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铺

  • 清末民初热河地区药铺名称考
    为热河地区第一家药铺,特供热河行宫用药[1]。此后,热河地区的药铺如雨后春笋,数量逐年增多,呈现出勃勃生机。其间,热河地区的药铺虽几经曲折兴衰,但一直向前发展。将这些药铺名称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考察,会发现特定历史时期的药铺名称具有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一、药铺名称使用汉字统计与分析清末民初热河地区药铺名称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其中的规律能够体现热河地区药铺的文化特征,也能体现热河地区商人的从业心理。根据现有资料,统计热河地区药铺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9期2023-12-13

  • 清末民初热河地区药铺名称考
    清末民初热河地区药铺的命名具有一定规律。 关键词:清末民初;热河;药铺;名称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9-0033-04 中华老字号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它们饱经风霜,依靠匠心精神顽强地传承至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商人用“字号”代表商铺的标识,久而久之,“字号”与商铺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字号”对商铺起到了区分和宣传的作用。清嘉庆二年(1797),北京同仁堂派宁俊明到热河街,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9期2023-10-18

  • 《白蛇传》里的药铺
    仙在杭州开了一家药铺,叫保和堂。他之前也是在一家名叫‘保安堂的药铺做学徒,杭州的药铺为什么都叫什么堂呢?”然然皱眉头的模样把妈妈逗笑了。“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翻阅一下资料吧!看看中国的药铺为什么大多以‘堂命名。”“好呀!好呀!妈妈。”然然开心地拍起手来。许仙的药铺为何以“堂”命名《白蛇传》是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故事,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情节,让很多人对它的发生地杭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雷峰塔”“断桥”等都成为杭州著名的景点。但还有一个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3年32期2023-08-18

  • 村医收蝉蜕的故事
    候,我们村有一家药铺,掌管药铺的是一位60多岁的苗大夫,他从县城中医院退休后回到村里开了这家药铺。据村里老人讲,苗家世代从医,苗大夫幼时师从祖父和父亲,后来又读了医学院校,医学功底扎实、经验丰富,时常有外縣患者慕名前来,村民多以“先生”来尊称他。苗先生本就家境殷实,对药费多少似乎不太在意。他曾谦虚地说:“(开药铺)就是给自己找点儿事干干。有个药铺就能方便邻里乡亲。”村民找他看病时,他尽量不开太贵的药,而是开一些村民方便找到的中药材,甚至有时候直接告诉村民用

    保健与生活 2023年12期2023-06-18

  • 《清明上河图》里为何有这么多中药铺
    人流中,有多处中药铺明显可见。北宋末年的药铺既看病又卖药,也称为“安济坊”或“病院”。北宋时期,国家对中医的发展十分重视,专门成立负责药品制造和经营的官方机构,即熟药所,又称“卖药所”,从药材收购、检验、管理到监督中成药的制作,都有专人负责。政和四年,根据尚书省的建议,熟药所改名为医药惠民局,主要制造出售丸、散、膏、丹等中成药和药酒,这些药物服用简便、携带方便、易于保存,很受医生和病人欢迎。北宋京城的民间诊所也遍布大街小巷,《清明上河图》中还有很多涉及中药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3年1期2023-06-06

  • 大爷二爷
    有句俗话:“开过药铺打过铁,各种生意不用说。”意思是说这两宗生意一本万利,任何行业跟它们都没法比。大爷开了一家药铺,虽不能说日进斗金,却也非同一般乡邻。二爷抡大锤打铁,汗珠子摔八瓣,日子却过得捉襟见肘,没有应那句俗语。大爷二爷同在一个集镇,铁匠铺与药铺相距并不是太远。二爷乒乒乓乓打铁的声音,大爷在药铺里听得一清二楚;大爷在药铺里不动声色拨动算珠的声音,二爷倒是听不到。大爷的药铺里摆着药橱,赭红色,抽屉密如蜂窝。大爷身穿淡黄色丝绸短褂,戴一顶硬壳瓜皮帽儿,鼻

    百花园 2022年2期2022-07-06

  • 药铺里的传统与温情——读《药铺年代》
    基本信息书名:《药铺年代》作者:卢俊钦ISBN:978-7-5598-4656-3装帧:平装页数:320 页定价:88 元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2 年3 月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过去,中药铺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一张方子、几缕药香总是带着几分市井气息,而如今,已很难觅其踪影。《药铺年代》为中国台湾中医药从业者卢俊钦所著,他是顺安中药房第三代传人,书中记述了这家老药铺子的时代变迁,回顾80 多年的特殊记忆,重现充满烟火气

