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
- 游西湖
花明路不迷”,把苏堤春晓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人说把西湖写得最美的还得数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诗句让我对西湖心之神往。于是,按捺不住好奇心的我抽空去西湖欣赏了一番。刚到西湖,我便被来往的人挤得左摇右晃,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第一个景点—断桥残雪。断桥为“西湖三大怪”之一,是最适合赏雪的地方。可惜现在不是下雪天,我在桥上漫不经心地走了一遭后便继续前进。迎着熹微的晨光,不知过了多久,我竟已走到苏堤。苏堤真不愧是西湖的一道靓丽风景。这里的花
新教育 2022年30期2022-12-07
- 苏堤名探源
/ 司马一民西湖苏堤锁澜桥。肖奕叁/摄The Suolan Bridge along the Su Causeway on the West Lake. Photo by Xiao Yisan.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这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夏,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杭州西湖楼外楼写下的诗《乙亥夏日楼外楼坐雨》。民国二十二年(1933)四月,郁达夫由上海移居杭州,在杭州写下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遥想当年,郁达夫
文化交流 2022年10期2022-10-28
- 穿越时空的亚运嘉宾
您去瞧瞧您修过的苏堤。对了,在苏堤旁,还有一个山水实景表演叫‘最忆是杭州',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我们看看表演,走走苏堤,一直走到苏堤的尽头就是您的纪念馆。您一直被我们杭州老百姓爱戴着!”苏东坡也爽快地答应了。我觉得我为杭州亚运会邀请到了最棒的两位嘉宾,心里美滋滋的!(来自浙江省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学三年4班指导教师:方红)
智慧少年 2022年3期2022-06-23
- 杭州公交
用于停放小汽车的苏堤停车场调整为3条专线的始发站,充分彰显了公交优先理念。苏堤停车场开辟为公交始发站后,使得公交车在西湖南线景区有了蓄车场所,乘客游玩结束后,可以原路返回停车场坐车,由原本的“人等车”变成了“车等人”,提升了乘客的舒适度。价格不上涨,2元普惠一同享。3条专线的定价,仍旧采用常规线路的定价模式,即每人次2元,各类IC卡(包含优惠卡、免费卡)及移动支付通用。3条线路走向具体如下:太子湾2号线接驳线,孩儿巷至苏堤停车场。孩儿巷始发,经延安路、西湖
城市公共交通 2022年4期2022-05-10
- 苏堤清明即事
静谧时刻。注释:苏堤:北宋元祐四年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建于西湖。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即是清明。笙歌:乐声、歌声。属:归于。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西湖美丽的苏堤和游人游春热闹的场面以及游人散后幽美的景色。清明是美丽的,西湖的清明更美。首句“梨花风起正清明”诗人点明了节令正在清明。梨花盛开,和风吹拂,时值清明。后两句“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是说,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幽美,那些爱赶热闹
新教育 2022年12期2022-03-02
- 游西湖
