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束
- 5G无人机应用中的毫米波波束管理问题研究
有效的覆盖问题,波束赋形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的。5G NR中的波束管理包括波束的扫描、测量、确认、上报以及失败恢复5个部分。本文首先对无人机应用场景及通信能力进行阐述,其次对毫米波段的NR系统中的波束管理过程进行阐述,最后对无人机应用中面临的波束管理难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1 无人机通信能力要求1.1 无人机应用场景无人机是利用无线遥控和程序控制的不载人飞机。其涉及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航空动力推进技术等,是信息时代高技
无线互联科技 2022年19期2022-12-21
- 毫米波通信中的波束管理标准化现状和发展趋势
模天线阵列实现高波束赋形增益,从而补偿损耗,保证系统服务覆盖。对于全数字波束赋形的天线阵列,每根天线都要有独立的数字链路通道,考虑到硬件成本、功耗和标准化复杂性等方面,完全利用全数字波束赋形技术是不现实的[4]。因此,5G NR中支持模拟—数字混合波束赋形方式。5G NR通过大规模天线实现窄波束指向用户,可有效地利用多用户MU-MIMO实现空间复用。此外,利用二维天线阵列还可在方位角和俯仰角域进行波束赋形,实现更多用户的空间分离。文献[5-7]对5G毫米波
信息通信技术 2022年2期2022-05-31
- 高通量卫星网络动中通用户站越区切换技术
通信系统采用多点波束、极化复用、频率复用、高波束增益等技术,可提供比常规卫星高出数十倍的容量,目前已成为主流方向[3-4]。动中通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车辆、船舶、飞机等移动载体在运动中,通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实时、不间断传递语音、数据、高清晰动态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难题,是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需求旺盛、发展迅速的卫星通信应用领域。由于高通量卫星具有多点波束、多信关站、多星覆盖等特点,动中通站型移动过程中,利用高通量卫星资源进行通信时存在波束切换、信关站切换等问题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2年2期2022-04-01
- 基于异构光波束的可见光通信覆盖特性分析
设LED光源的光波束遵循传统朗伯空间辐射模式。此类朗伯光波束具有相对较高的空间指向性,最大辐射方向出现在光源表面法向方向,因而难以提供一致性高的小区覆盖。一类方案希望通过引入多个分布式光源来改善VLC的覆盖表现。但上述方案并不适用于布放位置不足甚至受限的场景。一般来说,未经二次配光的原始LED光波束能够遵循朗伯光波束模型[9-11]。然而,对于商用LED产品, LED厂商通常需要对芯片进行二次封装和加装反射杯等工序,从而提升产品照明表现,满足具体场景的定制
光通信研究 2022年2期2022-03-29
- 5G网络SSB 1+X波束技术应用研究
络SSB 1+X波束技术应用研究李贝1,胡煜华2,王鑫炎2,许国平3,刘光海1,肖天1,成晨1,李一1(1.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 100048;2.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1;3.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3)3GPP标准在5G中引入了波束扫描和空域的维度,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是UE上报给eNodeB的信道状态信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
电信科学 2022年1期2022-02-12
- 线阵波束形成预成波束数与阵元数关系研究
的布阵形式之一。波束形成作为均匀线列阵阵列信号处理最基本的环节之一,其预成波束的数量对后续目标检测及目标信号特征提取处理流程设计及计算资源需求息息相关。当前对预成波束数量,通常是通过经验来设计,尚未严格的理论公式。本文通过对均匀线列阵波束形成结果进行分析,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为满足波束-3dB覆盖,所需的预成波束数与基阵阵元数的关系,为后续均匀线列阵预成波束数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1 理论分析设当前均匀线列阵阵元数为M,阵元间距为d,声速为c,目标信号频率为f,
电子世界 2021年20期2021-11-17
- 一种适用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天线波束指向算法
