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团

  • 不同碳氮比水平对大黄鱼苗池生物絮团形成和水质的影响
    象较为突出。生物絮团(BFT)技术主要借鉴城市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技术,通过人为向养殖水体中补充有机碳源,让异养细菌将水体中的氨氮同化成菌体蛋白质,形成可被养殖对象直接摄食的生物絮凝体,同时净化水质。Panigrahi A等(2019)研究表明,在高碳氮比水平情况下生物絮团可有效净化水质,提高虾类生长性能,缓解免疫应激。卢炳国等(2013)研究表明,生物絮团应用于草鱼适宜的碳氮比为15∶1,添加碳源的试验组水质均优于对照组。于哲等(2019)研究认为,黄金鲫

    科学养鱼 2023年12期2024-01-27

  • 生物絮团浓度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对生物絮团主要性能的影响
    01306)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通过添加有机碳源维持水体碳氮比(C/N)在15以上,促使异养细菌同化氨氮优势生长,和水体中颗粒物结合形成以微生物为主的生物絮团[1]。生物絮团既能去除水体氨氮、硝酸盐氮等无机氮,对养殖动物也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BFT可以较低成本实现封闭、高密度水产养殖[2],近年来受到国内外水产养殖者的普遍关注。碳源种类、碳源添加方式、碳源浓度、C/N、盐度、絮团粒径大小等操作因素对生物絮团性能有明显

    渔业现代化 2023年6期2023-12-23

  • 南美白对虾盐碱地生物絮团养殖试验
    进行养殖。 生物絮团技术,主要通过向养殖水体添加碳源和有益菌,提高碳氮比,使水体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碎屑形成微小聚团而悬浮在水中。这些富含有益菌的微小聚团对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分解残饵粪便等有机物,改善和稳定水质,并且能作为鱼虾的饵料。我们在沿黄盐碱地实施了美白对虾的生物絮团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主要对南美白对虾生物絮团技术的一些关键点进行分析讨论, 以望能够为养殖从业者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池塘准

    河南水产 2023年3期2023-09-22

  • 南美白对虾仔一代生物絮团法工厂化养殖试验
    建军 唐广刚生物絮团技术通过调控水体营养结构,调节水体中的C/N,促进水体中异养细菌的繁殖,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养殖代谢产物转化、絮凝成颗粒物质被养殖动物所摄食,起到维持水环境稳定、减少换水量、提升动物免疫力、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产量和降低饲料系数等作用,本文介绍了用生物絮团法进行南美白对虾仔一代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并对可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生物絮团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中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一些参考。生物絮团技术(Bi

    中国水产 2023年6期2023-07-03

  • 生物絮团系统中不同低盐度条件对水质及凡纳滨对虾生理指标的影响
    9年首次提出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是近来年发展起来的较为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之一。该技术是通过人为添加碳源调节养殖水体中的碳氮比,从而提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同化氨氮、亚硝酸氮等无机氮,在调控养殖水质的同时形成可被滤食性养殖对象直接摄食的菌体蛋白,起到调控水质[2-4]、降低饵料系数的作用[5-7]。同时,生物絮团中还含有大量活性物质,如类胡萝卜素和多糖等,能够提高养殖对象的成活率和抗病性[8-10]。凡纳

    农学学报 2022年11期2022-11-25

  • 黄河口潮滩泥沙絮凝研究
    特性,发现长江口絮团平均粒径为86.3 μm,受水动力影响明显;Xia 等[12]、邓智瑞等[13]、林建良等[14]对珠江口絮凝体特性也进行了研究,发现珠江口絮团粒径略大于长江口,絮团粒径受盐度影响较小但受动力影响较大;长江中下游淡水环境中也发现有絮凝现象的存在,淡水絮团的粒径略低于河口絮团[15–16]。综合现场观测与室内实验发现,影响絮凝的因素包括水体紊动剪切强度、悬沙浓度、盐度、泥沙粒径、泥沙级配以及生物作用等[8,13,17–20]。过往对絮凝的

    海洋学报 2022年11期2022-11-14

  • 絮团尺寸对全尾砂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研究*
    ,使尾矿颗粒形成絮团,从而加速沉降,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1]。絮凝沉降包含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絮凝剂通常以吸附、架桥等方式将分散的颗粒连接起来,最终形成絮团进行沉降[2-5]。絮凝沉降过程受尾砂料浆浓度、絮凝剂种类、絮凝剂溶液浓度、絮凝剂单耗、初始湍流强度、耙架剪切速率等因素的影响[3,6-8]。张钦礼等[6]运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学算法建立全尾砂絮凝沉降参数预测模型,以絮凝剂单耗、尾矿料浆浓度作为输入因子,沉降速度作为输出因子,获得了最佳絮凝沉降参数。苗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2年10期2022-11-12

