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新政策一经推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相关话题屡登热搜,让我再次想起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句响亮的口号。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在1957年由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首次提出。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就是要在人生热情最高涨、精力最充沛、经验最丰富的各个阶段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持久发光发热。这句响亮口号,放在今天仍不失为让人眼前一亮、振聋发聩的金句。
健康工作五十年,初读此话,感觉漫长而难以企及,想必能够做到这件事的人应该少之又少吧。然而,寻访周围却发现,这个看似很难的事情,很多人做到了。单位里不少七十岁以上的老中医依然精神矍铄、乐此不疲地工作着,且大有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架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工龄已远超50年。不仅如此,在各行各业,都有身体力行实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目标的人。
老一代人保持着努力奋斗的优良传统。他们用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他们的坚持令我们肃然起敬,敬仰之余,我们是否也可以树立“一个小目标”——健康工作五十年,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付诸行动,做好规划。
青年时播种健康。没有健康的体魄,何谈理想和远方?要想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拥有强健的体魄是前提条件。蒋南翔曾说:“要想老年丰收,就必须在青年时代播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把自己培养成体魄健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这一阶段,既要强其心志,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也要壮其体魄,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锤炼坚韧不拔的意志。
中年时保持热爱。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人生的理想状态,莫过于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坚守一生。要想把工作干成一辈子热爱的事业,首先要“爱一行”。而保持热爱,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前提。尤其到了中年,经历了人生的顺境逆境,更要有保持热爱的能力。保持热爱,让我们敢于在工作中“自讨苦吃”、自我修炼。保持热爱,让我们不断学习经验、不断总结提高,在摔打锤炼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专业素养。保持热爱,才会有持续钻研的动力和超强的耐力。当你保持热爱,生活自会光芒万丈。
老年时青春向上。当下有个新主张,60至70岁的群体被重新定义为“青年老年人”,他们成为职场新势力,破除年龄壁障,再展工作雄风。在这个“老龄也能青春”的新时代,60后们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活力和迎难而上的魄力。步入老年,当人人都认为“青春已经走远”时,殊不知,这些老年群体却勇敢演绎着“逆行人生”,保持一份难能可贵的积极向上,在人生的每一个年龄段发光发热。
当然,并非人人都具备实现“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身体条件,但健康工作、开心工作、享受工作,仍不失为多数人的选择。五十年只是一个数字,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背后折射的是忘我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与其想太多,不如做一做。如果在回首人生时,真的做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我想这不仅不是人生之失,而是收获了更具价值感和获得感的人生。
编辑/孙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