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威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安徽江淮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商周时期是多种文化交流汇聚的地方。在此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不仅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同时又带有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因素,研究该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对研究中原文化的南下传播,该区域诸国的文化及与周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对安徽江淮地区商周时期出土青铜器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如果有遗漏的地方,今后将进一步增加和补充。
李阳的《安徽江淮地区商代青铜器初步研究》[1]论述了安徽江淮地区出土的39件商代青铜器,认为在商代的中原文明依然处于江淮地区青铜文化的主导地位。周崇云、朱华东、陆勤毅发表的《江淮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2]把对江淮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研究历史分为了萌芽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等三个时期。叶舒然的《安徽江淮地区商周青铜容器研究》[3]从青铜器的要素特点、文化因素和年代关系等三个方面讨论了该地区商周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和其反映的文化内涵。缪鹏的《江淮地区春秋青铜器研究现状》[4]通过对这一地区出土青铜器的分析,阐述了这一文化交流碰撞产生的深远影响。张钟云的《淮河中下游春秋诸国青铜器研究》[5]对该地区出土的青铜器进行了分期研究。
马今洪的《流甗的研究》[6]从流甗的类型、分期与起源,功用与定名,使用的范围与族属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与探讨。郑小炉的《试论青铜甗(鬲)形盉》[7]对该类型器物的型式划分,造型的来源,器物功能的猜测,认为此类器物形态特殊,地域性强,有明显的族属性特征。余飞、白国柱的《甗形盉——江淮、皖南的青铜器瑰宝》[8]从甗型盉的大小、分类和演变,源流,国别和族属等三个方面的论证与研究,认为甗形铜盉并非群舒族群的特有器物,而是在西周晚期,群舒族群集中南迁至淮河流域。可能是这些族群,带来了比较先进的冶炼技术,之后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因素,从而创造出了甗形铜盉。张爱冰的《也谈曲柄盉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9]对皖南沿长江地区出土的曲柄铜盉进行了分型研究,并对江淮和皖南地区周代台墩遗址出土的曲柄陶盉进行了分组和分期的研究,认为曲柄铜盉与曲柄陶盉应该为同一文化或族群遗物。
王喜凤的《浅议商周时期江淮青铜纹饰》[10]通过对该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纹饰种类,装饰特点的研究,讨论青铜器纹饰变化的内在原因和规律特点,同时探讨了本地区文化与周边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申国学的《江淮地区出土青铜镰的类型及相关问题探讨》[11]通过对近年来江淮地区出土青铜镰的分析研究,对商周时期安徽的农业发展状况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通过对比材料分析,对锯齿镰、有奎镰的地域分布及演变提出自己的见解。罗廷的《浅谈安徽江淮商周青铜兵器》[12]通过对出土青铜兵器造型,排列组合的研究,分析对比该区域和临近区域出土青铜兵器造型特点的异同,探讨了周边地区对本地区文化因素的影响。
黄凰的《安徽、湖北近年来出土青铜器的铸造地研究》[13]通过试验检测,分析数据等方法,利用出土青铜器中的泥芯来判断它们的铸造地。
张国茂在1990年发表了《安徽铜陵谢陇春秋铜器窖藏清理简报》[14]。青阳县文物管理所在1998年发表了《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的发掘》[15]。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安市文物局在2007年发表了《安徽六安战国晚期墓发掘简报》[1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凤阳县文物管理所2009年发表了《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1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2010年发表了《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18]。
2014年,安徽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安徽江淮地区商周青铜器》[19],收录了安徽省各文物单位收藏的江淮地区夏商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器190件。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安徽江淮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的学术研究已经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的论文和书籍颇多,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但是,随着考古资料的陆续公布和考古新发现,对于此地区出土青铜器的研究还是需要加强。第一,在商周时期,安徽江淮地区有许多小的方国,如徐,舒,巢,钟离国等等,这些方国的青铜器需要甄别区分,是否每个方国的青铜器又有各自的特点,在这一方面需要加强研究。第二,加强对与青铜器同时出土的共存关系资料的研究,如该地区出土的青铜兵器,青铜农具,石器,陶器以及部分青铜器上文字的研究。第三,注重与周边文化的比较研究。在商周时期,这一区域的文化是如何与中原文化以及周边文化交流与影响的,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