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

  • 朱元璋圣旨: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
    了我者。”一提起圣旨,很多人会认为它大多打着官腔,但有一些特例独行的圣旨,或奇葩或搞笑。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统称为圣旨。一提起圣旨,相信很多人的脑海里立马想起的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其实真实的圣旨并没有奉天成运、皇帝诏曰和钦此这类套话,主要是因为古代戏文中是这么唱的,电视也这么演,大家就认为是这样。一般古代圣旨分两种:一是圣旨开头是昭曰,是由皇帝口述旁人代写的;二是圣旨开头为制曰,是由皇帝亲手所写的。圣旨的内容也并非都打着官腔

    新传奇 2023年17期2023-05-30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该怎么读
    装剧中,常有宣读圣旨的情节出现,太监或者是钦差大臣们宣读圣旨时,都会在正文前加上这样一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观众虽然不一定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看得多了,也就慢慢习惯起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认为这句话是宣读圣旨时应当有的。其实,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并非被用于所有的圣旨中,也并非只是圣旨的标准格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唐会要》卷十九中,“让皇帝庙”有言:“今睿宗元宗。既已祧去。又文敬等七太子。其中亦有追赠奉天承运皇帝之

    阅读时代 2022年8期2022-08-08

  • “奉天承运”莫乱宣
    常会出现太监宣读圣旨的镜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在明代以前,圣旨的“开场白”根本没有这八个字。在中国古代,帝令也不全都称为“ 圣旨”。据《中国圣旨大观》一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帝王之令分别称作“命”“令”“政”,直到宋代才开始通称帝令为“圣旨”。圣旨的开头语也不全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历朝历代各有其别:唐朝时,圣旨开头语多是“门下”两字,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开头语便是:“门下,天下之本……”也

    科教新报 2022年28期2022-07-08

  • 圣旨级别看布料
    料颜色不同 明清圣旨一般是卷轴形式,从轴的材质能看出级别:有玉、动物角、镀金……页面材料清朝用江宁织造出品的绞锦,背景图案多为祥云瑞鹤,页面两端有银龙作防伪。深度防伪的做法是:圣旨开头第一个字要压在银龙上。从它的颜色也能区分级别:根据定制,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有三、五、七色区别,级别越高色越多——黄、红、紫、青、蓝、赭石……这些颜色不是染上的也不是布料拼接,它是一气呵成直接织造出来的。颜色的选择也许与“五德始终说”有关,黄、红、白诸色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29期2021-08-26

  • 清代诰命敕命之“覃恩封赠”
    产生的诰命、敕命圣旨则成为了封赠制度的集中体现,它既是一种特殊的专用文书形式,又是我国古代社会文明进程的表征之一。本文重点以山丹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馆藏清代圣旨为例,对其进行点校释读,阐述清代圣旨的形制,探讨清代“覃恩封赠”之制。关键词:覃恩封赠;诰命;敕命;圣旨圣旨是我国古代封建帝王垂示蠡宪、布告臣民、宣示百寮、委任官吏、告谕外藩、褒奖军功、册封宗室、表彰功德而颁发的一种专用文书形式,其内容和形式体现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与意志,亦是封建皇权的载体和象征

    东方收藏 2021年6期2021-07-19

  • 由丛氏三帧圣旨浅谈明朝封赠制度
    文登区博物馆馆藏圣旨为明工部尚书丛兰家族所有,丛兰作为明中期的重臣,其家族圣旨对研究封建官吏封赠制度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由丛氏三帧圣旨入手,通过对丛氏圣旨内容的艺术、文物价值剖析及研究,可以掌握明朝封赠制度的第一手史料。关键词:丛兰;圣旨;封赠制度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现藏有三帧明代圣旨,是弘治帝、正德帝先后追赠给南京工部尚书丛兰夫妇及其父母、祖父母的诰(敕)命。这三帧诰(敕)命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维护中央集权的政治举措、封建官吏的封赠制度、古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4期2021-04-22

  • 古代为什么不假造圣旨
    看到这样的情形:圣旨一到,现场总是跪倒一大片,见到圣旨就如同见到皇帝本人,圣旨上的字就是皇帝的金口玉言,就算天塌下来,接旨之人也必須照办不误。小小一张圣旨,能驱使天下,可以说回报率极高,制造假圣旨的人应该趋之若鹜才对,但为什么从没听说过有人用假圣旨忽悠人呢?难道是因为造假分子良心发现,不愿犯下欺君之罪吗?当然不是,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第一造不来,第二造不起!圣旨做工非常精细,制作的方法更是无人知晓。在制作圣旨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在监督把控,并在完工之后写

