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正教

  • 康?列昂季耶夫对费?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教思想的阐述
    拜占庭主义中的东正教才是真正的基督教,反对全人类的大同与博爱;而后者所主张的“玫瑰色”基督教则提倡全人类的和谐与博爱。并结合十九世纪俄国的时代背景,肯定了列昂季耶夫主张未来俄国要走拜占庭主义宗教道路的正确性。关键词:康·列昂季耶夫;拜占庭主义;东正教;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批评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1-0117-03康·列昂季耶夫(Константин Николаевич Леонтьев,18

    西部学刊 2021年1期2021-02-26

  • 新经济政策时期苏维埃政权与东正教的互动分析
    :新经济政策;东正教;意识形态;政教关系1921-1929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迫于内外压力,曾实行过短暂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唤起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迅速,这一时期,战争平息,经济活跃,国家放松了对经济活动的管制,社会氛围宽松,政治秩序稳定,文化繁荣显现,民族团结加强。但也是在这一政教关系本应缓解宽松时期,新生政权对之前的国教东正教展开了激烈的进攻和围剿,使新经济政策时期成为苏俄历史

    青年生活 2020年1期2020-10-21

  • 哈尔滨俄侨精神世界探析
    重要组成部分。东正教在俄罗斯千年的历史文明中融汇而成俄罗斯民族的慧根,成为俄罗斯民族生命之魂。对于20世纪上半叶生活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来说,东正教早已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弥赛亚意识、聚合性传统、人道主义情怀给予这些远在异国他乡的俄侨以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希望。这既是他们精神食粮的重要来源,也是他们的行为准则以及保持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因。[关键词]东正教 哈尔滨俄侨 精神世界[中图分类号]B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

    北方论丛 2020年4期2020-08-21

  • 俄罗斯宗教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启示
    俄罗斯茶文化;东正教;传播;小语种跨境电商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6-0102-04茶叶,是我国的历史经典产业之一,[1]而历史经典产业是我国当前亟需打理、亟需转型和亟需升级的战略性产业,为推动我国茶文化在全球竞争中的话语权,从而增强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主导地位。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而俄罗斯是当今全球茶叶的主要消费国和进口国,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对俄罗斯的研究和

    北方经贸 2020年6期2020-07-04

  • 俄罗斯东正教历史根源探析
    拉基米尔大公将东正教定为国教。其原因在于,信奉东正教、强大而富有的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地理位置相近,东正教蕴含的东方因素与俄罗斯人祖先信仰的多神教有着相似之处,可以名正言顺地让教会为国家统治服务。俄罗斯完成由多神教向一神教(东正教)的转变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东正教信仰塑造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性格结构、思维习惯和文化艺术。关键词:俄罗斯;东正教;历史根源;多神教中图分类号:B9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 61-1487-(2020)05-0149-

    西部学刊 2020年5期2020-06-27

  • 新时期俄罗斯东正教复兴的原因探析
    痛和各种考验,东正教走上了全新的复兴之路。东正教热潮掀起的原因大致分为四个方面:政府支持和政教协作创造了前提和良好的氛围;优惠补助与自我经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精神危机的客观需要提供了重要推动力。关键词:新时期;俄罗斯;东正教;复兴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标志着苏联这个曾经称霸一方的超级大国正式解体。迎接俄罗斯的是一场万劫不复的灾难:政局极度不稳、经济全面崩盘、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精神危机、民族分裂等问题层出不穷。东正教作为俄罗

    青年生活 2020年13期2020-05-26

  • 普京的东正教传播观对国内国际关系的影响
    泽仁普京时期,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地位得以稳固和加强。无论是从东正教教区还是从教学机构的数量都可以看出这一重要事实:1988年俄罗斯东正教会的教区有近7000个,到1997年底近18000个,而到了2006年底有27000余个。普京用高调、外显的方式处理与东正教的关系,一方面大力扩大和提高东正教在国内外的声誉、影响力及话语权;另一方面则严格管控东正教的势力范围,并让其努力地为政府和国家服务。普京用其特殊的方式和手段表达着对东正教的热爱之情与掌控之意,从而使得国

