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匠
- 修鞋
好在不远处有家老皮匠鞋铺,我见时间还早,便收起雨伞走了进去。一位酷小伙正坐在小板凳上,一只脚翘在一旁,老皮匠低着脑袋在给他修鞋。过了一会儿,鞋修好了。他穿上脚,站起来走了几步,觉得挺满意的。“多少钱?”小伙子问道,掏出手机来准备用微信支付。老皮匠是个哑巴,见状忙摇摇头,嘴里“阿巴阿巴”地说着,并伸出两个手指,做着捻了捻动作。“纸币?我可没有。”小伙子一脸无奈,对老皮匠叽咕道:“哼,真是老土,现在出门谁还带现金?微信支付,难道不是付钱吗?你不接受,那我也就没
上海故事 2023年9期2023-11-01
- 纳西族“皮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居客栈家具交融共生
9)一、纳西族“皮匠非遗”纳西族作为迁徙的游牧民族,与皮革的亲密关系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丽江束河古镇曾经就是驰名滇西北乃至滇藏川地区的皮革加工基地。皮匠从明代初期扎根束河,到晚清民国的繁荣,再到建国后的蓬勃发展,历经600 多年,各个历史阶段都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纳西族长期依靠着精湛的皮匠技艺,成为维持生计的重要营生。2002 年美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考察了丽江束河古镇“皮匠村”皮匠传统手工艺,2006 年,束河“纳西族皮毛皮革加工制作手工艺”入选为县级非物质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5期2023-06-02
-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有三个摆小摊的皮匠,因为长相难看,被称为“丑皮匠”。这几人的手艺还算过得去。听说诸葛亮为难东吴的事情,心里不服,就聚在一起想办法造铜葫芦。几天后,他们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了葫芦的样子,然后用牛皮缝制出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的时候,将葫芦埋在里面,果然铸成了铜葫芦。于是,人們就用“三个丑皮匠,赛过诸葛亮”来形容集体智慧的力量。由于发音相近,“丑皮匠”被传成了“臭皮匠”。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4期2023-04-11
- 姑苏小巷两头通
了开放性肺结核。皮匠铺其实更不能称为店的,好像也不能称摊,就是一个居民家客厅的墙角边,蜷缩着一位残疾老人,身边堆满了皮匠的工具,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他的工作室只是占了人家客厅的一角,我想还是称它铺吧,皮匠铺。不知为什么,我们小时候,皮匠铺、皮匠摊还真不少,有时小巷里也会来一个流动担子。皮匠在街头干一天,生意好的,顾客都排着队。想想也不奇怪,那时候,很少有皮鞋和球鞋,孩子身上衣、脚上鞋,都是母亲一针一针缝出来的。我依稀记得,黄昏的灯光下,母亲“咝啦、咝啦”
苏州杂志 2022年6期2023-01-28
- 东坛井的陈皮匠
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但古城里严格遵守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了。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陈家大院子的正门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2年12期2023-01-10
-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有三个摆小摊的皮匠,因为长相难看,所以被人们称为“丑皮匠”。这几个人手艺还算过得去。听说了诸葛亮为难东吴的事情,三个皮匠心里不服,就聚在一起想办法造铜葫芦。几天后,他们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了葫芦的样子,然后用牛皮缝制出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的时候,将葫芦埋在里面,果然铸成了铜葫芦。于是,人们就用“三个丑皮匠,赛过诸葛亮”来形容集体智慧的力量。由于音调相近,“丑皮匠”被传成了“臭皮匠”。其实,“皮匠”是“裨将”的谐音。在古代“裨将”是“副将”的意思。这个俗语的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2期2022-03-10
- 汉字故事之三个臭皮匠