  • 生物絮团技术在凡纳滨对虾集约化养殖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术迫在眉睫,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就是新型养殖模式方向之一。一、生物絮团技术在凡纳滨对虾集约化养殖中的研究现状20世纪70年代,法国太平洋中心海洋开发研究所最初提出生物絮团技术理念的雏形,自此,生物絮团技术逐步进入水产养殖领域。1999年,以色列养殖专家Avnimelech首次系统阐述了生物絮团技术概念,形成了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理论基础。虽然我国生物絮团技术的发展较国外晚,但一些科研教学单位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部分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他们

    中国水产 2022年8期2022-09-07

  • 不同碳氮比对中华草龟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形成、水质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321004生物絮团技术 (Biofloc technology, BFT) 是一种低成本、可持续且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技术[1-2];通过添加外部碳源调控水体中的碳氮比,促进形成含有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微藻等的生物凝絮物,并利用系统中自养细菌和异氧细菌等微生物的处理作用,从水产养殖废水中吸收有害氮组分以改善水质,同时可产生微生物蛋白,直接作为水产动物的饲料[3-5]。生物絮团技术不仅可为水产动物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体交换,同时可在一定程

    南方水产科学 2022年4期2022-08-23

  • 浮性与沉性生物絮团氨氮处理能力与营养组成的比较研究
    01306)生物絮团技术是通过向养殖水体中添加碳源或提高饲料中的碳含量促进硝化细菌等微生物生长和对氮的吸收,将水体中浮游植物、细菌、颗粒有机物等絮凝成养殖对象可摄食的生物絮团,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1-2]。然而生物絮团的积累会导致养殖池底的总悬浮固体(TSS)含量增加,这会对养殖对象的摄食情况,甚至生长发育等产生负面影响[3-6]。传统絮团生物量的调控,通常通过添加沉降单元[7]或者絮团脱水技术[8]排除掉密度体积较大的絮团来达到减少系统TSS质量浓度

    渔业现代化 2022年3期2022-07-07

  • 生物絮团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概述
    养殖新技术。生物絮团技术利用水体中微生物的絮凝现象,通过向养殖池塘中添加有机碳源和充分曝气使养殖水体中产生大量的微生物絮凝体[1-2],这些微生物的集合称为生物絮团。大量的生物絮团悬浮在水体中可以通过同化水中的氨氮、亚硝态氮以及有机碎屑来净化水质,同时生成的菌体蛋白能被养殖对象利用,增加饲料的利用率[3]。微生物的絮凝现象最早发现于酿酒业,此后关于细菌絮凝的研究多是在废水处理相关领域[3]。生物絮团技术的概念则是法国太平洋中心海洋开发研究所最早于20世纪7

    水产科学 2022年3期2022-06-08

  • 低温季节凡纳滨对虾室内生物絮团养殖研究
    殖新模式,而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就是主要研究方向之一[3]。Avnimelech[5]系统地论述了生物絮团技术的原理,促进了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产业中的推广运用;Crab等[6]指出,生物絮团不仅可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氮,还可将这些氮转化为养殖对象的天然食物,通过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饲料营养的转化效率;Burford等[7-9]的研究也证实,生物絮团作为食物为养殖对象的生长做出了贡献;Kuhn等[10-12]报道了在凡纳滨对虾的饲料中可以用生物絮粉部分代替鱼粉

    水产科学 2022年3期2022-06-08

  • 生物絮团系统中不同养殖比例对松浦镜鲤营养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人研究进展】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是在养殖水体零换水基础上,通过人为添加有机碳源调节水体碳氮比(C/N),提高养殖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养殖代谢产物转化成细菌自身成分,通过细菌絮凝成颗粒物质被养殖对象所摄食,起到调控水质、促进营养物质循环、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对象成活率的作用[1]。传统养殖技术中,鲤鱼与鲢鳙比例一般为80∶20,在生物絮团系统中,营养物质发生变化,导致水体中微生

    西南农业学报 2022年5期2022-06-06

  • 黏性泥沙絮凝研究现状与进展
    因素复杂,且泥沙絮团具有微小易碎的特点,以及缺乏精确测量泥沙絮凝沉降的设备,导致对泥沙絮团特性的分析还存在一定困难。研究絮凝机理,清晰泥沙淤积演变规律,减少污染物二次排放,可达到延长水库、航道使用寿命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学者设计了许多泥沙絮凝沉降的测量装置,并结合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观测等手段开展了大量有关泥沙絮凝沉降机理的研究。本文在对已有的泥沙絮团测量装置、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对进一步泥沙絮凝研究作出展望。2 试验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2年4期2022-04-15