    世界文化 2020年2期2020-02-20

  • 莫斯科公国崛起的原因分析
    自然地理条件、东正教会中心地位以及历任莫斯科大公的治理策略等密切相关。关键词:莫斯科公国 原因 东正教公元9世纪东斯拉夫人建立的基辅罗斯国家,到12世纪中叶由于封建领地关系的发展的和外族的不断侵扰,分裂成众多独立公国。13世纪蒙古人入侵以后,偏居一隅的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并最终完成了摆脱异族统治、实现俄罗斯国家统一的任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俄罗斯民族国家,奠定了现代俄国的基础。对于莫斯科公国崛起的原因,学术界多有忽视。研究莫斯科公国崛起的原因,对于更好地了解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8期2019-10-22

  • 从美学层面谈东正教与天主教圣母像的对比
    教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之后,两者在圣像画绘画风格上也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俄罗斯东正教把圣母看作俄罗斯大地的保护神,天主教则认为圣母是中保圣人,可以代人祈求救罪,因此圣母像在天主教与东正教诸多圣像画类型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将通过对两者圣母像进行对比研究,寻找两者的异同,探寻背后的文化意义。关键词 东正教;天主教;圣母像;玛利亚;对比圣像一词来自希腊语eikon,是形象、肖像之意。圣像是在基督教会中耶稣基督、圣母和圣徒的画像。它们具有神圣性,是被用作

    科海故事博览·上旬刊 2019年5期2019-10-21

  • 论哈尔滨城市史上两次重要的中俄文化碰撞
    哈尔滨又发生了东正教迁墓事件,也是一次中俄文化之间的碰撞。正是这两次强烈的中俄文化碰撞造就了如今独一无二的哈尔滨。本文简要介绍哈尔滨的俄罗斯文化,详细阐述哈尔滨的两次中俄文化碰撞,为相关学者理解哈尔滨的中俄文化冲突提供参考。【关键词】哈尔滨;极乐寺;文庙;东正教公元9世纪,俄罗斯起源于东欧平原,于16世纪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统一国家,随之开始迅速扩张。到了17世纪中叶,俄罗斯的版图已经扩张到了西伯利亚地区。19世纪末,俄罗斯开始了资本输出式的经济侵略,其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2019-07-24

  • 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救世”和“坚韧”性格的影响
    公宣布基督教(东正教)为基辅罗斯的国教。他下令摧毁多神教诸偶像,把基辅的市民召集到第聂伯河畔,强迫他们下水受洗,这一事件以“罗斯受洗”的称谓被载入史册。在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过程中,东正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东正教是外来文化,但是随着东正教的本土化过程,俄罗斯民族意识也逐渐开始觉醒,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性格影响甚大。东正教文化的向心力和集结性、倾心于克服自己的分裂,使俄罗斯民族成为一个富有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民族。尽管俄罗斯民族的自然环境与历史环境充满了磨难与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2019-04-18

  • 俄国君权与神权关系发展演变探究
    罗斯受洗以来,东正教成为罗斯的官方宗教,渗透进俄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与其他欧洲基督教国家相同,宗教神权在俄国与君权也产生了权力斗争,二者之间此消彼长,最终教权衰落。而俄国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其君主权力、宗教体系又与西欧天主教国家有所不同。关键词:俄国;东正教;君权;神权一、基辅罗斯时期(一)基辅罗斯国家的诞生俄罗斯国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基辅罗斯的建立。基辅罗斯是瓦良格人在斯拉夫人世代生存的土地上所建立的国家,但基辅罗斯是一个各王公领地的松散联合,大公国缺乏一个