    青春期健康 2022年11期2022-06-30

  • 药铺里的传统与温情
    刘学正书名:《药铺年代》作者:卢俊钦ISBN:978-7-5598-4656-3装帧:平装页数:320页定价:88元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2年3月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長。过去,中药铺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一张方子、几缕药香总是带着几分市井气息,而如今,已很难觅其踪影。《药铺年代》为中国台湾中医药从业者卢俊钦所著,他是顺安中药房第三代传人,书中记述了这家老药铺子的时代变迁,回顾80多年的特殊记忆,重现充满烟火气的旧时光,有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2年6期2022-06-30

  • “甲骨发现第一人”应是王襄
    龙骨”廉价卖到中药铺。按照“京派”的说法,王懿荣(清廷官员,时任国子监祭酒)最早。1899年秋,王懿荣患疟疾,差仆人到北京宣武门外的药铺达仁堂买回一剂中药,其中一味叫“龙骨”。王懿荣随手拿起一小块“龙骨”,瞥见上面刻有似篆非篆的古文字。他错愕不已,差人将药铺里所有带刻痕的“龙骨”都买回来。反复揣摩后,他推断这些“龙骨”为殷商“卜辞”。而按照“津派”的说法,王襄(祖籍绍兴,出生于天津)比王懿荣更早。1898年冬的一晚,王襄家里来了两位客人:古董商范寿轩、书法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40期2022-05-30

  • 柔软的惩罚
    假借徐商的名义去药铺抓药,没有给钱,还对药铺老板出言不逊。老板将他告到徐商那里。徐商将衙门里的仆役召集起来,宣读了药铺老板的状书。刘安吓得浑身战栗。徐商严肃地对他说:“你仗势欺人,理当受罚。罚你到药铺干一個月的活儿,扣除本月的薪俸,如果表现好,可以回来,你愿意吗?”刘安不住地点头:“小人愿意。”一个月后,刘安得到了老板的谅解,重新回到徐商身边。徐商当众宣布对刘安的惩罚结束,还拿出一个钱袋子交给刘安:“这是你两个月的薪俸,拿回去给母亲治病吧。”刘安愕然:“大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22年4期2022-04-17

  • 柔软的惩罚
    假借徐商的名义去药铺抓药,没有给钱,还对药铺老板出言不逊。老板将他告到徐商那里。徐商将衙门里的仆役召集起来,宣读了药铺老板的状书。刘安吓得浑身战栗。徐商严肃地对他说:“你仗势欺人,理当受罚。罚你到药铺干一个月的活儿,扣除本月的薪俸,如果表现好,可以回来,你愿意吗?”刘安不住地点头:“小人愿意。”一个月后,刘安得到了老板的谅解,重新回到徐商身边。徐商当众宣布对刘安的惩罚结束,还拿出一个钱袋子交给刘安:“这是你两个月的薪俸,拿回去给母亲治病吧。”刘安愕然:“大

    民间故事选刊 2022年8期2022-04-16

  • 《清明上河图》里为何有这么多中药铺
    人流中,有多处中药铺明显可见。北宋末年的药铺既看病又卖药,也称为“安济坊”或“病院”。 北宋时期,国家对中医的发展十分重视,专门成立负责药品制造和经营的官方机构,即熟药所,又称“卖药所”,从药材收购、检验、管理到监督中成药的制作,都有专人负责。政和四年,根据尚书省的建议,熟药所改名为医药惠民局,主要制造出售丸、散、膏、丹等中成药和药酒,这些药物服用简便、携带方便、易于保存,很受医生和病人欢迎。北宋京城的民间诊所也遍布大街小巷,《清明上河图》中还有很多涉及中

    华声文萃 2022年2期2022-03-08

  • 制毒师
    没想到捕头被陈家药铺的人救活了。飞蝗夺命师只掷一石,绝不第二次出手,这是他的规矩。如食言,他会加倍退回买家银子,这也是他的规矩。从事杀手以来,这是他第一次丢脸。准确地说,是初次遇到能解奇毒的人。他独自摇船去了洪泽湖中的一个小岛。他石尖上的毒就来自岛上的一个养毒蛇人蛊之手。坐在岛上的蛊远远就看见了飞蝗夺命师的船。不待船靠岸,蛊就微笑着迎上前:“又成交一单买卖?”飞蝗夺命师没有回答,径直走进蛊的小院子,望着白银上那些互相残杀的毒虫问:“给您的银子,不假吧?”“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22年1期2022-02-09

  • 大买卖
    朋友介绍他到杏林药铺来当学徒时,掌柜毫不犹豫地把他收下了。是呀,买卖人都希望把生意做大,现在有姓大的人来店里,不是个好兆头吗?掌柜干脆给他取了个外号“大买卖”,以博取口彩。大买卖从抓药学起。他手脚勤快,喜欢钻研,悟性高。右手提戥子,左手抓饮片,几两几钱,多去少补。半年后,他就达到“一抓准”的境地,不再用秤了。要达到这种程度是不简单的,因为药材种类多,质地轻重不一,需要有非常好的手感才能做到。为此,同行们对他称赞不已,掌柜也给他加了薪。到杏林药铺去看大买卖抓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1年12期2021-12-31