  • 生物絮团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式至关重要。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是一种采用人为添加有机碳源,通过调节水体中碳氮比(C/N),提高异氧细菌在水体菌群的比例,促进同化吸收作用,将水体中的氮化合物转化为无机氮或菌体蛋白,从而有效消除养殖系统中过多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养殖技术,可实现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成活率及水质净化的目的[1-4]。生物絮团的核心是菌胶团和丝状菌,通过微生物的絮凝作用将水体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异氧细菌、硝化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及藻类等

    南方农业 2022年2期2022-03-14

  • 饲料源Cu(Ⅱ)在生物絮团水产养殖系统中的积累及其对氨氧化的影响
    66000)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是基于活性污泥法发展而来的一种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该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得以快速发展[1-2]。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水体中的碳氮比(C/N),并给予其足够的搅拌强度,细菌主要通过同化作用等生化过程转化水体中的氨氮等物质,控制养殖系统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3-4]。近年,重点利用氨氧化等作用的硝化型BFT水产养殖系统逐步成为BFT的主要应用模式之一[5-6]。在BFT水

    渔业现代化 2022年1期2022-03-10

  • 尾矿膏体试验室制备及流变特性研究
    验对比沉降速度和絮团大小对6种絮凝剂进行优选,优选絮凝剂为PUCD型改性阴离子,分子量为2 600万。在高浓度矿浆中分别加入优选絮凝剂6,14,20,30,40 mL,慢速搅拌(30 r/min)3 min,倒入深锥再浓缩(锥度70°)。为了提高膏体流动性,根据试验选择慢速搅动锥斗(2 r/min),沉降15 min排出,此时矿浆已形成膏体,将形成膏体的尾矿按一定方法装入坍落度筒内,待装满后进行插捣,刮平;然后垂直平稳地向上提起坍落度筒,测量筒高与坍落后膏

    现代矿业 2022年1期2022-02-15

  • 南美白对虾淡水生物絮团循环水养殖试验
    50201)生物絮团通过异养细菌分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氮与菌体蛋白,消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养殖水体中保持一定量的生物絮团,对净化养殖水体水质、降低饵料系数、减少病害等作用显著;并且可操作性强,可以人为向水体中添加碳源和有益微生物培养生物絮团,是淡水高效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新模式。本文对生物絮团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开展试验,为生物絮团淡水养殖模式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池塘与循环水系统养殖地点位于云南省元江县,

    科学养鱼 2022年12期2022-02-04

  • 一种生物絮团培养方法及在土著鱼保种中的应用
    092)一、生物絮团介绍生物絮团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使水体中的有机质形成絮状物,并维持这些絮状物悬浮生长的物质。悬浮的生物絮团主要包括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原生动物等生物以及有机碎屑。生物絮团悬浮在水体中,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水体中的空间和资源,保证其中生物维持较高的活性,并能充分利用水体中溶解性营养物质,尤其是其中丰富的细菌能提高水体物质循环速率,并能有效降低水体中有害的氨氮、亚硝态氮、硫化氢等的浓度,对于水产养殖和水处理均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絮状物质在

    科学养鱼 2021年11期2022-01-11

  • 基于FBRM和PVM技术的尾矿浓密过程絮团演化规律
    程中尾矿颗粒形成絮团并发育演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一般可分为颗粒碰撞—有效碰撞黏结—絮团重构—絮团破裂—絮团再形成等多个阶段[2]. 对颗粒碰撞、凝聚黏结、絮团发育演化过程的理解是研究尾矿浓密规律的基础.絮凝作用是由线形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微粒间“架桥”联结而引起微粒的聚结. 在絮凝过程中,多个颗粒同时被同一高分子长链吸附,通过“架桥”方式将微粒联在一起,从而导致絮凝现象的发生[3].絮团是由发生絮凝的初始尾矿颗粒组成,在尾矿颗粒通过架桥絮凝作用形成大尺

    工程科学学报 2021年11期2021-11-17

  • 不同C/N生物絮团对洛氏鱥急性铜暴露保护作用
    [4,5]。生物絮团技术(BF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 它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循环利用剩余的营养物质, 以产生微生物生物量, 这些微生物生物量既可以用来就地喂养养殖的鱼类, 也可以作为动物饲料的一种成分进行收获和加工[6—8]。同时, BFT不仅可以作为微生物的载体, 还能通过调节养殖池中微生物的组成, 利用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转化对系统中生物有很高毒性的氨氮和亚硝酸盐, 来实现控制水质的目的[9,10]。目前, 关于重金属铜对水体污

    水生生物学报 2021年3期2021-06-02

  • 生物絮团技术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与展望
    已迫在眉睫。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具有良好的水处理效果、高效的蛋白利用率等特点,并能显著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态化、免疫和健康性水平,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养殖的生产中,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生物絮团技术被誉为是一种有效替代传统养殖的新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产业发展瓶颈问题。1 生物絮团技术的概述1.1 生物絮团技术的发展历程生物絮团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在水产养殖领域得到发展,这项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8期2021-05-10