    奥秘 2020年12期2020-12-29

  • 说说圣旨那些事
    海霞康熙二十三年圣旨(馆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宫廷太监手捧一卷金灿灿的皇绫,宣读圣旨的场景。每一道圣旨都是一种古代文化的积淀、一段历史真实的缩影、一个时代的折射,它是研究封建官僚制度的典册,是一个王朝由兴转衰的见证,更是一幅珍贵的历史特种档案。镇馆之宝上世纪90 年代,韩城市档案馆迎来了这样一件镇馆之宝。为了对这道来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的圣旨进行全方位解读,档案馆多次请教专家对其进行了译注,逐渐揭开了其神秘

    陕西档案 2020年1期2020-04-14

  • 圣旨中的“钦此”始于何时
    钱国宏古代帝王的圣旨中,结尾处一般写有“钦此”二字,这是封建时代皇帝诏书的一种成形的套语。那么,“钦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对皇帝的决定、命令冠以“钦”字,主要是表达崇高与尊敬之意。“钦”,意为敬;“钦此”,即钦定此文,或此事或此内容是皇上决定的。这样,使圣旨更具有权威性。但是,“钦此”二字出现在圣旨上,并不是整个封建时代都有的。据《汉书》记载,汉代圣旨结尾是“制日:可”。即圣旨上直接说事,把事情或决定讲完,即行结尾,顶多在圣旨结尾加一个感叹词。查阅隋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13期2019-12-22

  • 卜灵望巧放圣旨
    坊上镶嵌着一个放圣旨的木架子,由于天长地久的风吹雨打,已经破烂不堪。有一天,邻居老蔡挑着竹竿出去晾衣服,不小心竹竿的前头碰到了圣旨架,只听得“哐当”一声,圣旨掉了下来。钱员外平时就是无事也要生是非,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那种人。今天看见自家牌坊上的圣旨被掀下来,这还了得?随即就带领家丁一干人等,到蔡二家把他捆了起来,要去衙门见官。蔡二家里人一齐跪在钱员外的面前,苦苦哀求他能高抬贵手,但是钱员外就是不理,执意要去打官司。正在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恰好卜灵望路过此

    北方人 2019年21期2019-11-08

  • 古人为什么不造假圣旨
    是代表皇帝身份的圣旨。在电视剧中我们时常看到,圣旨一出,乾坤即定。区区一张圣旨,却有极高的效用,按理说造假人应该趋之若鹜,可为什么没有人造假呢?归根结底,是因为仅靠民间技术和资金根本实现不了。圣旨做工精细,制作的方法少有人知。圣旨在制作的过程中有很多人进行监督把控,这些人在完工之后都要写上自己的名字。圣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管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很容易找到这个环节的负责人,随后便是极其严重的惩罚。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圣旨,一般由一个太监展开,宣读几句就读完

    读者·校园版 2019年16期2019-07-31

  • 卜灵望巧放圣旨
    坊上镶嵌着一个放圣旨的木架子,由于长年累月地风吹雨淋,已经破烂不堪。有一天,邻居蔡二挑着竹竿出去晾衣服,不小心竹竿的前头碰到了圣旨架,只听得“哐当”一声响,圣旨从里面掉了下来。钱员外平时就是无事也要生是非,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那种人。今天看见自家牌坊上的圣旨被掀下来,这还了得!随即就带领家丁一干人等,到蔡二家把他捆了起来,要去衙门见官。蔡二家里人一齐跪在钱员外的面前,苦苦哀求他高抬贵手,但是钱员外就是不理,执意要去打官司。正闹得不可开交,恰好卜灵望路过此处

    思维与智慧 2019年14期2019-07-31

  • 卜灵望巧放圣旨
    坊上镶嵌着一个放圣旨的木架子,由于长年累月地风吹雨淋,已经破烂不堪。有一天,邻居蔡二挑着竹竿出去晾衣服,不小心竹竿的前头碰到了圣旨架,只听得“哐当”一声响,圣旨从里面掉了下来。钱员外平时就是无事也要生是非,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那种人。今天看见自家牌坊上的圣旨被掀下来,这还了得!随即就带领家丁一干人等,到蔡二家把他捆了起来,要去衙门见官。蔡二家里人一齐跪在钱员外的面前,苦苦哀求他高抬贵手,但是钱员外就是不理,执意要去打官司。正闹得不可开交,恰好卜灵望路过此处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9年7期2019-07-25

  • 古人为什么不造假圣旨
    是代表皇家身份的圣旨。在電视剧中时常看到,圣旨一出,跪倒一片。区区一张圣旨,回报率超高,按理说造假人应该趋之若鹜,可为什么没有人造假呢?当然不是,归根结底原因是仅靠民间技术和资金根本实现不了。圣旨做工精细,制作的方法少有人知。圣旨在制作的过程中很多人进行监督把控,这些人在完工之后都要写上自己的名字。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不管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很容易找到这个环节的负责人,接受极其严重的惩罚。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圣旨,一个太监展开,几句就读完了。但这是不对的

