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首

  • 回到古代过新年
    文艺表演”来庆祝岁首(即新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俳(pai)优”出现了,类似今天的相声演员。他们会用幽默的说唱方式表演节目来庆祝岁首。到了汉代,人们庆祝岁首的活动中出现了杂技和杂耍,比如走绳、幻术(也就是现在的魔术)等。这些杂技大多都是高空运动,有通过叠起桌子,站在桌子上进行各种高难度动作表演的,还有在高空搭建起来的绳索或竹竿上进行表演的。唐代,人们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岁首时,宫廷里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歌舞、幻术纷纷登场,最夺人眼球的是“舞马”。数匹

    小雪花·成长指南 2024年2期2024-04-25

  • 元旦的来历
    。一 古代以农历岁首为元旦在中国古代,元旦为农历(阴历、旧历)的正月初一,故又称元日、元正、岁首、岁旦、正旦、正日、端日、大年、新岁、新春、新年等。元旦为一年之始、一季之始、一月之始,也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日,所以唐人韩鄂在《岁华纪丽》中说:“元日,八节之端、三元之始。开甲子于新历,发风光于上春。七十二候之初,三百六旬之首。”故有一阳复始、万象更新之说。相传早在五帝时代的黄帝之孙颛顼时就有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之说。据《晋书 ·律历志》中说:“颛顼以今之孟春

    文史知识 2024年1期2024-04-25

  • 春节
    是过年,是以年终岁首为核心、围绕年度周期转换形成的一系列节日的总和。作为年度周期转换的节点,春节是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等一系列节日的集合,这是它的特殊性所在。历史上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不同的解释,流传广泛的一种说法是源自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年兽。民间传说既反映民众的情感,也寄寓着民众的价值观。但从学理上来讲,民间传说并不足以说明节日的真实来源。学术界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源于上古时期的腊祭或蜡祭(zhà jì);一种说法认为,

    人民周刊 2024年3期2024-04-02

  • 从“元日试笔”谈古人年龄计算方式
    艳作为时间节点的岁首之日,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与称呼,也有着多姿多彩的习俗与仪式。一上古时期到先秦,人们以立春为岁首。后来,随着朝代的更迭,新朝代的建立往往伴随着新历法的颁布。在“改正朔”的要求下,岁首由皇权确立:夏朝使用夏历,岁首在孟春,即春季第一个月;商朝岁首在冬季十二月;周朝岁首在冬季十一月;秦朝建立后,使用秦历,以十月为岁首,汉代初期沿用秦历,仍以十月为岁首;直到汉武帝时,再度更改历法,重新定岁首于正月。从此,我

    读报参考 2024年6期2024-03-20

  • 带着希望去读书
    陈裕年终岁首,读书都是带着一种思绪而进行的。年尾时,读了一年的书,总要对读过的书有个全面的回顾。常言道“开卷有益”,这益处何在,得到多少,都是值得回味的事情。年初时,对一年即将要读的书必须有个规划,读哪些书,侧重于哪些感悟,这都需要好好思量一番。我认为,带着希望读书,是迎接新的一年最好的表达。带着希望读书,是对读书深层次的一种渴求。读书读的是知识,读的是理智,更读的是做人的一种态度。人活于世,需要了解的内容纷繁复杂,因而,理顺读书的次序,必能让读书有递进式

    科教新报 2024年4期2024-03-17

  • 山西人年俗中的“旺火”
    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年”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至今已经传承两千多年。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称为新正、元旦、元日、正旦、三元日等。采用公历(阳历)计年后,改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过年有着除旧迎新的民俗,所谓“岁首”就是指一年之始、一岁之始。春节原意并不指岁首,而是指立春之节。因为立春与岁首相差不过几天,春节最早不会早于立春前15天(阳历1月21日),最晚不会晚于立春后15天(阳历2月200)。先秦时期,虽然没有出现“春节”这个

