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君
某夜,摸黑下楼梯。我机械地重复着下踏台阶的动作,孰料最后一脚竟被垫了一下,扭伤了脚踝。原来,我已走完了台阶,扭伤了脚踝的这一步正是我踏上平地的第一步。
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走在高低错落的楼梯上没有扭伤脚,到了平地上怎么反倒伤了脚?其实,这并不奇怪。试想,当你摸黑走在平路上时,突遇一障碍物,恐怕也会出现跌倒、伤脚之类的结果吧!可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路是否平坦,而在于人的心理对外部条件的变化是否适应。
人的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体能应视为心理支配的特殊形式),也即行为是心理暗示的结果。之所以“平地伤脚”,就是因为下楼梯的心理暗示形成了暂时的思维定势,以致到了平地仍未改变原来的动作。
照此说法,难道“平地伤脚”不可避免吗?当然不是。避免的办法是改变心理暗示的单一轨道(一味地想着是在下楼梯),建立心理暗示的“立交桥”既想着是在下楼梯,又想到还要走平地)。这一点运用于教育教学中,通过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引导他们构筑心理暗示的“立交桥”,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有裨益。
引导学生构筑心理暗示的“立交桥”,这是一个开放的命题,方法途径不一而论。笔者试举几法,以抛砖引玉。
——组合剧变法,就是把一组思维训练安排得波澜起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得到意外收获的愉悦。实际上,学生在分析问题最终得到意料之外答案的过程,就是化解思维定势的过程。例如,有一次,我到某小学开了一节‘脑筋急转弯”智力训练课,在学生花费不少周折解决了5个问题后,我提出了第6个问题:‘棵树上有12只鸟,飞走了2只,树上还有1D只鸟。这是为什么?”一时间,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大眼瞪小眼,茫然无措。最终还是我把答案告诉了学生,他们都说没想到这样简单。为什么会“没想到”呢,原因就在于经验(数次的类似心理暗示形成的思维定势)告诉他们:智力题就是难题,不可能轻易解决。于是,他们就一味地钻“牛角尖”。这节课临结束时,我问学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许多人都说解决问题不能死心眼。大家能有这样的认识,我觉得这节课就达到了训练目的。
——信息错位法,就是制定与习惯信号相冲突的临时信号,让接受训练者在指定时间内执行临时信号。这种方法兼具趣味性和灵活性,对训练学生应对变化迅速做出反应、提高思维的敏捷度大有帮助。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此类游戏活动。例如,让一组学生排成横队,临时颠倒“前进”与“后退”、“右”与“左”等概念。教师发出“前进一步走”的口令,学生需后退一步;教师发出“向右转”的口令,学生需向左转。在活动时,场面往往十分热闹,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轻松和紧张交织的亢奋状态中。他们于嘻笑之间,心理经受着习惯信号和临时信号的撞击,并于瞬间作出鉴别、取舍,增强了化解思维定势的心理应变能力。
——“吹毛求疵”法,就是带着怀疑性目光,审视“权威”,评论是非。尊祟权威,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大众心理,这种心理绝对化的结果就是盲从。这反映在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学生身上,就是“老师说的还能有错”、‘书上就是这么讲的嘛”之类情状。对于老师的信赖、对于著作的认同,原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堵塞学生质疑及求异思维的“瓶颈”。不质疑,何求异,不求异,何创新?因此,教育学生“多长几个心眼儿”、正确对待权威,十分必要。“吹毛求疵”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师生交流过程。例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鲁提辖豪爽、仗义、嫉恶如仇的英雄本色深深地感染了每一個学生。在充分肯定这个英雄形象的同时,教师请学生找一找鲁达的缺点。许多学生都能说出鲁达打死郑屠是个人行为,而以个人行为代替法律行为是不足取的。还有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针对鲁达训斥郑屠:“你是个杀猪的屠夫,狗一般的人”一”的一席话指出,鲁达有职业偏见。学生的这些议论,闪烁着求异思维的火花。教师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诊断”鲁达的“毛病”,就使学生对这一形象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并受到求异创新思维的锻炼,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