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馆
- 孙玉斌:用剪报展示雷锋精神的内涵
在天津滨海雷锋藏报馆里,82岁的退役军人孙玉斌正忙着向参观者分发他刚刚出版的《学雷锋剪报荟萃第八部》,宣讲着他连续6年自费订阅的《雷锋》杂志。他曾是沈阳军区雷锋生前部队的战友,入伍不久,就听过雷锋所做的事迹报告。退役后35年来,他坚持创新制作学雷锋与红色剪报达1000余册,累计整理关于雷锋和雷锋精神的数千万字文献与图片,藏报3万余份。自费巡展870场,32万人观看(截至2022年10月)。他曾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大港油田公益之星、学雷锋文化志
雷锋 2023年6期2023-07-13
- 组织惰性与“关系诅咒”的形成机制:以一个清末报馆发展历程为例
取清末上海的重要报馆——中外日报馆(以下简称“报馆”)作为对象展开探索性研究。选取这一报馆作为案例的原因,基于以下三点:首先,对组织惰性的分析,往往是对业已发生了的现象做出解释,因此选择一个完结案例较为合适,中外日报馆作为一家100多年前的新闻类组织,显然属于一个完结案例。其次,研究者需要掌握组织内部的个体信息,尽量了解经营者的思维意识和社会关系。案例所涉及的组织经营者汪康年等人留下较为丰富的资料,有助于研究者观察经营者参与组织决策的过程。其三,组织的发展
广东社会科学 2023年1期2023-01-17
- 印象·邵飘萍故居
1. 京报馆旧址《百年红色报刊》展厅2. 京报馆旧址《魏染书屋》3. 京报馆旧址《百年红色报刊》展厅内景4. 长征路上肩挑《红色中华》报的红军战士塑像5. 京报馆旧址《邵飘萍生平事迹》展厅6. 京报馆旧址《京报与京报馆》展厅7. 京报馆旧址正门8. 京报馆旧址内院
北京支部生活 2022年10期2022-11-23
- 邵飘萍故居:走近“铁肩辣手”名报人
文◎焦杨1. 京报馆旧址32号院位于西城区魏染胡同的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建成于1925年10月,由邵飘萍和吴鼎共同组织设计建造,整体由一幢坐东朝西的近代二层木质结构楼和两个附属四合院组成。其中西院30号院为报馆办公区,东院32号院为邵飘萍居所,呈现“前社后居”的功能布局。在魏染胡同一片青砖灰瓦的院落中间,一座民国时期风格的二层楼房,颇为醒目,门楣上赫然镌刻着三个大字:京报馆。这里就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哨阵地——京报馆旧址,也是邵飘萍故居。2021年
北京支部生活 2022年10期2022-11-23
- 新华日报馆与嘉乐纸厂的点滴往事
,笔者发现新华日报馆与嘉乐纸厂往来信函一束。联想到新华报人常提及“嘉乐纸”,又在报馆出版物中偶见“嘉乐纸本”字样,遂查证史料,整理成文,再现报馆与纸厂间的点滴往事。“嘉乐君子”李劼人嘉乐纸厂为文学家、翻译家李劼人创办。李劼人1891年生于四川成都,著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三部著名长篇小说。1924年留法归国,任《川报》主笔,后因嘲讽时政,被杨森所拘。经友人卢作孚多方游说,李劼人获释。此后,李劼人决定不依附于军人、官吏,转而走向实业救国的道路。当
红岩春秋 2022年2期2022-04-12
- 实践社群的空间生产:上海望平街与天津南市民国报馆集群的“意义之场”与社会想象*
产“纸面记忆”的报馆,则将报业的精神与想象延续并固定于物理空间之内。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历史是被验证了的记忆,记忆是对已逝传统的历史意识的回归,是对远去现象的重建。对新闻业而言,新闻工作者作为职业社群的集体记忆是构成其职业理念、边界和规范等共识的重要来源,新闻业热点时刻的记忆成为形成阐释社群(interpretive community)的关键①,构成了新闻业阐释性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新闻业作为一种“不完美的行业”②,一直处在发展变动中。不同于已经形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12-01
- 苗世明与《人民日报》的故事
感,苗世明家庭藏报馆馆长苗世明感慨地说。结缘于抄写《人民日报》苗世明,1955年出生于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一个偏僻山村——原庄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娃。父亲是一名军人,曾参加过解放石家庄的战斗。从他记事起,就常听父亲给他讲共产党带领劳苦大众闹革命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使他懂得:人是要有信仰的,要有追求。家贫父病,1970年春天,苗世明过早地离开了校园,成为家中的“劳力”。但爱学习的世明放不下对知识的渴望,白天,他和社員们一起在田间劳作,晚上,则在煤油灯下
科学导报 2021年81期2021-11-27
- 赓续记