    记者观察 2024年1期2024-03-15

  • 战国楚历大事纪年辨正
    于学人对战国楚历岁首、月序,大事纪年是以当年大事纪年还是前一年大事纪年,同一批文字资料的不同纪年是否相连续,与历史大事的对应等,均有不同的认识,使多数大事纪年的确切年代无法定论。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收录了绝大部分楚历纪年资料,且汇集吸纳海内外学者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对部分简册重新缀合、编连,对异体字和假借字随文注出了通行字[1],为研究楚历提供了更为可信的依据。本文所引用楚纪年材料的编连和通行字多采纳于此著。出土楚历资料的不断丰富,以及前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6期2023-12-30

  • 春节的演变
    。也叫旧历)年的岁首,是中国人一年里格外期盼的节日,也是一个象征着团聚、兴旺,寄托人们新的希望的佳节。传说在两千多年前的一天,舜(shùn,传说中上古帝王名)继帝位,带领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作为新年的第一天,在春节,人们要穿新衣、戴新帽,祭拜祖先,到庙里上香,为新的一年求个好运气。这一天,有的地方有吃年糕的习俗,有的地方有吃饺子的习俗,还有一些地方则是吃长寿面。在这一天,大家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和家人团聚,欢

    快乐作文(5.6年级) 2023年2期2023-05-30

  • 40年来楚历研究综述
    建正及其衍生出的岁首所在等展开的讨论,间或有历谱复原、历法参数、纪时制度等方面的探索。关于楚历研究的介绍,目前笔者仅见陶磊《〈日书〉与古历法研究综述》一文 “关于楚历的讨论” 部分有过专门提及⑤。该文当时就存在一些疏漏,时隔多年,楚历研究又有一些新的进展,有必要进行补充介绍。因此,我们对这些成果按照 “楚历建正” 、 “楚历岁首” 和 “楚历其他相关研究” 三类分别介绍。一、楚历建正不少研究楚历的学者都曾对楚历建正的问题进行过讨论,只是有些学者没有给出明确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1期2023-03-13

  • 冬至
    年的开始,称为“岁首”。“首”的甲骨文      像动物的脑袋,有头颅、眼睛、嘴巴,还有头上的毛发。慢慢发展到金文     ,字形只突出了眼睛和毛发。小篆     沿袭了金文,上面三根线条代表毛发,眼睛则写成了“目”,后来毛发也简化后,就成为我们现在的“首”字。从“首”的字形演变中,可以看到“首”最初表示脑袋、头,由于脑袋在身体的顶端,并且也是最重要的,因此“首”就有了第一、開始等意思。“岁首”就是一年的开端,把“冬至”作为岁首,就是以农历11月作为新年的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2年12期2022-12-25

  • 传节气内蕴,扬文化之美
    古人相当重视立春岁首,它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一些地方便传承着以立春岁首拜神祭祖、纳福祈岁、驱邪攘灾、除旧布新等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雏型框架,而且它的民俗也一直遗存至今,镌刻于华夏儿女的记忆深处,流淌于我们的血脉之中。在我的家乡,仍留存这种习俗。每到立春时节,全乡的人家都满怀对新年的期许,在祭神的前一天,杀鸡宰鸭,准备鲜果,供品摆满圆桌,好不热闹。不及桌脚的幼童常常躲在一旁,眼巴巴地望着大人们布置,渴望在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22期2022-05-30

  • 正月里的这些大事,改变中国历史
    用之,以十一月为岁首;丑为地正,殷用之,以十二月为岁首;寅为人正,夏用之,以十三月(即一月)为岁首;秦……以十月为岁首”。也就是说,夏朝历法以一月建寅为正月,商朝历法以十二月建丑为正月,周朝历法以十一月建子为正月,秦朝历法则以十月建亥为正月。   汉承秦制,继续沿用秦历,以十月为岁首。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在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下“改正朔”,制定“太初历”,恢复夏历建寅,重新“以正月(即一月)为岁首”,后世沿用至今。   无论是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还是一月