    做人与处世 2019年8期2019-05-31

  • 奉天诰命圣旨盒:彰显的是天下第一家的气派
    皇宫太监手里拿着圣旨喊道:“圣旨到!”,然后接旨人携带家眷集体下跪,只听宣旨的公公大声读到:“奉天承运,皇帝昭曰……”这一幕,在备受皇家重视和尊荣的孔府,是经常发生的情景。孔府的重光门,除了重大盛典之外,也只有在这一刻才会在礼炮声中打开。讲究的孔府,也就有了别的家庭没有的特殊物品——圣旨盒。专门为迎接皇帝圣旨和保存圣旨精雕细刻而成,这是孔府与朝廷保持亲密关系和联络情感的最好佐证。“天下第一家”,离不开历代皇帝的推崇和优渥孔府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第,初期的孔庙

    旅游世界 2019年5期2019-05-28

  • 圣旨中的“钦此”始于何时
    古代帝王的圣旨中,结尾处一般写有“钦此”二字,这是封建时代皇帝诏书的一种成形的套语。那么,“钦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对皇帝的决定、命令冠以“钦”字,主要是表达崇高与尊敬之意。“钦”,意为敬;“钦此”,即钦定此文,或此事或此内容是皇上决定的。这样,使圣旨更具有权威性。但是,“钦此”二字出现在圣旨上,并不是整个封建时代都有的。据《汉书》记载,汉代圣旨结尾是“制日:可”。即圣旨上直接说事,把事情或决定讲完,即行结尾,顶多在圣旨结尾加一个感叹词。查阅隋唐时期

    文史博览·文史 2019年4期2019-05-14

  • 冷知识
    古人为何不造假圣旨任万杰造假自古就有,但古人无论怎么造假,都有一样东西没人敢动,那就是圣旨。在电视剧中常看到—圣旨一出,乾坤即定。区区一张圣旨,却有极高的效用,按说造假者应趋之若鹜,可为什么没人造假呢?归根结底,是因为仅靠民间技术和资金根本实现不了。圣旨的制作过程有很多人监督,他们在完工后都要写上自己的名字。圣旨使用過程中,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很容易找到这个环节的负责人,随后便是极其严重的惩罚。电视剧中,圣旨一般由一个太监展开,宣读几句就完了,但这不符合

    百家讲坛 2019年20期2019-04-30

  • 卜灵望巧放圣旨
    坊上镶嵌着一个放圣旨的木架子,由于长年累月地风吹雨打,已经破烂不堪。有一天,邻居蔡二挑着竹竿出去晾衣服,不小心竹竿的前头碰到了圣旨架,只听得“哐当”一声响,圣旨从里面掉了下来。钱员外平时就是无事也要生是非,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那种人。今天看见自家牌坊上的圣旨被掀下来,这还了得!随即就带领家丁一干人等,到蔡二家把他捆了起来,要去衙门见官。蔡二家里人一齐跪在钱员外的面前,苦苦哀求他高抬贵手,但是钱员外就是不理,执意要去打官司。正闹得不可开交,恰好卜灵望路过此处

    故事大王 2019年2期2019-03-12

  • 圣旨中的“钦此”始于何时
    古代帝王的圣旨中,结尾处一般写有“钦此”二字,这是封建时代皇帝诏书的一种成形的套语。那么,“钦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对皇帝的决定、命令冠以“钦”字,主要是表达崇高与尊敬之意。“钦”,意为敬;“钦此”,即钦定此文,或此事或此内容是皇上决定的。这样,使圣旨更具有权威性。但是,“钦此”二字出现在圣旨上,并不是整个封建时代都有的。据《汉书》记载,汉代圣旨结尾是“制曰:可”。即圣旨上直接说事,把事情或决定讲完,即行结尾,顶多在圣旨结尾加一个感叹词。查阅隋唐时期

    文史博览 2019年4期2019-01-10

  • 前朝的圣旨
    头儿说:“听说,圣旨丢了──”“啊──”众人大惊失色,虽然他们都不知圣旨是什么东西,但不妨碍他们吃惊,就算你说你的手纸丢了,他们也会大惊失色的。所以,大惊失色不是衡量事体大小的标准,尤其是对于闲人来说。“這些天,那么多人,都在找,这可是大事哩!”老冯是那么权威,谁让他坐的位置好呢?“听说圣旨能杀人,是一种凶器。”一个看似读过几天医书的家伙发言了。“否,圣旨,绝对是一种容器,一般都是黄金做成!”一个烧窑的老汉振振有词。我听了一笑,圣旨明明是一个人名,一听就是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8年8期2018-11-09

