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区
- 江淮梅雨季副高特征及降水特征分析
33]。除对江淮地区降水产生影响外,当脊线偏北,西伸脊点偏西,强度偏小时,黄淮海区域东部、北部和中部降水偏多,而西部、南部降水偏少[34]。江淮梅雨是每年6、7月亚洲夏季风北上过程中,中国东部江淮地区持续阴雨的天气现象,东亚季风区较强的对流凝结潜热在垂直方向上的梯度变化也会决定副高的位置、强度的变化[35-37]。以往的研究多是基于降水偏多年的个例分析,或单纯分析北跳特征,针对长时间序列的副高指数和副高北跳的定量化统计,副高指数异常年、副高北跳异常年份的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11-16
- 民俗旅游开发视域下江淮古民居文化特征
——以六安李氏庄园为例
中国古民居。江淮地区作为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平原地区,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期。历经皋陶文化直至封建社会后期,这里是多民族文化交汇的原点,也是金戈铁马的兵家必争之地,更是中国革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灿烂丰富的文化积淀使江淮古民居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2 形成背景1.2.1地理环境背景江淮地区范围覆盖淮河至长江边所含的河南、安徽、江苏三省部分地区,南北建筑风格受地形地貌影响颇深。江淮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兼有丘陵、山地,广泛分布于淮河以北、江淮之间及皖南大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8-27
- 江淮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及其与Rossby 波活动的联系
的根本原因。江淮地区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受季风影响,夏季洪涝灾害频发,容易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夏芸等, 2008; 傅云飞等, 2020)。江淮地区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6~8 月,其中6~7 月的洪涝灾害主要是由梅雨引起的,8 月的洪涝灾害主要受台风活动影响。江淮地区夏季降水受众多因素影响。江淮地区降水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与西风急流的位置有密切的关系(Liang and Wang, 1998; 魏林波等,2012; Huang et al., 20
大气科学 2022年1期2022-01-26
- 江淮地区稻–麦周年产量差及其与资源利用关系
一途径。安徽江淮地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 是我国粮食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稻–麦两熟种植是区域粮食生产的主要种植制度, 通常水稻于 5月 10月至 20日播种, 小麦收获后移栽, 10月中下旬收获, 生育期140~160 d, 平均单产 7135.5 kg hm–2; 小麦 10 月下旬至 11月初播种, 5月底至 6月初收获, 生育期200~215 d, 平均单产 5365.5 kg hm–2。江淮地区常年稻麦轮作面积 120万公顷, 占全国稻麦轮作
作物学报 2021年2期2021-12-24
- 近代江淮地区纺织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
形态的变革,江淮地区传统纺织服装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文中通过解读近代社会变迁,立足江淮地区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状况,探究近代江淮地区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与变革。1 外来与本土:近代江淮地区纺织业的社会背景晚清时,服饰制度的执行已趋松懈,而辛亥革命进一步在政治上扫清了封建社会对文化的障碍,使得服饰作为身份地位标志的作用逐渐丧失。物美价廉的洋纱、洋布快速进入并占据中国的纺织服装市场,极大地冲击了中国本土手工作坊式的纺织产业。近代江淮地区纺织服装业呈现出“外来”和“本
服装学报 2021年2期2021-12-05
- 2020年江淮地区梅雨异常的阶段性特征和成因分析
)2020年江淮地区入梅时间早且梅雨强度大, 对该超强梅雨的成因探讨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和欧亚中高纬度环流相互作用的结果, 分析大气环流特征对揭示梅雨的形成和维持尤为重要[1].在季节尺度上, 2020年梅雨期东亚季风区多个关键大气环流系统的平均位置相对稳定, 江淮地区超长梅雨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及冷涡南落东移直接相关[2]; 在次季节时间尺度上, 中高纬和低纬大气环流系统在不同阶段对2020年江淮梅雨的影响明显不同, 致使不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1-10
- 春季次天气尺度气旋年际变化对江淮地区降水的影响
取了春季影响江淮地区的二维气旋集,研究了次天气尺度气旋活动年际异常与江淮地区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次天气尺度气旋活动对江淮大部分地区春季降水作用明显,贡献率达25%以上,次天气气旋活动出现对应显著的区域对流层低层气旋式涡旋和辐合运动,为局地降水增强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次天气尺度气旋强度的年际变化与春季江淮地区东南部降水异常及强降水频次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当江淮地区次天气尺度气旋增强时,青藏高原至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异常的倒槽型环流,有利于江淮地区形
大气科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6-28