    读报参考 2022年7期2022-04-25

  • 春节为何是正月初一?
    般发生在每年的“岁首”。而这个“岁首”的具体时间,在汉武帝之前是一直随着王朝更迭不断变化的。传说中最早的年,起源于夏朝。夏朝第一个君主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发现每三十天都会出现一次规律的潮汐,而大概三百六十五天又会出现一轮寒炎冷暖的四季变化,于是创造出了太阴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阴历、农历,又称为夏历。夏历按照月亮圆缺的周期,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所以在夏朝的时候,是在正月初一过年的。可到了

    旅游世界 2022年2期2022-03-24

  • 民间三大鬼节,你知多少?
    夏历十月初一为其岁首,也就是秦历新年。秦人为何选择十月为岁首之月呢?这还要说秦人的缘起,秦朝崛起于西北,原属羌戎民族,以十月为岁首是古代羌戎部族的旧俗。所以秦人立国沿袭了这一传统,统一六国之后仍旧以十月为岁首(即以亥月为一年之始,此月相当于夏历十月),这正合乎三代以来岁首依次后移惯例,亦即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的更迭旧制,秦既保留了自己的民俗传统,又表示自己是顺应天命代周而立,将岁首定在亥月。后来秦朝犹如昙花一现一样灭亡了,但其岁首习俗并没有消亡,不

    旅游世界 2022年2期2022-03-24

  • 从“年”“岁”“祀”看先秦时期如何过年
    月到一月,当时的岁首交接时在种黍和收麦之月,相当于夏历的五月。”[2]366-368朱凤瀚先生也对此有所探究,认为甲骨卜辞中的九月至次年二月为春季,三月至八月为秋季,由此推断与卜辞所见农事活动与气象情况相符合。卜辞中的一月,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夏初,即夏历的五月,殷代是以夏历的五月为岁首的③。这两个结论,虽略有出入,但大致不差,应当是比较可信的。商代如此,西周恐怕也是如此。西周甲骨文也有“今春”“今秋”,比如:今春王其□?(H11:75)楚白乞今秋来囟于王其则

    跨世纪 2022年1期2022-01-24

  • 包山楚简的岁首占及其历朔断代
    样的占卜最适宜在岁首元旦进行。我们认为刑夷之月的“集岁”占与文献记载“王者岁首”的“候岁”占俗有关,可能提供了两年元旦的日辰干支,从而为历朔断代创造了条件,略论如下。一、包简的历日材料与月名《包山楚简》“集岁”占中,有关年月日三要素、起止时效、占卜事项等,基本上出现在同一支竹简上,例如:宋客盛公臱聘于楚之岁,刑夷之月,乙未之日,盬吉以保家为左尹佗贞:自刑夷之月以适刑夷之月,出入事王躬身尚毋有咎?占之,恒贞吉,少有忧。(包简197)大司马邵滑率楚邦之师徒以救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11-20

  • 《管子·幼官》三十时之“火历”考释
    页;冯时:《殷历岁首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1期,第19-42页。,庞朴最先把这种历法命名为“火历”,他在《火历初探》《火历钩沉——一个遗失已久的古历之发现》《火历三探》三篇论文中,从文献、考古、民俗等多个方面揭示和论证了火历的存在。他说:“火历虽然由于时代遥远久已消失,但它却在后世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了踪影。”(6)庞朴:《火历钩沉——一个遗失已久的古历之发现》,《中国文化》创刊号(1989年7月),第3页。笔者受庞朴“火历说”的启发,发现《管

    管子学刊 2021年4期2021-11-16

  • 春节的来历
    有很多名字,比如岁首、正旦、元日等等,都在说这一天很特别。正月初一的这个元旦,也俗称为“大年”,在我国开始实行公历纪年后,为了区别1月1日这个元旦,正月初一便改名叫“春节”了。大欢大乐的节日正月初一是春节,但从广义上来说,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开始,至正月十五,甚至二月初二為止,要持续将近两个月的漫长的庆祝时段,我们也管这时候叫“过年”,从一个“过”字看出,年得好好地过,慢慢地过,让我们品出时间延续的劲道。立春与岁首春节也可以理解为春天的节日,农历年开始的时候,

