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新 王建民 伍红玲
【编者按】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大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统一部署、一以贯之的。深入学习、贯彻两个重要文件,关键在于联系实际、创新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湖北省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探索在优秀高中学生中发展党员的经验值得借鉴。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
4月18日,是武汉市三中分校学生王巧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她成为了学校流动人口子女中第一个学生党员。
很多进城务工农民,自发地参加了王巧的入党宣誓大会。他们对王巧的父母说:“以前孩子进城读书都很困难,看到你的孩子得到学校一视同仁的培养教育,我们打心眼儿里高兴,解除了心头的隐优,觉得孩子有盼头了!”
目前,在湖北省100万在校高中学生中,像王巧这样的优秀分子,已经把主动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奋进的目标。
把好入党考察关
走进湖北的高中学校,你会发现:在美丽的校园里,有一块醒目的牌子——中学生业余党校。
1983年,湖北省第一所中学生业余党校在襄樊五中诞生。学校开辟专用党校教室,聘请专兼职教师,还配备了投影仪、录像机等教学设施,每学年举办一期,制定教学计划,每期培训30个学时。从业余党校第一期开班起,期期学员爆满,现在每期学员达600多人。
襄樊五中创办中学生业余党校的成功实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教育厅及时将襄樊五中作为典型在全省进行推广。此后,中学生业余党校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荆楚大地蓬勃发展。
但是,发展优秀高中生入党,对高中学校党建工作来说还是一個新课题。
在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不满18岁,还不具备入党条件。因此,湖北高中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时,从实际出发,立足长远,重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前途理想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在洪湖市第一中学,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培养。学生的年级在变,部分任课教师也在变,但学校做到思想政治辅导员不变、联系人和入党介绍人不变。对品学兼优、年满18周岁且符合入党条件的青年学生,力争在高中学习期间将其发展为预备党员;对未能加入党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在他们毕业后,学校仍通过书信、电话、电子网络适时向学生所在的大专院校或单位、社区反映其在校的组织培养教育和具体表现情况。这样,确保对学生教育培养的连续性,思想不放松,教育不中断。
由于高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校园生活单纯,他们人生阅历浅,思想政治基础还不稳定,给学校党组织的考察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工作实践中,湖北高中学校大胆探索,建立了既符合高中生特点,又确保发展质量的工作程序:“接受党校教育——个人申请——班级团支部推荐——班主任鉴定——年级党支部考察表决通过——政教处出具业余党校学习考核结果并政审——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校内公示——学校党委批准。”
钟祥市一中从严格把好业余党校教育质量关入手,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学校制定了三年分批培训教育计划:高一全面培训,主要进行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党的宗旨、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党,认识党,考试和考察合格者,进入第二轮培训;高二重点培训,着重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明确新时期党员的标准和入党的前提条件,增强学生对党的感情,以实际行动创造条件入党,再次经过考试和考察优秀者,进入第三轮培训;高三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着重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入党动机,真正从思想上入党,符合党员标准的,经过严格的组织程序吸收为预备党员。据了解,从钟祥市一中走出去的学生党员,人人都是学习、工作的骨干,普遍受到了称赞。
在武汉市黄陂区一中,学校从考察学生入党动机把关,坚持发展党员的标准不松动。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优秀,高二时被学校确定为发展对象,但后来发现这名学生不愿担任班干部,也不热心参加班级和学校活动,两耳不闻窗外事,把考入名牌大学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党组织找他谈心,指出他的问题,可他还是想不通。学校于是将他列为继续考察对象口这时校内校外有不少人来说情,认为只要学习好,其他条件不要太高,但学校党组织坚持标准,仍坚持暂不将其列入发展对象。这件事对该生触动很大,后来他努力改正缺点,全面发展,主动找党组织汇报思想。毕业时,学校将他在高中党校学习和培养的档案材料转入其所在的大学,一年后他在大学加入了党组织。 培养中理论联系实际
在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中,湖北省各高中改进传统的教育方法,从高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运用学生易于接受、兴趣浓厚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学习中深化对党的认识,在心灵深处牢固树立党的伟大形象。
红安县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38军三支主力部队,为共和国的诞生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红安一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红安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四方面军纪念馆等作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实施“五个一”活动:
每年清明节组织一次祭扫烈士墓活动,让学生通过缅怀英烈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
每学年组织一次拉练教育,让学生徒步前往打响红色割据第一枪的“黄麻起义”策源地、红四方面军诞生地——七里坪长胜街,参观革命遗址,磨砺学生意志;
每学期组织一次红安革命史的专题讲座,聘请老红军、老将军为兼职教师,让红安精神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
每学期组织一次烈士业绩演讲会,让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发扬老区精神,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每年组织一次入团、入党宣誓和成人仪式,让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增强报效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信念。
“五个一”活动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近10年来,先后有48名在校高中学生加入党组织,收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发来的学生喜报100多份。
地处武汉钢铁公司的武汉市49中,定期组织党校学员到公司参观、考察,听优秀共产党员现身说法,体验钢铁工人在高温下的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原以为炼钢炼铁就像是化学书中写的那样,经过几道简单的工艺流程、几个并不复杂的操作步骤、几个连锁的化学反应即可。参观了武钢之后才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中我体会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口”