  • 《清明上河图》里为何有这么多中药铺
    人流中,有多处中药铺明显可见。北宋末年的药铺既看病又卖药,也称为“安济坊”或“病院”。 北宋时期,国家对中医的发展十分重视,专门成立负责药品制造和经营的官方机构,即熟药所,又称“卖药所”,从药材收购、检验、管理到监督中成药的制作,都有专人负责。政和四年,根据尚书省的建议,熟药所改名为医药惠民局,主要制造出售丸、散、膏、丹等中成药和药酒,这些药物服用简便、携带方便、易于保存,很受医生和病人欢迎。北宋京城的民间诊所也遍布大街小巷,《清明上河图》中还有很多涉及中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46期2021-12-16

  • 循着传统产业回到百年前,进入“那个苏州古城”
    喝完茶正好附近的药铺让坐堂的看看,抓两幅药回去吃……百年前,类似去老号喝茶吃点心白相相,到药铺看诊抓药养养生,就是姑苏生活一景。这些缤纷的经济商事活动,与古城内的街区、地段、河道、建筑、园林、城墙、民居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欣欣向荣,引人遐想的苏州古城。苏州“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在近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苏州一直是江南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根据方志记载,汉代苏州已是“江东一都会”。唐代中叶白居易诗云苏州“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宋

    现代苏州 2021年5期2021-09-10

  • 《清明上河图》里的中药铺
    人流中,有几处中药铺明显可见。北宋末年的药铺既看病又卖药,也称为“安济坊”或“病院”。在街市的最西面,有一处坐北朝南、面积较大的门面,大门上方悬挂一匾额,上书“赵太丞家”四个大字。太丞即太医丞,宋朝为太医局所属主管医药的官员,为从七品。可见这家药铺为赵姓医官所办,既是皇姓,又有官方背景,所以所处位置非常优越。大门左右两侧立有高大招牌,西面上写“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东面上写“大理中丸医肠胃”。集香丸和大理中丸均为中医方剂名,出自《御药院方》和《太平惠民和剂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1年2期2021-03-11

  • 制毒师
    没想到捕头被陈家药铺的人救活了。飞蝗夺命师只掷一石,绝不第二次出手,这是他的规矩。如失言,他会加倍退回买家银子。这也是他定的规矩。从事杀手以来,这是他第一次丢脸。准确地说,是初次遇到能解奇毒的人。他独自摇船去了洪泽湖中的一个小岛。他石尖上的毒就来自岛上的一个养毒蛇人蛊之手。坐在岛上的蛊远远就看见了飞蝗夺命师。不待船靠岸,就微笑着迎上前:“又成交一单买卖了?”飞蝗夺命师没有回答,径直走进蛊的小院子,望着白银上那些互相残杀的毒虫问:“给您的银子,不假吧?”“这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20年9期2020-10-09

  • 我与一元堂
    。那时顶多领你到药铺买点药,找个坐堂的大夫开几服中药吃了完事。其实,我也没什么大病,按中医的说法,我就是停食着凉;按西医的说法,我是扁桃体发炎。别看病不大,可总是犯,弄得挺烦人。特别是我小的时候最怕打针——因为听说有好多小孩儿因打针没打好就变成小瘸子了,所以我一见到西医护士就心惊肉跳,拼命挣扎死活不打。因此,我一闹病就去一元堂药铺,有时候母亲一看抓药的人多,就把我留在药铺里让我等着,她先回家干家务,等到中午人少了再回来陪我看病。一来二去,药铺的许多师傅都认

    北京纪事 2020年5期2020-05-14

  • 药铺
    ”的,要数这家老药铺。老药铺位置在十字街头,这个老县城每天最早卸门板,最晚嵌门板的就是这家国药堂。铺门一开,药工们开始忙活,时常有进进出出抓药的人,因这里的药材齐全,货真价实。我每次经过,老远就能看到药铺大门两边摆着大大小小的竹篾器具,晾晒些根、皮、花、草、叶、仁、壳之类的药材,像蒲公英、陈皮等可晒的,就放在太阳底下曝晒,而如花类只能阴干的就晾在屋檐下。再走近点儿,一缕药气香扑鼻而来,闻之想闻。那可是上千味中草药经洗晒、焙干、烘炒或九蒸九晒等复杂工序后,沉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0年11期2020-01-03