    青年时代 2019年36期2019-02-14

  • 俄罗斯东正教的回归
    受洗”之时起,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已千年有余。在千年的本土化过程中,东正教已深深扎根于俄罗斯大地上,成为俄罗斯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苏联解体后,以东正教为代表的俄罗斯传统文化逐渐回归。与此同时,具有东正教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纷纷重建,传统文化符号拥有了迥异于以往的时代意义。传统与现代在当代语境下的俄罗斯和谐共生,相互作用,成为独具俄罗斯特色的文化现象。【关键词】 俄罗斯 东正教 传统文化符号一、东正教的回归1.1 东正教回归概况何谓“东正教的回归”?“回归”是

    大经贸 2018年2期2018-05-14

  • 拉斯科尔尼科夫形象浅析
    尼科夫 罪感 东正教中图分类号:K512文献标识码:A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生活拮据,他是一个“被穷困压得透不过气来”的人。然而,穷困的拉斯科尔尼科夫愿意照料生病的同学、救助有危险的小孩,在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为继的时候,还对他人慷慨解囊,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善良的穷大学生。显然,很多读者都不太愿意把这样一个形象和狠毒、残酷的杀人凶手联系起来。然而,这个青年在小说中出场不久便犯下了杀人之罪,其后便是作者笔下漫长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5期2018-04-23

  • 论拉斯普京短篇小说《下葬》中的宗教观
    大影响,表达了东正教思想中对弱者的怜悯和同情,他坚信虔诚的信仰是拯救灵魂、获得救赎的唯一途径。关键词:拉斯普京;《下葬》;东正教瓦连京·格里高利耶维奇·拉斯普京(Валентин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Распутин,1937-2015),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出生于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州。自童年起,拉斯普京对村民们淳朴的民风和虔诚的东正教信仰耳濡目染,这深深地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20世纪70年代,拉斯普京接受了洗礼,正式成为一名东正教徒。在他的作品中,塑

    北方文学 2018年3期2018-03-14

  • 论礼仪在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150080)东正教是基督宗教的三大宗派之一,分散广泛。近现代以来,中国的东正教始终与俄罗斯东正教联系在一起。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三个世纪,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京传教士团。[1]从俄语词源学的意义上,东正教 “Православие”在俄国最早出现于《往年纪事》中,[2]这部著作是1377年所编撰的《劳伦斯纪事》的一部分。又据15世纪下半叶相关资料记载,都主教伊拉里昂(Иларион)在著作《法律与恩典之道》(1037—1050)中最早使用该词。俄

    学术交流 2018年3期2018-02-20

  • 中国东正教的现状与反思
    东正教正式传入中国已有200余年,自清康熙年间《恰克图条约》签订允许俄罗斯东正教会在中国的传教合法化以来,其信徒群体、信仰特点、地区之间的差异也逐渐发生演变。目前中国政府认可的中国大陆的东正教活动场所分别位于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学者王帅历时七年,对以上各地东正教活动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中国东正教已经开始呈现新趋势:信徒群体规模小,信徒集中于俄罗斯族女性,并出现较为严重的老龄化态势;信仰宗教色彩淡化,民俗文化的意味突出;以往东正教徒强烈的排他性和保守性,

    文化纵横 2017年6期2017-12-27

  • 初探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的建筑艺术之美
    堂,让你感受到东正教赋予俄罗斯人民灵魂改造的崇高意义。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那些宏伟壮丽又五彩斑斓的东正教教堂是最吸引眼球的建筑物。东正教作为俄罗斯的国教,在俄罗斯民族独立和国家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奠基和推动作用。而俄罗斯人民对东正教信仰的虔诚程度可以从俄罗斯到处可见的东正教教堂中充分体现出来。关键词:俄罗斯;东正教;洋葱头教堂;建筑艺术东正教教堂承载了俄罗斯人民的真诚信仰以及灵魂诉求,从宗教的角度看其本身就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但我更想从建筑美学的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9期2017-10-30

  • “有神”与“有魂”:从俄罗斯法治的精神文化面向到中国问题思考
    在类型化上,受东正教神学中“权力观念”的影响,形成一种“权力法治”模式,这一模式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有神”的法治。当前中俄两国在法治发展道路选择上有高度的一致性,本土化与自主性特征明显,都经历了从文化自觉到自信的过程。当代俄罗斯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以东正教传统精神为纽带,在国家治理中充分发挥传统精神文化的凝结作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理论的提出与阐发,给中国法治发展的精神文化面向指明了方向,它使中国法治在“伦理法治”的目标基础上成为“有魂”的法治。这个“魂”应当以中

