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Zorb装置脱硫能力分析及建议改进措施探讨

2025-02-18 00:00:00甘竞文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4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负荷

摘要:某公司催化汽油吸附脱硫(S"Zorb)装置建设规模为150万吨/年,自2016年8月首次开车后,处理量和原料硫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脱硫量平均为20kg/h,约为设计脱硫负荷的18.9%。由于新建催化裂化装置即将开车,S"Zorb装置脱硫负荷将大幅增加,为保证产品汽油产品质量合格,对装置进行脱硫能力测试,得出装置目前最大脱硫能力约为81.3kg/h,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关键词:负荷;大幅增加;最大脱硫能力;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4.082

1"某石化催化汽油吸附脱硫(以下称S"Zorb)装置情况介绍

传统的加氢脱硫工艺(固定床加氢、选择性加氢精制)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加氢反应使汽油馏分中的S转化为H2S,进入循环气中后再经气体脱硫,分离出酸性气(H2S)送到硫磺装置处理,最后变为硫磺。在进行加氢脱硫反应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烯烃的饱和反应,并且产生的H2S与产品中的烯烃反应生成硫醇,造成产品硫含量增加及辛烷值损失加大[1]。为了降低辛烷值的损失,通常要增加馏分分离设施。因此仅通过传统的加氢脱硫工艺过程加工出含硫10ppm的汽油产品,并达到辛烷值损失较小的目的是有困难的。

S"Zorb技术则采用与传统加氢脱硫原理完全不同的工艺,该技术基于吸附作用原理对汽油进行脱硫,在适宜的压力、温度和氢气条件下,使用主要组成为氧化锌、氧化镍以及一些硅铝组分的专用吸附剂,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将原料汽油中的S以金属硫化物形态吸附到吸附剂上,生产出硫含量很低的汽油组分。而吸附了硫原子的吸附剂可以连续地输送到再生器中进行再生,将吸附的硫转变为SO2进入再生烟气中,以保证吸附剂具有适宜的活性,从而稳定地生产硫含量很低的精制汽油产品。

某石化S"Zorb装置设计规模为加工催化汽油150万吨/年(以装置进料计),年运行时间8400小时,以上游两套催化装置生产的混合汽油为原料。原料的正常硫含量300~500mg/kg,最大硫含量600mg/kg;装置所需补充氢来自新区管网99.9%纯度的氢气,燃料气来自全厂燃料气管网和稳定塔顶不凝气。装置可生产硫含量≯10mg/kg的超低硫精制汽油产品,设计产量148.65万吨/年;副产少量的燃料气,设计产量2.12万吨/年。

自装置首次开车以来,一直处于低处理量、低硫生产工况,脱硫量为20kg/h,仅为设计脱硫负荷的18.9%。根据公司炼油结构调整安排,新建3#催化裂化装置,设计处理量为280万吨/年,将大量掺炼未经加氢的减压渣油,汽油硫含量预计将上升至600mg/kg,脱硫量约为81.0kg/h,是现有脱硫负荷的4.05倍。为确保原料性质大幅变化之后,S"Zorb装置精制汽油质量合格,进行脱硫能力测试分析,找到瓶颈、提出建议改进措施。

2"装置脱硫能力测试

2.1"测试主要思路

(1)通过降低再生主风量,提高吸附剂载硫,结合分析数据验证装置平衡剂性能;

(2)提高产品硫含量至10~12mg/kg,计算此时反应器内吸附剂硫容与原料硫含量关系,得到原料硫上升时需要的最低硫容以及吸附剂藏量,验证反应器最大脱硫能力;

(3)吸附剂循环量提高至2t/h,逐步提高再生主风流量,过程中再生烟气氧含量<1%,得到再生器最大主风量,根据风量与烧硫关系,计算再生器最大烧硫能力。

2.2"吸附剂性能分析

12月4日—12日,通过回炼高硫罐区汽油、降低再生主风量等措施,逐步提高吸附剂载硫量,吸附剂载硫化验分析结果见图1。

根据图1化验分析结果,待生吸附剂载硫量由7.2%逐步上升至11.3%,吸附剂吸硫能力整体性能较好;同时吸附剂中特殊物相Zn3O(SO4)2、Zn2SiO4含量(<2%)正常[2]。

2.3"反应器脱硫能力分析

2.3.1"反应器内吸附剂藏量最大值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反应器内吸附剂床层高度距离扩径段下部自由空间≮5ft,见图2所示。

