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赛研融合的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5-02-18 00:00:00王昶贺业鹏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4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校企合作

摘要:针对传统测绘专业在教学、实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产教赛研融合的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学研究—夯实学生基础,企业需求—强化实践能力,学科竞赛,科研训练—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确保了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知识、能力和素质四方面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产教赛研;“五个一工程”;四阶段实践;立德树人;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4.032

坚持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实践育人教育思想做出重要论述,鼓励广大青年学子“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12]。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意见也提出[3]: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新时代测绘类专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要培养适应新时代测绘类专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建立起适应“多学科融合”、科技强国建设需求的新工科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45]。为回归测绘类高等教育的初心,提升测绘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学校深入开展了测绘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1"存在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测绘技术已从机械化测绘过渡到数字化测绘、信息化测绘直至智能化测绘,测绘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6]。由于测绘学科发展的迅速,测绘专业对学生的培养就会带来四大问题:一是课程知识体系更新不及时,学生对测绘的知识了解不全面,从而产生学测绘不爱测绘、不从事测绘工作;二是测绘类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由于高校的投入有限,缺少先进的测绘软件及硬件,会使企业对学校测绘类毕业生的需求降低,从而就业率降低;三是学生“浮”于学校,远离企业。很多授课及实习环节主要以学校为主,并没有让学生长时间地扎根企业,从事企业的生产环节,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前企业的作业方式不了解,导致很多毕业生频繁地更换就业单位;四是实践创新教学环节薄弱。很多实践教学环节只是传统的完成测量任务,并没有针对测绘的新软件、新设备的训练及应用,对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较差。

其次,以人才素质培养为出发点,正确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面向测绘类生产一线以及现代测绘技术和城市建设需要,培养“素质全面"基础扎实"业务精通"敢于实践"知测绘爱测绘"科技兴测绘”的新时代测绘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人才是学校测绘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7]。一要具备投身测绘事业的情怀。测绘工作条件艰苦,风餐露宿、起早贪黑,有时候还要经常出差,远离城市的繁华,测绘人要有“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才能“下得去、留得住”。二要具备服务测绘的能力。现代测绘不同于传统测绘,对测绘人才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不仅要通理论还要能实践,不仅要精技术还要善管理,不仅要懂生产还要能经营。三要具备敢于创新创业的精神,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引擎”发展战略中,中国测绘产业迈出由大到强的转型升级新步伐,测绘产业需要敢于创新、不懈奋斗的创业者。

第三,以“夯实学生基础,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正确回答“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基于“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产教赛研融合的测绘类人才培养育人理念,立德树人、育人模式、实践创新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89],通过整合多方优质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测绘类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多方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行业特色转化为专业特色,实现新时代卓越测绘人才培养目标。

第四,以服务辽宁、振兴辽宁经济建设为目标,正确回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测绘类高等教育要围绕工程教育认证建设指导思想,坚持“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立足辽宁、服务辽宁、振兴辽宁的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精端技术的创造者,经济建设的践行者。测绘类专业高等教育应为新技术育人、为领域育人、为创新性育人[10]。

第五,以“产教赛研”融合为手段,主要解决四大教学问题。

一是解决学生学测绘不爱测绘,不务测绘的问题。新时代测绘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老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测绘发展认知不够对就业前景信心不足,缺乏测绘情怀。

二是解决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需求脱节。最新的智能化测绘是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遥感卫星、无人机测绘技术、倾斜摄影等高新技术,实现地理国情监测等服务,而现有知识体系、培养模式、评价方法等对上述内容支撑不足。

三是解决实践教学不能满足测绘类人才培养需求的问题。由于实践环节多数是校内完成的,没有持久性的企业参与,从而使学生、教师与企业缺乏纽带链接,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健全,没有将企业在实践方面的优势和教师成果的前沿性收益最大化,优势互补不充分。

四是解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的问题。学生参与实践项目一般都会有老师或者企业一线人员手把手指导,实践的内容机械化的操作比较多,学生只是完成了实践内容,并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不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研究和改革的内容

