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 赋能中国中铁高质量发展

2025-02-20 00:00:00赵家兴
企业文明 2025年2期
关键词:中铁劳模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大国工匠是职工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工会要协同各个方面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培养造就更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进一步弘扬好劳模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工匠作用,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之要。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首倡地,理应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上走在前、做表率、当先锋,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再立新功。

中国中铁对劳模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

劳模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态度和行为,是谨慎、专注、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中国中铁从三个理论维度去深入理解其思想内涵,达成全员共识。

一是劳模工匠精神的文化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劳模工匠精神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基因。《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尚书》中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等,传达出中华民族敬业乐业、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价值理念;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劳模工匠精神的深厚底蕴。

二是劳模工匠精神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劳模工匠精神发表重要讲话。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阐明了劳模工匠精神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结合,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劳模工匠精神发展的新高度,彰显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和理论品格,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发展、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夯实了思想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

三是劳模工匠精神的传承弘扬。弘扬劳模工匠精神,是国有企业以人为本,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撑。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劳模工匠精神必不可少。中国中铁在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增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的内生动力。

中国中铁弘扬劳模工匠精神的经验做法

中国中铁通过四项举措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着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激励和保障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和人才支撑。

营造劳模工匠文化氛围,助力企业品牌提升。中国中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广大员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营造争先学先氛围,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劳模工匠先进事迹宣讲、劳模工匠故事宣传展播、劳模工匠故事征文等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开设劳模工匠事迹、故事宣传专栏为主要抓手,其中每年度开展劳模工匠宣讲活动50余场(次),覆盖职民工10余万人次,过程中,邀请了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技术能手王中美、全国劳模巨晓林等一大批优秀的劳模工匠代表开展优秀事迹宣讲活动。

拓展劳模工匠选树渠道,不断夯实培育基础。中国中铁持续为劳模工匠脱颖而出提供舞台,拓展劳模工匠选树渠道。广泛开展“五保一树”年度综合劳动竞赛、“开路先锋杯”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在中老铁路、雅万高铁、滇中引水、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工程,开展专项劳动竞赛,覆盖职民工10余万人次,充分调动了职工群众的劳动创造热情。首次联合三省一市举办长三角地区职(民)工盾构操作手大赛,组织长三角地区重点工程项目的15支代表队60余名盾构操作手参加竞赛,本次大赛第一名获得者将直接授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以开展竞赛构筑“四级联动、区域联合、业主联建、地方联创”的专项劳动竞赛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积极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职工“五小”成果,评选表彰和推介交流活动,充分激发职工创新创造积极性。

搭建劳模工匠工作平台,助力企业效益提升。中国中铁高质量推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及联盟建设,分专业组建了桥梁、城轨、隧道、四电、测量等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牵头组建了全国铁路“四电”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依托创新工作室及联盟开展“导师带徒”工作,持续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

保障劳模工匠合法权益,助力企业队伍稳定。中国中铁始终把维护保障劳模工匠合法权益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持续完善“礼遇劳模制度”,定期举办、组织参加各层级劳模工匠疗休养活动。依托“两节送温暖”“五一劳模工匠慰问座谈会”等形式,向各级劳模工匠送去慰问。制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管理办法》,推动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为支撑的技能人才队伍享受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待遇,鼓励纳入《集体合同》条款,为高技能人才靠技能创造效益增加收入。增加劳模工匠等先进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各级党代会、职代会、工代会、团代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同时确保技能人才在各类先进评选中占合理比例,增强“崇尚劳动,让劳动者光荣”的意识。

中国中铁弘扬劳模工匠精神的成效总结

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中国中铁通过开展优秀事迹宣讲活动,运用身边“小故事”讲理论“大道理”,以先模“活教材”激励职工“大作为”,进一步扩大了劳模工匠的影响力,树牢了中国中铁的品牌形象。

选树渠道进一步畅通。中国中铁通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大赛等活动,促进了职工队伍素质提升,2024年,创造评选推介各类创新成果600余项,辅以各项竞赛活动的开展拓展了职工成长成才空间,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可转化的优秀成果。培养了一批“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先进典型。

培养平台进一步搭建。中国中铁累计创建各类创新工作室975个,其中省部级以上106个,持续培育高技能人才4万余人次。2024年,在银川举办了中国中铁生态环境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启动大会,围绕生态环境领域,指导14家二级单位的32家生态环境方向创新工作室,联合建立了中国中铁生态环境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实现“1+N”集群放大效益。中国中铁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纳入全国第二批产改试点项目,主要做法入选全国第二批产改试点案例汇编,并作为全国唯一企业单独设立展区参展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共展出100余项创新成果和30名劳模工匠事迹,进一步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权益保障进一步落实。2024年,组织500余名劳模工匠参加疗休养,慰问各级劳模工匠500余人次,形成了尊重劳模、崇尚工匠、关爱先进的良好氛围。近年来,中国中铁共有5500多名先进技能人才当选为企业职工代表,3人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2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进一步提升劳模工匠的政治地位,保障了劳模工匠的合法权益。

中国中铁劳模工匠作用发挥的探索方向

要站在完善劳模工匠培养机制的角度抓好技艺传承。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适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挥劳模工匠的顶梁柱作用,不断培养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

要站在厚植劳模工匠文化氛围的角度抓好精神传承。建设劳模工匠文化,引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创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的良好创新环境。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劳动者在劳模工匠文化中汲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力量。

要站在提供强大精神支撑的角度讲好劳模工匠故事。把劳模工匠文化蕴含的“道”贯通于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坚持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相统一,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得。" " " (责任编辑:任肖云)

猜你喜欢
中铁劳模弘扬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2-11 11:49:36
中铁银通支付有限公司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文史春秋(2022年4期)2022-06-16 07:13:00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8:59:58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铁道学报(2020年6期)2020-07-13 08:23:40
居“高”声自远——中铁一院“走出去”的探索与实践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雷锋(2015年9期)2015-12-14 06:29:00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
浙江人大(2014年2期)2014-03-11 20:16:41
中铁总裁白中仁自杀
法人(2014年2期)2014-02-27 10: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