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精准饮食管理护理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 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46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等基线特征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采用精准饮食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白蛋白、血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白蛋白、血前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两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铁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而观察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采用精准饮食管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 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精准饮食管理护理,既可调节患者营养指标,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精准饮食管理护理;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02--03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肾脏功能逐渐损害,最终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代谢产物及水电解质失衡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会进一步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届时患者将失去自主尿液排出的能力,必须依赖血液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方式维持生命[1-2]。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并发症包括高血压、贫血、骨矿代谢紊乱、神经系统并发症、心血管疾病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还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安全[3]。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肾衰竭的并发症,是临床医疗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慢性肾衰竭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其中饮食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而合理的饮食不仅可以减轻肾脏负担,还可以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精准饮食管理护理是在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生活习惯和病情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并由专业的营养师和护理人员提供全程指导,确保患者的饮食方案得以有效实施[4-5]。因此,本研究将精准饮食管理护理应用于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观察精准饮食管理护理的护理优势性,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2月- 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46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根据病情状况,通过肾脏彩超、血常规检查等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开展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②患者可每周接受较为规律的2~3次血液透析;排除标准:①并发肝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②存在艾滋病等血液传染性疾病;③合并进食障碍、营养质量疾病;④意识模糊,精神疾病者。按照性别、年龄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52.65±2.44岁。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52.33±2.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特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本研究上报至本院伦理委员会并通过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饮食护理,内容包括:护理人员详细为患者讲解在血液透析期间的饮食原则,建议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热量、低盐、低钾等食物,同时注意补充适量的水溶性维生素以及控制水的摄入量,护理期间记录相关数据信息。
1.2.2" 观察组" 采用精准饮食管理护理,内容包括:
(1)健康宣教:采用面对面宣教指导的方式,向患者讲解关于疾病的认知以及科学的饮食方法,护理人员在宣讲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患者语言、表情等,旨在促使患者以及家属接受饮食护理,能够清晰地认知并直面疾病,能够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2)健康饮食:个性化饮食计划制定:①营养评估:首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状况评估,包括身高、体重、生化指标等,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制定饮食计划提供依据,包括蛋白质、能量、水分、钠、钾、磷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并结合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和个体化目标,制定具体的饮食方案,如膳食组成、烹饪方法、饮食结构等。同时考虑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偏好等因素,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②蛋白质摄入的控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肾功能情况、营养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蛋白质摄入目标,通常为0.6~1.2g/d,并且合理搭配蛋白质,建议患者以优质蛋白为主,如蛋类、奶制品、瘦肉等,同时适当补充植物性蛋白,如豆制品、谷物等,达到较高的生物利用率。此外,多选择蒸煮、水煮等烹饪方法,尽量减少油炸、烧烤等高脂肪烹饪方式,降低蛋白质的摄入量。③水分摄入的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体重、残余肾功能、透析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每日水分摄入量,通常控制在1000~1500ml,将每日水分摄入分散在餐前、餐后、透析前后等不同时间段,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同时,教会患者掌握一些简单有效的水分控制方法,如适当控制盐分摄入、避免饮用含糖饮料等。对于极度水分过多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如限制某些高水分含量的食物,加强透析强度,使用利尿剂等,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水分平衡。④钠、钾、钙、磷等矿物质的调控:对于钠的摄入,一般建议每日控制在2~3g左右,主要来源为食盐和高钠食品。对于钾的摄入,则需要控制在2~3g/d,可以适当多食用低钾的蔬菜水果,而对于钙和磷的摄入,则需要根据患者的血钙、血磷指标来动态调整,建议钙的摄入控制800~1200mg/d,磷的摄入控制在800~1000mg/d。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使用一些电解质调控药物,如磷结合剂、钙补充剂等,以帮助更好地控制电解质的平衡。⑤富含维生素食物: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摄入富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促使患者的机体内补充到更多所需的维生素,谷物类的食物对于患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帮助,患者所摄入的食物都要依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来决定。
1.3" 观察指标
(1)营养指标: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血清铁蛋白指标。
(2)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高磷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低血压等。
1.4"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用χ2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铁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而观察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采用精准饮食管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转的肾脏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需要进行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作为目前最主要的肾脏替代疗法,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7]。但同时,血液透析过程中大量丢失水分和蛋白质,患者需要补充足量的液体和高蛋白饮食,但过度补充又可能加重肾脏负担[8]。因此,如何通过精准的饮食管理护理,帮助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现营养均衡,防止并发症发生,成为临床待解决的关键问题[9-10]。
精准饮食管理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模式,强调针对个体的差异化治疗,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11-12]。同样的,对于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也应该遵循精准医疗的理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饮食管理计划,为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饮食管理模式[13]。在健康促进与疾病康复领域,精准饮食管理护理具有广泛的应用效果,通过加强精准饮食管理护理的研究与实践,有助于提高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水平,降低并发症[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①予以精准饮食管理护理的观察组在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血清铁蛋均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本研究通过详细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识别出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为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提供依据,随时根据变化情况调整饮食方案,确保营养供给持续满足患者的需求。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控制蛋白质、能量、电解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机体需求,同时避免营养素的过量或缺乏。②予以精准饮食管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原因在于透析患者需要限制磷的摄入,同时适当补充钙剂,以促进磷的吸收和排出,精准饮食方案则可以在控制磷摄入的同时,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蛋白质、能量和其他必需营养素,从而最大限度的改善高磷血症。对于高钾血症患者,需要严格限制钾的摄入,同时应合理调整用药,以及采取透析等治疗措施。精准的营养评估和膳食指导,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平衡钾的摄入和排出,维持血钾水平稳定。此外,透析过程中大量失水会导致血容量下降,而合理的饮食调理则可以帮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增强患者的耐受能力,从而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综上所述,精准饮食管理护理为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不仅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有效降低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 参考文献
[1] 林兴芳.低磷饮食方案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钙磷代谢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2023,43(6):36-38.
[2] 张佳琪.精准饮食管理护理应用于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J].吉林医学,2023,44(9):2594-2597.
[3] 刘梦欣.认知行为护理结合低磷饮食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营养等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22,29(1):65-67.
[4] 邓蕊.个体化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低血糖管理效果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3):121-124.
[5] 赵慧.分析营养指导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具体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4):163-164.
[6] 刘成琳,杨晓宁,高媛媛.个体化营养护理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20, 39(29):124-126.
[7] 廖云云.营养指导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 饮食保健,2021(47):107-109.
[8] 徐婷婷.营养指导护理模式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5):231-232.
[9] 赵辉,王于玲.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应用营养指导护理模式对营养状态的影响[J].妇幼护理,2023,3(1):234-236.
[10] 许金凤.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HD)患者实施营养指导护理的效果[J]. 国际援助,2023(32):157-159.
[11] 许映清.营养指导护理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J].妇幼护理,2023,3(20):4989-4991.
[12] 欧阳梅,张玉,程志朋,等.探讨个体化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3,29(5):196-198.
[13] 赵文婷,巩俊.个体化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低血糖管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健康之友,2023(17):290-292.
[14] 杨娅娅.分析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营养指导护理模式的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3,21(25):138-141.
[15] 申红梅,赵清琼,程联飞,等.营养指导护理模式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女性,2023(43):161-162.
[2024-06-06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