  • 生物絮团中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结构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恶化等问题,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3]被引入其中。BFT是一种限制水体交换,通过向养殖系统中添加有机碳源,调节水体中的碳氮比(C/N),促进水体中异氧细菌的繁殖,进而调控水质的新兴生态型水产养殖生产模式。该技术可净化养殖水体水质、减少换水次数、为养殖动物提供饵料蛋白源、降低饲料系数,并对养殖动物具有一定的生物防治作用[4-6],目前,BFT在国内的应用已由试验阶段过渡至中试规模的养殖试验[7-8]。生物絮团是BFT的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24期2021-04-18

  • 面向膏体充填尾砂浓密的絮团结构研究进展综述
    液混合后形成尾砂絮团,沉降中受尾砂床层压力、耙架剪切力等作用实现固液分离,制备出高浓度底流料浆的复杂动态过程[3]。尾砂浓密工艺涉及流体力学、机械动力学、胶体表面化学、颗粒物质等研究领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学术界从浓密机结构[4]、尾砂床层高度[5]、耙架剪切作用[6]、絮凝剂选型[7]、颗粒絮凝[8]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矿山实际生产运营中,依然存在浓密机底流浓度波动大、底流排放连续性差等工程问题,严重影响了后续工艺

    金属矿山 2021年1期2021-02-27

  • 蔗糖输入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系统真核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的技术策略。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是一项环境友好型的水产养殖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向水体中输入额外的碳源,促进异养细菌、硝化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的生长和聚集,通过代谢活动进行有效的水质管控。同时,这些异养微生物及其分泌物,可依附于绿藻、丝状真菌等[3],在恒定的曝气、搅拌及外源碳输入条件下,在水体中保持高度悬浮状态,进一步形成生物絮团[4],提高水体中氮的吸收与转化[5]。生物絮团可以降低水体中过剩的营养物质,有机物以及病原

    水生生物学报 2021年1期2021-02-04

  • 生物絮团技术在淡水虾养殖中的应用
    50028)生物絮团技术(BFT)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是由以色列学者Avnimelech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是指通过向养殖水体外加有机碳源调节水体的碳氮比(C/N),使水体中异养细菌大量繁殖以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残饵、养殖动物排泄物以及一些次级代谢产物等有害氮源转化成可以被吸收利用的菌体蛋白,即生物絮凝体,又称生物絮团。形成的生物絮团不但可以解决水体中腐屑和饲料滞留问题,而且可以被滤食性养殖动物摄食,实现了饲料蛋白的再利用。据《2018中国渔业年鉴》报道

    饲料博览 2020年1期2020-12-29

  • 不同碳氮比对生物絮团形成及对日本沼虾生长、抗氧化酶和消化酶的影响
    [1—2]。生物絮团技术不仅能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无机氮含量[3], 还能促进养殖对象的生长[4], 提高饵料利用率和存活率[5—6]。碳氮比是指养殖水体中有机碳源和各种含氮物质质量的比值, 是影响生物絮团形成的重要因素。已有的研究表明, 水中的碳氮比达到15时就能产生絮团, 分泌胞外酶等活性物质, 促进异养微生物转化吸收养殖水体中的无机氮[7—9]。目前, 生物絮团技术已经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10—11]

    水生生物学报 2020年6期2020-12-10

  • 养殖密度对墨吉明对虾肠道和生物絮团菌群的影响
    明对虾肠道和生物絮团菌群的影响王博,秦海鹏,廖栩峥,胡世康,赵吉臣,何子豪,韩学明,陈兆明,孙成波*(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运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高、中、低3种养殖密度(700、300、100尾/m3)下墨吉明对虾肠道和其养殖系统中生物絮团的菌群结构。结果显示:对虾肠道菌群中,高密度组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最高,丰富度随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而在生物絮团菌群中,高密度组的丰富度最低;在门水平上,肠道和絮团样本菌群均以变形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1-11

  • 剪切环境下某铅锌尾矿絮团演化过程及絮团表征
    ;搅拌时间关系着絮团的成长程度。张金凤[3]等研究表明了低剪切强度水体紊动对絮凝有促进作用而高剪切强度水体紊动对絮凝有抑制作用。张乃予[4]等研究表明动水絮凝过程可概括为:颗粒碰撞一有效碰撞黏结一絮团重构一絮团破裂一絮团再形成。肖淑敏[5]等研究指出在最佳搅拌时间基础上发现搅拌速度是影响混凝性能和絮体特性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都表明添加絮凝剂能增加尾矿颗粒强度,而剪切环境与絮凝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已有絮凝试验中多给出不同水流条件下最终形成的絮团强度,但很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年4期2020-10-09