人们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人们说,这话的意思就是众人的智慧合起来赶得上诸葛亮的才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佩服诸葛亮。众人的智慧真是厉害呀!这里的“臭”是技艺不高的意思。小孩儿不求甚解,就这样囫囵吞枣地记住了,还经常拿出来用。上了中学,我开始学会思考了,偶尔一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指干活方面吗?显然不是。就算三个皮匠手艺再差,做的鞋也比诸葛亮做的好呀!是指智谋方面吗?可是,三个臭皮匠,他们可能连行军打仗都没有见过,怎么比得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2年2期2022-02-08
- 小皮匠与靰鞡鞋
我的家乡,提起小皮匠,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小皮匠最拿手的绝活就是缝制靰鞡鞋。靰鞡鞋也叫乌拉鞋,是东北民间用动物皮子制做的鞋,也叫土皮鞋,是北方满族先民发明的。传说有一年乾隆皇帝来到关东地区巡视,他看到好多人的脚都用一块皮子裹着,他问道:“这是什么?”百姓回答:“这是鞋。”乾隆皇帝是一位聪慧有学识的人,于是说:“此鞋独到奇特,又备受边民喜爱,既然没有名字就叫乌拉鞋吧。”因为乌拉是地名,这鞋又是皮革做的,就用靰鞡代替,后来人们为
海燕 2021年11期2021-11-07
- 做皮匠的二舅
什么呢?他愿去学皮匠。学了半年,父亲又为他制了一副皮匠担子,买了三张牛皮,他就上街开业了。生意还算凑合,起码可以养得起自己和舅母了。二舅是个很有趣的人,会讲故事说笑话,还会教我猜谜语,比如他让我猜两个字:“少一笔能领雄兵百万,多一笔能教弟子三千”。我那时肚里没几滴墨水,使劲猜也猜不出来。他告诉我前一句谜底是老师的“师”,少一笔就成了“帅”,帅就是打仗的元帅,能领雄兵百万;后一句谜底就是“帅”,你看帅字添上一笔就成了“师”,老师就能教三千弟子呀。接着他就讲三
莫愁·小作家 2021年9期2021-09-22
- 翻个儿
了,人送外号“伍皮匠”。酒坊生意好,后院里堆满了空置的酒坛子。空坛子再用来酿酒,要彻底清洗干净,否则会影响酒的口感。土陶做的酒坛两尺多高,狭口大肚细长身子,刷干净不容易。伍皮匠抓了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叫陈实,在洺河边专门刷酒坛,刷不好就不给吃饭,把孩子折磨得就剩皮包骨了。这天午后,陈实望着那堆还未清洗的酒坛,不由得叹了口气。这时,一个宽厚的声音在旁边说:“孩子,这坛子很难刷吗?”陈实抬头一看,见一个面目慈祥的老头从一块大石头后走了出来,答道:“是啊,老爷爷
故事会 2020年23期2020-12-04
- 小地名考
史落幕于烟尘之处皮匠街土司领地的最北端中原王朝的流官也从未来过这里这有着大片牧场,有市名叫皮匠街的地方皮匠街的皮匠,大多已亡故他们的手艺,只有很少的几件还挂在酒吧墙上比如,一副包着皮革的马鞍一只鼓风的皮囊怎么看都像一具风干的尸体活着时他们已在时间里转行死后就像泥鳅一样钻进泥土要不了多久皮匠街的最后一条泥鳅也会钻进泥土那时,皮匠街再也找不到一个皮匠
散文诗 2020年8期2020-11-22
- 小地名考
史落幕于烟尘之处皮匠街土司领地的最北端中原王朝的流官也从未来过这里这有着大片牧场,有市名叫皮匠街的地方皮匠街的皮匠,大多已亡故他们的手艺,只有很少的几件还挂在酒吧墙上比如,一副包着皮革的马鞍一只鼓风的皮囊怎么看都像一具风干的尸体活着时他们已在时间里转行死后就像泥鳅一样钻进泥土要不了多久皮匠街的最后一条泥鳅也会钻进泥土那时,皮匠街再也找不到一个皮匠
散文诗(青年版) 2020年4期2020-07-28
- 何鸿舫巧治“黑疸病”
一个半死不活的小皮匠,躺在茅柴院里苦苦呻吟。何鸿舫顿时起了恻隐之心,便起身下船,上岸询问小皮匠的病委。原来小皮匠生了黄疸病,现已变成黑疸。俗话说“黄疸变黑疸,棺材里進一半”。所以病情危在旦夕。何鸿舫掰开小皮匠的眼皮看了一下,接着问道:“你是不是经常到河里洗冷水澡?”小皮匠有气无力地回答:“是的,一年到头居无定所,洗冷水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解完小皮匠的病情之后,何鸿舫对他说道:“快到我船上,随我回家治病。”小皮匠面露难色地回答:“老爷,我穷得一分钱也没有
小读者之友 2020年6期2020-07-06
- 找不到的失踪者
张家口有个姓胡的皮匠,一年到头总是到草原来做皮活,大伙儿都叫他胡皮匠。胡皮匠心好,收皮张不勒价;做皮活,不多要钱。大伙儿对他也不见外,有啥好吃的都给他送。有一天,来个骑青牛的老头,看样子七十开外。这人到胡皮匠的窝棚时,眼见天就擦黑了。胡皮匠把他留下住在一起。唠嗑中知道他姓孙,来自山东,到关东找儿子。他俩唠得挺投缘。可睡到半夜老头就病了。第二天一早,身子火炭儿一样烫手。胡皮匠托当地人帮助弄点草药吃了,烧退了点儿,病仍不见强。有人劝告胡皮匠“七十不留宿,八十不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20年6期2020-06-29
- 三个臭皮匠能抵上诸葛亮吗?