- 江淮地区绿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考。关键词:江淮地区;绿芦笋;高产栽培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0-0058-02蘆笋,学名刁柏,属于宿根性草本植物,与一般蔬菜相比,其维生素、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价值丰富,以其入菜,脆嫩鲜香,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在部分癌症中,芦笋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显示出了芦笋的药用价值。芦笋市场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度较高,因此,应在扩大芦笋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生产技术,促进芦笋产业发展。1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0期2021-06-17
- 长江下游史前聚落形态研究
、太湖流域和江淮地区。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有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以及薛家岗文化、北阴阳营文化。文章旨在通过太湖流域和江淮地区的聚落演变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形态。关键词:太湖流域;江淮地区;聚落聚落考古,就是以聚落为研究对象,对其具体形态和其所反映的社会形态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研究聚落形态演变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形态的发展轨迹,了解各功能区乃至单体建筑之间的联系,借以复原当时的社会。在我国的聚落考古过程中,现存遗址大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5期2021-06-02
- 江淮梅雨期强降水和大气不同时间尺度波动的关系
过程容易造成江淮地区的洪涝灾害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都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研究江淮地区的强降雨过程并能准确提前预报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作用[6-8]。大气运动极其复杂,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存在不同尺度的运动,陶诗言1980 年的研究[9]就指出多尺度的大气环流相互作用对于中国东部降水的发生十分重要。行星大尺度背景下低频天气系统的发展和移动会造成梅雨锋上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发展,从而产生强降水[10-12]。许多研究[13-14]发现江淮地区洪涝年大
热带气象学报 2021年1期2021-05-07
- 安徽江淮地区梅雨过程特征量统计分析
方法,对安徽江淮地区对西瓜种植与销售影响较大的梅雨过程及其特征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江淮地区每年6月7日入梅的概率超过10%,6月14日入梅的超过30%,6月19日入梅的超过50%;7月13日出梅的概率超过50%,7月18日出梅的超过70%,7月24日出梅的超过90%。江淮地区梅雨期平均降水量237.3mm,平均雨日12.6d,雨日超过11d的年份2年一遇,超过17d的年份5年一遇,超过22d的年份10年一遇。关键词:梅雨;特征量;江淮地区中图分类号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5期2021-03-30
- 江淮地区冬闲田豆禾牧草混播生产模式的发展前景
速发展。我国江淮地区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存在冬季土地资源利用不足、稻田复种指数持续下降、化肥农药过施、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3]。利用冬闲田种草可有效提高优质饲草产量,拓展江淮地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空间,是满足饲料粮需求和实现农业结构转变的重要措施。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能有效提高牧草产量,改善牧草品质,其中豆科牧草根瘤菌的生物固氮作用还能增强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促进农业生产向生态、环保、绿色、高效的方向转型[4],豆禾混播的高效生产模式可为江淮地区冬闲
草业科学 2021年2期2021-03-26
- 基于5G发展背景下的江淮地区民艺发展研究*
。”[1]在江淮地区民艺发展研究中,应具有前瞻性,需要用发展的思维认识到5G的来临对江淮地区民艺的保护、传承、生产、消费、发展等产生的作用及影响。随着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5G时代的到来,所展现出来的规模及深度对江淮地区民艺的影响目前虽有初现,但对江淮地区民艺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新媒体、新技术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民艺资源的生产、传播、消费,形成以“数字民艺”为核心的发展研究目标,成为江淮地区民艺发展研究新的思路及
大众文艺 2020年16期2021-01-27
- 江淮地区退化板栗炭蚕复合经营技术可行性研究
。结果表明,江淮地区退化板栗通过萌芽更新进行生态修复是可行的,不仅能够萌芽更新,而且萌芽能力比常规炭用林树种麻栎更加突出,干径粗度和总体生长量远远大于麻栎,可有效实现退化板栗快速更新复壮,恢复速生丰产和结实能力;同时,可用于烧制高品质木炭、作为食用菌原材料等,适合开展炭用林短轮伐期经营;此外,板栗果材两用林开展炭蚕复合经营是可行的,不仅树叶饲料丰富,放养柞蚕成活率高、个体大、产量高,而且适宜拓展亲子游活动,利于经营者丰富经营模式、拓展多种产业。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20期2020-12-14
- 江淮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潜力,对实现江淮地区水稻—小麦周年均衡增产、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江淮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用、群体质量指标、秸秆还田、科学施肥、整地、播种、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江淮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借鉴。关键词 稻茬小麦;科学施肥;栽培技术;江淮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6-0012-02江淮地区光温水资源充足,农业自然资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6期2020-09-15
