研究好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