张超6月1日,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张晨霖/ 摄)明初,一户魏姓人家在北京南城开了一家染布坊,门前的路得名魏染胡同。1925年,京报馆落户魏染胡同。作为革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前哨,《京报》及其创始人邵飘萍让魏染胡同名声大噪,多位进步人士在此留下足迹。“七一”前夕,腾退后的京报馆旧址修葺一新,重新开放。杂乱的魏染胡同经过提升改造,恢复了老北京的胡同肌理和风貌,重现生机,游人络绎不绝。红色血脉一个人改变一条胡同。赓续红色血脉,早期革命人士的故居以及所在的胡
瞭望东方周刊 2021年18期2021-11-03
- 精彩人生的秘方
,林清玄成了一家报馆的主管。不过,报馆业务很忙,每天还要开5个会,让他倍感苦恼。一天,林清玄在阅读印度的《奥义书》,读到一段话:“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这段话中的“觉悟”两字给了他极大的震撼,那一刻,林清玄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生。几天后,林清玄辞去报馆的工作,找一个地方隐居了2年。2年后,林清玄开始了高密度的写作和演讲,把自己超越的人生智慧理念和喜乐逍遥的生活境界告诉世人,陆续出版了138本著作
做人与处世 2021年10期2021-08-23
- 朱俊杰:湖南农民 集报第一人
一个包罗万象的藏报馆。走进他名为红杜鹃的藏报馆,一股报纸特有的油墨味扑面而来,墙壁上、书桌上,大竹凳上,全部是新旧不一、大小不等的报纸,打开柜子,更是囊括了各个时期和年代的报纸。他从1998年开始收藏报纸,到目前为止,收藏的報纸已经达到5200多种,10000多份,他的藏报馆已向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成功申报为湖南唯一一家农民家庭藏报馆。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11期2021-06-23
- 集报“达人”龙小平
到报纸,堪称“藏报馆”。去年,被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评为“中国集报之家”。“藏报馆”以收藏记录伟人邓小平事迹的报刊为主题,共设7个展室。第一个展室是欢迎词、“藏报馆”简介、邓小平生平展示;第二展室为青春年华之旅,收集记录邓小平早年赴法留学等事迹的一些报刊,有《广安日报》《导向》等;第三展室为记录邓小平戎马之旅、总设计师之旅的相关报刊和其他收藏品;第四展室为号外、珍稀报及书刊展室;第五展室为纪念邓小平的书画影视室;第六展室为邓小平战斗工作巡视过的地方报刊对他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11期2021-06-23
- 孙玉保的洞庭湖藏报馆
他创办的洞庭湖藏报馆,馆藏各個时期国内外报纸4.5万余种,其中早期报1160种,试、创、终、更报1万余种,号外报1600余种,县市党报3460种,大专院校报4120种,中、晚报650种。馆内藏有清朝、民国、“文革”、号外、试、创、国外等各类报35000余种,史料书籍、期刊3200余种。最早的有1880年的《申报》,为慈禧太后做寿的《政治官报》,《湖南日报》在试刊期间为庆祝湘潭、安化、宁乡解放而出的湖南第一份号外报,还有《京报》《政府公报》等大量民国及解放初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11期2021-06-23
- 衡阳爹爹爱办集报展
南省第一家家庭藏报馆——湘澄报馆,免费向社会开放,目前已接待社会各界参观者6.3万余人次,被群众誉为“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连续6年,年逾七旬的袁有余每隔十天或半个月,会搭乘火车或者高铁从衡阳赶到株洲,只为拿一段时间的《株洲晚报》,然后匆匆回到衡阳,细细品读。退休前,袁有余是位语文高级教师。1976年开始集报,起初是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后来就变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2016年,他在衡阳市图书馆推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永远的旗帜·民族的脊梁》专题集报展。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11期2021-06-23
- 报馆在中国新闻教育缘起与演进中的双重角色(1912—1949)
正规新闻教育外,报馆在中国大学新闻系科兴起后,于师资、经费、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也提供了莫大支持,其主办的各类新闻职业教育,则有助于民国时期中国新闻教育体系臻于完整。但报馆对中国新闻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并非完全正面,其对“新闻无学”论的推崇、对大学欲求合作而表现出的敷衍、自办职业教育的实用与“为利”取向,也使新闻学科建设和新闻教育良性发展深受掣肘。關键词 报馆,报人,报界团体,新闻教育中图分类号 K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21年1期2021-02-09