- 江淮地区马银花繁育与栽培技术
摘 要:针对江淮地区街头、绿地花卉品种不多、色彩不亮等现状,提出了江淮地区马银花繁育与栽培技术,以期提高马银花栽培技术,丰富、合理开发与利用杜鹃花种质资源,满足市场的需求。关键词:江淮地区;马银花;繁育;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685.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9-0071-02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 (Lindl.) Planch.ex Maxim.],为杜鹃花属马银花亚属常绿灌木。植株高2~6m,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9期2020-08-03
- 江淮地区一次农业致灾龙卷天气成因分析
7年7月2日江淮地区发生的一次龙卷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卷发生时,江淮地区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500 hPa位于华北冷涡底部,涡后不断有冷空气南下,700和850 hPa均有切变线和急流,地面有辐合线;龙卷产生在中等大小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强垂直风切变条件下,同时抬升凝结高度较低;龙卷在发生前、发生时在雷达图上都探测到三维相关切变、中气旋和龙卷涡旋特征TVS;龙卷发生前,中气旋提前0.5 h出现,这对估计和预警龙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关键词 龙卷;天气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7期2020-04-29
- 江淮地区弱筋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为筛选出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稻茬麦品种,特进行了12个弱筋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豪麦13、宁麦24、浩麦1号、扬25、苏麦10号、扬麦13抗性优良,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可在江淮稻茬麦区扩大示范种植,逐步加以推广应用。关键词 弱筋小麦;生育期;抗性;农艺性状;产量;江淮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4-0021-02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4期2020-04-08
- 利用MODIS云产品对安徽不同地区云特性的研究
气流常交汇于江淮地区,使得天气气候复杂,灾害频发,其中旱涝最为常见。安徽省累年平均干旱发生频率自北向南递减,北重南轻,呈季节性,旱涝交替出现,其中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是干旱最容易发生发展的地方。另外,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并且呈现季节性,空气质量的改善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所以安徽省不同地区上空云特性研究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合理科学地开展人工增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近年来随着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时空分辨率高、数据真实可靠等优势的卫星遥感探
遥感信息 2020年1期2020-04-01
- 播期对江淮一季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据。关键词:江淮地区;一季稻;最佳播期;生长发育;产量形成;Logistic方程中图分类号:S511.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20)22-0049-07作者简介:柳军(1972—),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研究。E-mail:simliou@sohu.com。通信作者:王学林,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灾害研究。E-mail:912856253@qq.com。水稻(OryzasativaL.)属于禾本科稻亚科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22期2020-03-03
- 当代江淮民俗文化发展探析
10039)江淮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繁盛,民俗文化植根于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延续性。江淮民俗文化的发展,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历史发展的沉淀及民族特色的传承。一、江淮民俗的类型与特征(一)节日习俗在江淮地区民俗文化中,节日习俗的特征最为明显,其既有传统的特色,又有江淮地区独特的文化风貌。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江淮地区在腊月二十就有了年味儿。打扬尘、洗碗碟、杀年猪、打豆腐、熬糖、置办年货,腊月二十三迎接祖宗回家;大年三十一早,晚辈便
文化产业 2020年12期2020-01-02
- 浅谈江淮地区古民居建筑的艺术之美
省中部,皖中江淮地区因为紧靠皖南徽州,建筑风貌上容易与皖南混淆,所以皖中江淮古民居建筑很少被人研究。譬如安徽合肥地区的柘皋老街、烔炀老街等,它们历史气文化息浓厚、本土特色突出,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与保护,对皖中江淮地区的古民居建筑风貌研究并与徽州古民居建筑进行区分,彰显得十分重要。一、江淮地区古民居建筑空间形制构成(一)地理文化影响江淮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南北交汇处,人员流动性大,移民较多,文化交融性强,对南北文化都有很好地吸收,产生了独特的建筑类型,在具