  • 基于絮团弦长测定的全尾砂絮凝沉降行为
    机经过絮凝后,以絮团的形式存在. 针对浓密过程中的絮凝沉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来研究沉降,分析了絮凝剂种类与单耗[6−8]、全尾砂料浆中的固相质量分数(下文简称固相质量分数)[9−10]、尾砂化学组成[11−12]、料浆酸碱度[13−14]以及水力条件[15−16]等因素对全尾砂料浆沉降速率的影响规律. 同时,也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深锥浓密机内的全尾砂絮凝沉降行为[17−19]. 但是,对于全尾砂的絮凝本身或者絮团的性质研究相对较少.絮团的尺寸是

    工程科学学报 2020年8期2020-09-21

  • 南美白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模式管理要点
    范鹏程等提出生物絮团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下实现零换水养殖。这一模式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热点,但真正应用好且养殖成功的却不多。鉴于此,结合我司在湛江东海试验基地的实践经验,现将工厂化生物絮团零换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管理要点总结如下,以供水产养殖者和科技人员参考。1 养殖条件概述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最早是在北方,由原来的大菱鲆、美国红鱼等工厂化养殖池改造养殖。本试验的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车间前身是对虾种苗生产车间,每个车间有10个方形圆角的水泥池(

    当代水产 2020年7期2020-08-25

  • 生物絮团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
    说非常重要。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是通过人为添加碳源,调节水体中的碳氮比(C/N),增加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活性和数量,使水体菌群系统由自养细菌为主转变为异养细菌为主,利用异养细菌的同化作用,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养殖代谢产物转化成菌体自身蛋白,并且通过水体中的细菌絮凝成聚合物,被养殖动物摄食,起到促进营养物质的循环再利用、提高饲料利用率、净化水质、提高养殖动物的成活率等作用。本文结合生物絮团形成原理、影响因素,讲述了生物絮团

    养殖与饲料 2020年7期2020-08-05

  • 生物絮团系统在氮转化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24088)生物絮团技术(BFT)具有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动物存活率并能减少养殖污水排放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水产养殖业发展所面临的饲料成本和环境污染等问题[1]。BFT能在零或低水交换率的条件下改善养殖水体有毒有害无机氮的积累[2]。氨氮胁迫对生物絮团模式的养殖功效的影响,证实了生物絮团具有清洁水质、促进虾生长和生理健康的作用[3]。不同蛋白水平对生物絮团模式的养殖有不同的功效,生物絮团可以显著提高养殖系统中对虾的生理健康水平,减少病害的爆发,阻绝病

    渔业现代化 2020年3期2020-07-04

  • 生物絮团在青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协调统一。而生物絮团技术(BFT)作为一种先进的生态养殖技术,可以通过外加有机碳源调节水体的碳氮比,使水体中异养细菌同化无机氮,将养殖水体中残饵、动物排泄物以及一些次级代谢产物等有害氮源转化成可以被吸收利用的菌体蛋白,从而达到净化水体、降低换水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养殖效益等目的,被认为是解决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成本上涨、效益下降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比较了在2龄青虾养殖中分别使用生物絮团技术、常用复合菌剂及新型絮团包对青虾生长性能和水质

    饲料博览 2020年2期2020-04-21

  • 凡纳滨对虾室外生物絮团养殖池水体理化因子和细菌的变化
    池养殖技术,生物絮团技术可作为一种新的思路。当今对虾高位池养殖的硬件设施以及管理操作等应用为发展生物絮团技术提供了必要条件[4]。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的研究和发展为对虾养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法[5]。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养殖模式符合当代养殖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对虾养殖的发展方向。以色列学者Avnimelech在1999年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在养殖系统中投入的C/N比对养殖系统水质调控的生物絮团反应机制理论[6],通过将生物

    水产养殖 2020年1期2020-02-24

  • 不同C/N水平生物絮团对黄金鲫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频发[1]。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作为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之一,被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工作者所采用,生物絮团是由细菌群落、浮游生物、有机碎屑和一些聚合物相互絮凝而成的细菌团粒,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水体的碳氮比,气水比等,促进微生物大量繁殖生长,在水体中建立一个微循环系统,以降解水中的含氮有害物质和残留的有机碳等,从而减少换水量、避免污染、降低养殖生物发病率并提供优质蛋白源的可持续发展型养殖模式[2]。目前关于生物絮团对虾类