    求是学刊 2017年5期2017-10-30

  • 东正教之外
    堡市民而言,在东正教之外,另外追尋某种“异教”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俄罗斯人仿佛要进入多教并存的时期了。这些新兴的宗教有的高谈爱国主义,有的对政治避而远之。它们为什么能吸引俄罗斯人呢?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东正教歧视女性,认为女性是肮脏的,但新兴宗教大多有女性神;东正教是一神论,只信仰唯一的上帝,新兴宗教则神灵众多,信徒可以选择想要信仰的神;东正教本质上是外来宗教,而现在复苏的各种宗教大多根植于俄罗斯本土。

    环球人物 2017年16期2017-08-30

  • 语言文化单位视域下的俄罗斯民族个性浅析
    位视域下表现为东正教特性、团契特性、二律背反特性等一系列特征。从语言文化单位的切入点着手可以发掘出更多新颖的文化信息。关键词:语言文化 东正教 团契 二律背反中图分类号:H74;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74-02一、语言单位、民族文化与民族个性释义著名俄罗斯学者В. В. Воробьев将同属于语言范畴和文化范畴的语义场称为语言文化场(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ое поле)。[1]而语言

    现代交际 2017年12期2017-07-01

  • 基辅拟驱逐俄东正教引争议
    除国内的俄罗斯东正教教会。但由于议会在讨论前存在巨大争议,因此,乌克兰议会“波罗申科联盟”党团副主席冈恰连科称,议会决定推迟法案的审议日期。俄新社18日称,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莫斯科记者会上表示,乌克兰政权损害俄罗斯东正教会利益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俄罗斯《消息报》18日称,当天,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计划审议讨论两份宗教法案。根据这些法案规定,将限制莫斯科东正教会在乌克兰东正教堂活动,理由是其违背了“教会远离政治”的原则;法案还规定,在乌克兰境内的莫斯科

    环球时报 2017-05-192017-05-19

  • 祈祷钟声今又是
    诉我们说,俄国东正教业已复兴。上帝挥起了他的手臂列宁墓那边的平静,与瓦西里大教堂这头的热闹所形成的鲜明对比,揭示了俄罗斯的巨变,真是“十月革命七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人们原先习惯并赖以生存的体制,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当俄罗斯人开始意识到前苏联的解体是一场噩梦的时候,也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人们从旧体制中走出来,开始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有的下海经商挣得了大把的金钱,有的靠一技之长谋得一个像样的职业,有的从早到晚仍入不敷出,整天为面包和土豆发愁……夜深人静

    侨园 2017年3期2017-03-16

  • 试析俄罗斯东正教圣徒崇拜实践的特点
    徒崇拜在俄罗斯东正教的信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直接体现了广大俄罗斯东正教信徒的宗教需求与宗教意识。与此同时,俄罗斯东正教的圣徒崇拜实践也表现出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信徒崇拜圣徒动机的功利性、信徒取悦圣徒方式的直接性和具体性、圣徒与信徒之间关系的互惠性、圣徒“神力”的全能性和与时俱进性。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将加深我们对俄罗斯东正教信徒宗教信仰行为和宗教意识的理解。关键词:俄罗斯;东正教;圣徒崇拜中图分类号:B97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

    西伯利亚研究 2016年5期2016-12-23

  • 基督教文化对俄罗斯语言发展的影响
    键词】基督教 东正教 语言 宗教文化【中图分类号】B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3-02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几乎与人类的文明同步产生和发展。宗教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语言,可以说,宗教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俄罗斯基督教的传入与发展概述公元988年,一个具有深远影响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9期2016-11-21