  • 彭德怀喝石灰水治病
    德怀等人,村里有药铺,可以买药。彭德怀便在一名警卫员的搀扶下,赶到药铺。这家药铺小,品种不全,不过,在掌柜细细寻找下,还是找到了几片治疗肠胃病的西药片。警卫员当即掏钱买下。此时,有一个老乡也进入药铺,对掌柜说,他家里有人得了肠胃病,疼得厉害。药铺掌柜告诉老乡,这种药刚被人买走,现在药铺没了。这位老乡闻听十分失望,却也没法,扭头准备离去。    看到买药老乡失望的表情,彭德怀动了恻隐之心,立即把药转给了老乡。警卫员眼见彭德怀把药让给别人,又心急,又无策。彭德

    领导文萃 2019年17期2019-10-11

  • 枸杞子 这样吃延年又益寿
    一家开在京城的老药铺,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这家药铺的掌柜都是御医,那时候的方子真的就是秘方。明朝嘉靖年间,刚过花甲的宰相严嵩,看上去已是老态龙钟,白发苍苍,于是向这家老药铺讨教调养之方,药铺为他配制了一种药酒,据说,严嵩照方服用了数月后,竟然白发变黑,面色红润。这件事后来传到了嘉靖皇帝的耳朵里,嘉靖皇帝大为不满:严嵩有此秘方,竟没有禀明奉上。于是传旨命太医院照方配酒,并列为宫廷秘方,严令不得外传。长寿掌柜每天都吃它正因为非常懂养生,这家药铺

    保健与生活 2019年15期2019-09-12

  • 柔软的惩罚
    母亲患病,刘安去药铺抓药,假借徐商的名头,非但没有给钱,还将药铺老板大肆辱骂了一顿。药铺老板一怒之下,将刘安告发到徐商这里。这天,徐商将衙门里的仆役全部召集起来,宣读了药铺老板的状书。得知自己被告发,刘安汗如雨下,浑身战栗。这时,徐商走到刘安面前,严肃说道:“你仗势欺人,理当受罚。自今日起,你到药铺干活一个月,并扣除本月的薪俸,这一月,如果你表现好,我可以考虑让你重新回来,你认为如何?”刘安不住地点头:“小人愿意,小人愿意。”就这样,刘安在药铺干了一个月的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19年4期2019-09-10

  • 杜甫智斗刁县令
    他开了个百草堂中药铺,以卖药为业,聊度岁月。药铺开张后,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当地百姓对此赞不绝口,都到这儿来买药。这样一来,百草堂就得罪了另外几家药铺的主人。他们买通了当地县令,想砸杜甫的百草堂药铺。有一天,百草堂进来一位书吏。只见他横眉立目,旁若无人,将手中的药单往柜台上一甩,大声说:“这是县令大人急需的药,赶快照单发药,若缺一味配不齐,你们休想再在此卖药!”药铺的伙计赶快拿过药单,一看都愣住了,只见上面开的四味药是:“行运早,行运迟,正行运,不行运。”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18年11期2018-11-29

  • 顺治帝深夜求医治,乐显扬意外成御医
    ,很快开办鹤年堂药铺,乐良才在京城仍为走街穿户的铃医。不过,乐良才医术高明,药灵价廉,他很快也在京城中站稳了脚跟。传到第四代乐显扬,乐显扬自幼聪敏,勤于钻研医药理论,不几年也在前门外打磨厂办起一座小药铺。此时已是清代。最近这些天,顺治的鼻塞日益加重,鼻腔发痒,鼻塞不通,整天浓涕不断,头痛不已,终日坐卧不安,太医院的御医都看遍了,用了不少名贵好药,可就是不见好转,他一怒之下,命令不要太医院御医再来治疗了。这天,顺治只带一个太监和一个御前护卫微服出宫夜游。来到

    益寿宝典 2018年3期2018-10-22

  • 同行非冤家
    收购中草药,全县药铺、医师众多,但是行医更要有天分,一来二去,慢慢的只有“同盛堂”和“万安堂”两家药铺规模最大、生意最好。整个茂源县医术最好的,也就是“同盛堂”掌柜李同盛和“万安堂”掌柜万法容了。说起这两家药铺和这两个人,整个县城没有不知道的。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两家药铺和掌柜是明争暗斗,生意上互相排挤,医术上互相贬低。好在李同盛是自学成才,万法容是家传绝学,相比之下,李同盛的“同盛堂”就稍逊一筹,略显下风。这年秋天快到了,眼看种植的药材长势喜人,茂源

    民间文学 2018年4期2018-06-25

  • 试论中西医协同发展与中华医药传承的关系 ——基于近代厦门老药铺数量和分布的考证*
    时期厦门地区的老药铺调查分析为例,通过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华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的影响提出一孔之见,也为今天的中华医药老字号振兴提供一些借鉴参考。1 民国时期厦门地区中西医协同发展的背景介绍早在清代,厦门已是闽南药材、药品的集散地。康熙22年(1684年),施琅请设海关,对海味鱼、燕窝、鲍鱼以及160多种粗草药材如冰片、人参、熊胆、鹿茸、牛黄等征税,关税收入高达十万五千两,占全省一半多,可见当年厦门药材贸易的兴旺发达[1]。1843年,五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年1期2018-05-10