- 近代重庆地方政府的报刊出版活动
在近代报刊订阅、报馆开办过程中的身影,论说地方行政力量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并非总是阻碍的角色,也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关键词 近代重庆 巴县衙门 报刊 报馆 巴县档案中国最早的报纸被称为邸报,内容以刊载封建王朝的诏书、法令、官员升黜、赏罚等信息,在统治机构内部发行,因此,阅读者多限于官吏,一般的黎民是无法接触、窥见的。而具有近代性质的报刊,是1840年以来,伴随西方国家入侵和中国半殖民地化同时开始的[1]10。川东重庆自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开埠通商后,随着西方
兰台世界 2020年9期2020-12-28
- 图书馆的由来
之后,许多学堂、报馆、书局纷纷设立藏书室,传播新思想。1904年,浙江进步人士徐树兰捐资建造的古越藏书楼,开创公办图书馆之先河。同年,第一所公共图書馆——湖北省图书馆诞生,它正式使用了“图书馆”的名字。1910年,清朝政府颁布了《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并正式宣布成立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它于1912年正式开放。之后,各省纷纷建立了公共图书馆,其名称也都统一叫“图书馆”了。高广平摘自《辽宁报》
意林·少年版 2020年5期2020-04-14
- 高军:我大爷办报纸
坐上车人家给你拉报馆来了 。别说是人 ,就连狗见了我都躲 。我大爷在民国快要完蛋的时候办过一份报纸。报馆在芜湖,夜深人静的时候,能听到江上小火轮凄清鸣笛的声音,他就给报馆起名叫《长江日报》。报馆的股本,是找了几个米行的老板凑的。小地方能有什么新闻?无外乎张家老屋闹鬼,马家姑娘跟人私奔之类。报馆十几个人,他是社长兼国际部主任。我问他,你们向国外派记者吗?他说:“派个屁记者!哪有钱?每天让一个人守在收音机旁边听听,将重要的东西记下来。然后汇总给我。我一只手吃花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20年6期2020-02-25
- 浅析成舍我的报业主权与内部组织思想
就应该设法使一个报馆,成为合作的集团,由排字工人起,至社长止,都要忠诚合作,全成为报馆的主人,不但要消灭资本劳动两阶级的对立,并且要融合劳心劳力,使他们同为一个报馆的生产者。应就他们劳动的时间和效率,去区别他们的报酬,而不应该从劳心劳力上有所歧视。”成舍我提出这样的观点,主要是因为他在考察英法等国的报业发展后,发现没有雄厚资本的支持基本不能开办一份报纸,就连维持已有的报纸都很难。但如若报纸完全被资本家所控制,那么报纸对于社会公众福利的关注就会被资产阶级的商
视听 2020年6期2020-02-24
- 梁启超与中国式新闻专业主义的启蒙
鄙人二十年来固以报馆为生涯,且自今以往,尤愿终身不离报馆之生涯者也." "报人"的称谓,梁启超当之无愧!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与知识分子的"边缘化"相伴而生,梁启超自己就是因为政治上的失败而走上以办报参与社会变革的道路.办报成为了他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路径之外,开辟了报人从政的新路径.他非常看重报人的素养,在《清议报一百册祝辞》中热情赞颂了西方国家报刊主笔的能力与素质,"往往有今日为主笔而明日为大宰相、大统领者." 鉴于清末报刊初起之时,社会对报人的尊重不够,
新生代 2019年14期2019-11-13
- 刘玉智的“传家报”
美在他们的家庭藏报馆。(受访者供图)一份报纸,浓缩了时间、浓缩了社会、浓缩了世界,尘封着历史的价值。但有谁会把报纸当成传家宝一样典藏?在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有一位藏报人,便是如此。他就是年近80 岁的刘玉智。“一开始我也只是为了读报识字。后来发觉报纸简直是一本‘百科全书’,就开始收藏,藏了50 多年了。”刘玉智的这颗藏报心,执着了半个世纪。1963 年,21 岁的刘玉智在原贵阳市面粉厂当通讯员,这份需要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让只上到小学三年级的他倍感吃力。“
当代贵州 2019年23期2019-08-13
- 张宗昌:老跟记者过不去
久,便将济南各大报馆的记者传来训话:“你们以后务必报道我的正面消息,我虽没啥文化,但在这里驻防也不容易,想给百姓干点好事,你们看着办吧。”这些记者还是很有骨气的,没把他的話当回事,坚持新闻自由,一切如实报道。张宗昌看到关于他的负面报道仍未断绝,很是恼火,三天两头派人到报馆找碴儿。很多记者实在干不下去,纷纷辞职,报馆又招不来新人,于是大多陷入歇业状态。这下张宗昌该高枕无忧了吧,然而并不。报馆歇业后,张宗昌发现关于他的负面报道反而更泛滥,因为地下小报多了起来,
百家讲坛 2019年12期2019-07-14
- 报上花花世界报下戚戚小人