以“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测绘类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传承测绘人工匠精神,教学团队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教赛研融合的培养模式,内外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11],最终实现测绘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2.1"把测绘人工匠精神作为课程思政主线,引导学生学测绘爱测绘为测绘

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以北斗导航、三维重建、室内定位、数据挖掘、智慧城市等测绘前沿技术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测绘人工匠精神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爱测绘务测绘情怀。

2.2"以课程改革引领创新发展,构建与测绘类产业密切对接的厚基础课程结构体系

契合振兴辽宁新兴产业,建立以现代测绘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多院校、多学科交叉的“4+1”课程体系,围绕遥感无人机测绘、智慧测绘、三维激光扫描、室内定位技术等4个方向设置多学科融合课程,结合1门创新创业课程,打造服务辽宁产业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厚基础测绘类课程体系。

2.3"实施教师“二进三出”计划,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建立教师到生产一线挂职锻炼制度,实施教师“二进三出”计划(二进:进科研院所、进企业;三出:出效益、出成果、出人才),动员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到企业建立长期科研基地,推进科研项目到企业落地。以教师身体力行为表率,教学内容与生产需求紧密结合。聘请科研院所、企业专家任兼职教师,教学团队驻扎在测绘生产、科研、管理第一线。

2.4"构建校企融合协同育人模式,解决教育教学资源不足问题

通过校企联盟—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联盟及26个教学实习基地的建立,为产学研协同育人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校企平台的建设,学生可以去各企业完成测绘生产任务,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前能够了解测绘专业的工作内容、环境及发展的趋势,从而实现教育与产业深度结合。

2.5"加强实践教育,增强产教赛研融合,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开展“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生产实践+创业实践”四阶段实践教学,实行选择一名导师,参与一项科研,从事一项实践活动,掌握一门编程语言,撰写一篇文章的“五个一工程”培养过程。

2.6"构建“五位一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专业质量保障体系(毕业要求达成报告)[12]、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课程达成度)、学生学情动态监测体系(课间问卷星调查)、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体系(培养目标达成评价)、常态化教学监测体系(学校教务处、学院督导组、系主任)相链接的“五位一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质量。

3"结束语

以教学研究—夯实学生基础,企业需求—强化实践能力,学科竞赛,科研训练—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手段,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采用选择一名导师,参与一项科研,参与一项竞赛、从事一项生产实践活动,掌握一门编程语言的“五个一工程”的培养方式,创建“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产教赛研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专业的各类竞赛与教学、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以研促教,以赛促学,产教融合,同时以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实践和改革为抓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育人全程,确保了人才培养过程中

基金项目:2024年吉林省高教科研一般课题“新时代劳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JGJX24D1048)。

作者简介:马迪(1993-),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知识、能力和素质四方面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梅晓丹,曲建光,张玉娟,等.测绘教学大平台背景下的地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基于新工科建设的视角[J].测绘工程,2020,29(6):6771.

[2]周学智,吴小林.适应新工科发展要求"提升学生工程实践素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9,(Z1):7375.

[3]华英杰.产赛训一体测量技术技能培养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19,(48):246247.

[4]胡爱萍,宋业存,陈权,等.基于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教学体系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7(08):9093.

[5]陈会明.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学》教学思考[J].科技信息,2010,(21):243247.

[6]朱刘娟,景海涛.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131133.

[7]邓安健,陈志超,杨磊库,等.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地理空间信息,2011,9(1):148149.

[8]陈军,刘万增,武昊,等.智能化测绘的基本问题与发展方向[J].测绘学报,2021,50(8):9951005.

[9]段平,李佳,周京春,等.无人机背景下摄影测量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J].测绘通报,2020,(3):150153.

[10]杨宗仁.“新工科”建设的理念内涵及模式综述[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9,38(6):132136.

[11]孙晓莉,赵然,郑毅,等.疫情背景下测绘类专业混合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学,2021,12(7):1820.

[12]张卡,盛业华,韦玉春,等.新时代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创新教育,2021,7(30):121125.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校企合作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科教导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6:04:24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0:01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5:16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3:06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