  • 明朝皇帝的大白话
    ,颁布过这么一道圣旨:“这文书各家见了啊,父母、妻子、兄弟、朋友,怎么劝诫,教休做这等恶人,合着天理仁心了行,却不好?”“有一等官人家,父母、妻子、兄弟一同害人,满家儿并无一个发仁心的,似这等全家坏了的,也好些个。”“这文书说得明白,一件件开得分晓,若还再如此害军,便是自己犯了又犯这般。难说你不曾见文书?不知道这文书又不是吏员话,又不是秀才文,怕不省得啊!”我敢赌100块钱,凡是第一次读到上述圣旨的朋友,肯定都会感到奇怪:咦,皇帝颁布圣旨,难道不是“奉天承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8年7期2018-08-04

  • 搓衣板上有圣旨?网友:我要回家翻箱倒柜
    绪皇帝颁发的一道圣旨。这块石板立在河边,因为表面刻着字,有摩擦力,一直被当作搓衣板用了几十年。后来河道被填了,石板就被填路了。2017年11月,村民发现上面有字,挖出来后,看出有“奉天承运”四字,怀疑是圣旨,于是上报到了温岭市文物局。经过研读,温岭文物局发现,这块石板上刻的内容是清光绪二十四年,也就是1898年的一道表彰圣旨。碑文记载了对三房村林家的一位官员林溥的嘉奖,表彰他在担任光禄寺署正期间尽职尽忠。这是温岭至今为止发现的第一张刻在石碑上的圣旨,对研究

    意林·作文素材 2018年4期2018-03-06

  • 明朝皇帝的大白话
    ,颁布过这么一道圣旨:“这文书各家见了啊,父母、妻子、兄弟、朋友,怎么劝诫,教休做这等恶人,合着天理仁心了行,却不好?”“有一等官人家,父母、妻子、兄弟一同害人,满家儿并无一个发仁心的,似这等全家坏了的,也好些个。”“这文书说得明白,一件件开得分晓,若还再如此害军,便是自己犯了又犯这般。难说你不曾见文书?不知道这文书又不是吏员话,又不是秀才文,怕不省得啊!”我敢赌100块钱,凡是第一次读到上述圣旨的朋友,肯定都会感到奇怪:咦,皇帝颁布圣旨,难道不是“奉天承

    益寿宝典 2018年27期2018-01-26

  • 皇帝的圣旨
    古装片里太监宣读圣旨的时候,首先都会念一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那么,在圣旨里,皇帝到底“曰”了些什么呢?在中国古代,帝令并不都称为“圣旨”,称“命”“令”“政”等,直到宋朝,皇帝和大臣们才通称帝令为“圣旨”。最早在圣旨开头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的是明太祖朱元璋,而这八个字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圣旨如何防伪?圣旨所用的布料均为上好的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上面的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圣旨两端翻飞的银色巨龙就是圣旨的“防伪标志”。有些圣

    创新作文(3-4年级) 2017年6期2017-12-02

  • 皇帝的圣旨
    皇帝的圣旨小创:古装片里太监宣读圣旨的时候,首先都会念一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那么,在圣旨里,皇帝到底“曰”了些什么呢?在中国古代,帝令并不都称为“圣旨”,称“命”“令”“政”等,直到宋朝,皇帝和大臣们才通称帝令为“圣旨”。最早在圣旨开头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的是明太祖朱元璋,而这八个字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圣旨如何防伪?圣旨所用的布料均为上好的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上面的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圣旨两端翻飞的银色巨龙就是圣旨的“防

    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7年17期2017-11-24

  • 明英宗为甘、凉二州佛寺颁赐的圣旨及《北藏》考略
    什寺同时下了两道圣旨,各颁赐《北藏》一部。这两道圣旨所载内容,包括字体、大小,书写格式、落款时间及用印等,都完全相同。圣旨及《北藏》乃至写经、佛经雕版,是研究我国佛教文化以及明、清佛教经典版本和甘肃河西佛教文化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研究明代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关键词]卧佛寺;罗什寺;圣旨;《北藏》[中图分类号]K87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8-0024-02明正统十年(1448)二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

    丝绸之路 2017年18期2017-09-22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什么意思
    莫阑珊圣旨开场白很多人都喜欢看古装剧,而古装剧中,太监或钦差大臣宣读圣旨的时候,都会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场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的正确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或者干脆不断句。《唐会要》中的卷十九,“让皇帝庙”记载:今睿宗、元宗既已祧去,又文敬等七太子,其中亦有追赠奉天承运皇帝之号,皆已停废。则让皇帝之庙,不宜独存。臣等参详,伏请准中书门下状,便从废毁,沿情定礼,实为协宜,制从之。这是有关于“奉天承运,皇帝诏