    饲料工业 2019年22期2019-12-04

  • 基于专利分析的生物絮团技术现状和趋势
    信息[4]。生物絮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水产养殖水质处理技术,其技术核心是通过添加有机碳源,调节水体的碳氮比,并通过不断曝气和搅拌,将氨氮等有害氮素转化成菌体蛋白,形成可被滤食性养殖对象直接摄食的生物絮团[5-8]。生物絮团养殖系统具有诸多优势[9-10],但该技术在养殖中后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有机碳源,易发生生物絮团大量沉积,系统稳定性欠佳[11]。在此种情况下,除了人工去除系统中大量悬浮的生物絮团外,有学者开展了在养殖中后期将生物絮团养殖系统驯化成自养型

    渔业现代化 2019年5期2019-11-13

  • pH对微生物絮团氨氮转化效率及细菌活性的影响
    体作用形成微生物絮团,这一物质可以被当作水产养殖的饲料,如此投喂可以节省成本,并解决环境的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作为一种创新式的水体污染处理技术,生物絮凝技术能够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减少污染。其中pH值能够影响微生物的具体数量与种类,同时与活性污泥的沉降过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据此本文主要利用悬浮式生物反应器对微生物絮团进行培养,明确pH对微生物絮团氨氮转化效率及细菌活性的影响,希望能够为水产养殖的相关人士提供理论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悬浮式生

    生物化工 2019年5期2019-11-07

  • 絮团稠化对全尾砂浓密性能的影响
    切和压缩条件造成絮团结构的变化。LESTER 等[11-12]提出改善尾矿浓密脱水性能的关键是提高絮团稠化程度,并将基于固体体积分数的压缩屈服应力和干涉沉降系数等流变学参数用于表征浓密机脱水性能。由于浓密机内尾矿料浆质量分数高,絮团破裂和絮团内部水分运移现象无法直接观测,致使絮团结构演化对沉降行为影响的研究较少。通常采用Monte carlo 和PBM 模型进行不同条件下絮团结构变化的模拟[13-14],或者是在取样后进行FDA,SEM和CT 等分析[15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7期2019-08-13

  • 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中三种生物絮团的菌群多样性及Tax4Fun基因功能预测分析
    上[1]。把生物絮团技术应用于凡纳滨对虾育苗生产, 形成生态化规模化育苗技术工艺, 是防止滥用药物、提高生物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 生物絮团技术已普遍应用在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2]、罗非鱼(Oreochromisspp)[3]、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4]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5]等水产动物的养殖中, 一些研究表明, 碳源的不同类型可以影响生物絮团

    水生生物学报 2019年4期2019-07-20

  • 生物絮团对水产动物生长、消化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动物[2]。生物絮团技术是一种可以循环利用营养废物、节约资源、避免污染并提供优质蛋白源的可持续发展型养殖技术[3]。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物絮团技术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物絮团对水产动物生长、消化酶活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肠道菌群及养殖水体水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的水产动物主要包括:杂食性鱼类,如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4]、鲫(Carassiusauratus)[5]、鲤(Cyprinuscarpio)[6-7]、克林雷

    渔业现代化 2019年2期2019-05-15

  • 不同碳源培养生物絮团对南美白对虾养殖影响试验
    的养殖模式。生物絮团技术是通过微生物调控的方式调节水体中的碳、氮比,将影响水质的氮素转化为可被养殖动物利用的絮团状微生物,这种养殖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换水量,同时改善水质环境,降低影响鱼虾生长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提高养殖成功率[1-2]。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和苗种选择试验地点选在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淡水站多功能车间,试验池为直径1.4 m,水深0.6 m的圆形玻璃钢养殖池,备有纳米气盘,由罗茨鼓风机供气。养殖虾苗选自唐山金沙湾水产公司,平均体长

    河北渔业 2019年4期2019-04-24

  •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的重大课题。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通过调控养殖池中微生物组成,利用微生物调控水质的新型养殖模式。生物絮体不仅可以作为微生物的载体,有效转化系统里对生物毒性较大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其中的微生物体蛋白质还可以作为营养补充被养殖动物摄食,实现饲料营养的重复利用,提高饲料利用率。生物絮团通过同化、硝化及光合作用可快速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浓度。国际上很多采用生物絮团技术的工厂化养殖系统经过研发、试验和改进,实现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9期2019-02-12

  • 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应用生物絮团技术的研究
    率低等问题。生物絮团是以相互粘连的异养菌为主体,同时还有真菌、原生动物、藻类、线虫等微小低等动物所组成的絮状悬浮物,具有调节水质的功能[10-12]。生物絮团并不是典型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标配。在典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起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作用的生物膜(硝化细菌膜状群落)存在于独立的生物处理池中,而在养殖池中只有少量或极少量的絮团存在。在循环水养虾车间中,一般是将1/10的养殖池用作标苗池。如果这些标苗池接入循环系统并依靠循环系统来控制水质,那么就是循环水标