文化产业 2020年33期2020-01-02
- 江淮地区平欧杂交榛的繁育与栽培技术
繁育;栽培;江淮地区中图分类号 S7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2-0054-02榛子是世界4大坚果之一,凭借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备受人们的喜爱,是常见的休闲食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我国市场流通的榛子主要为美国的大榛子与国产野生山榛子。国产野生山榛子由于管理粗放、抢收等原因,导致空粒瘪仁现象比較普遍,且果仁较小;而欧洲榛子由于不适应我国的气候,种植效果不佳,市场只能靠进口来满足需求。平欧杂交榛是欧洲榛子与我国原产野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22期2019-12-27
- 江淮地区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研究
;经济效益;江淮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8-0003-02肥东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为7.33万hm2,长期以来水稻种植过程中肥料施用方法为种植前将肥料撒施在水面上,或整地时将肥料均匀搅拌于土壤中,肥料利用率不高,劳动强度大,而且会造成土壤酸化板结、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不能适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据农业农村部发布,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一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1-21。该技术有力助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8期2019-09-06
- 江淮地区小麦渍湿害及防控措施
摘要 江淮地区冬春季节雨水偏多,部分地区小麦渍(湿)害较为严重,对小麦最终的产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小麦渍(湿)害发生的原因,分析了渍(湿)害的形成因素及其对小麦苗期、返青期、孕穗期、灌浆成熟期等小麦生长发育时期的危害,阐述了小麦渍(湿)害的预防措施,包括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选用抗(耐)渍(湿)害性品种、适度深耕、熟化土壤、合理施肥、适当喷施微肥和生长调节物质等,以期为江淮地区小麦渍(湿)害的防控提供参考。关键词 小麦;渍(湿)害;防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2期2019-08-07
- 江淮地区致灾强对流天气流型配置及层结特征分析*
10008)江淮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地处东亚季风区,冷暖气流交汇频繁,强对流天气频发,对流类型多、致灾性强,近年来其极端性呈现增强趋势[1-2]。加之江淮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强对流天气气象灾害风险更加突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据统计[3],江淮地区是我国龙卷发生频率最高地区之一。2016年6月23日江苏盐城阜宁发生了EF4级龙卷[4],损失惨重,期间99人失去生命。强对流天气发生在特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中小尺度系统导致,其形
灾害学 2019年3期2019-07-11
- 江淮地区“倒种春”水稻种植技术
本文总结了江淮地区内涝田块“倒种春”水稻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确定播期、种子处理、分厢开沟与播种、大田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 水稻;倒种春;种植技术;江淮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9-0009-02每到梅雨季节,安徽省江淮地区部分低洼农田经常被淹,内涝严重,使水稻遭受严重损失,轻者减产,严重者绝收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9期2019-07-03
- 江淮地区猪链球菌和肠球菌分离株的鉴定、分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江淮地区临床病例中196株分离菌的鉴定,分析SS和肠球菌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型、PFGE基因型及药物敏感性,了解江淮地区SS和肠球菌的优势血清型、基因型以及分离菌株之间的联系,为相关疫病防治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样品与主要实验材料 196株分离菌源自江淮地区猪源临床病例,由安徽农业大学动物传染病研究室分离、命名并保存。肺炎链球菌质控菌株ATCC49619、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菌株ATCC25923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沙门氏菌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9年2期2019-05-10
- 江淮地区薄壳山核桃集约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是江淮地区林业建设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该文介绍了薄壳山核桃在江淮地区集约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立地选择、品种选择、精细栽培及生态抚育等,为江淮地区薄壳山核桃集约栽培提供技术指导。关键词:薄壳山核桃;集约栽培;江淮地区中图分类号 S7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5-0117-03Abstract:Pecan is one of the main economic forest tree species in fores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5期2019-04-18