    格言·校园版 2021年5期2021-09-10

  • 春节记忆
    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热闹欢快的形式辞旧迎新。记忆中的春节,蕴藏着浓浓的年味,贴春联、穿新衣、放爆竹、守岁……腊月三十晚上,亲朋相聚一堂,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阖家团圆其乐融融。这顿年夜饭与平日里的餐饮大不相同,一家人忙里忙外早早地準备着各式菜品,待傍晚爆竹声声响起,大家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共庆佳节、互致贺辞。此刻,中华民族的餐饮文化里,透着许多甜、许多美好、许多亲情,

    晚晴 2021年2期2021-05-18

  • 春节的由来
    使用的历法不同,岁首的日期也因此变化,比如,夏朝岁首为正月,秦朝则以十月为岁首岁首不固定,年节习俗就很难固定。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太初历》,这是一部阴阳合历的历法。《太初历》把正月规定为岁首,使一年的开始与二十四节气的开端相对应。这样的规定,非常有利于安排农事活动,所以,尽管后世各代对历法多次进行修改,但始终沿用“正月为岁首”的规定。《太初历》的颁行,使得年节习俗最终定型,代代相传,并延续至今。但是,汉代时的春节并不是指正月的年节,而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4期2021-03-07

  •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用历问题辩证
    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月令》一篇,自汉代学者收入《礼记》起,便被官方视为周代典制,圣王所作,《十二纪》纪首也因此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周代历法。《时则训》在古代因不属于经学系统,纠缠稍轻。时至今日,关于《十二纪》纪首究竟采用的是何种历制,仍然众说纷绘。在战国秦汉时期,也即中国学术史上著书意识和编书活动开始形成的时代,像上述这种文本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不同传本和改写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但也因此导致后人在阅读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章时,容易因文本被著录的形式和所纳入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12-14

  • 致敬“疫”线教育人
    编辑部2020年岁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横空肆虐,让这个本该欢乐祥和的春节,充满了哀愁与伤痛。英雄城市如遭冰封,荆楚大地黯然失色。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举国上下严阵以待。在这场劫难中,我们是不幸的,疫病夺去了数万人的健康、数千人的生命,人民不能“安居乐业”,国家蒙受巨大损失;但我们又是幸运的,一群群天使从天而降,一个个凡人挺身而出,一方方同胞守望相助,一幕幕温情接力上演……放眼教育界,我们为一个个重量级专家、学者的离去沉痛无比,也因一部分教育人

    教育家 2020年9期2020-04-29

  • 元旦与春节的历史溯源
    ”概念元旦,意指岁首一天,古人称为“三元”,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一说。通俗理解,元旦就是新年第一月的第一天,一月因此又称为“元月”或“端月”“履端”。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序》开篇语,“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中国很早就有“元旦”概念了,1960年大汶口时期陵阳河遗址出土灰陶上便发现了“旦”字。据说,它是由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提出的,规定了一年从元旦这天开始。但是,颛顼提出了元旦概念,并没有确定“元旦”这一名词。元旦的别

    百科知识 2020年1期2020-01-16

  • 早期周人的豳历及《豳风?七月》研究
    也创立了以十月为岁首的秦历。汉初一直沿用秦历,直到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改用太初历,以建寅月为年首正月,也就是夏历,岁首正月的问题才明确下来,这个历律一直延续到清末宣统帝退位。远古历法的用途主要有两点:一是用于周期性的祭祀活动。“岁(歳)”即“岁祭”,“歳戉古本一字,甲骨文歳字象戉形”。[2]134当初是一种祭祀名称和祭祀用牲行为,本意为砍杀牺牲以祭祀祖先。这种祭祀活动的周期以“岁”为单位,从“岁首”算起,开始新一轮的祭祀活动。概言之,“岁”和“祀”皆为祭