域广甚至跨短报文波束的特点,而北斗二代短报文通信是采用5颗GEO卫星的10个短报文波束进行区域覆盖和通信。载体在大姿态角时的短报文通信对载体天线的覆盖角域性能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适应高动态载体的这些特点,提高短报文通信性能,需要采用载体天线波束指向算法,而如何从10个短报文波束中选取最优波束进行短报文通信和天线波束指向则是一个技术难点。文献[15]提出了一种导弹滚动角控制和天线波束赋形相联合的方式来保证载体天线波束指向北斗GEO卫星,从而提高北斗短报文通信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1年10期2021-10-31
- 相控阵天线方向不变恒定束宽波束形成
域滤波,实现雷达波束指向的变化。对于常规波束形成,波束的主瓣宽度随着波束指向的变化而改变。当雷达波束指向偏离阵列法线方向时,阵列有效长度逐渐减小,波束主瓣宽度逐渐增大,导致阵列角度分辨性能下降。为了保证阵列角度分辨性能不变,要求雷达波束在空域扫描过程中始终保持主瓣的恒定,即实现相控阵天线方向不变恒定束宽波束[1-6]。文献[1]~[3]通过调整放置在波束旁瓣区的多个干扰源强度实现方向不变恒定束宽波束。然而随着阵元数的增加,干扰数目成倍增加,计算复杂性也随之
舰船电子对抗 2021年2期2021-06-16
- 5G Massive MIMO 寻优验证与应用
水平维和垂直维的波束形状。5G支持基于Beam Sweeping 的广播信道波束赋型,由多个窄波瓣波束轮发,形成宽波束覆盖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立体覆盖能力。在不同的覆盖场景下,通过多种广播波束权值配置,生成不同组合的赋型波束,不同组合具有不同的倾角、方位角、水平波宽、垂直波宽,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覆盖要求,为网络覆盖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目前普遍采用厂家默认的Pattern,仅在单站和簇优化过程中根据测试情况进行Pattern 的局部优化。为探索不同场景P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4期2021-05-07
- 基于线性调频Z变换成像声纳算法研究
信号处理模块利用波束形成算法实时计算不同方向的回波信号。回波信号的强弱反映了在该方向上声波的反射能力,通过选取对应的波束信号强度,获得水下目标的三维图像。在每次成像过程中需同时计算上万个波束,这将导致运算量迅速增加,无法满足成像实时性需求,为降低算法运算量,提升计算效率,本文中采用一种基于线性调频Z 变换(CZT)方法对算法进行优化,经仿真分析可知,本文的方法可有效提升计算效率。1 基于线性调频Z变换波束形成1.1 一级子阵波束形成在三维成像声纳算法中,为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年2期2021-04-20
- 基于波束跳变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网络管理策略研究
的构建1.1 跳波束的时隙模型分析在处于多波束卫星系统中,波束赋形天线在这个区域内会形成K个点波束,Btot为总带宽,可使用跳波束将系统总带宽以实际作为单位均匀分配给各波束,总长度为W,Ts为最小时隙分布单元,系统能够根据各部分波束业务需求为其分配对应的时隙。通用跳波束允许Nmax个波束在同一时隙内工作。为简化该系统需要均匀进行分簇,第i簇频谱效率为ηi,则分配给该处的容量如下公式所示。利用跳波束系统实际分配矩阵T能够用于表示波束与时隙之间的关系,在该公式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3期2021-04-09
- 关于卫星跳波束系统的几点思考 ①
星主要采用多个点波束增加系统容量,在系统设计时HTS卫星多波束之间的频率、功率和带宽等多为固定分配方式。但多波束覆盖区内的不同波束内不同时间段的业务需求并不均匀,导致这种固定模式缺乏足够的灵活性,造成卫星的性能受限。为了解决多波束卫星资源固定分配带来的问题,“灵活有效载荷”概念应运而生,通过灵活的波束覆盖、功率分配和带宽分配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跳波束技术(Beam Hopping,BH)利用时间分片可以有效地提高带宽和功率等稀缺卫星资源的使用效率
空间电子技术 2021年1期2021-04-09
- 基于波束标记的M2M业务建模及性能优化
采用毫米波频谱+波束赋形技术可以支持高速的数据率。高效的波束赋形有助于提升频谱效率[1],降低系统干扰,增强通信安全性[2]。5G新技术的使用,使得数量不断膨胀的M2M智能设备能耗问题日益突出。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机制是解决智能设备能耗的方法之一。在M2M的智能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采用休眠机制,降低智能设备的发射机使用时间,从而降低智能设备能耗。DRX休眠机制已经在3G、4G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不错的节能效果[3-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6期2021-01-07