  • 宋朝人的品牌意识
    封有“时楼大骨传药铺”、“金紫医官药铺”、“杜金钩家”、“曹家独胜丸”、“山水李家口齿咽喉药”、“大鞋任家产科”、“张戴花洗面药”、“国太丞张老儿”、“丑婆婆药铺”、“荆筐儿药铺”。南宋杭州的“潘节干熟药铺”、“张家生药铺”、“陈直翁药铺”、“梁道實药铺”、“杨将领药铺”、“仁爱堂熟药铺”、“三不欺药铺”、“金药臼楼太丞药铺”、“陈妈妈泥面具风药铺”、“金马杓小儿药铺”、“保和大师乌梅药铺”、“双葫芦眼药铺”、“郭医产药铺”、“李官人双行解毒丸”,也都是“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7年10期2017-11-03

  • 奶奶节
    又多病。村里有个药铺在村北头。每当我生病,奶奶就用一辆破旧的脚蹬三轮车送我去看病。有一年冬天,我得了重感冒,这可忙坏了奶奶。每天清晨,她得去村南头取奶,再送我去村北头药铺看病。有几次我晚上突然发烧,奶奶折起身子就去药铺给我拿药。从奶奶家到药铺有两条路,大路好走,但较远;小路近,可是坑坑洼洼,赶上雨天,又黏又滑。为了尽快拿到药,奶奶一回也没有走过大路。那时候,奶奶虽刚过五十,可身体并不好,还很胖,走起路来老是呼哧呼哧地喘。直到后来,每到北风呼啸的冬夜,我的眼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7年3期2017-07-11

  • 药铺天堂
    糊糊前往街角的中药铺抓药。一缕陈旧的药香混杂着傍晚湿湿的空气,慢慢地、静静地,迎面渲染开来。我有一点期待,期待每次走进药铺那種心跳悄悄漏了一拍的感觉。我喜欢看抓药。从小时候母亲带着我来药铺到如今还是一样。我喜欢药铺里整面的木墙,喜欢木墙里一个个的药格子,喜欢泛着光的药秤,喜欢药铺抓药爷爷的圆眼镜儿,喜欢药铺里药材的味道,喜欢抓药时的等待……我喜欢中药的名字,春砂仁、夏枯草、秋桑叶、冬葵子;金银花、木香、水仙花、火麻仁、土茯苓……这些令人充满无限遐想的名字,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7年5期2017-06-04

  • 穷汉子和富汉子
    如此,富人生病进药铺,穷人生病也要进药铺。“看人下菜碟”,在别的行业是大忌,在药行则是基本功。据说药铺里从坐堂先生到抓药的伙计,都得有这种眼力。顾客进得门来,熟客自不必说。如果是生人,上下打量一下穿戴,用看似无意的话套上三言两语,应答之间,就能把买药人的家境、病人的严重程度、买药人与病人的关系等,弄个八九不离十。这决定坐堂先生方子怎么开,管账先生药价怎么划,伙计的药怎么抓。其中的原则是:穷汉子,不能把他吓跑;富汉子,也不能放過。这涉及药行中近乎公开的秘密:

    读者 2017年12期2017-05-27

  • 论民国时期临汾地区传统药铺发展特点
    时期临汾地区传统药铺发展特点王娜娜,冯丽梅(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临汾地处山西西南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其历史文化悠久,商业经济发达。民国时期,传统药铺在药业市场发展中占主导地位。通过对临汾地区地方志和相关文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统计出包括临汾万全堂药铺、宏一堂药铺、曲沃乾育昶药店在内的药铺约182家,其中兼营型药铺约30家。运用现有文献资料,回顾其发展模式、经营历程,总结出民国时期临汾地区传统药铺的发展特点为动荡中求生存、经营中求创新、稳定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2期2017-04-04

  • 覆膜喷药铺滴灌带一体机的研制与应用
    00)1 覆膜喷药铺滴灌带一体机的背景和意义国家局凌成兴局长在 2016 年行业工作会上明确指出:坚持把“节约一个工、增收一百元”作为家喻户晓的动员令和着力点。今年以来,国家局大力推进水肥一体化烟叶生产主推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现代烟草农业生产中,覆膜喷药和铺滴灌带是分开进行的,是耗工较多的两项田间作业,也是影响能否增收的关键。针对当前烟田人工铺设滴灌带效率低,成本高,且铺设质量差距较大等问题,山东临沂烟草有限公司沂水分公司结合当地丘陵山区较多的实际情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3期2017-03-28