  • 拜占庭式建筑风格与中国近代东正教教堂 ——中国近代东正教教堂考察纪要
    风格与中国近代东正教教堂 ——中国近代东正教教堂考察纪要徐 敏【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东正教教堂考察与比较,揭示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某些规律。中国近代东正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元化的、全方位的,使得我们在有着中华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拥有俄罗斯东正教文化的痕迹。【关键词】东正教 近代 拜占庭拜占庭是欧洲东部的经济文化中心。公元330年,第一个皈依基督宗教①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放弃了千年古都罗马,迁都到拜占庭,并把它改名为君士坦丁堡。这一时期随着基督宗教的逐步发

    长江丛刊 2016年16期2016-07-28

  • 浅析新形势下东正教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毛海云摘 要:东正教作为俄罗斯政治文化的代表,对中俄关系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梳理东正教在中国的传播史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史,可以进一步透视出东正教在中俄外交关系进程中的重要性,使我们能辩证地认识东正教,为在新形势下研究中俄关系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價值的借鉴。关键词:东正教;传播与影响;中俄关系中俄的双边交往从清代的不平等关系到平等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21世纪中俄积极构建的共赢、合作、共识的新型大国关系都受到了东正教的影响。研究新形势下东正教在中俄关系的发展

    今日财富 2016年3期2016-05-30

  • 天主教东正教的恩恩怨怨
    天主教东正教的恩恩怨怨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与俄国东正教“宗主教”(又译大牧首)基里尔一世2月12日在古巴会晤,并签署联合声明,被欧美媒体渲染为1054年基督教东西教会大分裂近千年后,双方领袖第一次聚首,中文传媒也依样照抄。其实这一说法颇有问题。罗马教宗固然是所有12亿天主教徒公认的最高领袖,但在全球3亿许东正教徒中,基里尔只能代表莫斯科主教区属下的1.5亿多徒众。在东正教各位“平等”的宗主教中,还是有个公认的“首席主教”,即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或译普世

    党政论坛 2016年8期2016-05-11

  • 弥赛亚主义:苏联政治传播对东正教传统的因袭和转化
    苏联政治传播对东正教传统的因袭和转化■潘祥辉【内容摘要】 东正教是俄罗斯的千年国教,在俄国形成了一种深厚悠久的文化传统。尽管苏联建国后奉行无神论,但苏联政治中仍处处可见东正教传统的影响。东正教传统中的“弥赛亚主义”给苏联政治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也给苏联的政治传播以深刻影响。东正教传统中的救世思想、圣像与圣徒崇拜、宗教忏悔仪式等均为苏联的政治传播所内化和吸收。苏联的政治传播与其说是一种和旧制度的决裂,不如说是一种沿袭,其核心是一种对俄罗斯千年国教传统中的“弥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2-18

  • 俄国东正教传教团在京活动述评(1716—1859)
    871)俄国东正教传教团在京活动述评(1716—1859)欧阳哲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871)摘要:18至19世纪上半期的俄罗斯东正教传教团是一个特殊群体。它集传教、留学与汉学研究、翻译、搜集情报于一身。最初俄罗斯传教团主要是满足在京阿尔巴津人的宗教信仰要求;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后,传教团被指派培养留学生,为俄国培养满、 汉语人材;随着中俄交往的增多和各种摩擦的产生,传教团被赋予研究中国和探听情报的任务。传教团的这些活动既是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

    安徽史学 2016年1期2016-02-05

  • 当巴塞洛缪遇上基里尔
    一东方基督教(东正教)在世界事务中发出应有的声音。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旧称)东正教牧首巴塞洛缪一世将主持这场盛会,与会的主教们有望就贫困、环境以及饱受灾难的宗教少数民族等全球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另外,他们也可能就与其他基督教分支的关系发表更加清晰的观点,而最可能引发争议的是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若一切进展顺利(即便到最后一刻,也可能因东正教内部争议或主办国土耳其局势紧张而萌生变数),这一盛会将引发外界对东正基督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强烈关注。按照我们的