- 强干扰背景下水中微弱信号的垂直阵波束形成研究
究高分辨方法如超波束与逆波束方法在垂直阵俯仰角估计中的应用,通过实测数据分析表明,比常规波束形成方法性能有明显提高。1 超波束与逆波束形成原理1.1 超波束形成[5-6]常规波束形成是将各阵元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应的时间延迟之后,使各路信号同相叠加,提高信噪比,输出最大的时延对应角度即为信号入射角度。超波束形成(hyper beamforming,HBF)是阵列信号处理领域内能同时进行波束锐化和旁瓣抑制的新技术。超波束形成的原理就是在将传统波束形成的阵元分为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 2020年6期2020-12-25
- 通信相控阵天线双频接收多波束设计*
高功率以及定向窄波束的特点,大大增加了系统的覆盖范围,提升了系统的抗截获能力,在雷达、通信、导航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6]。其中,在无线通信领域,相控阵天线在分布式组网通信应用中,其多波束能力作为空分多址的技术基础,可以构建点对多点的多链路并行通信场景,从而有效地提升整个网络的组网效率,降低网络传输时延[7~9]。但多波束的空分多址能力受限于天线阵面的波束宽度,由相控阵天线的基本原理可知波束宽度越窄,空分能力越强,这要求更大的阵面口径。为了进一步提升
舰船电子工程 2020年11期2020-12-23
- 一种基于区域凝视的星载波束合成方法*
可以采用阵列天线波束合成技术,从而在期望方向形成最大接收增益,提高对弱信号的截获接收能力[1]。波束合成从合成方式上分为模拟波束合成和数字波束合成两种方式。其中:段嘉奇对波束合成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描述[2];王艳温对模拟波束合成和数字波束合成网络模型进行了分析[3];朱新国对数字波束合成信噪比进行了理论推导[4],但未对波束合成后的信号增益覆盖情况进行分析;肖业伦对卫星各坐标系的转换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5]。为了提高指定区域内弱信号的接收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
通信技术 2020年11期2020-11-20
- 低轨卫星网络基于跳波束的资源调度算法*
遍使用传统固定多波束技术,该技术资源损耗大、星上功率利用率低,且对于用户非均匀分布的场景存在资源巨大浪费等缺陷。跳波束技术是卫星通信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之一,该技术通过控制星载多波束天线的空间指向、带宽、频点和发射功率,为用户终端动态配置通信资源,提高卫星资源在带宽和功率方面的使用效率,为时域带宽分配提供了便利的平台。通过改变跳变波束在每个波束覆盖区的驻留时间,在有限星载资源条件下提高卫星宽带通信吞吐量,可以最大化星上带宽资源利用率[4]。基于多频时分多址(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0年6期2020-11-19
- 5G网络扫描波束规划方案探讨
系统消息都是采用波束扫描的方式进行传输,因此在5G网络开通时需要对波束的扫描图案进行规划,扫描波束的规划成败对用户的体验有着明显的影响。为了对波束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对扫描波束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列举了若干在规划中需重点考虑的准则,并提出一种扫描波束规划解决方案。研究证明,边缘UE的SSB接收性能有极大提升。【关键词】5G;波束赋形;移动性管理;大规模天线0 引言随着5G牌照的发放,为了确保2020年的商用计划,国内各大运营商的5G试验网和商用网
移动通信 2020年9期2020-11-06
- 5G毫米波波束赋形和波束管理
且由于传播特性和波束赋形方面的特点,可以广泛用于雷达、交通、医疗、安检等领域[3]。但5G毫米波距离落地应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和进一步完善[3-4],如高频器件性能、电磁兼容问题、波束赋形和波束管理算法、链路特性等方面。1 毫米波简介随着无线网络的演进升级,业务类型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对网络的需求也呈现爆炸式增长,6 GHz 以下的低频段已经无法支持超高容量通信,通信频段必然向毫米波方向延伸,高低频段混合组网将是5G通信系统未来的基本架构。相较于低频段,毫