地吸引了。漫步于苏堤之上,两岸杨柳依依,春风拂面,舒服极了。放眼望去,西湖水面风平浪静,在阳光的映照下,犹如撒下了满湖的碎银,闪闪发亮。走过苏堤,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船游西湖。低头看,湖中的小鱼自由自在地嬉戏。抬头远望,湖中有一座小岛,岛上树木繁茂,风景迷人,有美丽的亭台楼阁,真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啊!“到了,到了,雷峰塔到了!”一下游船,我便迫不及待地向雷峰塔跑去。我一鼓作气登上了塔顶,向远处眺望,只见那白堤、苏堤犹如两条绿色的绸带,飘荡于西湖之上,令人心
红蜻蜓·中年级 2021年11期2021-12-19
- 白堤和苏堤的距离
聊边走。最先到达苏堤,却见沿途风景正好处都被遮挡了围布,就近问一安保人员,他回答,里面正在上演大型实景剧《印象西湖》,需要买票进入,但开演已经40多分钟,剧之精华已过,想看的话应该明日早来,我们一听也就作罢,只得三三两两,沿着苏堤一路快步走去,越走越兴趣索然。既然無景可观,有人提议原路返回,也有人指着对岸说,原路回去无趣,不如继续到对岸再叫车返回。抬眼望去,果然一排灯盏闪烁近在眼前。于是,闲闲散散地继续前行,但看山累死马,对岸看着很近,走起路来却有一段相当
人民周刊 2021年15期2021-09-02
- 春游西湖
①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②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③之盛,多于④堤畔之柳,艳冶⑤极矣。——选自《晚游六桥待月记》①去:离开。②吹:管乐声③罗纨:纨,音wǎn。罗纨,精美的丝织品。这里指穿着绫罗的仕女游人。④于:比。⑤艳冶:冶,音yě。艳丽。多形容好容态。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成烟,紅花似雾,弥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细雨流淌,穿着绫罗绸缎的仕女游客,比堤畔的春柳还多,真是艳
阅读(中年级) 2021年4期2021-06-15
- 西湖,我所熟悉的你
长达2.8公里的苏堤说起。苏堤之名,不亚于西湖,但没有西湖,则也不会有苏堤。苏堤南起南屏山,北至栖霞岭,连接着南北两山。堤上建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址、跨虹、东浦等桥,并栽有各种形态的香樟以及柳树、桃树。苏堤常年青绿,特别是春天到来时,春燕衔泥,柳树掩堤,桃花灼灼甚是好看。苏堤是苏东坡在此任杭州知州时带领当地百姓修建的。苏堤起初的作用只是为排洪防涝。古时,雨量充足,洪涝较多,钱塘江时常漫溢,开挖疏浚西湖,可对钱塘江内的水位进行调节,这是苏东坡上任以后在杭州
参花·青春文学 2021年4期2021-04-19
- 沧桑千载话“苏堤”
州泉山区内,一条苏堤路纵贯南北,记载了“老市长”苏轼率民抗洪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壮丽篇章。苏轼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修筑了三条“苏堤”。与杭州、惠州的苏堤相比,徐州的苏堤建得最早,路线最长,最壮观,且是一条护城堤、救命堤、千秋功德堤。因为它,彭城抗住了大洪水,一城十万生灵免于涂炭。苏轼抗洪大堤的原始走向提起苏堤,很多人认为眼前的苏堤路就是北宋时期的抗洪大堤。这只说对了一半。苏轼在《奖谕敕记》中记载:“八月二十一日,水及徐州城下。至九月二十一日,凡
钟山风雨 2020年4期2020-08-28
- 苏轼如何主持修建苏堤
来看看他主持修建苏堤的故事。公元1089年,苏轼担任杭州刺史。喜爱山水的他,此时看到的杭州并不美丽。“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西湖已经被水草吞噬,沼泽化日益严重,如果再不治理,二十年后可能将不复有西湖。苏轼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先后向朝廷上奏《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和《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请求开浚西湖。此举并非只为观景,而是涉及百姓的种田、饮水等生产生活,攸关民生利害。朝廷批准了这个请求。苏轼立即发动数万工人挖淤泥、除葑草。为了加快进度,他常常到
