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伟 闻永健
【摘 要】上世纪20年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与俄罗斯发生了第一次文化碰撞,即修建极乐寺和文庙。50年代,哈尔滨又发生了东正教迁墓事件,也是一次中俄文化之间的碰撞。正是这两次强烈的中俄文化碰撞造就了如今独一无二的哈尔滨。本文简要介绍哈尔滨的俄罗斯文化,详细阐述哈尔滨的两次中俄文化碰撞,为相关学者理解哈尔滨的中俄文化冲突提供参考。
【关键词】哈尔滨;极乐寺;文庙;东正教
公元9世纪,俄罗斯起源于东欧平原,于16世纪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统一国家,随之开始迅速扩张。到了17世纪中叶,俄罗斯的版图已经扩张到了西伯利亚地区。19世纪末,俄罗斯开始了资本输出式的经济侵略,其中的显著代表就是修建中东铁路。而在中东铁路的修建过程中,哈尔滨起着关键作用。哈尔滨的俄罗斯文化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沙俄的不断失败,大量白俄贵族涌入我国东北地区,哈尔滨正是这些白俄贵族的主要聚居城市,他们不仅带来了大量财富,也将俄罗斯文化带到了哈尔滨,使得哈尔滨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俄罗斯文化,哈尔滨更是有“东方莫斯科”的别名。
一、哈尔滨的俄罗斯文化
去过俄罗斯的人,再行走在哈尔滨的街道上,就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俄罗斯氛围,仿佛置身于俄罗斯一般;哈尔滨的道里及秦家岗,这里的建筑可以说基本上都已俄罗斯化,这里有很多街道仍沿用俄语名。这正是哈尔滨被称为“东方莫斯科”的重要原因。可见,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极为深远。
二、上世纪20年代的中俄文化碰撞
上世纪20年代初,俄罗斯内战,我国逐渐收回了沙俄时期被侵占的土地。为使中国文化能够取代俄罗斯文化,中国政府下令修建了极乐寺和文庙这两大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这正是中俄文化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一次碰撞。
(一)上世纪20年代中俄文化碰撞的背景
上世纪20年代,苏维埃政府掌权,我国人民逐渐将掌握在俄国人手中的领土收回。时任中东铁路稽查局局长的陈飞青提议在哈尔滨修建一座佛教庙宇,并促使当时的“护路总司令”朱庆澜带头,发起筹资。陈飞青后又通过当时的“民国总理”段祺瑞的秘书马冀平筹得5万元的资助款。1923年,这座名为“极乐寺”的佛教寺庙正式动工。与此同时,东北地区最高领导人以及哈尔滨政府首脑,张学良和张景惠也深感哈尔滨过于俄罗斯化。为了消除哈尔滨地区的俄罗斯化,扩大中国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随即下令修建了“文庙”[2]。
(二)极乐寺和文庙的修建过程
在修建极乐寺和文庙的过程中,苏联政府已经彻底地取代了沙皇俄国,并试图重新掌控中东铁路。对极乐寺和文庙的修建,他们坚决反抗和抵制,他们不愿意将铁路的建设资金投入到中国传统寺庙的修建中,甚至想要将这笔资金用于建设俄式建筑。而当时的哈尔滨政府没有放弃,最终苏联方面同意支付这笔资金。极乐寺和文庙的建筑风格和结构充分的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有效地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作用[3]。
(三)极乐寺和文庙修建事件的意义
沙俄时代遗留下来的俄罗斯教堂促进了哈尔滨与俄罗斯开展文化交流,这些充满俄罗斯风情的建筑也成为了哈尔滨的特色城市景观。而极乐寺和文庙的修建,不仅是为了“去俄罗斯化”,更是加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众多哈尔滨市民,乃至全中国人民都为两座庙宇的建设添砖加瓦,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4]。
三、上世纪50年代的中俄文化碰撞
上世纪50年代末,在哈尔滨发生了第二次较重大的中俄文化碰撞,当时我国已经彻底收回了整个东北的统治权。为了更好促进哈尔滨的城市发展,哈尔滨市政府决定将市区内的所有墓地迁出市区,其中就包括东正教墓地,这就导致了第二次大型中俄文化碰撞[5]。
(一)东正教墓地迁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哈尔滨市政府决定迁移东正教墓地时,大部分的俄罗斯侨民不理解也不认可这一决定,他们强烈要求教会转达他们的意见,要求哈尔滨市政府停止迁移墓地的活动。阻挠东正教墓地迁移的人认为逝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东正教教徒出于对宗教的虔诚对该事件进行阻挠,教徒的领导人则是为了巩固宗教权威,并以此获取权力和利益,还有些人则是不愿意出资迁移坟地。
针对这些的问题,哈尔滨市政府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教民和侨民认识到迁坟的正面作用。为了减少神职人员的抵触情绪,允许教会对无主坟的墓碑和围墙进行处理。同时,苏联总领事馆也表达了支持迁坟的意见,哈尔滨公安部门对一些有暴力行为的侨民予以严惩,针对个别恶劣分子采取了强制措施,有效地保证了迁坟工作顺利进行[6]。
(二)东正教墓地迁移事件的结果
在哈尔滨市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之后,大部分的侨民都已经转变了对迁坟事件的态度,哈尔滨市政府还帮助教民在新墓地上建立了大量的配套设施,并向东正教会拨款4000元人民币,赔偿他们的损失。針对未迁出的坟墓,采取深埋的处理方式。经过了一年的时间,该事件最终得以顺利解决[7]。
(三)东正教墓地迁移事件的意义
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的中俄文化差异:我国人民不会在居住区修建墓地,墓地的位置通常在城市郊外;而俄罗斯人则将墓地建在城市的中心地带。究其原因是因为两国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存在巨大差异。从哈尔滨市政府处理该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政府部门开展的工作是非常全面细致的,首先找到了侨民不愿意迁坟的原因,进而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避免这一事件的影响扩大[8]。哈尔滨市政府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而是通过沟通和教育解决问题,充分展现了大国风采[9]。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哈尔滨的百年历史中,中俄两国之间的文化碰撞屡见不鲜。不管从社会文化角度和还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这段历史,俄罗斯文化对哈尔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单纯的否定或肯定这段历史,都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理性的。在如今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的看待这段历史,更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参考文献】
[1]王志军.论哈尔滨城市史上两次重要的中俄文化碰撞[J].西伯利亚研究, 2016,43(6):82-87.
[2]邢芳芳.哈尔滨欧陆风情文化在中俄关系影响下的发展历程[J].青年文学家, 2014(30):166-167.
[3]张蕾,任虎.异形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哈尔滨市城市建筑的重要表征[J].艺术研究,2016(4):13-14.
[4]庞学臣.俄侨历史文化——哈尔滨的城市记忆.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4):13-14.
[5]王志军,姜玉洪.论20世纪早期东正教对哈尔滨城市文化品格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2016,37(1):36-41.
[6]唐戈.分立与交流:哈尔滨俄罗斯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一项历史人类学的研究[J].俄罗斯文艺,2016(6):59-62.
[7]沙育超.中俄:从经贸合作到文化交流——首届中国俄罗斯(哈尔滨)文学合作交流会的回眸与思考[J].活力,2016(13):12-12.
[8]谭杰.浅析基于城市文化景观特性的遗产保护——以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修复工程为例[J].城市建筑,2016(17):233-233.
[9]蔡欣欣.忆60年中俄音乐交流之辉煌 共建交流可持续发展之环境——“2009中国哈尔滨·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J].北方音乐,2016(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