言难尽。上海有家报馆,每当听说有新的州县官员到任,就千方百计地托人联系,然后盛情款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报馆负责人就会表情沉痛地诉说开支多么困难、日常如何拮据,并将报馆的部分股份赠给这些官员。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些官员顾及面子,不得不稍微敷衍一下,拿出钱来“支持新闻事业”,少则几百大洋,多则数千大洋。还有些报馆,一听说某处出了丑事,就在第一时间给当事人寄一封信,说:“我们收到了涉及您的稿件,考虑到您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欲见报,但您得出一笔钱来封投
百家讲坛 2019年23期2019-05-29
- 法律视野下的民国报业现代化*
——以苏州报讼为例
代化的过程,也是报馆与城市机构、市民频繁接触和沟通的过程,其间必须通过法律加以协调。民国时期,法治环境已初步构建。1930—1935年,国民党政府先后出台了两部民事诉讼法典,制定了相应的民权保障法规,如解除“贱民”身份,禁止买卖人口和贩卖华工,女子可与男子同学;司法制度规定了审判公开和陪审制;律师制度的制定为律师职业的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法律本质上是协调人和人之间的冲突。法律在深度融入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成为报馆与市民之间权益冲突的协调器。市民通过法律伸张权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02-10
- 贵阳“报痴”自建藏报馆55年收藏50万份报纸
山村,刘玉智在藏报馆内整理报纸。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的刘玉智藏报馆,由300平方米的展馆、200平方米的收藏馆和?100平方米的仓库组成。刘玉智1963年开始藏报,55年来收集华文报纸5万多种、50多万份,从清末至今,时间跨度百余年,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商业、工业、体育等各种专题,《国民日报》《救国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报纸,伞报、金报、生肖报、寿报、“中国第一小报”等制作新颖的报纸也陈列其中。(来源:中新社 贺俊怡/
晚晴 2018年6期2018-11-23
- 维新何以成“运动”:以《时务报》报费的流向为个案
是负面。一、时务报馆被拖欠报费总额分析:基于报馆公布的相关数据在此前的相关陈述中,似乎时务报馆虽然得到多方援助,经济状况却从来不好。算上改名后的《昌言报》,从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发出创刊启事,到光绪二十四年十月歇业,时务报馆存在了31个月(光绪二十四年有闰月)。在此期间,它曾四次公布阶段性收支总表,分别刊于《时务报》第18册(光绪二十三年二月一日出刊,公布光绪二十二年五月至十二月情况),第37册(光绪二十三年八月一日,公布光绪二十三年上半年情况),第52册(光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8年1期2018-05-10
- 前所未有 今所独有
,此屋全部做了藏报馆。我立于马路牙子仰头观望,只见立于高处的门楼既十分简洁,又美观大方。我缓步走上水泥斜坡,立在报馆的门楼下,抬头凝视门楼上悬挂的邵华泽将军书写的“苗世明家庭藏报馆”8个雄劲大字,心绪万千。这就是20年前便驰名中国集报界、今已享誉社会,尤为我心之所寄的“华北地区第一个家庭藏报馆”!我深有感触地大声说:“到苗世明家庭藏报馆参观,我想了20多年,说了20多年,今天终于实现了!”老苗夫妇以笑表示欢迎。儿子罗丹、儿媳王宇芳也为我高兴,用手机为我拍照
新闻采编 2018年6期2018-02-22
- 一纸报章念先贤
号,就是《京报》报馆所在地,他的故居就在小楼的后面。报馆为二层浅灰色西式小楼,门楼上方邵飘萍题写的“京报馆”三个镂空红字十分醒目。虽然风雨近百年,小楼旧式的格局依在,一砖一瓦,一窗一门,仿若诉说着曾经的往事。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大多知道京报馆的历史和主人,尤其那些老人们,提起邵飘萍这位杰出的报人,无不显得由衷自豪。想想也是,邵飘萍的名字,早已深深融进了他们的生活,甚至变成了魏染胡同的符号,变成了胡同百姓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那天我走上二楼和楼后的院子,和碰到
北京纪事 2018年2期2018-02-05
- 隐匿在城市的历史容颜
庆继续出版发行,报馆位于苍坪街和西三街。1939年,“五三”“五四”大轰炸后,报馆被炸毁,总经理熊瑾玎四处打探,将新的馆址选在了化龙桥虎头岩下,一个叫做“陈独立堂”的地方。当年8月13日,大轰炸后的第一张《新华日报》就在这里出版了。找到这个地方,颇费一番周折。重庆天地一处建设工地,一名建筑工人听说我们在打听《新华日报》总馆旧址,主动当起了领路人。从嘉滨路华村公交站下车,往虎头岩走上一公里山路,废弃的成渝铁路桥出现在眼前。“沿着铁路往下,再绕过山弯弯,顺着下
今日重庆 2017年12期2018-01-29
- 时兆报馆小史