    意林·少年版 2017年16期2017-09-05

  • 清诰命、敕命圣旨艺术特色浅析
    【摘 要】圣旨是古代帝王所专予特发的宫廷文书,中国各大博物馆及档案馆等都藏有不同朝代皇帝所颁布的各种类型的圣旨。本文主要以厦门市博物馆馆藏的四道清嘉庆时期的诰敕圣旨为例,阐述了这四道圣旨形制、相关的历史信息及材质,探讨了清代诰命、敕命圣旨的样式,清代封赠制度以及圣旨载体织锦、绫的工艺特点。【关键词】清代 诰命 敕命 圣旨 内容 形制 工艺清代诰命、敕命圣旨是皇帝封赠时所用的诏令文书,它既是帝王荣宠臣下的象征,又是受封人员显赫身份与地位的凭证。清代诰命圣旨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6期2017-07-03

  • 朱元璋用白话文发圣旨
    后依旧用白话发布圣旨,只不过这该是自古以來最新鲜的圣旨了。有这么一个事情,某群岛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吏问咋办,朱元璋一道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中国的封建帝制实在漫长,浩如烟海的圣旨大多千篇一律,如此简洁扼要的圣旨恐怕只有他才能想得出来。不需要任何文秘代笔,只是“直抒胸臆”,想说啥就说啥,我说啥就是啥,看来朱元璋真不愧是白话文的第一人。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5期2017-05-26

  • 明成祖朱棣的“暖心圣旨
    成祖朱棣的“暖心圣旨”□ 刘杰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农历七月十一日,为防止即将动工的武当山宫观营建工程中出现虐待民工问题,明成祖朱棣特意颁发了一道让文化程度很低的民工都能听得懂的圣旨:“管工官员人等,务在抚恤军民夫匠,用工之时要爱惜他的气力,体念他的勤劳。关与粮食,休着他受饥寒。有病着官医们用心调治。都不许生事扰害,违了的,都拿将来,重罪不饶……恁(你们)官员官民人等,好生遵守着我的言语,勤谨用工,不许怠惰。早完成了,回家休息。故谕。”这道圣旨说的是大

    中外文摘 2016年24期2016-11-23

  • 波兰中央档案馆馆藏金帐汗国君主的一篇回鹘文圣旨
    文献档案馆的这篇圣旨是1393年由金帐汗国君主脱脱迷失写给波兰-立陶宛国王约盖拉(Jogaila)的,圣旨共25行,圣旨的右上方有红色印章。本文对圣旨进行拉丁文换写、转写、翻译和注释并介绍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关键词】金帐汗国;脱脱迷失;回鹘文;圣旨【中图分类号】[K852] 【文献标识码】 A脱脱迷失的这篇圣旨是于伊斯兰教历795年(公元1393年)写给波兰-立陶宛国王约盖拉(Jogaila)的,圣旨共25行,圣旨的右上方有红色印章。根据圣旨上的年份记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2期2016-10-21

  • 朱元璋用白话发圣旨
    后依旧用白话发布圣旨,一时之间竟然引领了“白话文运动”。有一次,某群岛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吏问咋办,朱元璋一道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中国的封建帝制实在漫长,浩如烟海的圣旨大多千篇一律,如此简洁扼要的圣旨恐怕只有他才能想得出来。选自《幽默与笑话》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6年10期2016-10-15

  • 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清代圣旨赏析
    肖露露[摘要]圣旨是封建朝廷褒奖功勋最直接的形式,也是皇权的集中表现。本文选取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的四件清代圣旨加以断句,并分析了圣旨反映的清代封赠制度。[关键词]驻马店市博物馆 清代 圣旨圣旨,是我国古代帝王发布重要文告的一种宫廷专用文书形式,起源于商周,历经秦汉、唐宋逐渐发展完善,至明清时达到了成熟阶段。圣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目前最常见的圣旨是封赠官员的诰命和敕命。明清时期有严格的封赠之制,不仅按照官员的原有品级各授给相应的官阶,而且不同等级的圣旨还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7期2016-08-08

  • 一道特殊的圣旨
    一次陛下给我们的圣旨不敢私藏在家里。”说完,曹彬把圣旨献了上去。这时,宋太祖却哈哈大笑,他慢慢地把圣旨拆开给大臣们看,大家都惊呆了:所谓的圣旨居然是白纸一张!原来,当初出征时,赵匡胤担心将领们不肯配合曹彬指挥,以致延误战事,因此想给曹彬一个先斩后奏的权力,可又担心他做出冲动的事情,白白损失了自己的爱将,于是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给曹彬的是一张白纸,却公开对将领们说这是可以先斩后奏的圣旨,以便形成震慑(shè),而一旦曹彬真的冲动,看到装在密信里的这张白纸也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5年12期2015-12-12