从什么时候起,臭皮匠和诸葛亮扯上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里的“皮匠”是否是“裨将”(副将),咱且不论,权当“皮匠”。这句俗语,意思是人多智慧就多。近读汪弱之先生的大作《三个诸葛亮抵个臭皮匠?》(《杂文月刊》原创版2019年3月上),文章说:“诸葛亮一定胜过臭皮匠吗?臭皮匠一定不如诸葛亮吗?我以为不一定。固然在通常情况下三个臭皮匠只抵得上一个诸葛亮,但三个诸葛亮只抵得上一个臭皮匠甚至三个诸葛亮还抵不上一个臭皮匠的情形也是有的。”接下来作者列出三
杂文月刊 2019年5期2019-08-04
- 皮匠次仁顿珠
是这个祖传六代的皮匠家族中最后一位皮匠。他十岁开始跟着父亲学手工皮艺,今年二十八岁,铺子门口坐着六岁的女儿和四岁的儿子。顿珠说,儿子长大后说啥也不让他当皮匠了,要让他好好念书,出去干点别的。顿珠说,小时候他也不愿意做这个,父亲硬逼着他学,没办法。做皮子很累,也挣不着多少钱。他们家做了一百多年皮子,还呆在这个旧房子里,结婚都没盖一间新房子。顿珠的母亲有七十多岁,她并不觉得皮货的生意不好做了。她说,早晚会有人来,把这些好看物件都买走,得抓紧缝出来更多的茶盐袋、
西藏人文地理 2019年3期2019-06-27
- 昔日走街串巷的修鞋匠
人们习惯地称他“皮匠大爷”。解放初期,在朝阳门外几乎没有修鞋的店铺,那时的修鞋师傅都是挑着挑子走街串巷为老百姓服务。皮匠大爷也是如此,找个向阳、背风的墙角,放好挑子,拿出修鞋的各種工具,比如锥子、针、线、小钉子、胶皮等物品,等顾客来修鞋。他不善言谈,从来也不吆喝。接活儿时他看看鞋,不用主雇说,就知道怎么修。每天他都是低头忙碌着缝鞋,从没见他与别人聊天。他干活儿麻利,只见他左手拿针线,右手拿锥子,锥子扎透鞋底刚拔出,左手的针线就穿进去了,双手用力使劲儿,一针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15期2019-05-13
- 皮匠的心得
出名的,就要数马皮匠了。马皮匠那个手艺活儿,在整个三湾镇一带都是排得上号的。传统手艺,三湾镇就出做皮匠活的。顺着镇子口数起,一条古街子两边不下二十家,都一水的做皮匠活,生意都好都忙得脚板翻。马皮匠不在镇子上开门市摆摊子,就在马家河做手艺,生意仍旧忙不过来。马皮匠那皮匠手艺,真是做绝了。一块皮子在他手里就不是皮子了,就是花就是卷,上下左右摆弄几手,再武刀弄剪地龙飞凤舞一阵,一双皮鞋就有模有样了。听好些个人说,马皮匠蒙着眼睛花不上一个钟头就能做出一双皮鞋,那手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9年2期2019-04-25
- 皮匠的心得
出名的,就要数马皮匠了。马皮匠那个手艺活儿,在整个三湾镇一带都是排得上号的。传统手艺,三湾镇就出做皮匠活的。顺着镇子口数起,一条古街子两边不下二十家,都一水的做皮匠活,生意都好都忙得脚板翻。马皮匠不在镇子上开门市摆摊子,就在马家河做手艺,生意仍旧忙不过来。马皮匠那皮匠手艺,真是做绝了。一块皮子在他手里就不是皮子了,就是花就是卷,上下左右摆弄几手,再武刀弄剪地龙飞凤舞一阵,一双皮鞋就有模有样了。听好些个人说,马皮匠蒙着眼睛花不上一个钟头就能做出一双皮鞋,那手
短篇小说 2019年2期2019-03-08
- 一桩案件的第六周年
勇气抓住了门搭,皮匠是这时候将她拉开的,不知道皮匠怎么突然出现的。皮匠拖着她的身体,她的身体轻得像一根麻秆。皮匠将她拖到了家门口,在拖她进屋时,魏小麦偎在了他的胸前,嘤嘤地抽泣,猫一样,低低的,时而高起来。直到她安静下来,皮匠才离开。那个人呢,却摆脱不了,已经缠上或者谗上了。又一次,贾富贵进了院子,她下意识地去关门,贾富贵有防备,“哗啦”把门推开了,抓住魏小麦,使劲往怀里搂。魏小麦挣脱着,说,你是表叔、长辈,不能这样!贾富贵冷笑,魏小麦,你想甩开我?别说现
福建文学 2019年1期2019-02-01