根据设备尺寸,得到反应器床层最大高度≯24.4m。

满负荷工况下,反应器进料量为175t/h;根据最低氢油比(mol)要求不低于0.29,循环氢流量按14000Nm3/h控制;反应温度430℃;反应器压力2.85MPa;根据7月原料汽油PONA分析结果,计算汽油分子量为93.75;循环氢纯度80%时,分子量6.37、密度0.28kg/m3。

查设计文件,反应器质量控速控制范围3~6h-1,反应器藏量最大为60t。

计算满负荷生产时,反应器藏量60t时的床层流化高度为23.4m,满足设计≯24.4m要求,反应器内吸附剂最大藏量为60t。

2.3.2"平衡剂内容分析

新鲜吸附剂加入反再系统后,部分氧化锌很快转化为铝酸锌,且在装置运行中铝酸锌含量较稳定(约20wt%)[3]。氧化锌转化为铝酸锌过程,吸附剂总量不变。

ZnO+Al2O3→ZnAl2O4

生成20wt%铝酸锌,消耗氧化锌量计算:

ωZnO=20%×MZnOMZnAl2O4=20%×81185=8.8wt%

因铝酸锌生成,平衡吸附剂中氧化锌含量变为:54%-8.8%=45.2wt%

平衡剂中氧化锌全部转化为硫化锌时,硫化锌含量计算(假定平衡剂总量为100):

mZnS=45.2×MZnMZnO÷MZnMZnS=45.2×6581÷6597=54.1

此时,硫化锌质量占比为:

ωZnS=54.1100-45.2+54.1=49.7wt%

平衡剂理论内容为:

ωS=ωZnS×MSMZnS=49.7%×3297=16.4wt%

吸附剂在酸性水热环境下,易生成硅酸锌,造成吸附剂永久性失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ZnO+SiO2→Zn2SiO4

每生成1wt%硅酸锌,损失氧化锌量计算:

mZnO=1%×2MZnOMZn2SiO4=1%×2×81222=0.73wt%

每损失0.73wt%氧化锌,硫化锌生成量降低计算(假定平衡剂总量为100):

mZnS=0.73%×MZnMZnO+MZnMZnS=0.73%×6581÷6597=0.87

每损失0.73wt%氧化锌,硫化锌质量占比降低:

ωZnS=0.87100-0.73+0.87=0.87wt%

每损失0.73wt%氧化锌,平衡剂硫容降低:

ωS=ωZnS×MSMZnS=0.87%×3297=0.29wt%

2.3.3"根据硫容计算反应器最大脱硫能力

12月9日,装置产品硫含量长期维持在9~12mg/kg,反应器内吸附剂硫溶与进料硫含量达到动态平衡,产品硫含量趋势见图3。

此时装置进料硫质量为27.44kg/h、待生吸附剂载硫为10.9%、硅酸锌含量为2%、吸附剂剩余硫容为0.92%、反应器藏量为30t;

假定高硫生产时,待生吸附剂载硫为10%、硅酸锌含量为2%、吸附剂剩余硫容为1.82%、反应器藏量按理论最大藏量60t计算,此时装置脱硫负荷最大达到108.5kg/h,满负荷生产原料硫含量为609.5mg/kg。

2.4"再生器烧硫能力分析

S"Zorb装置吸附剂再生为贫氧环境,再生烟气中氧含量严格控制≯1%,吸附剂在过氧环境下失活,严重影响脱硫效果。12月13日,吸附剂循环速率提高至最大值(2t/h),逐步增加再生主风流量,观察再生烟气氧含量变化情况,得到再生器最大主风量,计算求得再生器最大烧硫能力。

通过趋势图和化验分析结果可知,随着再生风量的提高,再生烟气中氧含量在线分析仪数值逐步上升,当再生风量达到1300Nm3/h时,再生烟气氧含量化验分析结果为1.08%,恢复正常风量采样分析再生烟气中氧含量仅为0.58%。再生风量最大不应超过1300Nm3/h。