  • 圣旨出现我眼前
    了本是奔着清代的圣旨来的,但参观完后并没有发现传说中的圣旨,于是我忍不住问讲解员圣旨是否可以观看。她把我带到大厅中间那三个分别被朱红色绫幔盖住的玻璃展柜旁边,圣旨就在最里面的那个展柜。当绫幔揭开的时候,一个五彩的圣旨赫然出现在我面前。正中间是黄色为底的绸缎,盖有玉玺和圣旨颁发的日期,这个圣旨颁发的时间是“嘉庆三年十二月十二日”。黄色绸缎的左边是白色的绸缎,写的是满文,由于这个玻璃展柜的长度有限,圣旨没有完全展示完,所以满文后面是什么就看不见了。黄色的右边红

    大学生 2015年19期2015-10-16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该如何断句?
    常会出现太监宣读圣旨的镜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听得令人匪夷所思。因为在明代以前,圣旨的“开场白”根本没有这八个字,此乃十足的“戏说”和“穿越”!在中国古代,帝令并不都称为“圣旨”。据《中国圣旨大观》一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帝王之令分别称作“命”、“令”、“政”,直到宋代才开始通称帝令为“圣旨”。圣旨的开头语也不全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历朝历代各有其别:唐朝时,圣旨开头语多是“门下”两字,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如《肃宗命皇太子监

    国学 2015年6期2015-05-30

  • 周口市博物馆藏天顺五年圣旨赏析
    扫拂尘朗声高喊‘圣旨到,拜领圣旨的人纷纷跪下,太监宣读‘奉天承运,皇帝制日………的场景。我们对于圣旨的认识似乎仅限于影视作品的演绎中,而实际上,流传至今的圣旨原件不在少数。我们常说的圣旨,其实是对皇帝授官、赐爵或表彰功德诏令的一种俗称。这种诏令有两种,即诰命和敕命。诰命和敕命,原是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隋唐时用以专指帝王授官、封赠的命令,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圣旨并不是像影视作品中演绎的那样,用黄绫制成,半米多长,事实上它有严格的定制。明清两代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12期2015-04-15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若在古代,就叫“圣旨”。凡皇上下达的命令或指示,都可叫作“圣旨”,“圣”指皇帝,“旨”即旨意,“圣旨”就是皇帝的指示。它的宽度一般是一尺,长度则不限,明朝的圣旨一般长一两米,一米长的圣旨展开来读双臂还能承受,两米长的话必须拉面师傅才能胜任。到清朝,因为是汉满双文,从最右端往左写的是汉文,从最左端往右写的是满文,中间盖一红印。汉满双文内容一致,像中英文练习本一样一件事说两遍。所以,清朝圣旨的长度是明朝的两倍,最长到六七米。广播体操伸展运动做到极致也拿不到两端

    读者·校园版 2014年22期2014-05-14

  • 新沂市档案馆的清道光圣旨
    ,221400)圣旨,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布告臣民、委任官吏、册封宗室、表彰功德、告谕外邦等一种专用的文书形式,亦是帝王权力的载体和象征。制、诏、诰、敕等四种形式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新沂市档案馆珍藏有清道光十五年(1835)敕命一道。华贵典雅的皇家敕命该道光圣旨呈棕黄色,全长3 米,宽0.32 米,质地为提花锦缎,属“江宁织造” 专供皇宫颁发圣旨而织就,锦缎上均匀地分布着朵朵祥云图案,圣旨分满汉两种文字,汉文共296 字。开端“奉天诰命”四篆字端庄古朴

    档案与建设 2013年10期2013-08-15

  • 圣旨骨酥鱼 踏上新起点
    做为骨酥鱼祖,圣旨骨酥鱼千年传承,8年推广,凭借“鱼绝、味绝”和独一无二的特色,让众多学员赚的超出自己的想象,改写命运人生。“一条鱼卖过10年熟食老店”、“一条鱼盘活一个饭店”、“一个残疾人靠鱼买房买车”,这是一个又一个学员创下的财富故事。百尺竿头,再上层楼。2013年5月份后圣旨骨酥鱼将逐步转型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学员免费成为代理商。到时,是现做现卖、批发配送、代理销售,还是新老生意一起做,大钱小钱一起赚,学员可自由选择,小投资,大生意,财富之路会更加宽广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3年5期2013-05-14