-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和谐相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口口相传,人们便将“裨将”说成了“皮匠”。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捕捉狼,就不要怕跑路,不要怕費鞋。不过有些地方方言管“鞋子”叫“孩子”,于是在流传过程中变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王八蛋:这是民间一句骂人的话。实际上,这句话本来是“忘八德”。古代,“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8年11期2018-04-15
- “臭”皮匠开启法国“香”时代
国格拉斯的“臭”皮匠皮埃尔发明制作的动物香精。皮埃尔家族世世代代从事皮革制造,到了皮埃尔这一代,其传统手工业是使用橄榄油熟皮技术制作手套。然而,经过橄榄油熟皮后的气味真的不好闻,皮埃尔每天被难闻的气味熏得受不了。有一天,他撂下工具,捂着鼻子抱怨:“难道就没有香味能盖过它?”皮埃尔的话惹得大家纷纷笑话,大家的笑声刺激了皮埃尔寻找香味的决心。经过多方打听和寻找后,他终于觅得龙涎香、麝香、麝猫香等几种动物香料,并且成功制成了动物香精。后来,聪明的皮埃尔开始试着在
百家讲坛(红版) 2018年1期2018-03-29
- 致敬文明湛江的一位老者
门靠街角处有位老皮匠,支起个小摊做些补鞋、修拉链的皮匠营生,这种修鞋摊到处都是,最平凡不过。因此,我来来往往无数次,却从未留意过。那些日子,脚下一双为我“服役”年余的皮鞋,鞋底磨穿了个小洞,雨天有点渗水。我准备扔掉,但又想不妨修修。我拎着那双鞋来到老人的摊前,这里凌乱芜杂,地上扔满了破旧不堪的皮鞋,如果不是为了修鞋,我会忽略这个平凡的小摊,忽略这个平凡的老人。他是一位头发略带花白的老人,坐在一张旧帆布椅子上,戴着一幅老花镜,正聚精会神地用缝线机为一只开裂的
湛江文学 2017年3期2017-11-30
- 向一位西畴老者致敬
门靠街角处有位老皮匠,支起个小摊做些补鞋、修拉链的皮匠营生,这种修鞋摊到处都是,最平凡不过。因此,我来来往往无数次,却从未留意过。那些日子,脚下一双为我“服役”多年的皮鞋,鞋底磨穿了个小洞,雨天有点渗水。我准备扔掉,但又想不妨修修。我拎着那双鞋来到老人的摊前,这里凌乱芜杂,地上扔满了破旧不堪的皮鞋,如果不是为了修鞋,我会忽略这个平凡的小摊,忽略这个平凡的老人。他是一位头发略带花白的老人,坐在一张旧帆布椅子上,戴着一副老花镜,正聚精会神地用缝线机为一只开裂的
含笑花 2017年6期2017-11-28
- 修 鞋
坐在修鞋摊上的小皮匠。李大妈对戴墨镜的人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每次看到小皮匠,心里就嘀咕,好好的一个小伙子,干吗老戴着墨镜,搞得像黑老大。小皮匠很敬业,整天守着修鞋摊寸步不离,除了上厕所,连午饭也是在摊上吃的,但即便如此,修鞋生意依然清淡。那天,李大妈实在忍不住了,走到路对面对小皮匠说,小伙子,不是我赶你走,这里太偏了,没生意的,你还是去别的地方吧。小皮匠抬起头,瞄了一眼李大妈,慢悠悠地转动着手上的修鞋锤子说,生意是等来的,急不得。李大妈往前挪了两步,试图跟小
连云港文学 2017年9期2017-11-13
- 宰相皮匠
张良镇的皮匠张艮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当宰相,就当皮匠。”张良镇,因汉代名相张良曾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张良镇的张艮自己有着绝对自信:“我虽然是个皮匠,其实和留侯张良只差一点。”别人不解:“差在哪一点啊?”张艮先是故作高深地笑而不答,对方追得急了,才慢悠悠一字一顿地说:“良字者,只在其上比艮字多一点。我张艮和留侯张良比,可不是只差一点?”对方恍然,继而笑骂:“真是大言不惭。”笑骂归笑骂,对皮匠张艮依然亲而敬之。原因无他,只因为他是皮匠高手中的高手。张
小说林 2017年6期2017-11-08
- 老皮匠自创“天衣无缝”修补术
过的痕迹。这位老皮匠名叫肖德林,今年已84岁高龄,他自创了一套“天衣无缝”修补术,使得一件件破损的皮具在他手中“起死回生”。很多人并不知道,肖德林最初学的手艺是裁缝。后来,他“阴差阳错”做起了皮匠。“把破损的皮具修到几乎‘天衣无缝,这门手艺很见功夫,没有师傅教我,完全是我在这几十年间自己琢磨出来的。”说起自己的这门绝活,肖德林一脸自豪。运用示例老手艺总是这样,科学告诉我们,这些老手艺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因为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7年22期2017-07-10