    财经 2016年4期2016-02-04

  • 政治问题抑或宗教问题
    与影响的增强,东正教传教士提出穆斯林问题。帝国政府认为穆斯林问题是宗教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故对穆斯林问题的解决极少表现出国家性,穆斯林问题移至更美好时代。【关键词】穆斯林 伊斯兰教 东正教 俄罗斯帝国【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穆斯林问题的缘起16世纪中期,俄罗斯国家就占领了伏尔加河地区。为了巩固在被吞并地区的统治,俄罗斯国家对并入民族实行基督教化政策,于是,在伏尔加河地区就产生了这样一批信仰群体即接受洗礼的鞑靼人,他们过去是伊斯兰教徒。由于,强

    人民论坛 2015年35期2015-09-10

  • 俄罗斯东正教媒体发展状况探析
    翁泽仁摘要:东正教媒体在俄罗斯的兴起和繁荣发展既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俄罗斯本土化的产物。东正教媒体是东正教团体意识的再现,是认知东正教的良好渠道。俄罗斯的东正教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拥有相当规模的完整体系,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门户网站等所有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俄罗斯东正教媒体既有宗教媒体世俗化的普遍特点,又兼有俄罗斯本土化的特征,虽不是主流媒体,却是俄罗斯主流媒体最为重要的合作者。关键词:俄罗斯;东正教;媒体中图分类号:B976.2(512

    西伯利亚研究 2014年4期2015-04-29

  • 东欧国家社会主义之殇的文化探析
    精神,与俄国由东正教塑造的一元政治观以及东方文化精神之间存在着冲突。苏联模式的集权政治与自由民主文化之间的断裂导致东欧国家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处于政治模式与文化模式的错误对接中,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极不稳定的。所以东欧国家在文化上对苏联模式的批判与反叛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关键词]东欧国家;苏联;天主教;东正教;文化[中图分类号]D0-05;D751[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5-10-11[作者简介]刘欣然(198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博

    学术交流 2015年11期2015-02-25

  • 俄罗斯传媒与东正教会形象塑造
    更加淋漓尽致。东正教会是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来源和人民灵魂救赎的依托,在向信徒布道授业、面对广大群众表白宣传自身时,自然难离舆论媒介。在传媒与东正教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后者被前者赋予了某种政治、军事等意义及形象。endprint摘要:21世纪是媒体定义文化的时代,作为社会公器,传媒牵引社会变革加速,引导人们思想及行为。身为传媒大国的俄罗斯,媒体的强大社会影响力和形象塑造力彰显得更加淋漓尽致。东正教会是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来源和人民灵魂救赎的依托,在

    西伯利亚研究 2014年2期2014-12-23

  • 东派教会发展历程浅析
    分。清晰的认知东正教文化各阶段的发展演变过程并加以分析,对于了解俄罗斯文化尤为重要。经历千年沉浮的东正教,如今依然存在于世界宗教大家族中,并且其生命力依旧旺盛,但由于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想要恢复往日的辉煌,可谓任重道远。[关键词]东正教;俄罗斯;教权;皇权前言罗马帝国东部于3世纪前后在安提拉、亚历山大里亚、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等传教中心相继建立了4个大主教辖区(牧首区)和若干独立教会。[1]由于教会在神学思想、礼仪、制度、习惯等方面受希腊和拜占庭文化影响较大

    黑龙江史志 2014年5期2014-11-25

  • 独特的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文化;东正教一、俄罗斯文化的独特性俄罗斯文化以其独特性令世人瞩目,俄罗斯有着历史悠久的东正教文化,独一无二的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洗浴文化、婚礼文化等等。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过程中,俄罗斯文化以自己的深刻、独特和矛盾性丰富了人类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国家—基辅罗斯的建立,是俄罗斯文化的开端。在此之前,信奉多神教的斯拉夫人在三千多年的时间里,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没有重大变化,度过了漫长的蛮荒时代。俄罗斯文化不应简单归为欧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3期2014-11-24