领导月读 2020年7期2020-08-24
- 又见苏堤
什么时候可以再去苏堤走上一回。这次机缘巧合到了杭州,便也了了此愿。天,那么蓝;水,那么清。几朵白云躺在水中,晃晃悠悠,好不悠闲。若有微风拂过,它们便开心地颤悠着,似乎马上就要“扑腾”一下扎进水底。岸边的青青垂柳,对着镜子细细地梳理着满头秀发。湖边青山环绕,一山远一山近,一山绿一山青,似真似幻,山水相映,就像从中国传统水墨画中走出来的。几艘船悠悠荡过,水面荡起阵阵涟漪……真是应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呢。再次踏上苏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0年6期2020-06-15
- 又见苏堤
什么时候可以再去苏堤走上一回。这次机缘巧合到了杭州,便也了了此愿。天,那么蓝;水,那么清。几朵白云躺在水中,晃晃悠悠,好不悠闲。若有微风拂过,它们便开心地颤悠着,似乎马上就要“扑腾”一下扎进水底。岸边的青青垂柳,对着镜子细细地梳理着满头秀发。湖边青山环绕,一山远一山近,一山绿一山青,似真似幻,山水相映,就像从中国传统水墨画中走出来的。几艘船悠悠荡过,水面荡起阵阵涟漪……真是应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呢。再次踏上苏
莫愁 2020年18期2020-05-23
- 宋代苏轼兴造苏堤与苏堤风景园林化考析
陈汪丹苏堤位于杭州西湖水域西边,连接西湖南北两岸,长约3 km,将西湖分成东西两部分。现东为外湖,西为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苏堤始建于北宋,南宋发展成为“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元代发展为“钱塘十景”之一“六桥烟柳”,清代成为皇家园林的写仿对象。如颐和园昆明湖西堤,与苏堤形态相似,同样有六桥串联[1];圆明园写仿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2]。苏堤自建成以来,影响了近世后①日本园林的筑园格局,如东京小石川后乐园等。现今俯视西湖全貌,苏堤横跨西湖南北,是湖面
风景园林 2019年6期2019-11-30
- 清明游西湖
历在目;往北看,苏堤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宛如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向两头流动;往下看,清澈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似一面明镜闪着银光;往远看,群山蜿蜒,郁郁葱葱。这一切都让我心旷神怡。从雷峰塔下来,我和爸爸妈妈又踏上了西湖最著名的大堤——苏堤。堤上,有背着背包慢行的老人,有兴致勃勃边走边聊天的年轻人,还有许多肤色各异的老外,更多的则是大人领着像我这样天真活泼的孩子。在这里,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人头攒动,什么叫摩肩接踵。由于游人太多,走了一段后,我就嚷着要坐景区招手即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9年38期2019-11-28
- 六桥