- 马与鹰
了寻求安逸,贪图皮匠提供给它的丰富饲料,结果被皮匠喂肥后剥了皮!都灵大学为什么要以被剥皮的马和被饿死的鹰作为校徽图案呢?这里有着极其深刻的寓意,它时时刻刻警示着年轻的学子们:一个人的生存需要劳动和技能,贪图安逸又无劳动技能就意味着死亡!素材点击都灵大学巧借校徽图案警示莘莘学子:一个人首先要通过劳动拥有起码的生存技能,否则一切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大自然给了我们很多人生启示。适用话题掌握生存技能 自然的启示 崇尚與热爱劳动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42期2017-06-06
- 工匠精神
被重点保护了。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丁对着的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皮匠的手艺好,补的鞋既巴适又牢实。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呦,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皮匠才不这样想,他悠闲自在地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20期2017-05-27
- 鹰和马
,上帝把它换到了皮匠家。皮匠给马的活儿不多,吃的饲料也好。可是,没过几天,这匹马就被皮匠杀了,剥了皮制成了皮制品。都灵大学的创始人把这两尊雕塑放在大门口,就是要提醒人们,不要像饿死的鹰那样,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人一定要学会劳动和谋生的本领;也不要像被剥皮的马一样,贪图享乐,害怕艰苦,这山望着那山高,只有不怕吃苦,踏踏实实地做事,才是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
农家参谋 2017年7期2017-03-25
- 东坛井的陈皮匠
晓东坛井的陈皮匠■何晓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这样的地方如果历经了古代的繁华、近代的落寞和现代的闭塞,它的离奇故事便会延续下来。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块光滑的青石板上,都有一双莲花一样的小脚在轻歌曼舞;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
雨花 2016年15期2016-11-26
- 东坛井的陈皮匠
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但古城里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了。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沿街的铺面不过三十多平方米,被皮匠娘子拿来开了一家丝织作坊,专门手工制作丝织被褥。作坊的后面,有两套天井一個后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前面的一套天井他们老两口在住,后面一套天井是
作文·初中版 2016年7期2016-08-24
- 东坛井的陈皮匠
一个上线掌钉的小皮匠。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沿街的铺面不过三十多平方米,被皮匠娘子拿来开了一家丝织作坊,专门手工制作丝织被褥,是古城的定点旅游商品。作坊的后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前面的一套天井他们老
雨花 2016年8期2016-08-23
- 杨皮匠鞋业举行新春团拜会
