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语文网络教学的整合

2004-04-29 00:44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4年2期
关键词:网页语文课程语文

钱 叶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对语文教学过程作了如下阐述:“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有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和独特感受;要尊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基于这些理念考虑,我认为网络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具有大容量的信息、超文本的阅读、多种媒体介入、课内外沟通和多学科融合的特点,恰巧迎合了新课程理念。真正要发挥网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做到网络教学与传统语文教学的双剑合璧,就要处理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层层整合。

课前:有效整合资源

网络,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有美文供学生阅读,有万籁供学生倾听,有万物供学生凝视。但如何使教师提供的信息资源能达到最优化、最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花大量时间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

信息要具有有效性。《标准》中这样指出“学生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教学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建构主义也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逐步养成的,它不但和年龄有关,也与他们的知识、经验、思维的发展程度有关。认知结构的逐步完善、深化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逐步积累的过程。只有教师提供的信息资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真正引起学生体验的兴趣,获得最真实的感受,才能称得上是有效信息,如下图所示。

在网络教学中更要注意所提供信息的有效性。我们在网站上提供的资料应该是既和学生年龄特点相符合,又切合教材内容的媒体展示、拓展性阅读、作业任务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我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一节三年级的网络课《海底世界》,通过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效果反馈,更让我坚信了这一点。其中一个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看五彩缤纷的海底生物图片、录像,听海底世界多姿多彩的声音。学生兴趣很浓,不时把自己的感受与同桌分享,出现了合作探究场面。另一个环节是:老师提供了大量文字说明性资料给学生阅读,这时,学生极快地拉着鼠标往后翻阅。这时,我在怀疑学生是否正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结果学生交流时要不就是在网页上找一段内容说,要不就不知所措。这两个环节中学生不同的表现、不同的教学结果,有效地表明了我们在Internet大容量的信息资源环境中,要进行合理的筛选,要选择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语文教学内容的资源才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设计要具有人性化。《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的教学应让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之中,全身心地理解和体验,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利用网页营造特定气氛,构建教育的“情绪场”,让学生产生内化的动机及内化需要的气氛和情境,从而让认识主体进入状态,自我感受、自我调适、自我感悟、自我实现。这就要求网页设计(框架设计、描述语言、操作流程等)更具人性化。这时,学生会觉得学得轻松,走进主题网站,真像走进了一座知识的殿堂,充满了遨游的乐趣。如我设计的《过故人庄》网络课件,设计了富有人文气息的4个版块:照相馆、启智室、演播厅、练功房,它们分别容纳了教学的四个环节。照相馆——赏诗境,启智室——懂诗意,演播厅——悟诗境,练功房——做练习。这几个具有创意的版块,让人耳目一新,学生一看便能激起兴趣,有一种畅游网页的冲动,一种探索的欲望。我在网页的文字表述上也用上了一些人性化的提示语:“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准备怎样来读这首诗,告诉给大家。”“交流完后,可以和你的同桌或四人小组的成员一起来诵读这首诗,别忘了可以加些动作,做到声情并茂。”“跟我来吧,相信你一定行!”“想成为小诗人吗?”人性化的设计、人性化的语言,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唤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感到畅游网络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网页设计很有亲和力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学生乐于去进行个性化阅读,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

课中:有机整合师、生、机、文

《标准》中还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虽然一提到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人机互动,学生借助网络来进行阅读、答题。但我认为运用网络上的语文课,落脚点还是在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强调学生对语言的朗读、品味、感悟。生生、师生、生本之间的平等交流才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但在很多语文的网络教学中,往往更多地看到的是学生埋头浏览的场面,缺少了学生高举的双手与琅琅的书声。我在执教网络课《莫高窟》时便感到了其中的不足。由于课上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有关壁画、彩塑、藏经洞的资料,学生用了很多时间去欣赏精美的彩塑、惟妙惟肖的壁画及丰富的藏经洞故事,却把书本、同学、老师都抛之一边。结果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没有受到很好的语言训练。反之,在《过故人庄》一课的执教时,引导学生在“读懂读好古诗”一环中把师、生、文、机有机地整合,效果良好。先让学生借助网页提供的超文本阅读材料,听读音、理解意思及对仗句知识。然后安排同桌之间互读诗句、互说意思的生生对话,最后再进行全班交流,读说诗句的意思,学生、教师给予评价。反馈后,学生根据动画进行配音来自我练习,最后全班配乐齐读古诗。这样通过四者的有机整合,既发挥了网络的优势又不失语文教学的本质,真正做到了网络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

课后:有序整合近期、远期目标

一堂网络课只是展示了一个主题网站的初始运营阶段。网络型课件的优势还在于它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课后交流的平台,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可能。它可以是相关主题的再深入阅读、多种作业的展示(画画、作文、在线答题),可以是利用搜索引擎去查找问题的答案,也可以是汇集资料的过程。这是网络型课件较之展示型课件更出彩之处。我们平时一定要用心去维护这个主题网站。如我在执教完《莫高窟》时就利用了一个论坛来讨论莫高窟的一些问题,学生谈的很多,而且还吸引了一些班外人士和学生一起来讨论。又如,教过《过故人庄》后,我让学生找了很多写友人的诗,收集在网站上,并背诵自己喜爱的诗句。以网络课作为起点,抓好长效管理,既能培养学生初步的信息搜集及处理的能力,又把学习成果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获得无限成功的快感。

就这样,层层相扣,有机地整合每一个教学环节。网络与语文教学定能双剑合璧,让学生走进开放的网络课堂,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网页语文课程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基于URL和网页类型的网页信息采集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网页制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10个必知的网页设计术语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