望去,向往已久的苏堤和六桥,与我遥遥相对。我穆然静坐,不敢喧哗,心中慢慢地把人类和水的因缘回想一遍。大地,一定曾经是一项奇迹,因为它是大海里面浮凸出来的一块干地。如果没有这块干地,对鲨鱼当然没有影响,海豚大概也不表反对,可是我们人类就完了,我们总不能一直游泳而不上岸吧!岸,对我们是重要的,我们需要一个岸,而且,还希望这个岸就在我们一回头就可以踏上去的地方(所谓“回头是岸”嘛)!我们是陆地生物,这一点,好像已经注定了。但上了岸,踏上了大地,人类必然又会有新的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9年40期2019-11-28
- 月光中的西湖
下时,我们已经到苏堤了。后世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苏东坡本人的诗歌中,也有关于修筑这条堤岸的清楚记载:“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我一开始觉得这苏堤没什么特别,了解了它的历史后,觉得苏堤无论如何总是一道令人沉醉的好景。我就这样,沉醉于这种景象。就在我们迷恋着苏堤的好景时,忽然出现一大片荷花,青蛙在荷塘里欢叫着,月夜下的荷塘别有一番景致。但这也预示着,码头就要到了。我惋惜地擦了擦额头,走下船去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4期2019-04-19
- 苏堤之忆
光西湖忆,最忆是苏堤。十里金堤春水卧,六桥烟柳晓莺啼。极目水云低,、——题记如果说孤山因林逋闻名遐迩,那么西湖因苏轼而名播天下。我心怀崇敬远游西湖,就是想寻找文人的风骨和洒脱的足迹。离开孤山恰好正午,与同行者在岳王庙对面的“永和大王”排队买了份牛肉面,上二楼找个临窗的位置边吃边欣赏窗外的“印象西湖”,然后下楼沿岳湖岸畔小路,绕过曲院风荷碑亭直奔苏堤。苏堤自北向南第一座桥是“跨虹桥”,走过跨虹桥游人渐渐多了起来,自南向北迎面而来的、由北向南而去的:有团体、有
辽河 2019年1期2019-04-01
- 苏堤纪行
孤山不孤,因了苏堤通往坊间。或者山也似船,你唯缺他的“水枕”。水域,被眼睛里的细皱打磨。水浩渺如时间。水如天。你一直坚信,一个人走到哪里都在自个的堤岸,蔚蓝映照的一天也是另一天。他坐在长椅上,像你寻找的一个词,像拽着你的北方,那个萧瑟的词。突然的歌唱,风动的莲蓬。在生活的船上,多像不再飘摇——撇开疑虑,水镜回到它自身的清明。唱反调的人,反转过比深渊深的现实。(选自本刊2018年第六期“江南风度”栏目)蒋立波品读:尽管已经有众多当代诗人写过西湖和苏堤,但这首
江南诗 2019年1期2019-03-21
- 论苏轼是了不起的创意大师
师。杭州西湖的“苏堤”就是他用水草淤泥在湖中修的变废为宝的堤岸。苏轼创建的“安乐坊”由民间慈善义举而得到朝廷认可,得以正式收编为官办事业。“直入城中”的“自来水”是广州也是全国最早的自来水。“慢着火,少着水”的 “东坡肉”火遍大江南北。苏轼的这些创意发明,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生活的档次。关键词:苏轼;创意大师;苏堤;安乐坊;东坡肉;自来水“创意”,也就是创造意识,指的是在对现实存在事物的理解以及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汉代王
文史杂志 2018年5期2018-09-19
- 苏堤
只暗喻的灯笼移步苏堤,你能走到北宋去吗?两公里的苏堤,通向时间深处。这词的工程:石头是从月亮搬来的。苏东坡容许苏堤不在天上,正如词容许物的世界幸存。西湖被古琴之水弹断之后,少年人,你又用何处的水弹奏?本不是衣裳的水穿在身上,苏小小,世界欠你一个苏东坡。肉身中燃尽的锦绣山河,一顿一挫,尽是烈焰的水呵。百万只眼睛所保存的西湖水,你把它装进一只眼睛。因为这是苏东坡的西湖,谁流它,它就是谁的眼泪。而踏上蘇堤之前,你先得远走他乡,云游四海。西湖是眼睛所盛满的最小的海
西湖 2018年5期2018-07-08
- 美好的一天
塔,我们就漫步在苏堤之上,虽然没能见到“拂堤杨柳醉春烟”的诗景,但可以感受诗人当时的情怀。穿过苏堤,转了老大一圈,还有个白沙堤。白沙堤没有苏堤大,也没有苏堤长,但在它这里有堪比“鹊桥”的断桥。传说白娘子和许仙就在这里相会的。據说,断桥的名字是因为在下雪的时候,只有桥面的两侧有积雪,而中间是没有的,好似断开一样。你说是不是很奇怪?过了断桥,就已经六点了,有好多人已聚拢在这儿,也不知道都在这里干什么。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今晚七点这里有音乐喷泉,大伙都是过来抢座