    西部学刊 2019年8期2019-08-27

  • 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日、月、年
    法的主要区别便是岁首的月建不同。夏历是以建寅之月作为岁首,广大农村今天仍然在使用的农历即是夏历。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明白这些,在阅读古书时其中的一些历法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如《春秋·成公八年》记:“二月无冰。”杜预注:“周二月,今之十二月也,而无冰,书冬温。”腊月无冰,气候是不正常的,故《春秋》书之。假如不知道《春秋》所用的是周历,便不能理解该月气候的反常。又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所说:“七八月之间旱,则苗

    读者·校园版 2019年15期2019-07-16

  • 知否
    的夏历把一月作为岁首,商朝的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周朝的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若用干支纪年法来称谓,一月称“建寅”之月,十二月称“建丑”之月,十一月称“建子”之月,这就是所谓的“三建”说。其中,“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在我国,秦至西汉中叶前,岁首一直在夏历十月,也就是以农历每年的十月初一为新年。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把岁首之月固定在了“建寅”之月,即农历正月,此后历代相沿。“正”字,在汉语中有两个读音:一个如“刚正不阿”里

    方圆 2019年4期2019-06-11

  • “三正说”微探
    、以不同的月份为岁首,历代君主为了显示政权正统性,会通过“改正朔、易服色”来证明。“三正说”对历代历法的制定都影响深远。关键词:三正说;历法;岁首;夏商周1、三正说的含义现在所说的“三正”,一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代所使用的夏历、殷历、周历的岁首不同,夏历是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殷历是以建丑制之月为岁首,周历以建子之月为岁首。三者因岁首不同而被称为“三正”。周历岁首是在冬至所在当月,殷历岁首是冬至次月,夏历岁首为冬至后第二个月,这样算来,周历就要比夏历早两个月,就

    山东青年 2019年12期2019-02-06

  • “玉衡指孟冬”辨 ——兼与黄瑞云先生商榷
    霸上,故以十月为岁首。”汉之孟冬,今之七月矣。按,《史记·张丞相列传》:“张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时本以十月为岁首,弗革。”《史记·孝武本纪》:“(元封七年)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尚黄,官名更印章以五字,因为太初元年。”《史记·历书》亦载:“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闳运算转历,然后日辰之度与夏正同。乃改元,更官号,封泰山。因诏御史曰:‘……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为太初元年’。”《汉书·张苍传

    中国韵文学刊 2018年4期2018-11-13

  • 两问元旦
    站在了2018的岁首。天,依然如昨日般高;风,依然如昨日般冷。但不同的是,我们对某个时间点的称呼有了变化:昨天以前的,都不能再说今年某月某日,而要说去年某月某日,或者2017年某月某日。否则,你就犯了时空混乱的错误。其实,时间本是连续的,上一年末尾的那天和下一年年初的那天并无什么不同。只是人们为了记事的方便、沟通的方便,不得不划分出年、月、日、小时等,不然的话,人类社会便不好运转。在我的潜意识里,对“新年”的日期设置一直是有疑问的,无论是公历新年还是农历新

    中国机电工业 2018年1期2018-02-02

  • 新年说“年”
    更多。一年之初为岁首,农历岁首为春节,叫过年。年是时间,12个月叫一个年度,10年叫一个年代,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每1000年称为千禧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现行历法规定365天的年份为平年,366天的年份为闰年;一年内首尾都有“立春”节气的称双年,一年中没有“立春”节气的称漏春年;刚过去的一年叫旧年、去年、上年,以前的年份叫往年,刚过去的连续年份叫列年,刚开始的一年叫新年;以农历纪年称旧历年、阴历年或古历年,以公元纪年的称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

