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2004-04-29 00:44王德平
市场周刊 2004年11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王德平

摘 要: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对策。 以探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对策

一、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重要意义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亚太经合组织2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户数占各自企业总量的97%-99.7%,就业占55%-78%,GDP比重占50%以上,出口总量占40%-60%。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日本则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中小企业的繁荣”,美国更把中小企业称作是“美国经济的脊梁”。从我国情况看,目前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左右;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还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目前我国在工业企业就业的1.5亿人中有1.1亿人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促进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系列化的推动力,它与大企业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的细化分工。中小企业还是构成金融业发展基础的一部分,在帮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严重地受到金融瓶颈的制约,融资困难已成为阻碍中小企业正常发展的首要问题。据有关资料,在对上海2700户中小企业的调查中,反映在生产上融资困难的比重为68%,有47%的停产企业将资金紧缺列为停产之主要原因。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有一个调查称,约77%的企业反映资金紧张,而且企业规模越小,资金融通越困难,“金融缺口”已经成为有许多潜力中小企业进一步成长的障碍。

建立有效健全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的根本解决。目前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建立有效健全的融资机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的短缺。其次,有利于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改变目前银行过分偏重于为大企业提供资金的信贷架构,化解金融风险。实践证明,银行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能起到有效地分散资产风险,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作用。如1999年,以发展大型企业为特色的韩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遭到严重挫折,一些由政府和银行全力扶持的大型企业成为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相反,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特色的台湾,则表现出较强的防范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再次,有利于优化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多渠道获得资金。最后,有利于市场体系的真正建立。中小企业规模小,分布广、数量多,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更能提供满足多元化、个体化、区域化需求的产品和劳务,由此促市场的繁荣;中小企业具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对使用新技术更积极,更具担当使用新技术的风险精神,所以更容易促进新产业的兴起。中小企业是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建立健全有效的融资机制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市场体系的真正建立。

二、 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融资难原因分析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融资一般是通过两个渠道完成的。一是间接融资,即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二是直接融资,即主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企业股票上市等形式。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影响创业投资的退出,而且中小企业要付出较多的股份予以回报,对于有实质性技术性优势的中小企业来说不合算(虽说该种资金不需付出成本,但创业者的利益损失较大),所以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股权融资。目前,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主渠道依旧是银行。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据统计,上海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中,银行贷款占73%,有价证券融资仅占2%;而法国的相应的比例则分别为57%和16%。总之,除银行贷款外,中小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能性极小,而货币市场又极不发达,其他的融资手段更是缺乏,因此中小企业备受融资困难的煎熬。而且,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也少得可怜,以全国工业企业为例,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量仅占信贷总额的10%以下,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有银行公布的向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包括了各种所有制成分的中小企业,其中,最具活力最需要扶持发展的民营企业所占比例不到10%。虽然有些民营企业规模很大,但大多数民营企业仍然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与大企业相比,服务一家中小企业的许多业务流程是相似的。同样的业务量,对大企业客户来说,就做这一家可能就行了,而对中小企业客户,可能要做十几家,银行的服务成本也就相对较高。银行方面认为是中小企业没有规模经济性,给大企业贷款是“批发”,而给中小企业贷款是“零售”。目前,全国贷款担保公司只有约850家,中小企业担保户仅占中小企业总额的13%左右,可用担保资金总额仅242亿元,这与中小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工业总值的2/3,出口创汇的38%和国家财政收入的1/4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总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可概括为融资渠道单一和融资手段缺乏。

(二)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按现在金融理论的解释,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必须加大审查监督的力度,而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降低了它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银行界有关人士认为:企业逃债、银行“惜贷”这种银企矛盾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一些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的信贷支持。同样,银行被动防守并不能优化信贷结构。中小企业融资,绝非朝夕之间就能达到人们的理想目标,它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消除这种矛盾,需要企业、银行、和社会三方面的努力。首先是企业自身的原因。中小企业由于不占市场主导地位,处于市场的边缘,发展基础差,经营机制落后,技术水平低下,人才缺乏等原因造成中小企业经营透明度比较低,从而导致高的信息不对称,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和减少“监控成本”,最终选择“惜贷”,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其次是银行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我国的银行体系高度集中、缺乏适合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中小银行,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发展起、或者说没有允许发展起与非国有产业部门相适应的非国有金融部门,没有发展起一批与中小企业业务需要相适应的中小银行;主办银行制度的试行,使一些国有银行如工行、建行等,都将向大中城市集中,基层贷款权上收,贷款投放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以增加收益。不但国有专业银行存在着这种现象,就是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也有这种趋势。各大银行为保证贷款安全而采取的贷款权上收和瞄准大型企业的做法,实际上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而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相对小,业务量大,贷款成本高,许多银行对此不加重视,甚至不愿介入。加之银行信贷管理加强,放贷更加谨慎,更加大了其贷款的难度;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非国有中小企业贷款不够热心,这在无形中又加大了中小外部融资的难度。再次是政府方面的原因。近几年政府相对忽视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在中小企业资金融通方面没有予以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发展直接融资,培植资本市场时也相应忽视了中小企业的需要;在中小企业立法、培育中小企业支持服务体系方面如设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创业基金及科技发展基金和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等,也相当不够;在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调整中,政府的投融资政策过分地向国有大型企业倾斜,现在国有大型企业垄断金融、资本市场的状况不能不说与政府的这种政策偏差有关;另外,就是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但大多是针对中小高科技企业的,而更多非高科技企业依然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银行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经济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运行基础不完善所带来的制度摩擦,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特殊一面。