  • 伪满殖民政权的东正教政策
    )19世纪末,东正教*东正教分为希腊东正教和俄罗斯东正教两大派别,本文中的东正教仅指后者。随着沙俄的侵略扩张进入中国东北。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大量受到苏维埃政权打击的俄国侨民逃亡到中国东北,其中哈尔滨的俄侨人数从1918年时的60 200人增加到1921年的131 073人和1922年的155 404人[1]。百余名东正教神职人员也汇入这个流亡群中。1922年,哈尔滨教区宣告成立,负责管辖整个东北地区的东正教教务。1931年,哈尔滨教区管辖的教堂达到

    外国问题研究 2014年3期2014-03-20

  • 俄罗斯:东正教“复活”
    年5月5日,是东正教复活节。这天凌晨,莫斯科东正教大教堂,大牧首基里尔一世开始复活节早晨的第一场晨祷。“基督复活了!”基里尔高喊,教堂里的众多信徒应声高呼:“耶稣真的复活了!”100多年前,还是沙皇统治时期,根据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里的描写,正是在这样的复活节,主人公涅赫留朵夫良心受到感召,实现了心灵的复活,并决定用余生来拯救年轻时他伤害过的马斯洛娃。百年间,苏联成立又瓦解,东正教也经历了被压抑到“复活”的命运。如今,这已是俄罗斯东正教大教堂在1999年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19期2013-05-14

  • 东正教在中国研究现状述论
    200433)东正教在中国研究现状述论金龙云1,2(1.长春师范学院历史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2.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433)宗教问题作为研究的热点,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东正教在中国研究现状的述论,试图梳理出东正教在中国研究的重要特点和趋势,以供研究者参考;同时,以中国的东正教为研究对象,着重阐释其研究的主要领域,并指出其不足之处。东正教;中俄关系;国家安全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派系之一,起初盛行于巴尔干半岛、西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期2012-08-15

  • 昨天又过一次圣诞节
    晨1月7日是东正教圣诞节,受东正教文化影响最深的俄罗斯人,6日晚间到7日清晨在莫斯科耶稣救世主大教堂内隆重庆祝这一民间最重要的节日。俄罗斯国内政要及社会名流纷纷参加了圣诞节前的守夜活动。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夫人也参加了祈祷仪式,俄罗斯东正教全国大主教基里尔主持了祈祷仪式,这一仪式通过网络进行了现场直播。而今年俄罗斯总理普京则前往科斯特罗马最著名的谢里切乡村教堂参加祈祷活动。今年共有300万俄罗斯人前往各地教堂参加了祈祷活动。在莫斯科,所有彩灯都被点亮了

    环球时报 2010-01-082010-01-08

  • 俄罗斯东正教的本土化特征
    发展的历史上,东正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东正教塑造俄罗斯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俄罗斯文化对东正教的本土化过程。自然环境赋予了俄罗斯人民独特的民族性格,正是这种民族性格使俄罗斯文化与东正教的苦修主义、圣母崇拜等具有天然的亲和性。但是,俄罗斯的东正教与希腊正教之间也存在显著区别,这一点尤其表现为俄罗斯文化血脉中流淌着的多神教传统。关键词:东正教;多神教;本土化;民族性格中图分类号:B5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9)05-0017-0

    求是学刊 2009年5期2009-11-28

  • 今日俄罗斯“东正教热”
    丽平俄罗斯的“东正教热”是一个引起世界瞩目的当今世界重大事件之一。凡是到过俄罗斯的人,都为宗教(主要是东正教)对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巨大影响有着深刻的印象。东正教在沙皇时期作为国教,曾有令人惊叹的“昔日辉煌”,但在十月革命后却步入了“艰难的岁月”。60年代中期以后,东正教的地下潜流开始冒出地表,并逐渐由民间的东正教复兴转为东正教热。东正教复兴开始于一个偶然的事件。1967年十月革命节,前苏联发表了宗教学者布尔加科夫的长篇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从而揭开东正教

