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说点新鲜话

2004-04-30 04:24范敬宜
人民教育 2004年22期
关键词:新鲜导向思想

【编者按】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是广大教师共同关心的话题。范敬宜教授的文章,虽然谈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但对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有诸多启示,我们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也要说点新鲜话。

课堂,是师生之间交流知识和思想的重要场合,很多思想的火花往往是在课堂上碰撞出来的。因此,如何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既理直气壮又入情入理地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解惑释疑,是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代大学生接触的新事物多,知识面广,思维敏捷,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观念比我们那一代大学生复杂得多。在这种新情况下,沿袭习惯使用的灌输、说教那一套方式越来越不灵了。形势逼着我们必须去探索新途径,研究新方法。我最近两年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课,深切感到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上取得成效,必须放下架子,先当学生,陪着他们一起成长,了解他们的现实思想状况,了解他们困惑的来源,然后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新闻实践和人生经历,试着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说点新鲜话。

比如,新闻专业学生经常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要强调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他们认为,新闻应当客观公正,而“喉舌”是没有独立见解的“传声筒”。面对这种质疑,光讲一般的定义、概念是收效不大的,就要试着从新闻史和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辨析:只要翻翻中国新闻史,就可以知道“喉舌”并不是我们今天的发明创造,从王韬、梁启超、章太炎一直到孙中山,都曾把报刊称为“喉舌”。喉舌者,无非是代表政党、人民、团体发出的声音,并没有任何贬义。问题是西方攻击我们的根据,是我们讲的喉舌,翻译成英语便是“organ”,即人体的器官,我们的社会舆论载体也翻译成organs ofpublic opinion。这确实是很难听的,即使不是出于故意歪曲,起码也是不懂得中国文字的特点之一,是经常用人体的器官指代某种特定概念。比如:手足(之情)、唇齿(相依)、肝胆(相照)、耳目(灵通)、咽喉(要地)、心腹(大患)、股胧(之巨》·一都另有其特定的涵义。如果直译,都可以让外国人摸不着头脑。所以,我们不但不必为当“喉舌”难受,还应该感谢智慧的老祖宗为我们创造了那么多丰富、传神的词匯……

“导向”也是学生们经常感到不理解的问题。“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强调导向会导致脱离事实,强加于人”。

我的“答辩”是:“其实,导向并不神秘。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导向。小孩学走路的时候,大人告诉他:不要往那边走,那边有坑。这是人之初的导向。长大了,随时随地都要按老师、朋友、组织指导的方向去为人、做事,连旅游也要听从导游的小黄旗指引方向。我们讲的舆论导向当然比这些生活导向复杂得多,但归根到底是指导人们按照正确的方向去行事,去认识世界。西方何尝不讲导向?——leadingopinion,guiding opinion,都是引导舆论的意思。所不同的是,我们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强调要旗帜鲜明,而西方则强调把观点隐藏在事实的叙述之中。当然,我并不为某些生硬、僵化的‘导向护短,而始终认为,我们的舆论引导应该更讲究方法,讲究艺术。”

有些学生埋怨我们的新闻“框子”太多。我是这样向他们讲的:我对某些模式化的新闻是讨厌的,对有的不合时宜的限制也是不以为然的。但是目前情况正在改变。党中央对新闻宜传提出“三贴近”的方针以后,整个舆论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不过,为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新闻宣传不可能没有一定的纪律和规定,这在任何国家都不例外。从哲学上说,框子就是一种空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只能在一定的空间内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制度、规定都属于一种框子。没有框子的事物,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我们居住的房子就是框子,对演员来说舞台就是框子。问题在于如何在框子内,把“戏”演得有声有色。京剧大师盖叫天,武功炉火纯青,直到晚年,还可以在一张八仙桌底下打完一套猴拳,而手脚丝毫不触及桌腿。这宾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做新闻工作,是否也可以从中得到某种启发呢?

这算不算新鲜话,愿就教于读者。

猜你喜欢
新鲜导向思想
新鲜汇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新鲜的夜晚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新年好新鲜
犬只导向炮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完成新鲜的角色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