    老友 2018年1期2018-01-24

  • 殷代岁首考论
    30070)殷代岁首考论王红成(西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目前学界对殷代岁首为哪一月问题,众说纷纭。运用物候学方法,通过考察殷代的气候、农作物耕作的时节、农业生产工具等方面,论证了殷代的农作物为一年二熟;又参以殷墟卜辞中关于黍的记载,可知黍作物一年中的耕作时期,即殷历一二月和殷历八九月;再结合《夏小正》等传世史料所记载的黍作物为夏历五月,最终得出殷历以夏历十月为岁首。殷代;岁首;十月对于殷代岁首为哪一月的问题,大多数古代学者认同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11-23

  • 说“玉衡指孟冬”
    霸上,故以十月为岁首。’汉之孟冬,今之七月矣。”汉高祖以十月为岁首,到武帝太初元年才改用夏历,以正月为岁首。李善以为太初之前,十月为岁首,故太初之前的孟冬,即太初之后的七月。按照李善的解释,“玉衡指孟冬”的孟冬实际是夏历七月。之所以称为“孟冬”,因为用的太初之前的历法,也就足证诗作于太初之前,并与“或称枚叔”的年代相符。“孟冬”既是夏历七月,写的是秋天的物候也就正常了。后世注家认定《古诗十九首》出于西汉者,其中最重要的证据,就是根据李善对这句诗的解释。然而

    中国韵文学刊 2017年3期2017-11-14

  • 丁酉鸡年是双春闰月年
    因为立春在岁尾或岁首,所以经常出现立春节气跑到上一年岁尾或跨到下一年岁首的情况,如即将过去的2016年丙申猴年从一个“闰月”来补平。“这有效避免了正月里穿衬衫、六月天下大雪的怪事。”因此,每2016年2月8日起算,2016年2月4日为立春,而下一个立春在2017年的2月3日,已经进入了丁酉鸡年,所以这个猴年“无春”。而2017年丁酉鸡年的正月初七、腊月十九都是立春,出现“双春”的现象。双春闰月有啥特别?【闰月】翻开崭新的日历,细心的您会发现农历鸡年有一个“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7年2期2017-03-24

  • 为什么中国人要算“虚岁”
    增加一岁。如果以岁首增岁,那就必须仔细计算闰月,因为中国古代实行的农历是阴阳历,每年的天数并不固定,平年和闰年甚至相差一个月。用岁首增岁法很容易搞混自己的年龄。后来几朝历法为了压过前朝,总将岁首提前一个月。《秦历》以冬至所在的那个朔望月为子月,也就是今十一月。马王堆汉墓中绘制的月亮(左)和太阳(右)为了收税,古人重虚岁不重周岁把年月算清楚了,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工程,只有搞清统治下的人口年龄才能收税。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有了中央政府就有了税,而自然

    新传奇 2016年8期2016-04-19

  • 一本奇书里的西藏“年”
    ,当然是从一年的岁首时过起。何为岁首,在藏族历史上是有争论的话题,从传统历算学角度大致有这样几种不同的说法:藏历时轮派历算家多认为藏历三月初一为岁首;四座经和胜乐金刚空行经则将藏历十二月初一视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受律藏和俱舍论的影响,萨迦派诸大师和宗喀巴大师等皆用藏历十一月十六日为新年之说;由于受到藏族古代社会以“麦熟为岁首”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日藏经及因缘经释的记载则定藏历九月十六日和八月十六日分别为藏地新的一年的开始。而目前在卫藏绝大部分地区比较通用的以藏

    西藏人文地理 2016年2期2016-03-29

  • 差点被“强制废除”的春节
    代这一天被称作“岁首、正旦、元日、元旦”等,而春节在古代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才正式将阴历年初的第一天确定为春节。在历史上,岁首并不一直是正月初一,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为正月,也就是元月,商朝以殷历腊月为正月,到了周朝就以冬月为正月。从先秦时期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岁首一直被定为夏历的十月初一,即十月初一为新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建议使用太初历,才正式确立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后来的朝代虽然对历法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但是以正月初一为岁首