    世界宗教文化 2009年2期2009-11-25

  • 俄罗斯民族选择东正教的历史渊源
    个伟大的民族,东正教是现今俄罗斯民族信仰的最主要的宗教,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化影响巨大,其宗教思想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俄罗斯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影响俄罗斯民族基督教化的各种因素剖析,加深对俄罗斯民族向封建社会转化过程中的宗教的发展变化缘由,即从多神教向一神教东正教的变化缘由的认识,以增进对俄罗斯宗教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关键词]东正教;俄罗斯民族;选择原因。[中图分类号]K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6—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9年8期2009-10-12

  • 俄罗斯“东正教热”反思
    俄罗斯掀起了“东正教热”。东正教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东正教热”的出现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思潮,也是一种政治现象。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特别重视俄罗斯出现的“东正教热”,既要分析它的文化因素,也要分析它背后的政治因素,认真总结苏联在宗教问题土的教训,引以为鉴,以利于进一步搞好我国的宗教工作。关键词:俄罗斯;东正教;信仰中图分类号:B979.512;1397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3—0042—05苏联解体以后,“东

    西伯利亚研究 2009年3期2009-07-31

  • 早期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东正教因素
    源远流长。俄国东正教传教团是1917年前中俄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尽管传教团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但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两国文化交往的发展。关键词:俄罗斯;文化;东正教;中国中图分类号:K512;G125;B97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1-0059-03中俄之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交往传统。中俄文化交流最早可追溯到13世纪,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建立金帐汗国后,蒙古人把先进的中国文化带到了俄罗斯国家形成以前的罗斯诸公国,但当时中国文化在俄

    西伯利亚研究 2009年1期2009-03-19

  • 试析东正教在俄罗斯外交中扮演的角色
    影摘要:俄罗斯东正教与国家政权历来保持着密切关系。在俄罗斯对外关系中,东正教在俄罗斯推行国家外交政策、维护和扩大国家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家外交的重要帮手。现今,俄罗斯走上重新崛起之路,东正教会一如既往地在这一领域中发挥着作用。关键词:东正教;俄罗斯;外交中图分类号:B976.2;D851.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1-0017-03俄罗斯是个笃信东正教的民族,“从东正教传人俄罗斯的时日起,东正教就与俄罗斯国家、俄

    西伯利亚研究 2009年1期2009-03-19

  • 俄罗斯:重寻精神家园
    后,俄罗斯人在东正教中找到了一个新的精神家园这是个值得俄罗斯人骄傲和感动的日子。5月17日这一天,天上断断续续下起了雨。几千名俄罗斯民众守候在莫斯科耶稣救世主大教堂门口,见证一个历史时刻的到来。在唱诗班的祝颂声中,东正教全俄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和流亡海外的东正教都主教拉夫里共同签署了一份名为《圣餐礼权威法案》,宣告分裂了80年之久的俄罗斯东正教“红”“白”两派的正式合并,实现俄罗斯东正教教会的统一。这意味着,俄罗斯不再将十月革命之后出走的海外东正教会视为“叛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22期2007-05-14

  • 国家与教堂的再度融合
    在这种情形下,东正教的伦理道德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俄国社会稳定的必要调和剂,甚至成为新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6月12日是新俄罗斯最大的国家节日之一——俄罗斯日(即俄罗斯国庆节)。该节日源自1990年的“俄罗斯独立日”,迄今已有16年历史。近年来,俄罗斯的国庆节又增添了一项新内容:总统向全国科技和文艺界杰出人才颁发最高奖——俄罗斯国家奖。2006年的俄罗斯日尤其引人注目。在7名国家奖得主中,除了科技和文艺界的6名英才,还有一位来自俄罗斯东正教会的人士,他就是

    领导文萃 2006年10期2006-10-03

  • 东正教
    __编号:__东正教与天主教、新教并称基督教三大派别。基督教产生后不久,逐渐分化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派,至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自称“正教”,意为正宗的教会,故称“东正教”,同自称“公教”(即天主教)的西部教会相对崎。东正教不承认罗马教皇有高出其他主教的地位和权力,主张主教以外的其他教士均可婚娶,其教义信条也在细节上同天主教略有分歧。在中世纪时曾称希腊正教。十六世纪末莫斯科设立大主教后,又形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2期198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