    渔业现代化 2018年6期2018-12-28

  • 生物絮团技术在罗氏沼虾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殖新技术——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生物絮团技术是通过操控水体营养结构,人为地向养殖水体中添加有机碳(葡萄糖、蔗糖等),调节水体中的碳氮比(C/N),提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含氮化合物转化成菌体蛋白,再通过细菌凝絮,形成可被滤食性养殖对象直接摄食的生物絮凝体,能够有效地解决养殖水体中腐屑和残饵滞留问题,实现饵料的再利用,起到维持水体稳定、净化水质、减少换水量、节省饲料、提高养殖对象成活率及产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15期2018-01-20

  • 水流紊动对泥沙絮凝影响的研究综述
    本文对紊动作用对絮团的沉降速度,絮团的粒径以及絮凝时间的影响三方面进行了总结。经过对国内外专业相关文献的调研,可以得出的大体结论是水体紊动对絮凝起促进作用,当达到某一临界值后,随着紊动强度的增加,水体的紊动对絮凝起破坏作用。紊动;絮凝;粘性泥沙在河口海岸环境中,粘性泥沙的絮凝造成航道淤积,阻碍航道内船只的正常航行。因此对于细颗粒粘性泥沙絮凝规律的研究十分重要。絮团是液体中的介质在布朗运动、差速沉降、水流紊动等条件下引起碰撞、接触,使得一定比率的颗粒粘结在一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2017-09-15

  • 生物絮团对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的影响
    72022)生物絮团对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的影响李晓梅,郭体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命科学与生态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本实验以非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作为对照,研究了生物絮团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中,水质因子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生物絮团沉积量至第35天达到峰值(15.93±0.31)mL/L,而后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对照组的生物絮团量一直处于极低水平(0.05),随后试验组亚硝酸氮含量增速减慢并趋于稳定,而对照组则直线

    渔业研究 2017年4期2017-08-30

  • 生物絮团对罗氏沼虾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5009)生物絮团对罗氏沼虾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葛海伦,朱锦裕,赵臣泽,苗淑彦(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通过向养殖水体中泼洒糖蜜构建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分析生物絮团营养组成,并探讨生物絮团对罗氏沼虾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和试验组(生物絮团组),其中试验组在养殖过程中泼洒糖蜜。试验在室内水泥池内(2 m×2 m×0.6 m)进行,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每个重复225尾虾(0.26 g±0.02 g),试验周期为9

    淡水渔业 2017年3期2017-05-24

  • 一种改进的聚合模型在污泥絮凝-沉降模拟中的应用
    中难以观测到污泥絮团的粒径分布情况,且以往类似模拟中鲜有考虑絮团分形特征及絮团黏结效率的问题,通过一种改进的聚合模型来模拟污泥颗粒间的分形聚合机理,并在群体平衡模型(PBM)和两相流Mixture模型基础上对污泥的絮凝-沉降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黏性污泥分形絮凝-沉降规律,具预测絮团粒径分布的能力;在同一时刻絮团的粒径分布范围随着分形维数的降低逐渐变宽,大粒径絮团数量迅速增加,小粒径絮团数量逐渐减少;初始颗粒数量的衰减速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7年3期2017-03-11

  • 伶仃洋河口泥沙絮凝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粒径呈正相关,絮团平均有效密度为153.49 kg/m3,平均沉速达1.13 mm/s;小潮时絮团平均粒径大于大潮,垂向上表底层絮团粒径小、中层大,中底层絮团沉速大于表层。伶仃洋河口水动力、泥沙条件是影响其泥沙絮凝的重要因素,低剪切强度(小于5 s-1)、低含沙量(小于50 mg/L)及高体积浓度有利于细颗粒泥沙之间的相互碰撞,促进絮凝作用;当剪切强度与颗粒间碰撞强度高于絮团所能承受的强度时,絮团易破碎分解成小絮团或更细的泥沙颗粒;伶仃洋河口盐度层化引起

    海洋学报 2017年3期2017-03-09

  • 基于CFD的循环生物絮团系统养殖池固相分布均匀性评价
    CFD的循环生物絮团系统养殖池固相分布均匀性评价史明明1,阮贇杰1,2※,刘 晃3,郭希山1,叶章颖1,韩志英1,朱松明1(1.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杭州 310058;2. 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系,伊萨卡 1485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 200092)为探索循环生物絮团系统相对原位生物絮团系统在生物絮团分布均匀性方面的改善,以欧拉-欧拉多相湍流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