学生导报·东方少年 2018年8期2018-05-14
- 苏堤和白堤(短篇小说)
苗子正踱上台来。苏堤和白堤是黄龙戏台最后一批收进的弟子中,并不拔尖儿的两个女娃娃。梨园行,熬得长,成材难,青春饭。除非打小决定一门心儿地往鼻子上涂抹白浆、腮边粘粒老痣向丑角儿婆娘发展,梨园子里没有哪个姑娘不想当个角儿的。黄龙戏台是余杭乃至江南最古老著名的台子。这地本是昆曲多些,罕见专门的京剧班子,熬到皇帝被推倒,北方四大名旦盛兴,黄龙戏台才在最末一批弟子中捡起被淡忘的那俩京戏苗儿。苏堤和白堤赶了好时候,在她们十五岁的时候,黄龙戏台终于同意她们挂牌上台,说是
当代小说 2017年7期2018-03-09
- 白堤和苏堤的故事
诧异,他们认为“苏堤”乃苏东坡之名而得,“白堤”自然由白居易之名而得,这是极顺理成章的事,而且谈论起来既有文化味,又有历史味。虽然现在的杭州人对于现代的文化并没有多少热情,但你若认真地去与他考证,说“白堤”之名实非得自于白居易,那他会觉得你多余,并不通“行情”。白堤并非因白居易而命名唐时的白堤,我没有见过。现在的白堤,自东向西横卧在西湖的绿波上,并将西湖剖成两半,两旁绿柳成荫,在春风拂面之时,白莲盛开之际,悠悠地闲逛于西湖之中的白堤上,是颇有些意陶陶而心绵
环球人文地理 2018年1期2018-01-18
- 这城市
门,坐着公交车往苏堤那边去。我在苏堤上散步。太阳已经西斜,白天的旅游团大军基本已经走了,西湖上摇船的人家撑着篙子向湖边驶来。日色开始变得苍茫,西边的天空呈现出一种不似丹青晕染,也不似油画的浓重色彩的奇特颜色,如果硬要打个比方,就像莫奈的《睡莲》里那样的紫色、红色。我不禁开始幻想,是不是在过去的许多个这樣的黄昏,有一个他,也曾在苏堤上看暮色四合?他是不是也曾看过最后一丝日光在西湖的微澜里闪着金光?他是不是也曾听着夏夜的蝉鸣,看着船夫驾着船慢慢地靠岸?我录下过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10期2017-12-28
- 苏堤三月好读书
□庞井君苏堤三月好读书□庞井君昨晚淅淅沥沥的小雨,阻了我月游西湖的打算,却撩起了一个人晨读苏堤的向往。今晨五点多,雨刚停,天还黑着,我便悄悄起了床,一人、一书、一相机,穿着凉凉淡淡的幽暗,出刘庄,入花港,不一会儿,便欣然融入苏堤的轻烟薄雾之中了。晨雾中的苏堤,恰如甜甜静静的西子,还浸润在清清浅浅的梦里。微风轻拂,细浪漫摇,我似乎感觉到了她那细细匀匀的律动,还有弥漫在空气中诱人的气息。薄薄的雾给她搭起了一层轻柔的帷帐,将高处的天、远处的山和外面的楼阁都罩开了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1期2017-11-09
- 西湖的“绿”
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节选自宗璞《西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17年37期2017-11-08
- 苏堤三月好读书
撩起了一个人晨读苏堤的向往。今晨五点多,雨刚停,天还黑着,我便悄悄起了床,一人、一书、一相机,穿着凉凉淡淡的幽暗,出刘庄,入花港,不一会儿,便欣然融入苏堤的轻烟薄雾之中了。晨雾中的苏堤,恰如甜甜静静的西子,還浸润在清清浅浅的梦里。微风轻拂,细浪漫摇,我似乎感觉到了她那细细匀匀的律动,还有弥漫在空气中诱人的气息。薄薄的雾给她搭起了一层轻柔的帷帐,将高处的天、远处的山和外面的楼阁都罩开了,就连不远处的湖心亭也变成了洁白宣纸上润出的一片湿湿的墨痕,朦朦胧胧的,看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1期2017-11-07
- 漫步苏堤
了还有另一片5沿苏堤把湖水轻轻折叠起来让归来的游子,找不到泊船的码头千钧乡愁在一根竹篙上晃动在一片青翠的竹林里呼风唤雨6钱塘自古繁华,恩泽汹涌湖水与烟柳沾亲带故,暮色苍茫口含龙井的人,与一只归鹭隔水相认7来杭州的路上,铁轨如一把细长的刀子剔除了自宋朝以来胸口堆积的忧伤空空的心境里,一轮明月要么凫水要么孤悬8桥是暗扣,连缀着单纯的湖水翘起的水波漫过凉凉的岩石寻找一生的凹凸感9桂花飘香,苏堤上落满了厚厚的人影和尘泥我不停回头,自己的身影恐怕千百年后才能浮现出来