吸附剂再生发生的反应有镍的氧化、硫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碳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少量的一氧化碳。当再生烟气氧浓度保持最低水平并且也能到达再生效果的时候,即为再生器最适宜的操作条件,当氧浓度较高时,还生成少量的硫酸锌及过氧化物。在正常运行时,消耗风量与脱硫负荷、转剂速率、吸附剂碳差、硫酸锌和过氧硫酸锌生成量、再生烟气剩余氧含量等因素相关。脱硫负荷(kg/h)*配风系数=再生风量(Nm3/h)。通过吸附剂长期大数据和经验总结,吸附剂烧硫平衡的前提下,装置配风系数[4]一般取16,即以烧掉1kg硫需要消耗16Nm3空气为操作基点。经过试验得到再生器烧硫最大风量为1300Nm3/h,此时再生器烧硫量为1300/16=81.3kg/h。

2.5"吸附剂循环量与硫差分析

根据硫平衡计算,理论上原料硫质量-产品硫质量=吸附剂硫差*吸附剂循环量[5]",表2列出试验期间吸附剂循环量与吸附剂硫差情况,并计算得到理论脱硫能力。

试验期间,吸附剂硫差最大达到4.79%,此时循环量为1.68t/h,脱硫量为80.54kg/h。理论上在原料硫含量上升,吸附剂循环量维持在最大量2t/h时,最大脱硫能力能达到95.8kg/h。但闭锁料斗共有31台程控阀门,任一出现故障,顺控程序停运,吸附剂循环中断;长期维持最大循环量,程控阀门及料斗内构件故障率将大幅上升,根据装置长周期运行经验,吸附剂循环量1.7t/h较为合适,此时最大脱硫能力为81.43kg/h。

3"装置现有脱硫能力分析结论

(1)反应器理论上最大脱硫能力为108.5kg/h,但此时反应器吸附剂床层高度已达到设计最上限;同时吸附剂性能最优,硅酸锌含量仅为2%。但原料硫含量的增加、再生负荷的增大,都将导致吸附剂中硅酸锌含量大幅上升,高硫装置吸附剂中硅酸锌含量7%左右,此时吸附剂载硫需要降低至9%左右,才能维持反应系统81.7kg/h的脱硫负荷;

(2)受制于再生器尺寸限制,再生器最大烧硫能力约为81.3kg/h;再生器烧硫试验期间,取热盘管6组投用其中4组,再生器温度可控,取热能力满足试验工况要求;

(3)经过试验,吸附剂硫差最大达到4.79%,理论上在原料硫含量上升,吸附剂循环量维持在最大量2t/h时,最大脱硫能力能达到95.8kg/h。但根据装置长周期运行经验,为保证闭锁料斗平稳运行,降低闭锁料斗程控阀及内构件故障率,维持吸附剂循环平稳,循环量控制在1.7t/h较为合适,此时最大脱硫能力为81.43kg/h;

(4)综上所述,受制于再生器尺寸较小、吸附剂循环量较高硫装置偏低限制,装置目前最大脱硫负荷为81.3kg/h,能满足3#催化裂化装置开工后原料硫含量的升高,但装置脱硫能力没有富裕度,出现任何生产波动都将导致产品硫含量超标。

4"建议改进措施

(1)建议增大闭锁料斗容积,提高吸附剂循环量,增大闭锁料斗转剂料位的操作弹性,降低对闭锁料斗内构件的冲击,提高装置处理原料汽油硫含量的操作弹性;

(2)加强好备件管理,增加对程控阀和转剂线的备件数量、提高程控阀的检修质量,为故障时及时更换做好基础;

(3)考虑再生器扩径,提高再生器烧焦能力;同时对再生器接收器取热系统进行改造,提高取热能力,保证吸附剂温度在控制范围内,保障吸附剂正常循环;

(4)由于反应器吸附剂床层流化高度的大幅增加(从6.1m上升至23.4m左右),对反应器过滤器ME-101的冲击较大,建议大检修更换使用新的过滤器,再生清洗后的过滤器作为应急使用,提高装置长周期运行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丽丽.汽油吸附脱硫工艺与工程[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9,(1).

[2]姜宝丰,朱凯,王磊,等.S"Zorb脱硫过程中硅酸锌的生成规律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23,10(54):6572.

[3]李鹏,孙同根.汽油吸附脱硫(S"Zorb)装置案例集及孙同根操作法[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4,145146.

[4]刘燕敦,孙同根.S"Zorb装置的生产优化[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4,45(10):7276.

[5]陈尧焕.汽油吸附脱硫(S"Zorb)装置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5,5960.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负荷
基于DTL与DC-ResNet的非侵入式多标签负荷识别方法
高技术通讯(2021年7期)2021-08-30 08:37:08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28:06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
防止过负荷时距离保护误动新判据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