- 江淮地区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本文总结了江淮地区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催芽定植、肥料管理、移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关键词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江淮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025-02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3期2019-01-14
- 江苏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的中部地区。江淮地区的江苏部分地域广阔,涵盖了淮东、淮西的大部分区域,其传统服饰技艺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了江淮地区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遗存,并以此为依托,代代身口相传,是江苏乃至全国、全世界的珍贵文化宝藏。但是随着江苏江淮地区经济发展、现代技术的融入,传统服饰文化遗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本文立足于江苏江淮地区民间服饰技艺的传承现状,拟通过对江苏江淮地区的代表性区域的田野调查及市场走访分析等,对江苏省江淮地区传统服饰的制作、装饰、纺织、印染等工艺进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1-09
- 群舒文化研究综述
百年之久,对江淮地区早期文明有着重大的影响。该地区出土了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器物,群舒文化是研究中国南方早期文明不可或缺的一环。关键词:江淮地区;群舒文化;研究综述安徽江淮地区在商周时期曾有多个小的方国,统称为群舒诸国。据史书记载,群舒为偃姓、皋陶后裔,有舒庸、舒蓼、舒、舒龙、舒鲍、舒龚、巢、英、六等多个偃姓小国。群舒在商周时期大国争霸的夹缝中生存,屹立五百余年,对江淮地区早期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群舒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文章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3期2019-01-06
- 安徽江淮地区商周时期青铜器研究综述
023)安徽江淮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商周时期是多种文化交流汇聚的地方。在此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不仅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同时又带有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因素,研究该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对研究中原文化的南下传播,该区域诸国的文化及与周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对安徽江淮地区商周时期出土青铜器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如果有遗漏的地方,今后将进一步增加和补充。1 综合研究李阳的《安徽江淮地区商代青铜器初步研究》[1]论述了安徽江淮
福建茶叶 2019年8期2019-01-06
- 江淮地区夏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
在裕安区乃至江淮地区种植的高产、多抗、优质夏玉米新品种。关键词 夏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江淮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41-002六安市裕安区常年种植玉米面积约0.8万hm2,年产玉米约4.8万t,其中夏玉米0.6万hm2。近年来,裕安区及周边地区市场上夏玉米新品种较多,玉米种植农户选种难以把握。根据“性状优良、推广合法、市场准入、群众认可”的原则[1],2017年区农委组织了11份夏玉米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4期2018-10-31
- 江淮地区白背飞虱发生规律及减量控害方法初探
要 为了探明江淮地区白背飞虱发生规律及减量控害方法,更好地指导防治工作,开展了大田普查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从2012—2017年病虫测报灯诱集白背飞虱结果可以看出,白背飞虱7月虫量均比8月高,各年间虫量差异大。2015年开展的农药减量控害试验結果表明,50%吡蚜酮水分散剂减量50%+激健、70%吡虫啉水分散剂减量50%+激健的防效均在70%以上,有效控制了白背飞虱的发生,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药使用效率,达到了减量控害的目的。关键词 白背飞虱;发生规律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9期2018-05-14
- 元代江淮地区多元文化交融探析
39000)江淮地区悠久的人文传统犹如一口色彩斑斓的染缸,在历史长河中,这里不仅汇集了吴、楚文明等汉文化色彩,也在元代北族进入江淮后,出现了民族文化交融的新局面。元代江淮地区的民族多样性虽不及江南地区特征明显,但也经历了草原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与汉地、江南文化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重塑了自己与对方。可以说,元代江淮地区文化在整个江淮文化发展史上都是独特的一章。江淮区域文化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热点,也形成了区域文化概念研究①。但是,元代江淮地区多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9期2018-04-03
- 江淮地区发展专用大麦生产的意义及技术对策
该文阐述了在江淮地区发展专用大麦对于改善作物种植结构、满足饲料与啤酒用需求及提高大麦育种水平和建立大麦产业化体系的意义,提出了在江淮地区要以选好品种、确定种植模式和强化田间栽培技术配套为重点的专用大麦生产技术对策。关键词:江淮地区;专用大麦;生产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5-0038-2大麦是我国江淮地区传统的、多用途作物,困绕小麦生产的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高温逼熟对大麦生产不构成威胁,较易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5期2017-08-24
