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道
大前年,我随青海省顾委主任马万里同志访问前陕甘宁边区。拜会了几位布衣素食的老同志。其中一位叫刘自鉴,曾在刘志丹手下打过游击,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当过总务科长一类的官,不仅劳苦而且功高。依常规,他应住在城市,享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坐坐小车也不为过。据镇源县委书记罗骁说,这一切早都给他准备好了,可是他坚辞了,于30多年前就搬到了家乡的窑洞里。
刘自鉴有三眼窑洞,是青砖所砌,没有围墙,一切都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窑洞门楣两边挂着几串红辣椒,十几串包谷。还有几十串干菜。门前一株杏树、几株泡桐,叶儿已经开始发红发黄了,徐徐的清风不断地摘下几片杏叶和桐叶来。没有猫叫也没有犬吠,只有几只老母鸡躲在远处,胆战心惊地望着我们这批陌生的客人。
右边一眼窑洞的门是敞开的,我们吆呼几声没有反应才不请而入。
自鉴同志正在午睡。我们一进门他就惊醒了。窑洞里光线极暗。不过他只凝审了几秒钟就认出了马老。他们已经分别四十年了,他是从声音和眼神里认出来的。他翻身跃下炕来,又忙砌茶又忙递烟,四肢灵活,耳聪目明,无论从哪方面看。都看不出他是九十几岁的老人。
来访前,我们已探悉,自鉴儿女都不在身边。只有七十二岁的弟弟和七十岁的弟妹相伴相侍于侧。马老便问:“你弟弟哪儿去了?”
自鉴爽然回道:“今早我一顿斥骂,骂到地里割苜蓿去了。现在的人,一点头痛脑热就经受不住,一大早起来坐在窑洞门口晒太阳,太娇嫩了!”一位来看热闹的村邻插说;“平时,自鉴常忘了自己的年纪和弟弟的年纪。天不亮,他就瞅着弟弟的窑门教训:‘这懒娃!天都大亮了,还不下地做活,老天会把粮食下给你吃?村邻都劝过他,二弟也是七十几岁的人了,老是娃儿娃儿地吆呼他。不好听。”可自鉴却憨然一笑,说叫了几十年了,难改口。
他离休三十多年了,养老金虽说不多,总还够养活三口人的。可他仍不放弃二弟两口的责任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不许有半点懈怠。所过的日子和村邻一样,一年吃不了几回肉,春食干菜,夏食野蔬,秋煮南瓜。冬蒸红薯。小米养面天天有,连白面都很少吃。荤味中,他只喜欢野兔,邻近猎人有时给他送一只来,他也不讲究什么佐料,或煮或烤,品味的仍是当年打游击的山风野韵。他远离市尘也远离时代,耳净心清,杂疾恶症都远他而去。邻人都说,他几年前就说九十几岁了,再过十年他还会说九十几岁。一颗不老的童心支撑着他。可苦了身子骨远不如他的二小弟;如此下去。他活到一百岁,在家里还得数小充“娃”……
他记不清自己的年龄,并不是一般人的忌“百”。岁月的纷繁如同一本流水账,不易记住,也不值得放在心上。但对过去战场上的硝烟烽火。他却如数家珍。他模仿着马老盘腿而坐一夜坚如磐石的样儿,回忆着当年为部队筹粮的经历,以及自己肩负总务心如火燎的急切不安心情,一如当年壮士出征的雄健。
说完旧事,他才言归正传:“现在有吃有穿,过着和平安静的日子。老的卖老,小的撒嫩。怎么得了!所以,我不愿住在城里,更不愿离开土地,尤其不能脱离和咱们患难与共的农民兄弟!”
他打了江山,决不独享。农民有了的他不一定有,农民缺少的他也没有。唯有这样,他才觉得自在。
刘自鉴的长寿,和他布衣素食分不开,更和他内心的平衡、清静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