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面向特殊儿童读者多元化需求的服务创新研究

2025-02-18 00:00:00郑晓庆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公共图书馆

摘 要:特殊儿童阅读服务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公共图书馆应基于特殊儿童的多元化需求,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文章通过观察与访谈梳理了特殊儿童的需求,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儿童需求进行了分类与总结,并从阅读陪伴、阅读分享、情景模拟三个方面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优化策略,以期为公共图书馆面向特殊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特殊儿童;多元化需求;服务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5)01-0027-04

1 背景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帮扶特殊群体、保障特殊群体文化权益的重要责任[1]。全民阅读要求公共图书馆面向全体大众开展有价值的阅读推广活动,特别是针对特殊群体开展针对性强、适应性高的阅读推广活动[2]。纵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实践和阅读推广实践,特殊群体尤其是特殊儿童一直是阅读推广服务的重点对象。

特殊儿童是指与正常儿童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语言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即在感官、肢体、语言、精神和智力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各类儿童[3]。按照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特殊儿童一般可以分为视听觉等感观障碍特殊儿童、语言障碍特殊儿童、肢体障碍特殊儿童、精神障碍特殊儿童、情绪障碍特殊儿童、智力障碍特殊儿童[4]。特殊儿童的身体、生理或精神障碍导致其属于弱势群体,社会层面强烈呼吁保障特殊儿童权益,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强调要重视残疾儿童的预防和康复,健全残疾人教育体系,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5]。《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指出,2022年我国青少年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 6%。图书馆界应当借助文化阵地优势,通过阅读疗法提升特殊儿童的阅读质量,增强其文化素养[6]。从图书馆服务角度讲,特殊儿童会因为各种障碍无法正常享受图书馆服务,同时特殊儿童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图书馆应着眼于特殊儿童的多元化需求,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

2 特殊儿童需求调查

笔者以特殊儿童为对象,采用观察和交流访谈的形式统计特殊儿童的需求。首先,笔者在图书馆随机选取16名特殊儿童进行观察,包括3名视觉障碍特殊儿童、3名听觉障碍特殊儿童、4名语言障碍特殊儿童、2名肢体障碍特殊儿童、1名精神障碍特殊儿童、2名情绪障碍特殊儿童、1名智力障碍特殊儿童。其次,基于观察结果,笔者邀请特殊儿童、家长或者图书馆员进行访谈(如果特殊儿童愿意接受访谈并且能够进行正常交流,则访谈对象为特殊儿童本人,否则,则为陪伴其来图书馆的家长或者是为其提供一对一服务的图书馆员)。访谈方式为半结构化访谈,没有固定的问题,就是通过聊天的方式了解其困惑和想法。详见下页表1。

3 特殊儿童多元化需求分析

笔者根据上述特殊儿童需求结果设计调查问卷,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1表示不想要,2表示不是很想要,3表示一般,4表示比较想要,5表示非常想要。调查对象同样是特殊儿童、家长或者图书馆员,共发放79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3份。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和图书馆员不是表达他们的想法,而是表达特殊儿童的意愿。笔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特殊儿童需求进行梳理,界定多元化需求的不同维度以及各个维度的具体内涵,得到四个公因子,分别是心理疾病克服因子、人际交往改善因子、情绪缓解因子、行为改变因子。其中,心理疾病克服因子指标包括“克服自闭症”“克服孤独症”“克服焦虑恐惧症”;人际交往改善因子指标包括“提高社交兴趣”“提高社交技能”“提高社交方法”;情绪缓解因子指标包括“缓解无助情绪”“缓解悲伤情绪”“缓解压抑情绪”;行为改变因子指标包括“培养学习能力”“培育自我调整能力”“增强行为获取能力”。笔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特殊儿童的多元化需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见表2。

T值是检验结构模型中关系路径显著性水平的有效指标。一般来说,T值>1. 96表示P值< 0. 05,即关系路径具有显著性水平,T值>3表示P值近似为0,即关系路径具有很高的显著性水平。比较路径系数大小发现:首先,心理疾病克服需求、人际交往改善需求、情绪缓解需求、行为改变需求等维度对公共图书馆阅读推荐效果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 841、0. 892、0. 851、0. 814,均为正,T值分别为7. 363、7. 870、7. 432、7. 057,均大于3,说明心理疾病克服需求、人际交往改善需求、情绪缓解需求、行为改变需求等维度均是阅读推荐效果的正向影响因素。其次,克服自闭症、克服孤独症、克服焦虑恐惧症等指标对心理疾病克服需求维度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 563、0. 547、0. 533,均为正,T值分别为6. 534、6. 339、6. 217,均大于3,说明克服自闭症、克服孤独症等指标均对心理疾病克服需求具有正向影响。再次,提高社交需求、提高社交技能、扩大社交圈等指标对人际交往改善需求维度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 624、0. 604、0. 641,T值分别为7. 158、7. 015、7. 397,均大于3,说明提高社交需求、提高社交技能、提高社交方法等指标均对人际交往改善需求维度具有正向影响。最后,缓解无助情绪、缓解悲伤情绪、缓解压抑情绪等指标对情绪缓解需求维度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 533、0. 544、0. 518,T值分别为6. 252、6. 302、6. 071,均大于3,说明缓解无助情绪、缓解悲伤情绪、缓解压抑情绪等指标均对情绪缓解需求具有正向影响。此外,培养学习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增强行为获取能力等指标对行为改变需求维度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 6621、0. 613、0. 622,T值分别为7. 555、7. 067、7. 125,均大于3,说明培养学习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增强行为获取能力等指标均对行为改变需求具有正向影响。综上,上述16条路径代表的作用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笔者综合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构建了特殊儿童多元化需求结构图。详见图1。