  • 圣旨也有防伪措施
    或指示,都可叫做圣旨。“圣”指皇帝,“旨”即旨意,“圣旨”就是皇帝的旨意。电视上出现的那种卷轴圣旨,高度一般是一尺,长度则不限制,明朝一般一两米左右,一米的圣旨展开来读双臂还能承受,两米的话必须拉面师傅才能胜任。到清朝因为是汉满双语,从最右端往左写的是汉文,从最左端往右写的是满文,中间盖一红印。汉满双语内容一致,一个事儿说两遍,跟中英文练习本一样。如此一来长度加倍,最长的六七米左右。明清圣旨一般是卷轴形式,从轴的材质能看出级别:有玉、动物角、镀金……页面材

    视野 2011年22期2011-09-15

  • 圣旨也有防伪措施
    或指示,都可叫做圣旨。“圣”指皇帝,“旨”即旨意,“圣旨”就是皇帝的旨意。电视上出现的那种卷轴圣旨,高度一般是一尺,长度则不限制,明朝一般一两米左右,一米的圣旨展开来读双臂还能承受,两米的话必须拉面师傅才能胜任。到清朝因为是汉满双语,从最右端往左写的是汉文,从最左端往右写的是满文,中间盖一红印。汉满双语内容一致,一个事说两遍,跟中英文练习本一样。如此一来长度加倍,最长的六七米左右。任你广播体操伸展运动做到极致也拿不到两端,怎么读?答:两个拉面师傅。明清圣旨

    文苑 2011年10期2011-08-15

  • 骨酥鱼祖绝对实力 八方学员盛赞圣旨骨酥鱼
    陈 岩圣旨骨酥鱼作为骨酥鱼始祖、技术源头,自2005年面向大众推广以来,凭着“大品牌,金品质,让人放心”等一系列优势,让众多读者走上致富之路,看到圣旨骨酥鱼能赚钱,一些跟风仿冒者开始恶意炒作仿冒传授技术。浙江学员刘万昌说:选项目,不要看花多少学费,要看能赚多少利润,圣旨骨酥鱼看似学费高了点,但赚钱有保障,这才是真正的实惠啊。刘万昌在当地经营着一家海鲜馆,对做鱼也颇有研究,从2005年就开始关注圣旨骨酥鱼,后来又看到有人跟风仿冒传授技术,尽管仿冒者的广告写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09年12期2009-12-31

  • 技术精尖美味天成 圣旨骨酥鱼读者节上大放异彩
    岩实力强人气旺圣旨骨酥鱼展会现场飘奇香凭借着骨酥刺烂、肉鲜味美的烹鱼绝技,圣旨骨酥鱼在全国众多的小本创业项目中,一直颇受关注。连续多次被读者评为:“品牌项目”、“小本创业金牌项目”和“最受读者欢迎项目”。邯郸市现代饮食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圣旨骨酥鱼唯一授权的培训总部,也一直是深得读者信赖的“诚信企业”。集实力、品牌、技术、源头和荣誉于一身的圣旨骨酥鱼,在2009年10月23日举办的《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第三届读者节上,不但满载而归,而且风光无限,论实力、比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09年12期2009-12-31

  • 千年绝技尽展华夏魅力 圣旨骨酥鱼再度走出国门
    鱼绝“千年绝学,圣旨骨酥鱼,真棒!”这话可不是老王卖瓜,是一位从韩国慕名前来求此绝艺的学员,在品尝了圣旨骨酥鱼后,发出的由衷赞叹!奇怪,韩国人怎么知道圣旨骨酥鱼?还不辞万里跨国求艺?今年6月的一天,韩国的尹太日先生,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竟然慕名来到了圣旨骨酥鱼总部,他一进门就表明了自己要学习的意愿,还小心的询问负责人,这项千年绝技是否肯传授给外国人?原来,尹太日先生,居住在韩国首尔,父母那一代从中国移居韩国,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互联网上搜索到了关于圣旨骨酥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09年8期2009-11-18

  • 拼真假 找源头圣旨骨酥鱼技术正宗就是绝
    骨酥鱼的发源地,圣旨骨酥鱼这一千年绝技于2005年面向大众推广,2000名读者从这里走向创富的道路。在采访圣旨骨酥鱼之前,曾有一位学员向记者讲述他第一次食用圣旨骨酥鱼的那种极致感受:“麻辣骨酥鱼有一种浑然天成的麻辣香味,五香骨酥鱼浓香中透着清新,鱼肉香、鲜,品一口绵、软,硬度适中,一咬有些弹性,牙接触的时候鱼肉释放出奇异的鲜香,进到喉咙里有一种特殊的享受,余味绕口,真是珍品!美食追求的就是这种境界,依我看,吃一口就不虚此生,学费3800元真是不贵!”为了探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09年9期2009-11-03

