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2025-02-14 00:00:00张诚诚
安徽教育科研 2025年2期
关键词:双减教学改革政策

摘要:在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系中,教育改革都将重点放在批判传统教育模式和摆脱“分数论”的束缚上,为此也做了许多努力,如新课改、素质教育等,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其关注点都在课堂教学上,却忽略了课后作业这一板块。“双减”政策将聚焦点放在作业上,关注学生的课后实践规划,明确提出减负减压的要求,这在过去的政策中是非常少见的,也足以看出相关矛盾问题的严重性。正因为此政策的发布,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关于“减”和“增”的探讨,教学工作也需要在政策指导下重新布局。基于此,本文围绕“双减”政策,针对其内涵要求来详细分析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并探究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双减”政策" 初中英语" 教学改革" 教学策略

“双减”政策的发布,是国家为了矫正不良风习、规范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但该政策给教师们带来了一定困惑,许多教师不知该如何适应,从而难以在“减”的基本要求上,迅速调整教学思路,运用扎实的教学功底去实现“提质增效”这一看似矛盾的发展要求。客观来看,“减”和“增”虽然是相反的两个方向,但若能够合理协调,结合方法、形式等的优化设计,也能够在教育领域实现有效的落实。

一、“双减”政策的概述

“双减”政策是2021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全名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整体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减少作业数量、减少校外培训等。整个文件中,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减”,更是直截了当地指明了“减”的具体做法和思路,明确提出了相关规定。政策一出,各级部门以及学校迅速学习落实,成为教育领域热议话题。但是,关于政策中提出的“减”的要求,学校和家长都有些不知所措,难以适应。学校不知所措是不知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家长也对减少作业和校外培训这两条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孩子课后时间该如何安排,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仔细研读政策文件,可以发现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虽然都是“作业”,但绝不是为了减少作业而发布该文件,其是从更广的视角去考虑的,关注学生的减压减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长久可持续的学习与成长。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其学习兴趣、习惯的重要时期,过于繁重的作业任务及培训压力会使得学生过早消弭兴趣与热情,进而影响身心健康,不利于初中生的后续发展。为此,国家才在多方面调研与评估之后,出台了该项政策,旨在指导初中教育规范发展,科学改革。

参考“双减”政策的要求,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一方面要积极落实,另一方面也要思考如何协调“减”与“增”之间的矛盾,从哲学层面上认识到二者之间矛盾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教学中科学规划,思考“减作业”的前提条件、影响因素、关联环节等,以此来结合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创新教学理念、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等来实现减负增效,真正理解政策内涵,构建更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促进英语教学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初中英语学科教学的要求分析

(一)作为语言属性的培养要求

对于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将其与数学学科同等看待,英语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和汉语一样,要会说、会用。也就是说,学英语不是学知识,是学语言,学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具备应用英语的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工作环境。语言来自于生活,生活素材、文化特色、风俗习惯、政治思维等都包含在内,初中英语教学不能只看到词汇、语法等知识,还需要立足于语言属性去看待英语教学,关注各项与语言相关的交际能力、应用能力、人文素养、语言习惯等的培育,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通过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流利地进行口语交流,读懂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英语材料,并且能够准确地进行英语表达,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国际交流、跨文化交流以及未来的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二)围绕考试的读写能力的培养要求

考试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单一评价制度,但其也是当前时代下较为客观的评价方式,目前仍旧全面适用。初中英语教学也不例外,不仅要从语言属性进行教学思考,也需要达到考试要求,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设计上,要考虑到考试的关注点及落脚点,以此来对学生的听力、对话表达能力、记忆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等进行培养,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同时,为了更好地应对考试,还需要对学生的应试技巧进行培养。培养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考试内容的能力,即在学习课本内容、掌握重点知识等基础上,促使学生掌握应对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如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写作题的组织技巧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在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有序完成各项任务,避免时间不足造成的困扰。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引入绘本、视频等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初中生好奇心重,形象直观的事物更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直观感受也成为这一阶段学生学习的有效路径。为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虽然教材上也有很多有趣的卡通形象,让英语知识的呈现不太枯燥,但程度有限,英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学生更喜欢的绘本、视频等资源,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指导学生学习与教学主题或者内容关联的多样化教学资源,这样既有趣好玩,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趣味化的学习体验中深刻理解英语知识并提高记忆、巩固效果。并且,因为有了扎实的课堂学习效果加持,课后相关词汇抄写、默写以及语言仿写的作业任务可以适当缩减,既能减负,又能保证增效,一举多得。

