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所贤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半醉酒,独自宿,软枕头,盖暖足,能息心,自瞑目。”这位医林寿星养生保健的经验之谈中所说的软枕头,即以中药通草为囊制作的药枕。
药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可归属于“气味疗法”。它是将一些芬香宜人或性味寒温的中药,装入枕头中,利用睡眠时头部的温度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散发出来,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中医的脏腑学说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元神之府,因此利用药枕芳香清透的气味或寒温之性,来达到清心、明目、健脑安神、调和阴阳的目的。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头晕耳鸣、鼻炎、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和辅助治疗的作用。药枕根据所装入药物的不同,可分为许多种,如清凉的薄荷枕、祛风湿的蚕砂枕、明目的桑萄枕、解暑的石膏枕等。清代养生学家曹庭栋的《养生随笔》中,就记载了菊花枕、柳絮枕、藤枕、耳枕、磁石枕、瓷枕、竹枕、女廉药枕等。
在中国历史上,药枕不仅为医林人士所推崇。也为热心于养生的文人墨客们所珍视。宋代诗人陆放翁借助过药枕。“头风便菊枕”,说明他也用菊花枕就眠的。元代文学家、做过御史中丞的马祖常曾写诗赞美菊花枕:“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
药物学家日华子在《大明本草》中说道,用决明子作枕,“治头风明日,胜于。黑豆。”
“我无红袖堪娱夜,只要青奴一味凉。”诗中所说的“青奴”,指竹枕。《红楼梦》中将竹枕称之为“竹夫人”。竹杞宜用于三伏盛夏,因其性寒,而有庸凉解暑之效。
《养生随笔》中对“耳枕”十分欣赏,说:‘侧卧耳必着枕,老年气血易滞,甚上作痛。卧时加于枕,心耳纳入。耳,肾窍,枕此并杜绝耳鸣耳塞之患。耳枕高不过寸,中开一圆孔。囊以毒种益聪宁神的中药,卧时枕之。精于此道的,莫过于深居乐寿堂的慈禧太后了。她不仅拥有数十种各式药枕,还有以各种香花制成的耳枕。此枕正中留有三个圆孔,卧时枕之,不仅有保健之功,还能听到极轻微的响声,起着“警枕”的作用。
《战国策》上有“高枕无忧”之说,用现代医学眼光看,这不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如果说“药枕无忧”,恐怕是恰如其分的。
愿你寿而康,请用药物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