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修身发表在《藏学研究》2000年第四期上的文章研究了中尼“兄弟之邦”的友好交往史,从四个问题入手。第一,中尼两国交通道路的考定。第二,唐朝敕使王玄策至泥婆罗国。第三,王玄策舍近求远之因的讨论。第四、泥婆罗道的开通对中尼文化交流的影响。文章在大量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如下。1、在唐朝初年四度奉旨使印度摩伽陀王国的王玄策,次次都走了“泥婆罗道”,道经其国,这和历史文献记载完全吻合,亦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2、唐朝初年,泥婆罗国是中印交通道路上的一处大的枢纽站,和其相连接的道路既有“唐蕃古道”,亦有“丝路古道”。因之,在唐代到印度摩揭陀王国出使和游学者,既有走“唐蕃古道”者,如玄照法师等人即是走的此道,亦有走“丝绸之路”南北道,以达印度摩揭陀王国者,唐朝的教使王玄策的四使印度,即是沿“丝绸之路”北线,至迦毕试国,东行到揭湿弥罗国,逆印度河而北上,翻越喜马拉雅山到勃律国,然后沿雅鲁藏布江谷地而东行,经过小羊同国,再至今西藏吉隆,翻越喜马拉雅山,到泥婆罗国,最后经其都城南的孤山,以达印度摩伽陀王国的,所以我们认为王玄策走了“泥婆罗道”,而非“唐蕃古道”,而王玄策使印开通此途,在中西交通史上应是功不可没的。3、王玄策的数使印度摩揭陀王国,其舍近而求远的原因,其一是由于当时形势所决定的,二是由于王玄策四使印度使命所决定的;三是历史文献和文物资料,也为我们证明王玄策确实是没有走“唐蕃古道”这一历史事实。4、“唐蕃古道”和“泥婆罗道”,古“丝绸之路”和“泥婆罗道”的开通,为中印、中尼之间的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科技文化的交流和繁荣等,都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