例如,在教学“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时候,关于这个主题有许多类似的主题绘本,其都可以作为课堂延伸内容。如Going on Vacation就是一个非常适合的素材,与单元主题相近。如Maisy Goes on Holiday讲述了海边度假的各种经历,take the train、collect shells、fruit juice……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用绘本来导入,将学生带入富有趣味性的绘本情境中,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并且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如此一来,教师也可以趁此机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度假经历,如“I went to Sanya for my vacation.There was sun、sand and sea...”相较于传统课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口表达的机会明显增加,课堂上就可以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出,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训练了口语和语言组织能力,又巩固了所学新知,可谓一举多得。语言表达等任务都能够在课堂中高效完成,这对减少课后作业产生积极影响。

(二)围绕写作等教学重点,开展指导及实践练习

写作教学和实践练习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主要内容,许多教师常常将此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以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初中英语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写作和实践可以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其也是英语考核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作业设计思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乃至课后服务时间来进行科学设计,设计更完整的指导与评价体系,确保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以“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为例,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有关个性与特点等的介绍,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在指导学生进行图画解读及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适当指导学生使用所学词汇及语法知识去介绍个人特点或他人特征,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介绍能力。在此背景下,初中英语考试中也常出现此类写作任务,英语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预留出一定时间来指导学生尝试进行模仿写作练习,尝试去介绍人物的个性特征,现学现用。在学生仿写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并给予点评。相较于课后写作练习中点评存在延迟的问题,课堂的实时点评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发现问题,立刻指导学生改正,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对于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还可以强化训练,及时安排句子仿写等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更利于学生的改进与调整,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起着促进作用。

(三)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小组合作作业是传统教学模式下非常常见的一种作业形式,通常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但学生放学后受客观距离等限制,加上该阶段的学生还不能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小组合作作业完成起来存在难度。英语课堂本来就是学生交际与学习的阵地,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来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围绕教学主题进行小组合作探讨或者问题解决,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相较于课后学生自发的合作学习,课堂合作活动不仅有时空条件的优势,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与管理下进行,确保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更有序有效,也有完善的评估与检查制度作保障,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例如,在教学“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时候,该单元主题与锻炼有关,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各类体育锻炼,甚至部分学生还会有自己的特长与爱好。可以说,这个话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十分熟悉,初中生也热衷于探讨和分享自己的锻炼情况。基于此,课堂教学结束后英语教师可以利用5分钟时间来组织一次小组探讨活动,并以锻炼为主题,将学生分为4人或者6人的小组,探讨自己的锻炼情况,分享自己的锻炼频率。在学生探讨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介绍,如有的同学介绍道:“I usually exercise every day,after dinner my mother will take me to the park for a tenminute run.”教师再对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行肯定和表扬,这既鼓励了学生,也给其他同学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将健康的生活方式介绍给班级学生。由此可见,此类课堂小组讨论与分享介绍,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又给学生提供了了解彼此的机会,进而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友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小组探究等活动在课堂上高效完成,因此,很多课后作业时间被节省下来,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四)创新作业形式,设计开放性作业

在导致学生觉得课后作业枯燥乏味,对其十分反感的主要原因中,局限性与统一性是非常突出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传统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不难看出其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有固定的范围和要求,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少。对于思维比较活跃,向往自由的学生来说,开放性作业对他们的吸引力是极大的,开发性作业能够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对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及英语综合素养培育具有极大价值。对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可以充分融入开放性的设计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与分享,在形式与内容上更丰富,融入生活或者融入各类创新因素,鼓励学生发挥个性与自由发展,让学生在开放性的学习体验中,提高英语综合素养。

例如,教学完“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这一单元之后,英语教师可以结合该单元与电影院相关的主题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结合各类宣传视频来拓展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认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此基础上,也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完成社会调研类的主题作业,并将自己的调研过程与结果记录下来,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形成作业成果。在这一作业任务设计中,实践调研类的作业与书面作业相比较更受学生欢迎,学生也乐于参加。并且,对于最后的作业成果展示形式也没有明确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制作手抄报、写作文、做介绍、视频等均可,这既能让初中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尽情发挥,也能增强作业的吸引力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减负增效的预期目标。

结语

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全面的,英语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与模式优化,还需要考虑到课前预习及课后作业,甚至学生的课外自主拓展学习,构建更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从整体布局上去落实“双减”政策,探究减负增效的有效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希豹.“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3(4):8587.

[2]阚久超.“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的教学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3(3):7375.

[3]吴文娴.“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3(5):5759.

[4]郭伟.“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尝试[J].教育界,2023(6):3840.

[5]黄芳莉.“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建设策略探讨[J].求知导刊,2023(1):5658.

[6]孙宝婵.“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创建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4):105109.

[7]陆东燕.“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2023(22):5254.

[8]高良.“双减”背景下如何组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5):126128.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双减教学改革政策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