周祯伟时兆报馆(“时兆”,即末世时基督复临的征兆。对“时兆”的系统性理论阐述主要见于《时兆月报》,《时兆月报》既名为“时兆”,旨在透析一切大小时事,寻求末世和复临的征兆)是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Seventh Day Adventists)于20世纪上半叶在上海设立的印刷机构,它的设立与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在华的传教活动息息相关。根据该会信仰,除组织教会宣传耶稣的救恩、劝人悔改、破除迷信等观念外,该会还办理了医疗、教育以及印刷机构来传播、灌输人生服务的知识及保
出版与印刷 2017年4期2018-01-11
- 报社”源流考
名词中,主要有“报馆”和“报社”。考察发现,“报社”具有一定的日源性特征,同时在本土也用来统称“讲报社”和“阅报社”。从清末至民国时期,“报馆”与“报社”几乎并驾齐驱。但在1940年代,“报社”渐有取代之势,最终“报馆”在中国大陆丧失了其主流地位。[关键词] 近代报刊 报馆 报社[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6-0121-04[Abstract] The first batch of mod
出版科学 2017年6期2017-12-09
- 南明区离退休老干部开展党建主题活动
的贵阳市刘玉智藏报馆参观学习,了解藏报人刘玉智几十年来藏报心得。老干部们为刘玉智老人的举动点赞,并将藏报馆定为离退休党支部党员学习场所,利用每月的学习日,来报馆学习藏报知识,了解党报党刊的发展历史,增强爱党意识。老干部们还开展了帮扶贫困学生活动,在河滨社区省工会居委会、河滨社区财贸居委会,老干部们慰问帮扶4名贫困学子,给困难学子送上老干部的温暖与关怀,勉励学子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晚晴 2017年7期2017-08-28
- 孙中山“钟情”阳春面
)《大同日报》,报馆从业人员皆为当地支持他的华侨,唐琼昌任经理,主编是蒋梦麟、刘成禺。孙中山住在离报馆不远的小旅店。1911年10月的一天,孙中山赶到报馆,将武昌起义的消息告诉大家,众人很高兴,决定出去吃顿饭表示庆祝。可是,几个人在身上摸来摸去也无钱可拿,最后唐经理总算在口袋里找出一点儿,但这钱少得可怜,只好去报馆旁边的华人小饭馆,每人吃一碗阳春面。 (摘自新华网)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9期2017-04-06
- 文化街上消失的两栋宗教建筑
青(平子)创办时报馆,开设有正书局同时建造的。因为他是个佛教徒。那时我晚上就住宿在佛塔对门一家画像馆的过街楼上。塔下就是平望街,又称报馆街。因为这条街上开设着申报馆、新闻报馆、时报馆等几家有影响的大报。最早出版的《天铎报》《民立报》和《民强报》,后来的《太平洋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时事新闻》《大共和日报》《神州日报》《晶报》等都曾开设在这里。曾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而挨炸弹夭折的《亚细亚报》也设在望平街上。每日凌晨,全市的报贩都会拥到这里来取报,他们
世纪 2017年2期2017-03-28
- 《时务报》纷争的另一种理解:地方性知识的视角
。当时《时务报》报馆成员主要是粤、浙两籍,粤籍多是以梁启超为首的康门弟子,而浙籍则以汪康年的胞弟汪诒年为首,多与汪康年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学术不同可总结为源于康门弟子对康有为的学说深信不疑、大加吹捧,浙籍馆员大为不满,导致双方矛盾愈演愈烈。最后汪梁之间的矛盾也由原先的学术不同升级为对报馆管理权的争夺。三是管理矛盾。廖梅认为随着《时务报》声誉鹊起,梁启超逐渐不满于言论上的成功,也想参与报馆管理。而汪康年以报馆总理自居,事无巨细,必自躬问,梁启超并不满意汪康
未来传播 2017年1期2017-01-28
- 那些年的报馆与报人
梁启超发表了《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认为“觇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而“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面对强势压来的坚船利炮与西方文化,新式知识分子呼吁国家要打通自身的经脉,以交流和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剧烈的变革,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力主“开报馆”。清朝灭亡及至中华民国建立,伴随着更多国人的觉醒,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26年,全国报刊已有628种。商办《申报》《新闻报》发行量超过十万份,1926年9月《大公报》重组复刊,张季鸾、胡政之等优
看历史 2016年11期2017-01-03
- 滑稽透顶的“疯子”