三、 建立中小企业健全、有效的融资机制的对策思考

(一) 直接对策

1、积极培育和壮大金融市场。建立发达的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本所在。金融市场的充分竞争有利于改善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一是要建立可供中小企业利用的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的关键,也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难的根本出路;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是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加快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已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一项最为紧迫的任务。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更有效、更大程度地满足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对资本的供给与需求,极大提升资本市场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渗透的能力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功能;有利于推动各类资本流动和重组,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创造条件;有利于通过多元化的渠道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减少投资波动诱发的宏观经济波动,实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有利于依法维护资本市场公开公平竞争,强化市场监督,有效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风险,建立多层次市场至关重要。具体的讲,我们可借鉴美国建立NASDAQ系统(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的成功经验,建立定位于为技术含量高,产品规模小且有市场潜力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拓宽其股权融资渠道,在条件成熟时,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有选择地到上海、深圳上市融资。同时可积极利用香港创业板市场,引导国内高增长型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新加坡、加拿大、澳洲和新西兰等国,均设立了针对中小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创业板,他们十分欢迎中国内地的科技企业上市。但是,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风险高、规模小、知名度低、建立时间短等特点,绝大多数不能进入证券主板市场融资。可是,“第二板块市场”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上市门槛相对较低的直接融资机会。对于我国一些优秀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而言,除了支持其到香港上市融资外,在适当的时候、设立内地的“第二板块市场”。另外,还可以考虑建立一些地方性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或地方性证券市场,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股票(产权)交易提供场所。同时,运用资本市场的功能,推进创业投资,吸引民间投资和外资,推动高技术、新技术的成长。中小科技企业可将部分股权专利(无形资产)及有形资产在产权交易所挂牌,既可解决企业内部资金紧缺,增加现金流,又可以为进一步的资本市场运作打好坚实的基础。二是要建立和发展证券交易市场。首先要放宽企业上市的所有制限制,促使非国有经济(多为中小型企业)能通过股市融资,对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国家(证券委)应当积极搭建直接融资平台,打通直接融资通道。现阶段应当在努力规范我国主板市场的同时,加快组建二板市场及产权交易市场。中小企业将资产抵押给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由投资银行发行相应等价的资产证券化品种,发券募集的资金由中小企业使用,资产证券化品种可通过证券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其次是逐步放开债券发行市场,增加中小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要建立企业债券转让市场,使企业债券的流通、变现能随时得以实现。要大力发展柜台交易方式发行股票和债券业务。特别是要废弃传统的多家审批管理的债券体制,建立起真正由市场发行、交易和依法管理的发债机制,让中小企业平等的进入市场发债融资。三是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额资本市场。彻底改变我国现有资本市场只能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根本无法进入的不平等现象。从国外情况看,许多国家都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通过建立小额资本市场为之打开进入资本市场的通道。目前,可以试办这样一个小额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由交易所管理,专门为中小企业获取和转让权益性资本提供服务。四是发展票据市场,积极推广银行商业承兑汇票,并逐步扩大其使用范围。

2、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机构体系。一是设立国家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国外大多数国家都设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如日本有5家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工商组合中央公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和中小企业投资扶持株式会社。这些金融机构比较有利的条件向中小企业直接贷款,或者建立使其他金融机构放心给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保证制度,或者认购中小企业为充实自有资本而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等。德国有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合作银行、大众银行和储蓄银行;韩国有中小企业银行、国民银行、大东银行和东南银行等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鉴于我国缺乏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建议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和商业性银行。专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方面对中长期银行贷款的需求。对那些符合国家政策、产品有市场、技术先进、效益佳、管理好、潜力大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的中长期政策性贷款;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和低息贷款。二是加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1998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的意见》,随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从目前的情况看,关键是要将相关政策落到实处,要增大地方分行的存贷比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度;要适当下放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权限,简化贷款环节。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灵活的方式进行,如对效益好、信誉好的中小企业的大额流动资金贷款,可试行授信额度管理办法;对一些困难企业,可针对其有销路、有效益的那部分产品试行专项封闭贷款。同时可讲国有银行改造为银行控股公司,现行的一级法人制。影响了基层分支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性,可以将一些基层分支机构,特别是中小企业集中的发达地区,以地市为单位,设立银行子公司,这样可以提高小银行融资的有效性。三是对农村信用社、城市合作银行(或城市信用社)、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进行整顿规范。这些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息掌握、零售银行业务等方面具有优势,更适合分布面广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股份合作制等企业的需要,但目前它们并没有踏实地坚持自己的经营原则,相反地有的还与国有商业银行争夺大型企业客户。为此急需对它们的经营业务进行整顿规范,将它们办成真正的合作制金融机构;要整顿规范地方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向,商业性中小银行,可由城市合作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或者城乡信用合作社联社改制而来,充分发挥这些区域性银行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使之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