  • 柔软的惩罚
    假借徐商的名义去药铺抓药,没有给钱,还对药铺老板出言不逊。老板将他告到徐商这里。徐商将衙门里的仆役召集起来,宣读了药铺老板的状书。刘安吓得浑身颤栗。徐商严肃地对他说:“你仗势欺人,理当受罚。罚你到药铺干一个月的活儿,扣除本月的薪俸,如果表現好,可以回来,你愿意吗?”刘安不住地点头:“小人愿意。”一个月后,刘安得到了老板的谅解,重新回到徐商身边。徐商当众宣布对刘安的惩罚结束,还拿出一个钱袋子交给刘安:“这是你两个月的薪俸,拿回去给母亲治病吧。”刘安愕然:“大

    故事会 2017年6期2017-03-23

  • 两知县审案
    来两县境内几家大药铺的掌柜,命他们辨认一下尸首。果然,药铺的掌柜们一致认出尸首是个姓董的老药客,家在药都亳州,常年推着一辆独轮车,来往于芒山古黄一带兜售药材。按季节推算,他这番应该是来贩卖防治春疫的、被称为“老三样”的药材—板蓝根、金银花和艾叶,不承想中途被人劫杀,连独轮车也不见了!但在弄清了死者的身份之后,于知县再也找不到其他的破案线索了,他眉头皱得老高,最后一咬牙,命衙役快马加鞭,再去古黄,务必请来陈知县,两知县共勘此案。陈知县心中有鬼,不敢不来。两知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6年11期2016-11-29

  • 芦根
    ,这个地方有个开药铺的老板。由于方圆百里之内只有他这么一家药铺,所以这个药铺老板也就成了当地的一霸。不管谁生了病都得吃他的药,他要多少钱就得给多少钱。有家穷人的孩子发高烧,病得很重。穷人就到药铺一问,药铺老板说退热得吃“羚羊角”,五分羚角就要十两银子。穷人说:“求你少要点儿钱吧,这么贵的药咱穷人吃不起呀!”药铺老板说:“吃不起就别吃,我还不想卖呢。”穷人没法,只有回家守着孩子痛哭。这时,门外来了个讨饭的叫花子,听说这家孩子发高烧,家里又穷得买不起那个药铺

    故事会 2016年15期2016-08-23

  • 郭继业开药铺
    菜仔一个赚仨,开药铺一个赚八”,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家产都卖了,弄了几百两银子,雇了俩小伙计,在街上弄了两间门面,开起了中药铺。开门头一天,他刚到药铺里,就有个人来买“白芨”,郭继业不识字儿,他把药斗都翻遍了,也找不着“白芨”。怎么办呢,没办法,他就把自家养的一只白公鸡给了那个买药的人。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个买“大贝”的,郭继业又把药斗翻个遍,也没找着“大贝”在哪儿。为了生意,他就把自己床上一条三成新的大被子给了买药的。接着,第三个买药的进门了:“掌柜的,俺要

    故事会 2016年15期2016-08-23

  • 药铺老板善解谜
    城中有个药铺,老板因会解谜语而小有名气。有个老秀才,平素最讲男女大防授受不亲。一天,他的姨太太得了一种病,坐卧不得。老秀才想请郎中来诊疗,又怕姨太太某部位暴露不雅,想报个病症请药铺里的先生开药,又怕被家仆们当笑话传出去。后来,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老秀才写了一张纸让家仆拿去药铺,并对老板说:“我家姨太太得了这病症,老爷说请您斟酌抓药,对症了,十倍付钱!”老板接过纸来,上面写着:“佛庙盖库房,摘顶格。”善解谜语的老板按谜格要求,很快便猜出了病名,于是笑

    故事会 2016年15期2016-08-23

  • 杜甫智斗刁书吏
    镇开了个百草堂中药铺药铺开张后,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对有的实在付不起药费的,还免费赠送。当地百姓对此赞不绝口,都到这儿来买药。可这样一来,就得罪了另外几家药铺的主人。他们买通了当地县令,想砸杜甫的百草堂药铺。一个雨天,药铺里顾客不多。突然门“咣当”一响,进来一位书吏,只见他横眉立目,旁若无人,将手中的药单往柜台上一甩,大声说:“这是县令大人急需的药,赶快照单发药,若缺一味配不齐,你们休想再在此卖药!”药铺的伙计赶快拿过药单,一看都愣住了,只见上面开的四味

    故事会 2016年15期2016-08-23

  • 滚蛋包子
    房静涵最近,李家药铺的伙计们为一件事可是愁坏了。愁什么?愁大年初四就快到了!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大年初四掌柜的说官话。”大年初四的晚上,做掌柜的会设宴款待伙计们,感谢伙计们一年的辛苦劳作。宴席上有酒有菜,吃完菜喝完酒之后要上包子。这时候掌柜的就要起身举杯祝贺,向大家道一声“辛苦”,这就是“官话”。讲完官话包子端上来,如果掌柜的没有起身,那就是皆大欢喜。如果掌柜的起身,亲自夹一个包子,包子放在谁碗里,就暗示着谁被辞退了,被辞退的伙计在饭后就要自觉地收