邮电设计技术 2020年7期2020-08-15
- 60 GHz无线通信系统中临近波束搜索算法研究
提出一种基于临近波束的波束搜索算法(NBS)。该算法利用已知的波束码本,结合无线链路中断前的链路信息,自动生成波束搜索的顺序集合;通过搜索该波束对集合,可以快速地得到通信双方的可用波束对。相比于现有的波束搜索算法,在移动场景下,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搜索效率,仿真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关键词: 临近波束搜索; 毫米波通信; 可用波束对获取; 室内环境仿真建模; 60 GHz无线通信; 波束搜索集合中图分类号: TN928?34
现代电子技术 2020年3期2020-08-04
- 基于波束选择的高铁MIMO 波束赋形研究*
于高铁场景的机会波束赋形。文献[2]在高铁场景下进行了单输入单输出信道建模并分析其系统容量,并未考虑多输入多输出的情况。文献[3-4]中,列车通过增加车载台的数量,运用双波束传输的方式提升了系统容量,但研究发现列车距离基站较远时,两个波束的互相干扰使得系统容量迅速降低。文献[5-6]提出了一种多波束机会波束成形,但未分析多波束赋形下系统容量的变化。文献[7]中提出采用波束内天线数调整策略。文献[8]从系统容量角度分析了多流波束赋形技术,但没有从调整天线数的
通信技术 2020年6期2020-07-19
- 超波束技术在岸基光纤阵中的应用
信号处理中,常规波束形成(CBF)面临着高旁瓣的问题,通常采用阵元幅度加权的方法来降旁瓣,但会导致主瓣变宽,而超波束(HBF)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旁瓣,还可以使主瓣变窄。本文根据岸基光纤阵在实际处理中常规波束输出遇到的高旁瓣问题,采用超波束技术进行波束锐化——利用超波束输出对常规波束进行加权,在保证高分辨力的同时,又可保留了波束输出的相位信息。该方法较常规波束输出可提升“V”型岸基被动阵左右分辨的能力。1 超波束技术超波束技术是分裂波束处理方法中的一种,其波束
舰船科学技术 2020年3期2020-04-22
- 基于分簇的全带宽跳波束图案优化方法
用容量[2]。跳波束(Beam Hopping,BH)即为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够灵活分配资源的新技术。跳波束技术旨在利用较少波束的跳变来实现传统多波束系统的覆盖,其基本设计思想是基于时间分片技术[3],在某一特定时刻,卫星上只有部分点波束处于工作状态。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多波束技术,跳波束技术更能适应卫星业务需求不均衡的场景,成为未来HTS卫星系统规划中可选用的技术之一。MOKHTAR A等人于2000年研究了跳波束技术在LEO宽带卫星系统下行链路中的
计算机工程 2020年4期2020-04-20
- 基于少快拍条件均匀圆阵波束域MVDR方法
具有易实现等束宽波束形成等诸多优点。圆阵常采用常规波束形成方法(Conventional Beamforming,CBF)具有实现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但存在旁瓣级高,噪声抑制能力弱的不足,通常不满足切比雪夫加权等波束形成方法应用条件[1-2]。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方法(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能有效克服上述不足,突破常规波束形成分辨率的“瑞利限”,抑制高旁瓣级。但是,阵元域MVDR方法
舰船科学技术 2019年11期2019-12-03
- 降雨影响下的非均匀时隙跳波束资源动态分配方法
本的特征是卫星的波束为点波束[2]。采用多点波束能够提高卫星的发射增益和接收增益,但也存在点波束覆盖范围较小的问题,如果需要覆盖较大区域,则需要大量的点波束,这显然又与卫星平台资源有限相悖。跳波束(Beam Hopping,BH)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波束覆盖技术[3]。它以若干星上波束的跳变完成传统多波束的覆盖,大大减少了点波束使用数目。BH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时间分片技术,在同一时刻,卫星上只有一部分点波束同时工作,这种方式相比于传统
数字通信世界 2019年10期2019-11-08
- 基于崩岸监测的多波束系统参数设计
430010)多波束测深系统是当代水下勘测中一项新技术,它是由多个传感器组成,其应用声速反射、散射和声相干原理形成条带式的测深数据,每个条带包含几百甚至上千个高密度数据点[1]。随着水资源开发和水下工程建设等对水下地形探测精度和覆盖度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多波束技术在测深方面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目前,以多波束测深系统为代表的船载高精度声学系统逐步成为精密水下地形测量和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获取的主要技术手段,但普遍缺乏对多波束测深系统在项目应用开展前的详细设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年10期2019-10-23