,为了结付稿酬,报馆的出纳员循着邮戳的地名寻访到了马克·吐温在那里投寄稿件的邮局,可是没有人知道马克·吐温其人。正当这位出纳员在街上逢人便问的时候,凑巧碰上马克·吐温迎面走来,但当出纳员向他发出询问时,马克·吐温已根本记不起自己曾使用过这个名字,他摇摇头,两人就这样当面错过了。直到后来,马克·吐温自己看到了这篇作品之后,报馆才付出了这笔稿酬,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由于《跳蛙记》的成功,报馆和他建立了长期的以“马克·吐温”署名的写作关系,马克·吐温从此走上了
特别文摘 2016年19期2016-10-24
- 申报馆
附近马路和弄堂内报馆林立,是上海有名的报馆街。每天早晚,报贩们就云集于此,批报发报。申报馆,坐落在今山东中路汉口路,大门朝东北,汉口路及山东路上均有边门。申报馆大楼建于1918年,是一幢五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736平方米,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是一幢带有新古典主义风格近代欧式建筑,外墙檐口下部和壁柱均有花纹,二楼挑出阳台,栏杆美观,阳台座下亦有装饰性的图案。大楼内有100多个房间,当年底层是印刷厂,有排字房、铸字房、纸版房、铅板房及铜锌版制造工场
检察风云 2016年12期2016-09-10
- 告别辞:从此相忘于江湖
过境游客,今夜在报馆的最后一个版面签下我的名字,径直向无垠的生活而去。我是1998年2月进入新闻行业的,迄今整整18年。记得头次站在报社的厕所里嘘嘘时,我俯瞰着窗外车水马龙的民主路,激动得惊涛拍岸,恍惚中张季鸾、储安平、卢跃刚、李大同鱼贯而来,对我说:提上裤子,你就是记者了。今夜,韶山路上灯火尽灭,我上完新闻生涯最后一个夜班,照例站在厕所里,这里没窗,眼前只有一堵墙。只一泡尿时间,18年已经流远。这场千秋大梦,始于民主路,止于韶山路。当24岁的我来到199
南都周刊 2016年4期2016-02-25
- 走进深邃的时光片段
巷,就来到了洪江报馆旧址门前。报馆灰黑的墙体,上下各嵌着两扇具有中国特色的雕花木窗,而门、窗轮廓外形彰显着欧派风格。高大的上方呈弧形的门墙内,还有一个由青石块拼接的小门框。门框上黑色牌匾雕刻有蓝色字体的“洪江报馆”四个字,秀挺遒劲。“洪江报馆”是民国时期洪江十八家报馆中较早的一家,它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早期为湘西王陈渠珍创办。推开锈迹剥离的八字门楣,封存的老时光味道便浓浓地袭来。走进旧报馆,迎面木墙上是一幅孙中山挂像。那双穿透世纪的眼神,充满了悲
散文百家 2015年6期2015-06-16
- 论中国最早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拟订的《谨拟各报馆公共章程》却较少有人论述过。事实上,这份报馆公共章程,从制订的目的、规定的内容到文本形式,都具备职业道德规范的特征,是我国最早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报人已经认识到报界需要有一个“公共章程”来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也反映了当时报界亟需解决的某些共同存在的道德问题和报人的职业理想。这份章程在中国新闻伦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重视。二、“各报馆公共章程”形式和内容的特点从“章程”的形式上看,成文的道德规范,通常都以“守则
今传媒 2015年8期2015-05-30
- 报馆进城:民国苏州报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215009)报馆进城:民国苏州报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李 斌(苏州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民国时期,苏州报馆从郊区转向城区,逐渐形成互相照应的三大城区板块。报馆在城区的落户奠定了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报人也通过内容生产强化地理空间的都市性与现代性。在这样空间的变化中,报业不但获得了业务形态的发展,而且形成了包括广告、印刷、通讯社在内的整体运行的现代机制,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效应和经济能量。报业;城市化;苏州;民国民国时期,城市发展与报业发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4-02
- 职业化报刊的构建——政治家梁启超流亡日本后的报业思想探究
的层次。“吾侪业报馆”要“纵论报事”[3]971:这是用职业眼光开始审视所投身的工作;提出报馆“天职”[3]971——与职业俱来的责任问题,则是在思考职业自存的价值与意义。报人职业自觉的意识。梁启超认为业报馆者,“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3]971在国家政治制度结构中应担负起职业的功能和责任。政府与国民是国家构成中两大基本要素。在一个国家中,政府是需要监督的。(政府)“权力既如此重且大,苟复无所以限制之,
滁州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3-19
- 周恩来为皖南事变写的题词和挽诗为什么能够通过敌人的检查而刊登出来?
