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视域下新时代基层治理内涵探析

2025-02-20 00:00:00彭泰铭
党政论坛 2025年1期
关键词:基层治理马克思主义

[摘 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为视角,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人的全面发展性和社会性入手,分析人作为社会存在与社会实践主体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与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内在联系,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民主观,以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本文研究内容对于深化对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理解,为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基层治理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性和社会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①。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层社区有着重要的规划和管理的功能,同时与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全面的基层治理可以促进社区成员的全面发展 ②。基层治理作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当前面临着多元化的挑战,一方面,信息在基层传递时出现的滞后、失真,导致政策落实达不到最终目标,另一方面,由于居民对政策制定和决策的参与程度有限,导致出现政策的实际效果与社会期待不符的现象 ③。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与基层治理的内在联系,探索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模式,分析如何应用这一思想,通过新时代基层治理新实践,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性与基层治理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中人的全面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不仅强调了个体的全面发展,更揭示了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根本性质。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涵盖了个体在多个方面的成长。这不仅包括了物质层面的需求满足,还涉及精神、文化、艺术等多个层面的追求。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摆脱压迫和剥削,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这种自由并非仅仅是形式上的,更包括了实质性的解放,使个体能够在社会中充分展示其创造性和创新性。

(二)新时代基层治理中人的全面发展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总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定义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全面的,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了人的全面发展性。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人的全面发展性是能得到充分关注和体现的。在经济领域,政府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比如通过发布促进就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减轻贫困地区的负担等一系列政策,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在社会领域,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社会服务的提供,比如,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教育改革等政策措施都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社会福祉。在治理领域,政府鼓励社区参与和居民自治,参与治理的机会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参与社区事务。

二、人的社会性与基层治理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中人的社会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认为人首先是一种社会存在,本质上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可能离开社会。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今天,个体的社会性更加突出。这种社会性既是个体的约束,也是个体的发展动力。个体通过社会性的实现,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也为整个社会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强调了个体和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为我们在进行基层治理时提供了理论指引,基层治理应以人为中心,注重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需要理解和尊重社区成员的社会关系,使社区成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主体作用,参与和影响社区的决策和活动。

(二)新时代基层治理中人的社会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社会性意味着个体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中,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因此,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人的社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会性意味着个体不仅是治理的对象,还是治理的主体。人的社会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基层决策和治理,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重要参考。同时,社会性也涉及资源的共享和协作。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让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的资源共享并参与协作,以实现更高效的治理。社会性使治理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共同应对挑战。并且,社会性的发挥可以促进社会内部的协调与平衡,通过充分发挥人的社会性,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最终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三、人的本质思想与新时代基层治理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重点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性和社会性。这两个核心概念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总目标相契合。另外,人的社会性强调了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这与基层社区治理参与和社会服务也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中,个体的全面发展是核心,而个体的社会性是支撑。这两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的,个体的自由实现和社会的共同进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个体的全面发展需要社会的条件和环境,而个体的社会性也得以在全面发展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个体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理解人的本质在社会中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框架。

通过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视角,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基层治理实践的意义,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策略。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看基层治理,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指出我们在基层治理中要重视人的社会性,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要在基层治理中实现群众的全面发展,需要构建全面、科学、社区的基层治理体系,关注和满足群众的多元需求。此外,我们还要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积极推进基层治理的民主化,加强社区成员的建设参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新时代基层治理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密切相关,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性和社会性的关注,实现了共同的社会发展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这种关系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区发展,推动中国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现代化国家,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基层治理的宝贵经验。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第1版。

②李燕:《从人的本质力量看基层治理——基于马克思的人性思想》,《理论建设》2020年第2期。

③徐志明,王红霞:《当代中国基层治理问题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 黎炜祎)

猜你喜欢
基层治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少先队活动(2021年6期)2021-07-22 08:44:00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民间组织发展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影响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6:50:38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的问题与对策
学理论·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4:52:45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人民论坛(2016年24期)2016-12-13 10:33:56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人民论坛(2016年30期)2016-12-05 14:50:11
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构建探析
商(2016年35期)2016-11-24 11: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