秭归县职教中心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大胆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将党的基本知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以及学生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归纳整理,编辑成100多个研究性学习的参考课题。党校学生根据本人实际,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以个人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还有很多学校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教育,如举办党建网页比赛,建立网上业余党校,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党课,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口
“增强党组织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加强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身教重于言教,发挥好学校每一个党员教师、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其说服力、影响力、带动力会更大。一个支部就是一个阵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宜都市职教中心党总支为此鲜明地提出了“三挂”要求,编织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口
“三挂”即“总支挂党校、支部挂小组、党员挂学生”。学校总支对业余党校的课程安排、授课人员、考核管理、组织发展等直接负责;年级党支部联系党校学员学习小组,具体负贵组内学员的组织管理、成效考查、考核推荐等工作;党员教师“挂靠”1至2名学生,结成对子,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目前,湖北省高中学生党建工作基本形成了以党委(总支、支部)书记挂帅,校长参与,团委、政教处配合,年级支部(小组)、班主任协助的齊抓共管局面,有的地方还形成了市县组织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三级高中学生党建领导机构。武汉市新洲区教育局党委不仅从组织上建立专门班子,加强对高中学生党建工作的领导,而且还成立党建工作研究会,经常开展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指导。
在党旗指引下茁壮成长
校园生活平淡,学生难以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每位学生党员从点滴做起,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出榜样,对同学们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口
武汉市四中小叶同学,高二下学期光荣入党。她的家庭并不富裕,母亲下岗,全家靠父亲一人的工资过日子。从高一开始,她瞒着家里和学校,节衣缩食,将零花钱和压岁钱省下来,利用双休日卖报纸,救助郧西县贫困山区两名失学儿童——开学时给他们寄学费、寄文具,冬天给他们寄衣服、寄鞋袜。她平时穿着非常简朴,一点也看不出是个大城市的花季女孩。后来,两位被救助儿童的家长给学校写感谢信,她的事迹才为人所知。许多学生感动地说,平时我们感到共产党员的榜样是虚的,但从小叶同学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形象,她就是我们心中一面旗帜。在小叶同学的影响下,全校100多名学生自发与贫困地区孩子结对子,手拉手,资助失学儿童上学。
在高中发展的学生党员虽然是少数,但受培养教育的对象却是大面积的,尤其是重点培养了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形成了一个先进群体,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地处山区农村的巴东县二中,生源思想基础和文化素质比较差。前些年由于放松思想工作,学校10年没有发展一名党员,教师不安心教学,学生纷纷转学。校园内乱搭乱建,养殖牲畜,鸡鸣猪叫声盖过读书声,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也时有发生,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当时县教育局准备将学校撤销。2001年,县委组织部在该校蹲点,从教师和学生党建工作入手,兴办学生业余党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在学生和家长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学校变了样,学生积极上进,刻苦用功,家长也放心了。短短几年时间,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由2000年的不足500人增加到现在的1800多人,每年有300多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高考成绩连年攀升,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如今,就连许多城镇学生也纷纷慕名前来求学。
巴东县二中学生党建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引起了周围学校的关注,不少高中先后到该校学习参观,回去后都建立了学生业余党校,广泛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学生思想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升。
高中阶段是人生的十字路口,毕业后有的学生进入大学深造,有的回乡务农,有的走进军营,有的投身商海……高中教育将会对他们的人生走向产生直接的影响。近几年来,湖北高中学校输出的一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走上新的岗位后,表现出了良好的品质,塑造了新时期党员的新形象。
董翠菊,是宜都市职教中心发展的第一名学生党员。她考入咸宁市教育学院后,奋发努力,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在读专科的同时,她自修本科,后来又攻读硕士研究生。她在给母校的信中无限深情地写道:“是党校给了我一生坚定不移的信念、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方友爱,2000年在宜都市职教中心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考入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后当上了校社团部长,并开创性地建立起学校第一个德育实践基地。他说:“我从小就是一名孤儿,是党的关怀培养和社会的资助才使我有了今天,我要永远牢记党恩,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回报社会中去。”
2003年7月15日下午,洪湖——这块曾被无数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土地上,年仅22岁的大学生许志伟为抢救落水少年英勇献身,用生命诠释了他入党时的铮铮誓言。9月23日,国家教育部追授他为“舍己救人的优秀大学生”光荣称号,并称他“将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使自己年轻的生命焕发出青春的绚丽光彩,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崭新精神风貌,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
在湖北省,99%的高中学生党员都考取了高等院校,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据对122名学生党员的调查,他们中进入大学后担任系、班两级学生干部的有73人,占60.4%;在大学里获得各种荣誉的有86人,占70.4%。
无论是步入高校,还是走向社会,学生党员们都对自已的高中业余党校生活充满了无限的依恋和深深的感激,对自己能在高中时期入党感到由衷的自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荆楚这片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热土上,高中业余党校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她是灯塔,指引着人生航向;她是旗帜,高高飘扬在学生心中,吸引着莘莘学子凝聚在她的周围,沿着革命前辈的光辉足迹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