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公共图书馆越来越重视研学旅行服务的开展。文章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广东省地市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调查法调查分析了这些公共图书馆的研学旅行服务开展情况,并总结了广东省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文旅融合
中图分类号:G258.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5)01-0037-03
1 背景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要求促进文教结合、旅教结合,培育研学旅行项目,并在同年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强调,要推动有条件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因地制宜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找准切入点,通过增加旅游宣传项目、合作开展研学活动等方式,实现公共文化机构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共建、优势互补。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把握政策机遇,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用好特色馆藏资源,开发优质研学课程产品,为文旅融合发展和教育改革贡献力量。
2 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实践研究现状
学界针对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课程设计方面。许迎霞等从目标设计、优势资源选择、品牌项目利用及地域特色融合等角度设计相关研学课程[1];解天龙从建构主义视角分析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分析了图书馆研学旅行课程特征[2]。二是国外图书馆研学实践方面。曾敬通过调研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研学旅行服务内容丰富,为参与者提供野外旅行辅助工具和学习手册,相关资源保障充足[3]。三是特定主题研学方面。廖叶丽基于4V营销理论,分析了导师讲解、实地走读等古籍文化专题走读服务形式,以期通过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方式展现古籍文化内涵[4]。四是服务现状调研方面。芦晓红调研了我国图书馆的研学旅行服务现状,分析了相关服务数据、研学旅行组织形式及课程内容[5]。文献调研结果显示,学界关于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的定量研究较少,且现有相关研究大多针对省级公共图书馆展开。
3 广东省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调查分析
笔者选取广东省内26家地市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调查法调查各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及相关媒体对其研学旅行服务的报道,对各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时间、地点、参与对象、主题、活动形式、合作伙伴等进行统计分析。截至2023年12月,广东省共有21家地市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相关报道总数为328篇,内容以研学旅行活动预告和简讯为主,笔者筛选查重后得到有效报道177篇。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至2023年,广东省地市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开展的研学旅行服务逐年增多,服务成效显著。
3. 1 馆外服务较馆内服务更受读者青睐
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地市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渠道主要集中于线下,其中,在馆外开展的研学旅行服务占86%,在馆内开展的研学旅行服务占14. 8%;在线上开展的研学旅行服务仅占3. 4%,且多为知识科普和作品创作等服务形式。笔者针对关于馆外服务的报道进行归类分析发现,在102篇相关报道中,共出现127个研学地点(由于一场研学活动可能涉及多个研学地点,故馆外研学地点数量往往大于报道数量)。样本馆大多选择公园等户外景点、博物馆等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及企业等其他组织机构开展研学旅行服务。
3. 2 主题内容体现地方特色
调查结果显示,在177篇报道中出现了约10种主题,共计183次,其中地方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图书馆导览、红色研学等主题出现的频次较多。在所有主题中,地方历史文化主题占37. 1%,相关服务或活动主要涉及佛山古村文化、茂名好心文化、江门侨乡文化、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广东省家具业、东莞市动漫业等产业的发展史等内容;自然生态主题占27. 3%,典型案例有深圳图书馆基于坪山区“坪山全域自然博物”项目建成的自然研习步道之一“坪大诗歌步道”,以及珠海市图书馆的“自然图书馆”项目等;图书馆导览主题占18. 6%,相关服务或活动旨在以带领读者参观图书馆的方式,引导他们体验图书加工、分类和排架等图书馆工作流程,并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红色研学主题占7. 7%,相关服务或活动多选在革命遗址开展,如韶关市图书馆带领读者前往始兴县沈所镇的红围村,讲解当地抗战故事。此外,样本馆还开展了国防科工、财商教育、化学实验、摄影技巧等主题的研学旅行服务,以全面提升读者的文化素养。
3. 3 形式以参观和讲座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样本馆开展的研学旅行服务形式多样,占比最高的为参观导览,占44%,其中关于馆外参观导览服务的报道次数显著高于馆内参观导览服务的报道次数;讲座形式的研学旅行服务占29. 8%,公共图书馆深入挖掘与服务主题相关的馆藏文献资源,以讲座的形式为读者解读文献内容;实践形式的研学旅行服务占17%,公共图书馆开展手工制作、摄影、朗诵、打卡集章、桌游等研学旅行活动,引导读者在实践中理解研学内容。
4 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的启示
4. 1 建立健全研学旅行服务标准规范
目前,广东省内仅有广州、河源、韶关、东莞等城市发布了地方研学旅行服务标准和相关指引,但都不够健全,无法完全适用于公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因此,各地及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建立健全针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研学旅行服务标准规范,明确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的目标任务、权责划分和服务内容等,为公共图书馆开展高质量、规范化的研学旅行服务提供支持。
4. 2 创设具有研究性和体验性的研学课程情境
公共图书馆在设计研学课程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课程的研究性和体验性,选择符合目标读者认知和理解层次的课程主题,引导读者主动观察、记录和思考,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主动融入解谜、桌游等类型的体验性课程情境,深入理解课程内容,获得沉浸式的服务体验[6]。
4. 3 加强区域协调和跨界合作
公共图书馆应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的方式,整合研学旅行服务资源,开展高质量的研学旅行服务。目前,我国已有公共图书馆与博物馆、纪念馆、旅游景区等合作开发区域内研学线路的案例,如: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等九家单位共同成立了四川省文旅场馆研学联盟,整合四川省的研学旅行服务资源,建设统一的研学旅行服务阵地[7]。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可公开向社会招募阅读推广人担任研学导师,以“图书馆+新型阅读空间”“图书馆+周边文旅景点”的模式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构建跨界合作网络。
参考文献:
[1] 许迎霞,朱江,董晓鹏.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究:以鞍山市图书馆研学基地课程设计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7):109-113.
[2] 解天龙.建构主义视角下图书馆研学旅行课程研究:以国家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12):106-112.
[3] 曾敬.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 2019(4):131-136.
[4] 廖叶丽.基于4V营销理论的公共图书馆古籍文化走读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3(10):93-98.
[5] 芦晓红.图书馆研学旅行现状和发展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7):20-28.
[6] 黄姣.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博物馆研学课程设计: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盛世壁藏”为例[J].文博, 2022(5):104-112.
[7] 四川省文旅场馆研学联盟成立,跨界融合谋发展[EB/ OL]. [2024-11-07]. https:/ / www. sclib. org/ info. htm? id=1061681893609815.
(编校:冯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