- 江淮地区设施园艺环境调控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与展望
瑾摘要在介绍江淮地区环境特点和设施园艺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设施园艺调控的3大因素分别是温度、通风性和光照,总结环境调控装备关键技术,针对其中难点提出建议和对策。通过对设施园艺调控关键技术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的建设水平,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关键词江淮地区;设施园艺;调控装备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S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3-0221-02Key Technology Research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33期2017-05-30
- 安徽江淮地区汉墓文化因素分析
十年来,安徽江淮地区发现了数以百计的汉代墓葬,先人的发掘成果为现今对汉代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材料。本文拟重点对江淮地区汉代墓葬中代表各文化因素的典型器物进行类型学分析,并结合历史记载,对影响该地区汉墓形制及随葬品的历时性特征进行初步探讨。【关键词】江淮地区 汉墓 文化因素 随葬品安徽江淮地区(后简称为“江淮地区”)自古以来即是文化杂糅之地。《通志·氏族略》有云:“淮夷小国,其地今淮甸。……成汤……以亳为都。”可见,自商代起,江淮地区的文化就开始受到商王朝及东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6期2016-06-27
- 江淮地区春季湿渍害时空分布特征
春季湿渍害是江淮地区越冬作物生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利用1961—2010年江苏省与安徽省155个县站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江淮地区春季湿渍害平均持续时间、平均发生次数、春季湿渍害过程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灾害等级发生次数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春季湿渍害平均发生次数、过程的平均持续时间和累积降水量3个指标均呈随纬度降低而增加的特征;江淮地区春季湿渍害过程平均持续时间无明显的年际变化,但春季湿渍害过程发生次数呈减少趋势,而其累积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轻度湿害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3期2016-05-03
- 江淮地区苗木林地养鸡的生态效益
何成芳,等.江淮地区苗木林地养鸡的生态效益[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3):389-392.江淮地区苗木林地养鸡的生态效益陈志豪1,闫晓明1*,何成芳1,朱鸿杰1,陶 敬1,陆 钰2(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2.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36)文献著录格式:陈志豪,闫晓明,何成芳,等.江淮地区苗木林地养鸡的生态效益[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3):389-392.摘 要:选择江淮地区郁闭度为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3期2016-04-25
- 江淮地区发展油茶的可行性分析
技开发中心)江淮地区发展油茶的可行性分析束庆龙1,胡娟娟1,曹志华2,李春生1,3(1.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合肥 230036;2.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3.安徽省林业高科技开发中心)安徽省江淮地区是否适合发展油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简述了该地区发展油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凤阳县现有油茶林栽培成功的实例;明确了江淮地区能否发展油茶的立地条件:(1)丘陵的南坡即避风向阳、土壤酸性的立地可以发展。(2)丘陵的北坡、凤阳北部及以
安徽林业科技 2015年2期2015-12-18
- 黄梅天是怎么回事
年六七月间,江淮地区总有一段较长时间的连续阴雨天气,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因此称为梅雨(黄梅天);又因为在这期间温度高,湿度大,器物容易霉烂,所以又叫它“霉雨”。为什么这个季节阴雨天气特别多呢?原来,自入春到初夏,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已增强,把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但在这个时期,北方的冷空气仍有相当的势力,还不愿退出这个地区。于是冷暖两股气流就在江淮流域一带相持不下,好像两路兵马各不相让。因为暖空气比冷空气轻,它沿着冷空气向北滑升上去,暖空气带来的大量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5年6期2015-06-10
- 江淮地区适宜机插杂交中籼稻品种及其产量特性研究
摘 要:选择江淮地区典型生态点,通过对机械化栽插条件下杂交中籼稻品种的生育期、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的试验研究,筛选确定适宜该区域机械化种植的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在江淮地区机械化种植杂交中籼稻,适宜的品种应具有分蘖早生快发、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特性,如徽两优996、徽两优6号等品种在机插条件下综合优势表现明显。关键词:江淮地区;杂交中籼稻;机插;品种筛选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5-121-04安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5期2015-03-23