- 基于CZT的分级聚焦波束形成算法
还是成像都离不开波束形成。波束形成根据目标信号的距离,可以分为远场波束形成和近场聚焦波束形成。常规波束形成通常采用时延相加法[1],对各个阵元接收的信号进行时延或相移补偿,使各个阵元接收信号达到相同相位,同相相加后极大值输出,估计出目标信号的方位。在水下近场成像应用中,目标位于近场,波束形成中的时延差是方位和距离的二元函数,因此需要扫描的点数会大大增加,从而计算量也变得很大。在三维成像领域波束形成的计算量和存储量问题更为突出。近年来,三维成像技术得到广泛关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19年3期2019-10-14
- 浅谈5G SSB波束覆盖性能差异分析
机接入过程使用了波束,其中SSB在时域周期内有多次发送机会,并且有相应的编号,其可分别对应不同的波束,而对于UE而言,只有当SSB的波束扫描信号覆盖到UE时,UE才有机会发送preamble。而当网络端收到UE的preamble时,就知道下行最佳波束,换句话说,就是知道哪个波速指向了UE,因此SSB需要与preamble有一个关联,而preamble都是在PRAC Hoccasion才能进行发送,则SSB与PRAC Hoccasion进行了关联。与4G仅支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11期2019-06-16
- 毫米波大规模阵列天线波束扫描研究*
技术的研究,结合波束赋形技术不仅能够获得高增益高速率,还克服了毫米波路径损耗严重的问题,所以本文对毫米波大规模阵列天线中波束扫描技术进行研究。1 波束码本对于精确的相移和幅度调整的波束赋形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而且开销也比较大,这有违毫米波系统对于低功率低复杂度的要求。为了降低系统的复杂度,DFT码本仅生成相移,没有进行任何幅度调整。同IEEE802.15.3c中的码本以及N相位码本相比[2-3],DFT码本设计更加灵活且在任意波束方向上没有任何增益
通信技术 2019年3期2019-05-31
- 基于抛物线模型拟合的三波束比幅测角
因相控阵天线具有波束扫描的快速性、灵活性与波束形状的捷变能力,其在波束形成上是多种多样的,测向方法也不尽相同。相控阵雷达一般采用同时多波束进行目标探测,为了测量目标的精确方位,必须采用相应的方法利用这些多波束进行方位估计。本文针对三波束同时接收的工作方式介绍一种高精度测角方法,即利用抛物线模型拟合实现三波束比幅测角。1 天线方向图比幅法测角是利用天线收到的回波信号幅度值来做角度测量的,该幅度值的变化规律取决于天线方向图以及天线收发方式。本文所介绍的工作方式
舰船电子对抗 2018年6期2019-01-19
- 基于SOCP理论的子阵级干扰多波束形成方法
引言分别加权多波束形成法和DFT多波束形成法是多波束形成的两种一般办法。对于要形成小于阵元数的任意多波束一般采用分别加权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均匀线阵,还适用圆阵、面阵等其他形式的阵列,同时还能灵活控制波束指向,具有广泛适用性[1]。相比较加权法,DFT法只能形成与阵元数相同的波束,且波束指向固定,不能灵活控制[2]。所以分别加权多波束形成方法更适用于要求形成较少数目波束的情况。本文就使用这种方法,在每个子阵将传统相控阵发射波束形成所需的幅度加权和移相从射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10期2018-10-23
- 基于罗特曼透镜的多波束比幅测向算法研究
1)0 引 言多波束阵列天线已在多目标跟踪雷达、电子侦察、电子干扰等传统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而相比于相控阵波束形成技术,基于罗特曼透镜的波束形成网络因其宽频带、同时多波束与低成本同时兼顾的优点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此同时,相比于相控阵天线技术,若设计时体积及波束数量受限,其幅相一致性便难以保证,导致形成的方向图波束一致性较差。当其作为比幅测向的波束形成网络时,保证测向精度的难度就很大。本文以一个六波束罗特曼透镜方向图为例,比较了传统的高斯近似算法、三
舰船电子对抗 2018年2期2018-06-19
- 一种卫星多波束中的波束选择构架及实现方法*
00)一种卫星多波束中的波束选择构架及实现方法*陈 鹏**,李艺霞,王 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西安分院,西安710100)为了以少量卫星载荷设备在广阔的服务区内提供高增益的通信链路,针对多波束通信卫星提出了一种星上收发波束选择的载荷构架及其实现方法。载荷构架分为波束分组与选择模块,实现方法则利用了收发无源设备的频率响应。通过控制前后端有源设备的混频本振,使上行接收波束和下行发射波束能够工作于多波束天线覆盖区内的任意位置。通过波束指向轮循,以低于波束数量的