    农业工程学报 2017年2期2017-02-17

  • 生物絮团技术对工厂化海参养殖池水质的影响及应用
    00141)生物絮团技术对工厂化海参养殖池水质的影响及应用李爽1,李耕1,潘玉洲1,张力1,孔伟丽2,蒋丽2(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营口增殖实验站,辽宁营口 115004;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41)生物絮团技术可有效调节和净化水质。本研究在室内工厂化海参养殖车间进行,把生物絮团应用到海参养殖中,研究生物絮团对养殖水质的影响及对海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其中在氨氮方面,试验组为0.022 mg/L,而对照组的为0.053 mg/L。从养殖结

    水产养殖 2016年12期2016-12-21

  • 不同碳氮比对杂交鳢稚鱼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
    N对杂交鳢池生物絮团的形成与营养成分、养殖水质以及杂交鳢的生长性能与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从而筛选出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C/N.在室内塑料桶中分4组,对照组投基础饲料(C/N=7.6∶1);试验组分3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葡萄糖,控制C/N 分别为10∶1、15∶1 和20∶1.【结果】 15 d 后15∶1组和20∶1组的生物絮团已经形成,碳氮比越高,其所形成的生物絮团的粗蛋白含量越低;当C/N≥10 时,可形成较多的生物絮团,并有效的调节水质,降低水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09-26

  •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61021)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张怖青1, 江兴龙1,2, 郑伟刚1,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21)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病害频发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生物絮团技术(BFT)具有净化水质、提高饵料利用率及病害防控等优点,被认为是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已在国内外得到一定规模的应用,并获得了良

    渔业现代化 2016年6期2016-03-28

  •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32000)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综述*李乐康 欧阳剑锋 王建民 曹 烈 徐金根 (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九江332000)生物絮团技术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养殖水体处理技术之一,本文从生物絮团技术的研究背景、概述、影响因素和对水产养殖的作用几方面对生物絮团技术进行了综述,为生物絮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生物絮团技术;水产养殖;应用高密度精养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水产养殖方式,其高产量的获得以提高放养密度和增加配合饵料投喂为前提[1-3],水产

    江西水产科技 2015年4期2015-04-17

  • 某微细粒赤铁矿纯矿物的絮凝试验研究*
    搅拌制度等因素对絮团粒度和沉降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支链淀粉为絮凝剂、用量为120 mg/L,在矿浆pH值为6、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搅拌时间3 min的最佳条件下,赤铁矿纯矿物可絮团至35 μm左右,沉降率高于97%,指标较好,可为赤铁矿絮凝分选提供参考依据。赤铁矿纯矿物 絮凝 絮团粒度 沉降率随着我国铁矿石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贫难选铁矿石逐渐成为铁的主要来源。赤铁矿占我国铁矿资源的97%,结构复杂、嵌布粒度极细,需较大磨矿细度才能有效解

    现代矿业 2015年10期2015-01-17

  • 珠江口磨刀门泥沙絮凝特征
    μm,现场实测絮团粒径平均值为91.6 μm,表明磨刀门口外的悬浮泥沙絮凝现象显著;实测絮团平均粒径变化范围为13.0~273.8 μm,小潮期间絮团粒径平均值为131.5 μm,大于大潮平均值76.9 μm;絮凝体粒径在垂向上的变化表现为由表及底先变大再变小。絮团体积浓度、沉速与粒径的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有差异,体积浓度和絮团粒径在表层和中层有明显正相关关系,絮团沉速在大潮时刻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综合分析影响絮凝的因素,得知在珠江口盐度对于絮团大小影响不

    海洋学报 2015年9期2015-01-05

  • 测量絮团分维数的新方法
    则形成结构松散的絮团。Gregory[1]曾经指出,如果两个相等的球体聚在一起,只形成哑铃状聚集物;如果多个颗粒发生聚集,那么聚集物形状与结构的变化形式将迅速增加。对絮团大小与形状的研究由来已久,而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非线性科学分形几何及分形数学的出现,使絮团形态结构的定量表征成为可能,相关工作已有许多进展[2-4]。由于絮团具有统计自相似的性质,因此可用分维数对其空间结构予以定量描述。常用的絮团分维数表达形式有质量分维数D(mass fractal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09-18

  • 日粮中添加生物絮团对鲫鱼幼鱼生长与肝脏抗氧化指标影响
    25021)生物絮团(Biofloc)是养殖水体中以异养微生物为主,经生物絮凝作用结合水体中有机质、原生动物、藻类、丝状菌等形成的絮状物[1]。作为新兴的技术-生物絮团技术,生物絮团是其絮凝所得的副产品,含粗蛋白20%以上,粗纤维低于18%[2-5],是一种非常规、价格低廉的蛋白饲料源。研究表明,生物絮团较益生菌可更好地促进南美白对虾的生长[6]。用15N同位素标记生物絮团,发现南美白对虾只能利用生物絮团总量的3%[7],过量的絮团抑制水生动物的生长[8]

    家畜生态学报 2013年8期201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