杨皮匠鞋业举行新春团拜会2016年1月8日下午,雅安市杨皮匠鞋业有限公司在雅安红珠宾馆举行2015年度工作总结暨2016新春团拜会,来自杨皮匠鞋业的各地经销商、各合作厂负责人以及特邀嘉宾等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杨皮匠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德贵首先发表了新春致辞,向各位来宾致以新春的祝贺;副总经理郑学芬女士总结了2015年度的工作,并宣读了2016年企业发展目标计划。特邀嘉宾雅安同记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同信、四川省雅通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树莲、杨
西部皮革 2016年3期2016-08-11
- 同和里
里弄堂口,一边是皮匠摊,一边是剃头摊。对上海的大多数弄堂来讲,这属于标准配置,但对同和里来说,似乎别有意味。摆皮匠摊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小皮匠。小皮匠姓啥叫啥,没有人在乎,大概只有居委会的人知道。皮匠是个很奇怪的职业,只要你不是生就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只要你是在别人的眼皮底下慢慢变老的,只要你的吃饭家什是楦头铁砧胡桃钳榔头,你就永远被人叫作小皮匠。哪怕你已经过了五十岁,哪怕你脸上皱纹密布如刀凿斧刻,哪怕你天生长了两条白眉毛,你还是被人叫作小皮匠。等到你已经完全
小说界 2016年3期2016-06-06
- 环境描写
问题。东坛井的陈皮匠何 晓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静和自信,哪怕他只是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6年1期2016-05-30
- 渐行渐远的匠人们(十一)
●霍金林皮 匠皮匠,一般是指用皮革制作或修理各种皮件的匠人。修鞋匠是皮匠的一种,以修旧鞋为主。其所做的活除缝绽外,还有换鞋底,换拉链,钉前后掌、打皮虎头、钉扁掌,以及新鞋挂弯子等等。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穿皮鞋是件很显派头的事情,那么给皮鞋钉上两只走起路来“叮叮”响的鞋掌更是时髦之举,完成这项工作的便是皮匠了。随着城市化物质生活的日益发展,如今的修鞋已经机械化了。但是在街头巷尾,还依旧可见昔日被称作“皮匠”的师傅,一个简陋的工具箱,加上钻子、钉子、锤子和几把
对联 2016年6期2016-05-25
- 敝履
门靠街角处有位老皮匠,支起个小摊做些补鞋、修拉链的皮匠营生,这种修鞋摊到处都是,最平凡不过。因此,我来来往往无数次,却从未留意过。那些日子,脚下一双为我“服役”年余的皮鞋,鞋底磨穿了个小洞,雨天有点渗水。我准备扔掉,但又想不妨修修。我拎着那双鞋来到老人的摊前,这里凌乱芜杂,地上扔满了破旧不堪的皮鞋,如果不是为了修鞋,我会忽略这个平凡的小摊,忽略这个平凡的老人。他是一位头发略带花白的老人,坐在一张旧帆布椅子上,戴着一幅老花镜,正聚精会神地用缝线机为一只开裂的
唐山文学 2015年6期2015-11-15
- 兄弟皮铺
下有几十口子。李皮匠和陈皮匠的手艺都是远近出名的,生意自然很好,即使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两家日子也过得很滋润;加上“红皮”“白皮”互不干扰,没有什么利益纠葛,他们几十年相敬如宾,脸都没有红过一次。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年两家却结下了深仇大恨。那是一个寒冬的早晨,北风像刀子一样刮着,雪粒子漫天飞舞,打在脸上“啪啪”作响。李皮匠和陈皮匠一人赶着一张马爬犁,去城里的货栈进牛皮,他们每次进货都是结伴同行,为的是互相有个照应。到了城里,进了货栈,两人就忙活起来。这一
故事会 2015年13期2015-05-14
