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2019-01-09 15:06闫琳崔荣荣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服饰技艺江苏

牛 犁 闫琳 崔荣荣

(1,3.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2.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江淮,指长江、淮河一带,主要是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亦即江苏、安徽两省的中部地区。江淮地区的江苏部分地域广阔,涵盖了淮东、淮西的大部分区域,其传统服饰技艺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了江淮地区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遗存,并以此为依托,代代身口相传,是江苏乃至全国、全世界的珍贵文化宝藏。但是随着江苏江淮地区经济发展、现代技术的融入,传统服饰文化遗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本文立足于江苏江淮地区民间服饰技艺的传承现状,拟通过对江苏江淮地区的代表性区域的田野调查及市场走访分析等,对江苏省江淮地区传统服饰的制作、装饰、纺织、印染等工艺进行考察研究。

在此基础上将对与之相关的社会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探讨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之路,为传统服饰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寻找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并能够有效传播和弘扬的路径。

一、江苏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现状

古人曰“天下赋税仰仗江淮”,自隋唐以来江淮地区便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公元前3000多年,江淮一带已成为桑蚕之乡。先进的缫丝、纺织技艺,带动了当地手工业的发展,并且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中国服饰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尤其是江苏地区,江苏省江淮地区的服饰技艺内容丰富,诸如南京的真金线制作技艺、云锦织造技艺、天鹅绒制造技艺;南通的彩锦绣技艺、缂丝织造技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色织土布技艺、扎染技艺;扬州的刺绣技艺等,涵盖了服饰的制作、装饰、制造、印染等众多传统技艺类型。

这些珍贵的传统技艺,由于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减小,而被人们所忽视、遗忘,落寞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人才稀缺仍然是目前传承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少,且整体年龄层偏大。以南京真金线制作工艺的传承为例,其制作要在金箔的基础上经过雨花石或玛瑙石的抛光,后裁成扁条,再将其捻成圆的金线,先后有12道工序。但是真金线唯一的销路就是卖给云锦生产商,用于“夹金织银”的工艺,如蜚声海内外的云锦龙袍即是嵌着金丝。

目前南京地区仅有十几位老人能制作金线,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也超过60岁。因为销路狭窄,收入微薄,年轻人没有人肯干,传承受到阻断。亟需通过“以技养技”的方法,让技艺满足技艺人的生存需求,通过技艺人的付出,让传统技艺更好的发展。

没有跟随着传统服饰技艺一起成长的传承人,服饰技艺所蕴藏的核心内涵便难以传承延续,创新性保护也就更不可能进行下去。因此,除了市场环境的严峻,江淮地区服饰技艺传承的挑战还来自于传承人自身。换言之,技艺传承的困难,不仅仅是传承人的缺少,传承人文化水平的高低对传统技艺的发展也起着关键性的影响。[1]以扬州刺绣为例,扬州刺绣在艺术形式上重意而轻形,十分注重刺绣图案意境的传达,即便掌握了刺绣的基本针法和基本技巧,也不见得能绣出一幅好的作品。这就要求传承人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人文修养,才能更好地传承扬州刺绣的艺术精髓,更好地传播和弘扬扬州刺绣的文化内涵,而非流于表面,这也增加了传承的难度。

与此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注意到传统服饰技艺的现代价值,提出了重新对其进行挖掘和创新的传承口号,这对传统服饰技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文化部、教育部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养计划,以及各省市地方的传统技艺传承人培养项目等,都先后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助推和培育江苏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优良的传承氛围。但是,在传承过程中如何实现传统技艺的现代价值,在充分保留传统服饰技艺传承中的“本真性”的同时,让其能够自发地适应市场经济,确保取得长足地发展,仍是传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江苏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经济形态中的问题

江苏江淮地区拥有传统技艺的传承人以及地方政府、企业等,为坚守传承和发展的使命,适应市场的需求,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一系列生产实践活动。但由于各方市场经济经验较少,对传统服饰技艺内涵认识不深甚至错位,在现阶段起步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

1.来料加工式的产业模式

市场化是现代社会和文化变革对传统民间艺术最深刻的改造,使当代传统形式的民间艺术生产改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文化工业品。[2]传统工艺一般具有耗时、耗力的特点,甚至个别地区拥有传承技艺的艺人已经放弃了原来传统工艺的工艺特色,以追求商业化、效益化的生产。这种简单重复的生产成为传统技艺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最大问题。