    小小说月刊 2016年6期2016-06-17

  • 两知县审案
    来两县境内几家大药铺的掌柜,命他们辨认一下尸首。果然,药铺的掌柜们一致认出尸首是个姓董的老药客,家在药都亳州,常年推着一辆独轮车,来往于芒山古黄一带兜售药材。按季节推算,他这番应该是来贩卖防治春疫的、被称为“老三样”的药材——板蓝根、金银花和艾叶,不承想中途被人劫杀,连独轮车也不见了!但在弄清了死者的身份之后,于知县再也找不到其他的破案线索了,他眉头皱得老高,最后一咬牙,命衙役快马加鞭,再去古黄,务必请来陈知县,两知县共勘此案。陈知县心中有鬼,不敢不来。两

    今古传奇·故事版 2016年9期2016-06-07

  • 悬壶药铺
    □姜红梅悬壶药铺□姜红梅明朝嘉靖年间,保定府有个叫钱高林的,到一家新开的药铺做伙计。这家药铺门前挂着3只铜壶,只在晚上开门。掌柜的叮嘱钱高林:“你听说过‘悬壶济世’的故事吧?铜壶的多寡代表医术的高低。如果药铺门前挂三个铜壶,就表明任何病都能治。同行是冤家,他们可能会时不时叫人来捣乱的。”这天晚上,来了位看病的,膝盖竟然是反着长的,说是耕地时被牛角顶到膝盖。这人说:“我怕疼,你们绝不能动我的骨头。你们门前可是挂了三个铜壶啊,要是不能治,我就摘壶了。”掌柜的凑

    微型小说选刊 2015年25期2015-11-17

  • 东山再起
    县上的张、吴两位药铺大掌柜几乎包揽了罗田县的药材生意。若论实力,张掌柜排第一,占了市场半壁江山;吴掌柜屈居第二,约占三成;其他的小商小贩,只能拾点这两位掌柜吃剩的。这天,张掌柜的接班人张少外出交货刚回药铺就大声嚷嚷:“爹,好消息啊,好消息!”张掌柜踱着方步走出来,皱着眉头问:“别一惊一乍的,说话稳重点!”张少深吸了一口气,想平静下来,却还是掩饰不住激动:“爹,刚才我路过吴掌柜的大药铺……你猜怎么着,他们药铺出事了!”张掌柜“哦”了一声,问:“出什么事了?”

    三月三 2015年9期2015-09-12

  • 悬壶药铺
    的人到一家新开的药铺做伙计。这家药铺门前挂着三个铜壶,只在晚上开门。掌柜的叮嘱钱高林,要时刻注意这三个铜壶,莫要叫坏人算计。一天,一个泼皮拿着一根细竹竿来到药铺前,要把铜壶挑下来,钱高林看到后制止了。晚上,钱高林就问掌柜的:“为何我们店前要挂三个铜壶,为何有人来捣乱要摘铜壶呢?”掌柜的捋了捋胡子,说道:“你听说过‘悬壶济世的故事吧?铜壶的多寡代表医术的高低。如果药铺门前挂三个铜壶,就表明任何病都能治。同行是冤家,这三个铜壶一挂,其他药铺掌柜的心里能好受吗?

    小小说月刊 2015年6期2015-06-08

  • 谭木匠
    买梳子,爱到谭家药铺。谭家药铺不抓药,只卖梳子。开店的老头儿,有人尊称他谭木匠,更多的人叫他老谭。也曾有人劝老谭,把谭家药铺的门牌摘下,重起个店名,或干脆就叫谭木匠。每次老谭听了都微微一笑,既不摇头,也不点头。谭家药铺门牌还高高悬挂在店门上,老谭还是不抓药,只卖梳子。到谭家药铺来买梳子的人要先付定钱,不过,选桃木、梨木、檀木还是黄杨木、黄牛角做梳子,这要老谭说了算。老谭也不是随口说的,他会给人把脉,完了,才帮人做合适的梳子。老谭把脉也不是任何人都用手摸脉的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5年7期2015-05-14

  • 来个包子
    房静涵最近,李家药铺的伙计们为一件事可是愁坏了。愁什么?愁大年初四就快到了!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大年初四掌柜的说官话。”大年初四的晚上,做掌柜的会设宴款待伙计们,感谢伙计们一年的辛苦劳作。宴席上有酒有菜,吃完菜喝完酒之后要上包子。这时候掌柜的就要起身举杯祝贺,向大家道一声“辛苦”,这就是“官话”。讲完官话包子端上来,如果掌柜的没有起身,那就是皆大欢喜。如果掌柜的起身,亲自夹一个包子,包子放在谁碗里,就暗示着谁被辞退了,被辞退的伙计在饭后就要自觉地收