- 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晓从此,陈皮匠和古城的其他皮匠一样,下午也要补鞋了。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了。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 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正对着的巷子里, 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皮匠的手艺好
中华手工 2014年8期2015-02-09
- 飞墨补点
书自活,晚上帮王皮匠家看管门店,顺便观书练字,倒也清闲快活。王皮匠是翠湖边上一个做皮货生意的商人,生意发家后,盖起新房,想附庸风雅,遂做一大匾,求徐人龙题字。徐人龙深恨商人鄙俗,但居其篱下,不好推辞。见王皮匠家背靠圆通山,面临翠湖,山水相连映碧波,灵机一动,问王皮匠说匾上题“玉波池”三字可好。王皮匠虽不知到底是何意,却也连声说好。是日王皮匠大张旗鼓,摆宴八十余席,遍邀亲朋好友,庆祝新居落成兼挂匾仪式。徐人龙早已把匾题好,用红布蒙之,说挂上才能揭布。宴席开始
四川文学 2014年34期2014-08-15
- 新伊索寓言
捕鸟人紧紧掐住。皮匠的邻居有个人住在皮匠家隔壁,他忍受不了那些牛皮的臭味,就一次又一次地要求皮匠赶快搬家,但皮匠总是拖延着不搬。直到某一天皮匠整理家什准备搬家了,那邻居闻讯过来拉住皮匠的手,恳求皮匠千万别搬家。皮匠很不解,问邻居:“我搬走不正是你一直希望的吗?”那邻居忙解释:“那是过去,如果现在不让我闻牛皮味,恐怕我会连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稳啊!”【原载2014年6月9日《新民晚报·夜光杯》】endprint
杂文选刊 2014年7期2014-06-23
- 课堂延伸
三个臭“皮匠”本为三个“裨将”“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是一句广为人知的民间谚语,形容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但谚语中的“皮匠”原本是“裨将”。后来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演变才变成了“皮匠”。在古代,制鞋或修补鞋的工匠称“补鞋匠”,也被俗称为“皮匠”。清代梁章钜《称谓录·百工》:“徐博世为皮匠,能为一缝裘。”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则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满腹谋略被后人视为“足智多谋”的化身。修鞋补鞋的皮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4年1期2014-01-02
- 暑假娱乐岛
堂”从前,有个小皮匠无意之中发了一笔横财,砌了一座新瓦房。房子砌好后,他又请了一位老先生来写匾。这老先生知道小皮匠是发了横财砌的房子,写匾只是为装装门面而已。老先生问:“我是按你的命题写,还是由我写?”小皮匠说:“我肚里没墨水,还是请老先生替我写吧!”老先生说:“好!”说完他就提笔写了“甲乙堂”三个字。小皮匠看这三个字龙飞凤舞,高兴地给了老先生一笔丰厚的酬金,将三个字制成匾挂在了门额上。识字人看了,无不暗自发笑。后来,有人问老先生,为什么给皮匠题了这么三个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3年8期2013-08-26
- 一技在手
忽然注意到一溜小皮匠,这是一条皮匠街,一条街全是掌鞋的,一个个忙得头不抬眼不睁。我就想,这一行是怎么产生的?原因是有了皮,才有皮匠。从谋生的角度讲,这就叫食物链。自从人们发现了兽皮畜皮能为人所用,皮匠这一行就诞生了。“小皮匠”在人们的嘴上带有些轻蔑之意,他们不修边幅,套袖麻花粗布片护膝,碎屑锉得满身都是。可我发现,皮匠们个个神态安然,显得既有修养,又有涵养,在这个浮躁的世俗社会,他们一点都不浮躁。街头叫卖的,口干舌燥;兜售小商品的,追着路人不放;小商小贩喊
知识窗 2013年4期2013-05-14