- 浅析江淮地区太阳能和空气能联合供暖的经济效益
37011)江淮地区指位于中国江苏省、安徽省的淮河以南、长江下游一带(包括扬州、泰州、盐城、淮安、合肥等主要城市).江淮地区的气候属于夏热冬冷,且多是湿冷天气,没有集中供暖,当地居民多用电采暖,电采暖价格的昂贵使大多数居民不愿长时间使用,多是分时域、分区域使用,这大大降低了家居的舒适性.针对江淮地区冬季的湿冷天气、月均日辐射时间长、太阳能普及率高的特点,本项目将太阳能和空气能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联合供热水、供暖系统,来解决江淮地区居民的生活热水和冬季房间供
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01-04
- 副高各指数对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数与同期中国江淮地区42个站降雨建立多元回归方程,通过分析副高5个指数的偏回归系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研究了副高各指数对江淮地区夏季降水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影响,结果表明,副高各指数对江淮地区降水的回归分析影响中,6月份最为显著,7月份次之,8月份最差。后以2003年为个例综合分析得到,对于江淮地区的降水量多少来讲,副高各指数并没有明显的决定意义,影响的只是雨带的位置,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脊线与北界指数,只看副高的强弱来判断江淮地区的降水量是不可行的。关键词:副
科技资讯 2014年5期2014-11-14
- 玉文化与史前文明化进程
沈薇等摘要:江淮地区地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石器时代的玉文化,是当时该地区史前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考古材料,以史前重要遗址为例,结合历史学研究方法对这一地区的文明化进程略作探讨,梳理史前玉器功能的演变规律:玉器被大量用于祭祀和宗教活动;礼仪性用玉的逐步形成;玉器成为宗教活动中执事人员的重要辅助工具。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在距今约五六千年时,江淮地区开始了文明化的漫长进程,玉器在该地区文明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3-18
- 基于低频振荡特征的夏季江淮持续性降水延伸期预报方法
信号,分析了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延伸期可预报性,并选取对江淮持续性强降水有显著影响的东亚环流指数作为预报因子,以降水20~50天低频分量作为预报量,进行了针对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延伸期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江淮地区夏季降水具有明显的20~50天周期的低频振荡特征。降水的20~50天低频振荡,尤其是峰谷值位相的变化与实际降水集中期和中断期的交替有较好的关系,研究20~50天降水低频分量的延伸预报,对于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延伸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
大气科学 2012年3期2012-12-15
- 江淮地区春秋青铜器研究现状
30039)江淮地区主要是指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这一片广大区域。这一地区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由于长江、淮河与汉水形成的冲积平原,河流众多,水资源充沛,加上这一地区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与暖温带湿润气候的交界地带,历来农业发达。更由于江淮南部地区丰富的铜矿资源。在商周以来一直是中原王室地区所争夺控制的主要地区。商周时期,这一地区分布着许许多多的小国,统称为淮夷。淮夷与徐夷都是东夷的分支,在两周时期力量相当强大,曾多次进攻周王室,与周王室为敌,而后被周王室兴师讨伐
黑龙江史志 2010年7期2010-08-15
- 江淮地区杂交水稻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
摘要 介绍了江淮地区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秧、适时移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关键词 杂交水稻;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江淮地区中图分类号 S511.04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3-0036-011 品种选择选用国家或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经2年以上示范,综合性状较好,种子质量达国标二级以上,品质达GB/T17891标准的大穗型或穗粒兼顾的杂交中籼、杂交中粳品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3期2009-10-28
- 江淮地区杂交中籼稻高产栽培技术
银摘要介绍了江淮地区杂交中籼稻的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及育秧方式、育秧技术、苗床管理、移栽及大田管理技术等内容,以期为中籼稻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关键词杂交中籼稻;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江淮地区中图分类号S51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046-02天长市水稻大部分为麦茬稻,常年平均单产7 500~8 250 kg/hm2,产量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提高单产,2005年开始,天长市开展了杂交中籼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0期200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