鹿鸣 2017年7期2017-07-28
- 记杭州的西湖
成荫、翠柳成行的苏堤。由东向西,我发现西湖的美也在于她的绿。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绿,那样嫩的、使人一见倾心的绿色,明明亮亮地闪耀着我的眼睛。你看,苏堤仿佛是一条长长的翡翠玉带,把西湖南北分开。堤上翠柳的枝条亲吻着水面,风起时,纤细的枝条随风摆动,好像翠柳绿绿的长发在飘舞,清新,明朗,来到苏堤中央,只见湖心小岛—小满洲被绿色点缀着,星星般闪烁着,又像一个威武的金刚,护卫着整个西湖。沿着苏堤继续向西,前往花港观鱼。湖中一条条鲜红的小鱼在绿水中游弋,像是在碧浪中跳
周末·校园文学 2017年11期2017-05-18
- 白堤苏堤的诗意印象
梁志宏白堤苏堤的诗意印象梁志宏对杭州西湖的印象,最早来自描绘西湖风光的古典诗词。尤其苏东坡那首《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以拟人化手法把西湖的美写到了极致!可是直到年逾古稀,我才第一次拥抱西湖美丽的绝代风华。2016年5月,我携妻子前往中国作家协会杭州创作之家度假,第二天便与几位作家一道去游西湖。碧波潋滟,湖光山色,游船往来穿梭,湖心岛上绿荫与亭阁掩映。而我最为向往的,当数伸向湖心的两道长堤:
都市 2017年3期2017-04-17
- 杂花生树
的早晨你所看到的苏堤了。”知识拓展苏堤旧称苏公堤,全长近三公里,是宋代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整治西湖,利用挖出的塘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浚湖筑堤的事绩,将这条南北长堤命名为“苏堤”。冬去春来,苏堤犹如报春的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湖波如镜,美不胜收。读一读,注意停顿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雾未散,杂花生树,飞英蘸波,纷披掩映,如/列锦铺绣。览胜者/咸谓/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
阅读(中年级) 2017年3期2017-04-05
- 六桥
望去,向往已久的苏堤和六桥,与我遥遥相对。我穆然静坐,不敢喧哗,心中慢慢地把人类和水的因缘回想一遍:有了湖,极好——但人类还是不满足。人类是矛盾的,他本来只需要大水中有一块可以落脚的陆地,等有了陆地他又希望陆地中有一块小水名叫湖。有了这块小湖水,他更希望有一块小陆地,悄悄插入湖中,可以容他走进那片小水域里——那是什么?那是堤。如果要给“堤”设一个谜语供小孩猜,那便该是:水中有土,土中有水,水中又有土。苏堤、白堤便是经两位大诗人督修而成的“诗意工程”。诗人,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6年31期2016-05-30
- 梦·西游
漫色彩的梦。来到苏堤,我找到了那个舒畅的梦。静静地漫步在苏堤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那如细丝般的雨中,万分的惬意与舒服。它贯穿南北林阴大道,南起南屏山,北到西霞山。一路上栽满了垂柳,如同一个个爱美的少女,随着风,微微摆动着它们那长长的辫子。在细雨中透露出一种朦胧的美丽。乘着一艘古色古乡的小船滑入湖中,我找到了那个寂静的梦。远处的苏堤就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但是那种绿色并不单一,而是一种由浅绿、碧绿、暗绿、墨绿,交织渲染在一起的颜色,看上去是那么柔美,那么相得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16年9期2016-05-14
- 大河前横(外一篇)