3、建立各类能为中小企业所用的基金。建立各类中小企业基金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目前应重点发展以下几类基金:一是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基金宜实行会员制,资金基本来源为地方财政拔款、会员企业出资。为扩大资金来源,可由政府担保,允许基金向外发行债券,基金对会员企业提供银行贷款担保。二是风险投资基金。可由财政投入一定的种子资金,吸引一些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采取公募形式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募集,,主要投资于创业阶段的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三是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主要对未上市企业直接提供资本支持,并从事资本经营和监督的集合投资制度,即通过发行基金份额组建产业基金公司,产业基金公司对基金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按投资者的出资份额分配投资收益和分、担投资风险。四是中小企业互助基金。这一基金由会员企业出资建立,行公司型管理,用于调剂补充会员企业临时性流动资金的不足。

4、发展融资租赁业,解决中小企业设备更新问题。融资租赁是企业进行中长期资金融通的一种有效手段,它通过企业向租赁公司承租设备将借钱和借物融合起来,以融物的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目前中小企业多数技术设备落后,又无自身积累且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发展融资租赁业,企业就可以在资金短缺或不愿动用经营资金的情况下,添置或更新设备。而且融资租赁比长期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所受的限制少,其财务风险也较低。

(二) 间接对策

1、理顺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经济在中小企业的比重将大大降低,由所有制形式决定的特殊性将日益淡化,中小企业的共性问题将更突出。相应地我们应建立一个适应此趋向的新型的中小企业管理体制。1998年7月国家经贸委设立中小企业司,其职能是:制定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指导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组织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促进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银行利益难以保障的现象,这些往往都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所致。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应推动中小企业制度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走改制重组道路;对私营企业要引导资本社会化方向,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对于集体企业要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应规范财务制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所以要抓紧理顺各地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职能,分清职责,切除交叉,形成管理有序的新型管理体制。

2、加强中小企业立法。用立法的形式强化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如美国联邦政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投资法》、《中小企业经济政策法》《中小企业技术革新促进法》、《小企业投资奖励法》、《小企业开发中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日本、英、德等国也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立法,在金融信贷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以法律的支持和援助。一是要着手制定一部《中小企业法》。目前的法律多按所有制性质或行业来制定,未能按统一的尺度从法律制度上规范中小企业,导致各种经济成分和行业的中小企业往往在法律上不平等,而这一做法也有违中小企业所有制性质淡化的趋势。为此有必要就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管理、服务等内容加以规范。二是制定中小企

业金融法规,目前,我国征信体制和法律制度环境欠缺,很容易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为中小企业融资等金融活动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规范是很有必要的。特别要制定风险投资法规,规范投资公司和相关资本市场交易行为;制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法规,统一规范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的管理办法;制定中小企业贷款法规,从法律上为中小企业在开办、运行中获得贷款作出保障,并就相应的贷款金额、利率及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等作出规定。

3、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中小企业融资时刻离不开“信用”二字,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和健康的信用环境,中小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并导致信贷市场的低效配置,中小不良贷款比率大大高于大企业不良贷款比率。针对目前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应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在“有借有还“的良好信用环境下改善银企之间的关系。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还应加大对企业违约的惩罚力度。要减少违约的发生,必须加大对违约的惩罚力度,增加违约人的违约成本,严肃惩处逃废债务的企业及其负责人。

4、 建立中小企业支持服务体系。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这一服务体系应由规范运作的社会中介机构组成,具体如政策咨询、法律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投融资服务、资信评估、市场开发和国内外技术交流服务等类型。政府要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管,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要准确界定各中介机构的职能并对其经营行为提出规范要求;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条例,确保中小企业支持服务体系能在资金、人才、信息、管理、技术、市场、法律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提供快捷、有效、优质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勇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中小企业融资》,载《经济研究》2001年9 月 号

2.罗延机:《改善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载《中国中小企业》2000年9月号

3.韩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思考》,载《金融时报》 2003年12月22日

4.白钦先、薛誉华:《各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年版

5.李骥:《解决中小企业难问题应从制度上突破》,载《中国企业报》2004年2月22日

6.中国人民银行赣州中心支行课题组:《民营经济融资渠道拓展问题研究》,载《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46期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诊错因 知对策
融资
融资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