日报》关系较好的报馆说明皖南事变真相,争取他们的支持。但是《新华日报》写的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消息和驳斥国民党反动军令的社论,全都被国民党新闻检查所扣押。于是1月17日夜晚,周恩来亲笔写了“为江南死难者志哀”的题词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四言挽诗,准备刊登在次日的《新华日报》上。午夜过后编辑部才拿到周恩来写的手稿,而国民党的新闻检察官此时还赖在报馆坐等检查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周恩来的题词和挽诗,在当时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新闻报道,报馆决定
党史文苑 2014年3期2014-08-15
- 把历史交给未来
尤为重要。世纪阅报馆是由著名报刊收藏家李润波发起,在北京平谷区档案局鼎力支持下创办的老报刊收藏馆。该馆于2004年4月18日开馆。馆藏清代康熙以来历史老报刊和珍贵文献资料4000多种,60000多件,他所收藏的旧报刊,跨越了从清末到现在一个半世纪的时空。把历史交给未来,这是世纪阅报馆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李润波毕生的心愿。在桃花盛开的3月,《文化月刊》与您一同走进世纪阅报馆,走进李润波和他的收藏,聆听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回声。中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也凝聚着收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3期2014-05-26
- 大家都在可怜的人间
哦,他说,原来在报馆上班,在旧社会,这可是个好差事。我纠正说,不是报馆,是杂志社。但老人就是不改,往后再见到,依然说“去报馆啊”或“报馆下班了”。老人经常将老票友们召集到家里来开堂会。雨丝飘洒,空气润洁,一段沉郁顿挫的西皮二六悠然飘来:“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七十多岁的人了,唱起来依然那么妖娆妩媚,温婉圆润。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言变得粗鄙简陋,坚硬板结,充满杀伐之气和好斗冲动。“改造”、“肃反”、“批判”
中国周刊 2014年4期2014-04-22
- 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福建博物院文物藏品《福报》读析
局印发”。中间为报馆告示及“寒暑晴雨表”,报馆告示登载需读者知晓的有关事宜,如印发期、收费标准、售报处等,“寒暑晴雨表”记录出报当天及前三日温度和晴雨状态的天气情况。两版之间的中缝标有“福报”及期次。《福报》告示的印发期为“每礼拜二、礼拜五印出二次,全年计一百次”。收费标准为全年“报资洋银一元五角,零售每次十七文,外埠酌加寄费”。对于“招帖、告白、赏榜登报者”,按字数计费,第一次每字4文。如需连续刊登,第二次至第七次每字3文,第八次以上每字2文,50字以上
艺苑 2013年6期2013-11-13
- 戊戌变法运动中的《湘报》研究
志,集巨资,设湘报馆。”[1]1896年,熊希龄以在籍庶吉士身份回到湖南,全力投入到维新运动之中。1897年春,熊希龄便决定创办一份日报《湘报》,由于谭嗣同身在南京,唐才常又担任了《湘学报》主笔难以分身,遂由熊希龄主导《湘报》的创办。鉴于《湘报》日出一张,当采用新式机器才能保证其顺利出刊,1897年4月,熊希龄偕蒋德钧亲赴上海订购机器和铅字,并通过《时务报》馆汪康年为之代购。熊返湘后,还于8月给汪去函催货。函云:“《湘报》馆机器,乞兄往催,必须八月二十日(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2012-08-15
- 相约悔约
文乙这样相约:“报馆待遇欠佳,不如大家罢写,可好?”乙想一想:“也好。团结便是力量嘛。”甲即时同编辑部说:“乙不打算续写了。”结果是,一点不错,正如大家所猜测,乙的专栏宣告结束后三年,建议罢写的甲还在写。真叫人纳罕是不是,是什么样的人会如此天真?这些故事都教训我们,千万不要约人,有什么重要决策,独行独断可也,毋须与任何人商量,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切后果自负。你等我,我等你,拉拉扯扯,一事无成。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因为太过相信别人愿意担起大旗,不,别去理
文苑 2011年1期2011-08-15
- 试论新记《大公报》的人才经营战略
视对人才的管理。报馆的经营者认为,一张现代化的报纸其竞争力不仅是资金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因而新记《大公报》在用人制度上本着“不养圣(剩)人,不养贤(闲)人”的理念引进人才。广开进人渠道,招考、推荐、从同行中引进,不拘一格网罗人才。搭建展示平台,让每为员工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各种保障制度改善员工生活,以人为本,和谐共赢。通过这一系列的用人策略,新记《大公报》保障了人才结构精干,培养了一支能力突出的人才队伍,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2011-08-15
- 鲁迅《一件小事》写于哪一天