  • 鱼品天下 圣旨为尊 圣旨骨酥鱼千年底蕴无人及
    传承、底蕴深厚的圣旨骨酥鱼,即使跟风仿冒者使出浑身解数,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仍旧使其望尘莫及。千年鱼王再现江湖放异彩圣旨秘籍烹得美味传四方千年绝艺如何再现江湖?圣旨秘籍缘何与众不同?数年来,圣旨骨酥鱼为何能在数百种投资项目中脱颖而出?竞争下,圣旨骨酥鱼又是如何击败对手名震四方?关于这一切,似乎选项的读者有着太多的疑问,竞争的同行有着太多的谜团。为了让拿着血汗钱创业的读者明辨真伪,为了让渴望脱贫致富的创业者选项无忧,记者决定再次电话连线圣旨骨酥鱼的客户经理王月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09年4期2009-06-10

  • 良心品质+金子招牌 圣旨骨酥鱼学员大赚特赚
    2005年年底,圣旨骨酥鱼第一篇报道问世,从此势如破竹,凭着“鱼绝、味绝、营养绝”火遍全国。3年多来。圣旨骨酥鱼所到之处,横扫各地鱼类消费市场,刨下一个又一个销售奇迹。进入2009年,各地学员更是捷报频传,新疆阿克苏学员郑伊妹,仅一个春节就净赚2万多元……千年专一做鱼实力无人能及“天下贡品千千万,圣旨荣耀仅赵家”。众所周知,每个地方似乎都能找出那么一两种所谓的“贡品”,但作为贡品真正被皇帝颁旨御封的。有据可查的,只有邯郸的赵家圣旨骨酥鱼,其历史地位无人比肩

    生意经·经营金版 2009年4期2009-05-11

  • 良心品质+金子招牌圣旨骨酥鱼学员大赚特赚
    2005年年底,圣旨骨酥鱼第一篇报道问世,从此势如破竹,凭着“鱼绝、味绝、营养绝”火遍全国。3年多来,圣旨骨酥鱼所到之处,横扫各地鱼类消费市场,创下一个又一个销售奇迹。进入2009年,各地学员更是捷报频传,新疆阿克苏学员郑伊妹,仅一个春节就净赚2万多元……千年专一做鱼实力无人能及“天下贡品千千万,圣旨荣耀仅赵家”。众所周知,每个地方似乎都能找出那么一两种所谓的“贡品”,但作为贡品真正被皇帝颁旨御封的,有据可查的,只有邯郸的赵家圣旨骨酥鱼,其历史地位无人比肩

    生意经·创业银版 2009年4期2009-05-05

  • 千年传承成就绝世美味 圣旨骨酥鱼缔造财富盛宴
    刺烂、鱼形完整的圣旨骨酥鱼,一朝闻名天下惊;辉煌三载,步步为营,口碑频传、名冠全国的圣旨骨酥鱼,绝世美味赢美誉;六大绝技,六大免费,底蕴深厚、正宗秘方的圣旨骨酥鱼,源远流长无人及;骨酥鱼,圣旨骨酥鱼,还将红遍2009的圣旨骨酥鱼……一朝闻名天下惊圣旨骨酥鱼震撼美食界2006年,在中国美食界闯出一匹黑马,凭借一句看似简单的“骨酥刺烂,香飘千年”,而风靡天下,她的名字自此响彻华夏——圣旨骨酥鱼。2007年,圣旨骨酥鱼发展速度让同行感到震惊和艳羡,每月几百名加盟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09年3期2009-04-30

  • 寻鱼祖拜真师独传圣旨秘籍 讲口感比品质敢称货真价实
    刺?在没有接触“圣旨骨酥鱼”以前,我真不相信,但现在,不仅相信了吃鱼不吐刺儿的事实,而且着实尝到了这道美食的鲜美,见识了烹制的精道!除了骨酥刺烂,鱼鲜味美的产品优势之外,圣旨骨酥鱼作为一技之长,让无数的求技者找到了生财之道,圣旨骨酥鱼巨大的品牌号召力,助学员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杂志对圣旨骨酥鱼连续报道了4年,老读者可能对它的特色和优势了如指掌,但仍有一些经营和选项的疑虑不得其解;新读者可能只看到了成功创富者的故事,对它的绝学和卖点仍是一知半解。那么本期,记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09年11期2009-01-18

  • 释《真约》
    约外真约添,爷哥圣旨乃真约,齐遵圣旨莫二三”。“爷哥下凡立真约,上天窄门齐寻着”,这里所讲的“爷哥圣旨”无疑是指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代天父天兄传言”而说的话,与《钦定士阶条例》中提及的“天命真圣主诏旨”是一回事(太平天国前期规定“圣”字只能用于天父天兄)。《真约》即“爷哥圣旨”。考《天条书》至迟在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年)已经成书,而东、西两王分别在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年)三月、九月“代天父、天兄传言”,至此时他们才跻身于拜上帝会领导核心,《

    读书 1986年2期198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