4 公共图书馆针对特殊儿童的服务优化策略

多元化需求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应了解特殊儿童的认知、情感和技能,开展集趣味性和参与性于一体的阅读活动。结合特殊儿童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克服、人际交往改善、情绪缓解、行为改变等多元化需求,图书馆可以从阅读陪伴、阅读分享、情景模拟三个方面优化读者服务。

4. 1 阅读陪伴

图书馆可以通过阅读陪伴给予特殊儿童一定的情感支持,打开儿童心灵的窗户,达到克服心理疾病和缓解情绪的目的。图书馆应基于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需求,为其提供馆员伴读、朋辈伴读、阅读犬伴读、机器人伴读等多种多样的个性化阅读陪伴服务。在伴读过程中,从特殊儿童的年龄、身心特征、思维特征出发,精心挑选经典绘本供特殊儿童阅读,借助丰富的阅读材料,触动特殊儿童细腻而敏感的情绪,探索和了解特殊儿童的内心情感,引导特殊儿童以更轻松自在的心情阅读,帮助特殊儿童敞开心扉。

4. 2 阅读分享

图书馆可以通过阅读分享的形式,提升特殊儿童参与阅读讨论与交流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达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目的。首先,图书馆可以通过现场的阅读分享,让特殊儿童体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分享经历。图书馆员可以与特殊儿童进行一对一的阅读分享活动,鼓励特殊儿童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让特殊儿童在“说出来”或者“表达出来”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促进其行为能力的改变。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小组阅读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邀请5名左右的特殊儿童共同参与阅读,图书馆员协助并引导他们进行互动和交流,让他们相互鼓励,增强他们之间的感情,提高他们的社交兴趣和社交能力。其次,图书馆可以通过在线分享的形式,帮助部分因身体等原因不方便到馆的特殊儿童阅读。图书馆可以通过搭建阅读分享虚拟平台,引导特殊儿童使用在线文本、图片、声音、动画和影像进行互动,增强其社交兴趣,改进其社交方法,提高其社交技能。图书馆也可以创建“阅读疗愈书吧”和“绘本交流群”,帮助特殊儿童实现无障碍交流与分享,切实增强其行为控制能力。

4. 3 情景模拟

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演绎模拟增强特殊儿童的参与感与沉浸感,使其克服心理疾病、缓解情绪。情景模拟可以帮助图书馆员介入特殊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克服自身障碍。例如,通过情景模拟,图书馆可以将书本故事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使特殊儿童融入情景,展现个人情感,释放心中的孤独感,克服心理障碍。又如,通过情景模拟,图书馆可以将静止的文字与图片转变为立体的情景故事,从而提高特殊儿童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让特殊儿童在表演中获得快乐,释放负面情绪;图书馆也可以通过游戏问答、任务打卡等方式增强特殊儿童的感官体验,借助益智玩具、教具和角色扮演服装等道具,强化他们的认知和行为,提高其行为能力。

5 结语

特殊儿童是公共图书馆的重点服务对象。感知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精神障碍、情绪障碍、智力障碍等多类型特殊儿童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包括心理疾病克服需求、人际交往改善需求、情绪缓解需求、行为改变需求。着眼于特殊儿童的多元化需求,图书馆可以从阅读陪伴、阅读分享、情景模拟三个方面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文萱.公共图书馆特殊儿童融合式多元阅读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8):124-128.

[2] 李岱,汝萌.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12):153-155.

[3] 万宇,章婕.“分众阅读”视角下的特殊儿童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杂志,2019(4):12-15.

[4] 雷莎莎,白友军,陈靖.阅读疗法在图书馆特殊儿童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杂志,2023(8):1-9.

[5] 肖鹏.融合与包容:我国图书馆相关重要法律法规与政策研究(2021年版)[J].图书馆杂志,2022(6):24-28.

[6] 陆子欣,陈雅琪,徐彤,等.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心理健康教育科普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 Advances in Psychology,2023(13):10.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公共图书馆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0:43:38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5:04:04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引领社会阅读举措探析
谈主题月活动让随读生绽放笑容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