日记中,可以得知报馆是在这年11月上旬陆续发出约稿信函的。周作人在《晨报周年纪念增刊》“文艺”栏发表了译品《圣处女的花园》。而从他1919年11月的日记中可知,他是10日下午“得晨报社函”、13日译“小说《圣母的花园》”、15日写《圣处女的花园》译后小记、20日寄“晨报社函小说稿一篇”的。周作人译“俄人库普林”短篇小说在发表时易名为《圣处女的花园》,与其日记中记载的《圣母的花园》不完全一样。译文署名“起明”,这是周作人的笔名之一。胡适是1919年11月15
博览群书 2011年7期2011-07-14
- 倪匡:无师自通闯入报界
给了我90块钱。报馆的人跟我讲:“你的文章有一万字,但是我们删改了一些,剩下9000字,1000字10块钱,满意不满意?”我当然满意极了,问他们这样的文章还要不要,他们说需要的,让我继续写。我这才觉得原来写东西也可以作为谋生的手段。写一篇那样的文章,太容易了!写到后来,我经常给一家叫《真报》的报馆写稿,结果《真报》的社长找到我说:“你不如来我们报馆帮忙好了。”我说:“好啊,反正我没有事情做。”那时候的报馆很简单,总共五六个人,一个社长,一个采访部主任,旁边
读者·校园版 2011年19期2011-05-14
- 试析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的报刊角色观
宣传。而梁启超对报馆业务,也是全力以赴。他记述了在《时务报》时期的一段工作:“每期报中论说四千余言,归其撰述;东西文各报二万余言,归其润色;一切奏牍告白等项,归其编排;全本报章,归其复校。十日一册,每册三万字,经启超自撰及删改者几万字,其余亦字字经目经心。六月酷暑,洋蜡皆变流质,独居一小楼上,挥汗执笔,日不遑食,夜不遑息。记当时一人所任之事,自去年以来,分七八人始乃任之。”[3]和康有为一样,梁启超突出强调“通”之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而报刊正是“去塞求通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2011-04-13
- 梁启超新闻思想在袁世凯政府时期的变转及原因
的意见的表达。而报馆则又成为舆论机关,代表着舆论发挥作用,“舆论无形而发挥之代表之者,莫若报馆,虽谓报馆为人道之总监督可也”。梁启超认为,报馆在泰西诸国,立法司法权既已分立,政党既已确定的情况,而其“关系之重大犹且若是”,而“何况我国之百事未举,惟恃报馆为独一无二之政监者”。他还高度赞扬报馆所处的地位,称它是“摧陷专制之戈矛,防卫国民之甲胄”。[2:969]2、关于报刊的作用 首先,报刊具有宣传鼓动作用。梁启超谓“报馆之议论既浸入于人心,则风气之成不远矣”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7期2010-08-15
- “访员阶级”与近代记者的产生
他曾论述晚清时期报馆中的“访员”与外勤记者的差别之大:“于是外埠本埠访员。当日乃有阶级之分,外埠者偶然至沪,编辑员彼此分庭抗礼。其或以杯酒相饮;本埠者每日送访稿至馆……匆匆即去,且编辑员防弊甚严……否则当场呵斥,不稍假以辞色。”近代中文报纸雇用访员远早于记者。19世纪60年代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上海新报》就用抄案人做会审案件的记录,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上海如《申报》、《新闻报》等大报,才开始添设新闻采访部,聘用外勤记者。以下将从从业道路、待遇薪
新闻爱好者 2009年7期2009-06-10
- 惊心动魄的晚清报律之争
太后下令查封各地报馆、捉拿报纸主笔,定报律一事也胎死腹中。庚子事变之后,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报业重新恢复了发展的势头,报纸上的言论也日益活跃起来。清政府欲以求新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便不能不承认民间办报的合法性,但对报纸的舆论冲击则忧心忡忡,“听之不能,阻之不可”,于是再次开始报律的制定。1906年10月,巡警部颁布《报章应守规则》,令各地报馆一律遵守。该规则有九条内容,实际上是九条禁律。除对报纸的刊载内容作种种限禁外,还明确规定开办报纸必须要经当局批准
百家讲坛 2008年24期2008-12-29
- 幽默与成功
他几乎是冲进一家报馆,对经理说:“你们需要一个好编辑吗?”对方答:“不需要”。“记者呢?”“不需要。”“排字工人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大学生从公事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经理看了牌子,笑了,立刻打了个电话,把这件事说给老板听。随后经理笑嘻嘻地说:“如果你愿意,请到我们广告发行股来工作。”后来这个年轻人成了这家报馆出色的经理。这位大学生的幽默表明,他坚信一切单位的大门永远是对真正的人才敞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1年4期1991-01-01
- 创新的意念——电炉诞生记
系毕业,即到一家报馆任记者。只是,时间不很长。休斯在事业上的转变,似乎有点突然。这“突然”,是在一次不平之事中发生的:有一天,休斯外出采访,新闻人物是西部的一个大富翁。这家伙是个暴发户,为人狡诈傲慢,常受人们的指责。刚好头一天的报纸揭露了他的一部分私生活,使他大为恼火。现在休斯又要写文章揭露,更使他恼羞成怒。在大庭广众之下,他把休斯大骂了一顿。休斯不买账,两人争吵起来,差点儿没有动武。回到报馆后,休斯连夜赶写出一篇详细报道,并配有图片,准备第二天在报上发表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1期198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