电讯技术 2017年10期2017-10-23
- 波束形状损耗对多波束搜索雷达的影响
)·总体工程·波束形状损耗对多波束搜索雷达的影响舒亚海(海军驻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军事代表室,上海 201913)多波束搜索雷达采用多个同时接收波束对每一个发射波束的照射空域进行覆盖,其波束形状损耗计算和影响与单波束搜索模式存在差异。文中研究了多波束搜索雷达中波束形状损耗对系统检测性能的影响,推导了通用的计算方法,并利用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系统参数配置下的检测性能。由仿真结果可知,波束形状损耗一般随同时接收多波束数目的增加而减小。多波束搜索;波束形
现代雷达 2016年7期2016-08-29
- 一种基于优化算法的多波束赋形方法
基于优化算法的多波束赋形方法杨佳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7)针对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研究多波束赋形方法,阐述了波束域的赋形方法,并研究分析了波束赋形算法,验证了多波束赋形方法能够增强波束的稳健性。提出的多波束赋形算法实现简单,赋形效果良好,再经过智能算法对多个波束的幅度相位进行优化后,能够获得主瓣平坦的波束方向图。仿真结果验证了其能够获得理想的波束方向图,不仅能够展宽主瓣宽度,而且使主瓣增益增大,从而增强了波束的稳健性。自适
航天电子对抗 2015年4期2015-06-09
- 宽带频率-方向不变恒定主瓣波束形成
不发生畸变,要求波束主瓣宽度不随频率发生变化,即满足频率不变特性。频率不变波束形成主要有最小二乘法[1-2]和空 间重采 样法[3],此外还有一些优化逼近算法[4-5],约束设计波束与参考波束误差最小,优化求解得到权向量。对于常规宽带波束形成,主瓣宽度不仅随频率变化,而且随着波束指向变化,当波束指向逐渐偏离基阵法线方向时,主瓣逐渐变宽[6],这势必导致阵列分辨性能下降。为保证阵列的指向性能不变,要求波束在不同指向上始终保持主瓣恒定,即实现方向不变特性。文献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14年3期2014-11-17
- 基于DBF的比幅测向方法研究
02)0 引 言波束形成是指对空间传感器的采样加权求和,以增强特定方向传播波信号,抑制其他方向的干扰/多径信号,或提取波场特征参数等为目的的空域滤波。数字波束形成[1-2](DBF)是采用数字方法实现波束形成的技术,能提高信噪比和获得超分辨率,能分辨不同方向的同时多目标,能实现波束快速扫描和波束自适应控制等。正是由于DBF的诸多优点,使得该项技术在信号处理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 数字波束形成的原理对于均匀间隔为d的天线阵,第n个阵元接收到的窄带模拟
舰船电子对抗 2014年2期2014-04-26
- 水下超波束形成技术性能仿真研究
0075)水下超波束形成技术性能仿真研究赵瑞晅1,2,胡 桥1,2,郝保安1,2(1.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75;2.水下信息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75)基于声呐分裂波束阵列信号处理的特点,对超波束形成(hyper beam forming,HBF)的二维(2D)和三维(3D)算法进行介绍,探讨其工作特性以及影响因子。将HBF技术应用在水下阵列信号处理中,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其分辨能力和分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舰船科学技术 2013年3期2013-03-08
- 自适应-自适应波束形成的零陷加深技术
)0 引言自适应波束形成是雷达抗干扰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自适应波束形成,使雷达发射方向图或接收方向图在干扰方向形成零陷,以削弱干扰信号对雷达目标检测能力的影响。对于大型阵列雷达,阵元域自适应波束形成的运算量过大,工程上难以实现,而波束域自适应波束形成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波束域自适应波束形成中,自适应-自适应波束形成(A-A DBF)方法是一种既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算量,又能保证波束在干扰方向外不发生畸变的方法[1-2]。但是,在干扰起伏较大的干扰环境下,统
雷达与对抗 2012年4期201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