笔者通过对江苏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的调研走访发现,以接单形式的生产模式仍然占据主流。以扬州宝应地区的乱针绣为例,为维持生计,绣娘都是依靠外来定单进行加工,依照客户提供的图样制作绣品。生产中不仅传统工艺被简化和批量化,艺术创作的素材和内容也被资金和资本所控制。换言之,这种来料加工式的产业模式,磨灭了传统手工艺的造物精髓,亦即文化性和创造性,成为单纯谋求利益,满足客商需求的技术复制模式。

2.散点式的结构发展

江苏江淮地区传统技艺的传承多以家庭、师徒的形式呈现,造成了传承格局小,技艺不共享、经验不沟通的局面。不仅同一传统技艺之间不沟通,不同技艺之间也不沟通。江淮地区民间服饰技艺类型和内容非常丰富,但各传统民间技艺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仅以自己的区域和圈子展开,没有意识到可以通过相互依托、互相借力,合力形成一定的规模。

因为缺乏科学规划,所以产品单一,从而导致了传统技艺在现在发展传承过程中经济效益落实难的境地。因此,江苏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必须形成整体化的结构发展意识,充分利用地域的延展,加强合作,从而取得优势。

3.流于表面的形式传播

江苏江淮地区依靠各地旅游项目的发展,对其附带的传统服饰技艺传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效果,一定程度上获得和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在传统服饰技艺的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问题,导致传统技艺传承的畸形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针对扬州刺绣技艺的传承,为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现在出现了大量以机器生产、简单复制的机绣商品,冒充扬州刺绣的作品,打着传统艺术文化的旗号泯灭了秉承对刺绣进行活态保护的宗旨。

从这个层面看,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应当出发和定位于对技艺保护的基础上,尤其是对其技术技巧本身的保护。此外,该地在宣传刺绣技艺过程中,只注重形式的宣传,使欣赏者只重其形,而未知其意,加之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脱离,促使人们对其了解始终停留在表面,形成了一种消极的“博物馆式传播”模式,“仅留其形,而忘其意”。如此则不利于传统文化深入现代人民生活,脱离了“活态传承”的基调。

三、江苏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物化表征,江苏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能够延续其自身的历史寿命,对于江苏地区经济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以期形成新的消费市场,促进该地区纺织服饰类产业的创新和结构的优化升级等。

1.依靠国家政策,形成产业化发展

江苏江淮地区的传统服饰技艺带有鲜明的民族民间特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政府扶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3]自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并在“一带一路”政策引领下,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鼓励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4]江苏江淮地区位于“一带一路”经济带中的重要地域,要充分利用此次机会,树立文化自信,将本地文化特色作为地域品牌的展示亮点,以差异化赢取市场。

具体来讲,江苏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类产品多存在缺乏创意,与现代审美脱节的现象,可以通过构建传承人与艺术家之间的联系,建立长效平台,让他们有效沟通、各得其所。

这需要民间的磨合,更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倾力搭建。此外,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在行业的发展中必定面临淘汰。江苏江淮地区服装企业众多,应当充分依托地域产业优势,由政府牵头,作为“红娘”促进传统技艺传承人与纺织服装企业的合作交流,获取企业的资金和市场支持,让传统技艺与现代化生产充分结合,为传统技艺注入鲜活血液,也为现在化服装生产增添文化内涵。与此同时,通过政府,服饰技艺还可与江淮旅游文化相结合,促进地域特色,吸引客户研究,形成文化产业化发展。

2.巧用科技发展,活态与数字传承相结合

在传统服饰习俗和服饰遗存逐渐消失的历史情境下,传统服饰技艺的发展举步维艰。针对江苏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难问题,政府以及不少高校研究学者等都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但大多以平面化、静态化的形式呈现,例如以文字记载的形式,以博物馆、传习馆以及研究所等空间收藏的形式等。虽然及时地抢救了一大批江淮地区纺织服饰技艺类的物质遗存,如服饰及制作工具等,[5]但是针对流动的、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服饰技艺,仅仅依靠这种静态的、低互动的形式和平台显然是不充分的,未能充分体现和传承服饰技艺的精髓。

这就需要巧妙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动态性、互动性的保护。依靠科技化的现代手段对传统技艺进行保护和传播,不仅可以扩大传播的广度,而且可以长效地记忆传统技艺技巧。[6]江苏江淮地区可以通过组织构建传统技艺数字化博物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互动娱乐技术等,对其丰富的服饰技艺进行传承和发展,扩展江苏江淮地区服饰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传播的空间。

3.储备后续力量,注重人才培养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露出来的特征,往往是“艺在人身,艺随人走”“人在艺在,艺随人葬”。人才培养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环节。笔者调研发现,江淮地区目前很多传统服饰技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历史窘境。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收入问题,若想避免传承人的流失,健全人才保障体系,解决传承人生活保证问题,才能让传承人专心生产,并对传统技艺进行钻研和传承。