- 野蛮与柔软
特的现象,大群的皮匠鱼(学名称马面纯)竟然像人类那样睡觉。但它们怕睡着时被水流冲走,一个个便用嘴叼住一枚海藻叶子,将身子固定在海藻上。有时你会看到一大丛海藻上挂满了皮匠鱼,这时“海碰子”们就会乐得在水下也手舞足蹈,完全是天上掉馅饼,你只要像摘树叶那样往下摘,一条条肥大的皮匠鱼就乖乖地成了俘虏。皮匠鱼身上有一层皮,用刀在鱼身上划个口子,一下子就能将整张鱼皮撕下来,露出雪白的肉来。皮匠鱼的鱼肉格外厚实,而且鱼刺少,吃起来方便可口。近些年来用这种鱼做烤鱼片,大量
非常关注 2012年12期2012-09-22
- 诸葛战皮匠
诸葛亮的那三个臭皮匠。诸葛的法令使皮匠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于是,三人召集三十万人马,讨伐诸葛亮。哪知道,大诸葛亮略施小计,就把三个皮匠打得大败而归。张、王二皮匠战死军中,李皮匠率领残兵败将落荒而走。闻听大诸葛亮打了个大胜仗,老诸葛亮和小诸葛亮前来贺喜。城中大庆三天,犒赏三军。李皮匠听到这个消息,连忙收拾残兵,重整人马,准备卷土重来。手下人劝李皮匠:“您三个皮匠战不过一个诸葛亮;现在三个诸葛亮,您一个……”李皮匠闻听此言微微一笑:“一个诸葛亮倒还可怕,三个诸葛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09年7期2009-09-07
- 用诗心书写底层童话
忆的小说《骄傲的皮匠》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有人称它“延续了《长恨歌》、《富萍》以来的风韵,以精密的文字细剖上海文化的内核,耐心沉着,充满烟火气又不流于世俗琐碎,堪称王安忆近几年来最好的作品”。这番话只说对了一半,它的确是王安忆近几年最为出色的作品,但最重要的不是细剖上海文化的内核,而是不同流俗地表达了生活的美好与对光明的追求。1、华丽的底层与底层的尊严王安忆在一篇访谈录中说:“中国目下复杂的生活状态,对我们的认识和表达都是挑战,这不是靠阅读与知识能够解决的问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9年3期2009-06-18
- 皮匠
孙方友皮匠姓仝,叫仝全,是个“烂脊骨”。所谓“烂脊骨”,是豫东一带的土话,意指爱与人骂玩的一种人。这种人一般辈份较长,尤其是在老丈人家,多是喊其为姑父或姑爷的,所以就骂得欢。仝全的老丈人是颍河南岩柳树庄的,有一次他路过柳树庄,没遇到骂的对手,见有几个妇女在塘边洗衣服,便挑衅骂道:“柳树庄,柳树庄,十个女人九个浪,一个不浪撵和尚!”几个女人抬头一看是老姑爷,笑着骂着追了上来,直乐得他屁颠屁颠的。还有一回,他去邻村做活,因熟人少,没人跟他骂玩儿,就感到很寂寞,
小说界 2009年1期2009-03-19
- 骄傲的皮匠
之地为什么属于小皮匠,大约就要涉及这近代城市的发展史了,具体地说来,且又是一些个别的人和事。最初时候,这片地方还是在城市的近郊,外国人在这里开了墓园,本地人称“外国坟山”。四周就有了一些鲜花店,蜡烛店,还有出售木雕和石刻的十字架、小天使、耶稣圣母像等等装饰墓地的用物。后来,墓园的边缘,那些连接田地的地方,被开辟出来埋葬中国人,墓园扩大了,周遭就有了中国殡葬习俗的店铺:香烛、纸扎、寿衣、锡箔、中国样式的棺椁。再后来,墓园越延越广,最深远处,其实已成荒冢。终于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08年3期2008-03-11
- 结婚照的故事
亲说:“你那个小皮匠昨天上船玩,掉进粪舱里了,你知道不知道?”母亲立时拉下脸,独自跑开了。其实母亲生气的原因倒不是因为父亲那时年少顽劣、野性难驯,而是计较别人说的“小皮匠”三个字。父亲那挑着鞋箱走街串巷的职业让母亲觉得在小姐妹们中间很没面子。但是,外祖父却坚信: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凭着这个信念,替女儿定下了终生。正当母亲沉着脸、噘着嘴跨进家门时,一抬眼,看到家中来了两位女客,桌子上堆满了花花绿绿的东西。外祖父一向家规很严,来了客,女儿照例回避,母亲欲转身走时
现代家庭 1999年8期199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