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辛苦了一整年的游子从全国各地赶回家,欢聚一堂。吃,是咱们中国人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标配。过年期间我们该如何合理饮食,既吃得开心,又吃得健康呢?
年夜饭建议荤素搭配,荤菜占总量的三分之一,素菜占总量的三分之二。如果觉得不够丰盛,可以增加一些半荤半素的菜,如芹菜炒肉。
在选择素菜时,建议选用抗氧化能力强、叶绿素含量高、高维生素C、高纤维素的蔬菜,如紫甘蓝、芥菜、菠菜等深色绿叶菜。此外,还可选择青椒、西红柿、黄瓜、萝卜、薯类等。
在选择肉类时,建议选择鱼虾等水产品、鸡鸭等禽类、牛羊肉等。总体来说,白肉的总脂肪量相对较低,建议优选白肉。此外,牛肉虽为红肉,但它的脂肪量相对来说较低,也是不错的选择。鱼是年夜饭中不可缺少的一道佳肴,不仅因为“年年有余”的好兆头,更因为鱼富含蛋白质,且属于低脂肪食品,清蒸更佳。
主食摄入量不足,肉类食品吃得太多,是春节饮食最常见的现象。这样的饮食方式易造成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过多,易引起肥胖。春节期间,在食用丰富菜品的同时,谷类与薯类的摄入量也不能少,要做到简单定量和适量搭配。节日饮食中,菜肴已经非常丰盛,建议搭配一些粗粮,而非各种制作精细的糕点食物。健康成人每天吃的主食大约为300克。每餐可适当吃点杂粮,如燕麦、荞麦、粟米、玉米、高粱米等,对节日里的饮食能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
春节期间,菜品丰富,容易剩菜。如果将剩菜在热锅和冰箱之间反复倒腾,不仅会令营养流失,还会增加细菌滋生的风险,造成安全隐忧。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就餐人数合理配菜,做到不剩菜。如果实在没办法,那就宁可剩荤菜,不剩蔬菜。
放在冰箱里的荤菜,可以保存1~2天,虽然会损失一些B族维生素,但蛋白质可以保留,也不至于产生有害物质,在再次食用之前要彻底加热。
而蔬菜在储藏中容易产生亚硝酸盐,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和维生素C、叶酸等在储藏和反复加热之后损失极其严重,一般不建议再吃。
在冰箱冷藏的剩饭剩菜应在三天内吃完。经反复加热还剩下的菜,建议丢弃,以免食用后损害健康。
不要因为怕浪费剩菜而强迫自己过量饮食。因为这些多余的食物,如果进入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血糖及血脂升高等不良后果。
春节,家人团聚,看着电视,唠着家常,吃着花生、瓜子、核桃,浓浓的亲情尽在其中。吃多少坚果才算健康呢?
这里举几个例子:每天食用松子的量以20~30克为宜;核桃、核桃仁的食用量也有讲究,一般认为每天吃5~6个核桃,20~30克核桃仁为宜;每次食用杏仁不要超过20颗;瓜子每天不超过2两。由于坚果类食物较为干燥,吃了后容易口渴,建议在食用坚果类食物的同时喝点开水。
过年了,巧克力和各式糖果成了小孩子们的最爱。这类食物虽然好吃,但也不能过量地给小孩子食用。巧克力的营养不平衡,其蛋白质含量低,是典型的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吃多了容易引起肥胖。各式饼干常常含有反式脂肪酸和香精、色素等,小朋友吃多了也没有好处。
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平时知道自己需要注意饮食,但在春节的一些社交场合,面对琳琅满目的美食佳肴,再加上亲戚朋友热情劝诱,部分糖尿病患者往往难以克制自己的食欲。因此,春节期间,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
尽量不要饮酒。饮酒可给糖尿病患者带来较大危害,干扰体内代谢,加速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展;阻滞降糖药分解与排泄,易引起低血糖。
每天都要控制好食物的总摄入量。春节期间糖尿病患者要坚持平时的合理饮食习惯,保持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炒货类食物如瓜子、花生、开心果等含脂肪量非常高,不宜过量食用。同时,糖尿病患者也不能随便吃无糖糕点。所谓无糖糕点,是指没有蔗糖,但糕点是粮食,同样会产生热量,过量摄入会引起血糖升高。
一年春节齐相聚,美味佳肴少不了;新年饮食重头戏,健康营养过好年。祝大家新春吉祥,幸福安康!
编辑/罗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