浩荡。大河前横。苏堤路上1苏堤路是一条纽带,串起了徐州人对苏东坡的所有回忆。它,北起黄河南路,南至云龙湖畔。徐州人都知道,九百三十多年前的秋天,在黄河故道边,太守苏东坡曾亲率军民昼夜战水,历四十五个昼夜,终于击退围城水患。于是举城同庆,并在黄河之滨取土筑楼,名之黄楼。苏堤路的南端,就是当年苏东坡称为石狗湖的云龙湖。当时,苏东坡站在湖东边的云龙山上,大发感慨:“若能引上游丁塘湖之水,则此湖俨若西湖,而徐州俨若杭州。”今天,云龙湖早已与西湖结成了姊妹湖,景色毫
雨花 2016年2期2016-03-08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浪漫暧昧的色彩。苏堤:苏堤又称苏公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也是整片西湖中一道妩媚幽长的风景线。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苏堤两旁遍种花木,据当地人介绍,有垂柳、碧桃、玉兰、樱花、木樨、海棠、紫藤、芙蓉四十多品种,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寒冬一过,苏堤便会脱去白衣银装,换上一身艳桃灼灼,绿荫盎然、映照倩影的新意迎接新一年的游客。虽然即将迎来秋风瑟瑟的
小资CHIC!ELEGANCE 2015年21期2015-11-14
- 雨后游六桥记
几位朋友来到了(苏堤)第三桥。被雨打落的花瓣在地上积了一寸多厚,(苏堤)游人很少,我们反而以此为快乐。忽然有穿着白绸衣的骑者奔驰而过,阳光照晃着白衣,加倍鲜艳美丽,朋友中穿着白色内衣的都脱去了外衣。稍稍疲倦的时候,我们躺在地上喝酒,用脸颊来承接落花,脸上落花多的人被罚饮酒,脸上落花少的人被罚唱歌,作为娱乐。偶见花丛中划出一条小艇,叫近一看,原来是和尚送茶来了。我们每人小饮一杯茶,就随着小船高声唱着歌回去了(王利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袁宏道集笺校》)
视野 2015年8期2015-05-12
- 苏东坡的苏堤情
就有“东坡处处筑苏堤”。苏东坡与徐州苏堤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秋,苏轼时任徐州知州,因为与王安石不和,苏轼自请出京任职,先后在杭州、密州(山东诸城)任职。他调任徐州知州的第三个月,徐州遇上了大水围城。黄河在澶州决口泛滥,洪水冲向徐州,城下水深二丈八尺,大雨夜以继日,苏轼有诗记述:“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他临危不惧,首先关闭城门,制止“争出避水”,安定民心,同时征发五千民工,抢筑一道“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的抗洪大堤,全长984丈,又亲自到武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4年9期2014-10-21
- 春游苏堤
中锋【名诗回放】苏堤春晓明·张 宁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作者名片】张宁,字靖之,号方洲,海盐(今属浙江)人。他爱好山水,休官后每年都到杭州游览,做了很多西湖诗。【难点注释】1.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2.长堤:指苏堤。3.路不迷:即不迷路。【同步翻译】青青的杨柳长满了苏堤,春花明媚使人不会迷路。画船上的游人还没有起来,侧耳枕边听到黄莺鸣啼。【精彩点击】这是一首咏赞苏堤春景的五言绝句。诗虽短,但清新可喜,画面动人,情趣盎然。这里有
读写算(下) 2014年1期2014-08-15
- 我真了不起
西湖玩。我们走在苏堤上,我一边津津有味地听妈妈讲白娘子的故事,一边东张西望。我们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一杆红缨枪,我就问妈妈:“你能给我买那把红缨枪吗?”妈妈回答说:“我们再往前面看看,如果你有更喜欢的就去买其他的,如果没有就回来买。”我答应了。于是我们继续往前走。可是走到苏堤的尽头还没找到我更喜欢的玩具兵器,我们就要往回走。你可知道,走回去需要一个小时的路程。妈妈让我选择回去还是不回去,我有些犹豫,因为要走很多路。但是我决定还是往回走,为了那杆红缨枪。我们走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14年6期2014-07-24