    看历史 2016年2期2016-03-25

  • 知 识 窗
    节?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着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最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个月叫元月。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为正月,商朝用腊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2期2016-02-01

  • 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
    称“十月朝”“秦岁首”“寒衣节”,这些具有不同内容的民俗节日,其节俗的基础源于人们的时季意识,收获祭与立冬节气是这些节日的原型与节俗依据。在汉魏之前,天文物候直接作为时间变化的标志,人们将日月会于东方天际的时间,所谓“日月会于龙”,作为祭祀的时间节点,这一时间大致在夏历时十月初一,从北半球的自然气候上看,正是“水始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这一天文物候循环周期的终结与开始的神秘之时,人们自然要向天神献祭,“国于是乎烝尝,家于是乎尝祀”(《国语·楚语下》)。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11期2015-11-23

  • 春天,承载着我们无限的希望
    之意,是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是岁首人们互相祝福的吉利话。马去雄风在;羊来瑞气生。在午马徐徐去、未羊款款来的时候,人们常以这句话应景。“阳”和“羊”同音,阳光之下三只羊。“三阳开泰”之说来自《易经》六十四卦之中,古人以《泰》卦,乾下坤上,阳爻有三。于是,“三阳开泰”成为岁首的吉语。明杂剧《闹钟馗》中,逢元旦,三阳真君在三阳阁下排宴庆贺新年——“那三阳真君领三个绵羊太子”,三羊象征三阳。相传,羊是给广州带来吉祥的五谷之神。古时南海有五仙人,各穿不同颜色的衣

    对联 2015年5期2015-11-15

  • 三羊开泰还是三阳开泰
    “三阳开泰”成为岁首的吉语,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的象征。古人认为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农历十一月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三羊开泰”和“三阳开泰”都是吉祥之意,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是岁首人们互相祝福的吉利话。既然都是中华文化的内容,约定俗成,满大街都使用“三羊开泰”,就不必斤斤计较“三羊”还是“三阳”了。在中国的羊文化中,“三羊开泰”工艺美术作品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大多为阳光下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5年3期2015-09-10

  • 秦王朝国庆(“十月朔”)与新年的合一
    “十月”是秦的“岁首”,但并没有想到这既是春节又是国庆之日。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唯一一个使国庆与新年合一的朝代。在而后的历史长河中,国庆不另作显示,中国人也习惯地把春节视为一年之始。其实秦定的“十月朔”为全国的朝贺之日,随历法的变更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因为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今日的民事活动中仍然能找到它的影子。笔者虽然发表过一篇文章《解读“十月朔”——秦王朝新年的庆日》对“十月朔”问题进行阐述[2],但由于人们对“十月朔”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注意,因此现在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3-25

  • 秦孝文王享国三日辨
    “秦既用建亥月为岁首,孝文王元年应有十月。今于除丧后又书十月,分明是已逾二年,岂享国一年者乎?故予以庄襄王元年壬子即原孝文王二年,但秦之臣子以孝文王即位三日,不仍为之二年,遂改为庄襄王元年。”因此,他认为孝文王名义上不应该是享国一年,而应该是二年。梁玉绳的《史记志疑》中记载,有的读史者根据“即葬而除丧,其时不独三年之丧之废,即期年亦不行”的实际历史情况,不同意阎氏关于孝文王跨逾两个岁首的说法,而怀疑这段文字有衍文错简。认为“赦罪人……弛苑囿”是衍文,该删去

    文教资料 2014年29期2014-03-21

  • 元旦的来历
    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2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 (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山东农机化 2011年6期2011-08-15

  • 元旦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岁首这天就叫“元旦”。“元旦”在中国汉字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有早晨的意思。“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早晨是一天的开始,第一个早晨自然就是一年的开始。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一月一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08年1期2008-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