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
今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西藏现代教育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随着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和25藏民族的新生,各项社会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教育事业以其不平凡的历程和动人的业绩,为西藏经济发展、民族繁荣、社会稳定进步和历史性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50年来,西藏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前,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正规学校,寺院佛学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地方政府中没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西藏旧教育主要有寺院、官办学校和私塾等几种教育形式。在校学生最多时未超过2000人,儿童入学率不足2%。
西藏旧有的各种教育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封建农奴制度的封闭性、保守性。旧西藏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等级森严,广大农奴受生活条件、社会地位的限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同宗教密不可分,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受宗教约束,主要传授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同社会生产相脱节。到和平解放时,全区人口95%以上是文盲、半文盲口
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把尽快建立西藏现代民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藏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保障藏族人民享受现代教育的基本权利放在重要的地位。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其中第9条规定:“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的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自此,1951年3月、1952年8月、1953年5月先后办起了昌都小学现昌都实验小学),拉萨小学、日喀则小学,又相继在江孜、亚东、山南、塔工(今林芝)、黑河(今那曲)、西藏驻尔木格办事处等地建立一批小学。
1956年6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下设文化教育处,管理全区文化教育事业,加快了教育发展的步伐,从而结束了西藏没有专门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历史口1956年7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第八次常委会上通过了《创办拉萨中学的决定》,9月,西藏歷史上第一所现代正规初级中学——拉萨中学成立,并在日喀则小学、昌都小学内各附设了一个初中班。当时,全区已有公办小学98所,在校生6360人。1961年,兴办了西藏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拉萨师范学校。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全区共有小学1822所(其中公办小学87所),在校小学生66781人,普通中学4所,另有小学附设初中班2个,在校初中生有1059人:并在陕西咸阳西藏公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西藏第一所现代民族高校——西藏民族学院,西藏现代民族教育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和平解放后,西藏现代民族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西藏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目前,已形成从小学到大学包括幼儿、成人、职业技术、特殊教育等较为齐全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
截至2000年底,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670所,其中普通高校4所,中等专业学校12所(含中等师范学校1所),普通中学98所,小学842所,教学点2715个。普通高校在校生5499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6585人,高中在校生12111人,初中在校生43121人,小学在校生313807人。全区已有37个县(市)通过了普及六年义务教育验收,2个县(区)通过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16个县(市、区)通过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全区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8%,初中入学率达到32%,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3%,高等教育入学率为5%。
全区现有正式教职工20336人,民办教师1674人,其中专任教师19042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提高到78.3%、82.3%、69.6%。1999年开始实施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实行了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中学校长持证上岗率达85%以上,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率达80%以上。50年来,教师队伍基本实现了由以民办教师、援藏教师和汉族教师为主向公办教师、区内教师和少数民族教师为主的转变。
教育经费从1990年的1.47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7.33亿元口其中教育基建专款从1990年的0.38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1.53亿元。西藏自治区校舍总面积从1992年的76万平方米,增加到2000年的128万平方米,增长了68.42%。1998年至2000年,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建设项目共157个,投资2.26亿元,新增校舍面积16.86万平方米,西藏学校校舍危房率下降到2%。
二、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和措施,促进西藏现代民族教育健康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西藏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援西藏发展教育事业。
1.国家对西藏教育实行正常经费全额拨款。50年来,国家为西藏教育事业累计投入资金近百亿元,仅1979年至2000年全区教育总投入就达到58.7亿元。
2.在广大农牧区学校推行寄宿制办学;对贫困藏族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费用由政府支付:对部分藏族中小学生实行包吃、包住、包穿的政策;在乡镇以上中学和小学逐步实行助学金制度和奖学金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在西藏招生实行‘以当地民族为主”的原则,对藏族等少数民族的考生实行更加宽松的“适当降低分数,择优录取”的招生办法等。
3.开展“智力援藏”工作。国家分别于1987年、1993年专门召开了“智力援藏”工作会议,制定了有关“智力援藏”的具体方针政策,确定了教育援助项目和8000万元项目专项经费,推动了西藏现代民族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动员内地省市进行智力和资金援助,加快西藏现代民族教育体系建设。50年来全国20多个省市先后派十余批共6640名援藏教师:仪1995年至1997年三年间,全国有关省市支援西藏教育事业投入资金达8488.13万元。
三、采取西藏和内地办学相结合,在内地创办西藏班,大力培养西藏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1985年在京、津、沪等全国18个省、市开办内地西藏班(校),首届1300名西藏的小学毕业生进校学习。1989年起,又举办了内地普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西藏班。1992年,首届内地西藏中专、中师班学生毕业,返回西藏参加建设。300名高中生进入内地普通高校学习。到2000年9月为止,累计招收22700余名西藏小学毕业生,已有88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返回西藏参加当地社会主义建设。目前,全国已办内地初、高中西藏班(校)23个,中专埃(校)50多个,近百所内地高校招收内地西藏班学生:全国各类内地西藏班(校)在校生总数有14500余名,分布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了全国支援西藏发展教育事业的大好局面,初步形成了区内办学为主、区外办学为辅的西藏现代教育办学体制。
到内地学习的西藏学生的交通、食宿、服装、医疗等经常性费用支出均由国家承担,为此中央政府拨出基建专款7300万元,内地各有关省市地方政府财政配套基建资金1亿多元;同时,内地有关省市地方政府财政每年列出近4000万元专项经费,专门用于西藏班(校)学生生活补贴,为内地西藏班(校)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内地西藏班(校)开设的课程除了内地学校所开设的全部课程外,把藏谱文和西藏常识作为必修课开设。
教育援藏、内地办学工作受到了西藏广大干部,特别是农牧民群众和学生家长的欢迎,此外,办内地西藏班还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得到国际友人和居住在国外藏族同胞的称赞,认为党中央、国务院为“为西藏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