- 春游苏堤
中锋【名诗回放】苏堤春晓明·张 宁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作者名片】张宁,字靖之,号方洲,海盐(今属浙江)人。他爱好山水,休官后每年都到杭州游览,做了很多西湖诗。【难点注释】1.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2.长堤:指苏堤。3.路不迷:即不迷路。【同步翻译】青青的杨柳长满了苏堤,春花明媚使人不会迷路。画船上的游人还没有起来,侧耳枕边听到黄莺鸣啼。【精彩点击】这是一首咏赞苏堤春景的五言绝句。诗虽短,但清新可喜,画面动人,情趣盎然。这里有
读写算·高年级 2014年1期2014-06-10
- 苏堤漫步
丽了多少人心情的苏堤,总会想起苏东坡。不敢想像,以“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这样温婉的一个诗意比喻开始的,竟是呈给最高统治者的火漆公文——《乞开杭州西湖状》,也正是这样一个温婉的诗意比喻,却成了西湖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正是这样一个温婉的诗意比喻,使西湖在宋代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并不强盛的朝代,得到了生态式的呵护,否则她早已湮灭于历史之中,我们也只能在诗文中慨叹西湖之美了。单从文字角度讲,这篇“状”读来是比现在一些干瘪的公文确实让人舒服多了,仿佛作
河北水利 2014年10期2014-04-03
- 丢芝麻捡西瓜
称“镇湖之宝”。苏堤也不示弱,一段堤被分成六段,每段造一座拱桥,分别起了颇有诗意的名字,如“跨虹桥”“压堤桥”“锁澜桥”。苏堤春晓、三潭印月、花港观鱼、雷峰塔等著名景观都集中在这儿。通天大道直来直去,自行车可以任意通行,平添了西湖的粗犷之美。苏堤最让人心动的是垂柳,像姑娘的大辫子,在湖面扫来扫去,不断荡起涟漪,让人浮想联翩。白堤、苏堤是西湖的人气所在,不过从大的格局看,没有白堤、苏堤,西湖倒显得更大气,更完整,烟波飘渺更能展现它的妩媚和神秘。白堤、苏堤使西
今日海南 2013年7期2013-12-17
- 摇晃
上是奇遇:柳浪和苏堤,这两个昔日的情敌,事隔十六年,居然在远离家乡的一列火车上相遇了。他们在同一节车厢,两个都是下铺。四目相对的一刹那,两个人都怔住了。“你是……柳浪?”苏堤先开了口,并且犹豫地伸出手来。柳浪把手伸过去,有些局促地握了他一下,说:“没想到没想到,你去……”“哦,出差,顺便去L市看看朋友。你呢?”苏堤说。“开会,一个研讨会。”柳浪说,“飞机票没买上,所以坐了火车。”苏堤一笑,说:“坐火车舒服啊,睡一觉就到了。我有恐高症。”两个人就这么寒暄着。
小小说月刊 2013年7期2013-05-14
- 苏轼与南宋士大夫对临安城市空间的塑造:以苏堤、六桥为中心
市所产生的影响。苏堤是疏浚杭州(治今浙江杭州市)西湖而产生的一座湖中堤岸,六桥则为苏堤上的六道桥梁,二者均由苏轼任知杭州时主持修筑完成。苏堤长八百八十丈,阔五丈,使得交通不便的西湖南北得以沟通。经过苏轼建设,苏堤更成为一道优美的景观:“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对北宋末年苏堤、六桥的更多信息,史乘失载,很可能是当时“禁苏氏学”的政治环境所致。而南宋时期,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苏堤、六桥被赋予了重要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苏轼两任杭州地方官,其间作
飞天 2011年20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