另外,积极培养一批热爱传统技艺的学员、新人,对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遗产的传承同样重要。政府和高校等机构可以定期组织活动,推送传统服饰技艺传承人深入社会,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为人们提供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持续感,壮大传统服饰技艺保护与传承的队伍。[7]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人已经主动开始学习,主动寻找途径去高等学府学习,并且不少有实力的高等学府也会根据传承人的特殊需求,开设专业的课程供其学习。如江南大学近几年主办的“刺绣、泥塑非遗传承人群普及班”,不仅聘请传统服饰技艺类国家级大师进行专业业务的授课,而且还开设了诸如历史文化、美术理论及绘画技巧等相关课程,从多方面提高现阶段江淮地区服饰技艺传承人的知识面,提高其综合艺术文化素养,为其在艺术创作上注入新的能量、理念和活力。[8]

另外,对于人才的培养,除了业务方面还要注重其他方面的拓展,例如提高其知识产权的尊重意识。近几年,苏州镇湖地区的绣娘,屡因抄袭他人作品等版权问题而受到惩罚,究根到底是知识版权意识的淡薄。并且,为吸取教训,查漏补缺,也可适当引进当地艺术家支持,搭建优势资源平台,促进当地服饰技艺向好发展,以期全面培养和储备江苏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传承和发展的后续人才力量。

4.扩大市场需求,增强产品创新与竞争力

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仅依靠国家的扶植,难以带给传统服饰技艺发展新的生机,只有一定程度上适应和扩大市场的需要,才能带动自身的良性发展。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在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常熟花边的发展具有典型性。

多年前,传统的常熟花边价格高、实用性弱且样式老旧,后来逐渐被成本低、实用性强且种类繁多、样式新颖的现代花边所替代。近年来,人们对手工艺的痴迷及对天然产品的喜好程度增加,常熟花边借此又开始重新被人们关注、接受和喜爱,并在一些高档的餐厅等场所开始进行多样化花边设计的产品类型尝试。

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需要时刻警醒自身创新和技术改进的合理性。再如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生产厂为打开和扩大蓝印花布的销售市场,也在努力进行着多方面的尝试,如将其制成蓝印花特色服装、蓝印花家纺、蓝印花茶艺用品等。但由于设计的问题及受众人群的接受度问题,目前还未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在适应市场化的进程中,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尝试,扩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充分了解市场、研究市场,通过合理的创新设计,开发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具有更高竞争力的新产品。

5.提倡联合发展,形成规模化与特色化

如前所述,虽然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类型丰富,但很多技艺在传承人方面问题严重,并且受经济效益的影响,很少有人可以坚持。基于此,可以通过提倡联合发展,形成江淮地区传承规模化、特色化,试图以一体化的形式让一个传承人同时掌握多项技艺,增强传承人的技术含量,打开其从业面的广度,也能通过传承人将技艺互通融合,增强技艺的活力。

除了技艺联合,还可以开展基地联合。在江淮地区成立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服饰技艺传承保护综合基地,打造一项集设计生产、参观旅游、学术研究、技艺传承于一体的文化综合发展平台。此外,还可以进行产品联合。[9]经济市场化对传统技艺的冲击,使江淮地区传统技艺面临着产品种类单一、同质化严重和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对此在结合生产性保护过程中,在传承传统技艺特色的基础上开展产品类型的衍生创新,注重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设计开发独具地域特色而又不失时代美观性的产品。比如常熟花边技艺,在江南刺绣和编结艺术的长期影响下,具有典雅质朴、别具一格的特色[10]。“手捏雕绣”是其区别于其他花边工艺的重要内容,要充分挖掘其原有的艺术魅力,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探索新形式应用的类型,而不仅局限于台布,可以通过技术改进,尝试在服装、鞋帽等服饰品上加以应用。

通过多技艺的联合发展、多基地的联合传播以及多产品的联合开发,以期将江苏江淮地区传统的服饰技艺非物质文化打造成一个令社会大众及消费市场青睐的特色文化品牌。

结 语

江苏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丰富多彩,是其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展现,在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对于江淮地区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需要通过深入了解技艺物质价值和文化内涵之后,在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心态驱使下,正确看待和解决技艺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国家政府是引导、产业发展是依托、现代科技是手段、市场需求是导向,只有通过充分挖掘对人(传承者与消费者)与环境(江苏江淮地区独特的生态和文化环境)的潜在价值,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江苏江淮地区的传统服饰技艺。

猜你喜欢
服饰技艺江苏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数读江苏
动物“闯”入服饰界
数独江苏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数读江苏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