    故事会 2015年11期2015-05-14

  • 妙趣横生药铺
    潘春华旧时,药铺除在节日张贴有关本行业的对联外,还会镌刻对联常年悬挂在店铺大门两侧,用以宣传昭示悬壶救世、救死扶伤的医风医德。药铺联中有不少佳作,读来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福星济世,福人福市;乐业生春,乐善乐施。此联三次嵌入“福乐” 药铺名,联意高妙,文采风流。若店主真能做到“乐善乐施”,这不仅“乐业生春”,而且由于“福人福市”,还会使其德业标榜于世。仁风店售韩康药;济世家传仲景书。该联首嵌药铺名“仁济”二字,自然贴切。上联讲售韩康药,韩康为东汉人,在长安卖

    上海企业 2015年4期2015-05-04

  • 悬壶药铺
    林的到一家新开的药铺做伙计。这家药铺门前挂着三个铜壶,只在晚上开门。掌柜的叮嘱钱高林,要时刻注意这三个铜壶,莫要叫坏人算计。有一天,一个泼皮拿着一根细竹竿来到药铺前,要把铜壶挑下来,钱高林看到后制止了。晚上,钱高林就问掌柜的:“为何我们店前要挂三个铜壶,为何有人来捣乱要摘铜壶呢?”掌柜的捋了捋胡子,说道:“你听说过‘悬壶济世的故事吧?铜壶的多寡代表医术的高低。如果药铺门前挂三个铜壶,就表明任何病都能治。同行是冤家,这三个铜壶一挂,其他药铺掌柜心里能好受吗?

    故事会 2014年17期2014-08-27

  • 怀天和尚
    了一家叫慈恩堂的药铺。虽说做了老板,怀天和尚仍旧是个和尚样,一袭袈裟,一个受戒头,整日里阿弥陀佛不停。有人叫他怀天老板,怀天和尚连忙双手合十说,罪过,罪过,贫僧乃出家之人,施主千万不要作贱贫僧。怀天和尚确实也不像个老板,他的药铺请了一个坐堂的医师,一个拿药的药师,外加一个坐堂医师的徒弟,药铺的事全由他们打理。他自己呢?仍旧是手持木鱼斋钵,走四方去大户人家化缘,想是做惯了的缘故。慈恩堂开了不到一个月,出了大事,被人砸了牌匾。砸牌匾的不是外人,是水镇的大户张老

    小小说月刊 2010年4期2010-05-14

  • 信义
    园的人们。忠义堂药铺还照常营业,李老板让一家老小迁回老家,遣散了伙计,自己留下守着店铺。并非他贪财不顾性命,而是此时还有人会买药、看病。忠义堂是不会在危难时刻关门的!这天清晨,急匆匆进来个年轻人,身后跟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妇人。年轻人抱着个2岁左右的孩子,老妇人哭得两眼红肿,断断续续地说,孩子是她孙子,现在浑身滚烫,昏迷不醒。李老板给孩子打了支退烧针,就在他给孩子包药时,孩子醒了,哭着喊饿。年轻人将孩子交给母亲,转身出去买吃的。过了许久,年轻人也没回来。突然

    37°女人 2008年11期2008-12-12

  • 板蓝根
    两家药店。西街中药铺的掌柜王有义,是一位老中医,清癯高挑,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东头那一家,是我同学君平。平时,各自坐在深深的店堂里,守着静静的岁月,倒也相安无事。那年春天,镇人听说外面很多地方发“瘟疫”,相传病人都咳嗽发烧,而且都死得快。此外,镇人还听说,只有板蓝根可以防治这种怪病。一夜之间,板蓝根紧俏起来。西街王有义药铺贴出告示:本店暂无货。于是,我同学的店便差点被挤破门框。他赶快打电话叫我帮忙,拿药、收款、找零,九角钱一包的板蓝根中成药炙手可热。我嘟哝着

    短小说 2006年5期2006-05-25

  • 康熙看病
    上,发现有一个小药铺。此时,已是夜深人静,小药铺里却灯火通明,还听到那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康熙心想,宫中御医不过是一些庸才,没有什么真本事,真正的人才还是在民间。自古道:小药铺内有人参。我何不到这小药铺里去看看熡谑牵康熙便上前敲开小药铺的门。进屋后,康熙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正在烛光下夜读,猜想,他一定是这小药铺的郎中了。郎中见有来客夜访,便问:"阁下深夜造访有何见教"康熙忙说:"深夜登门,多有冒昧。只因我得一怪病,浑身发痒,遍体起红点子。不知是何原因熐肓撕枚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00年6期200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