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

2025-01-31 00:00:00许杨秋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5年2期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项目式学习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学生的表现,强调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项目式学习评价系统完备,以表现性评价为主,具有诊断、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针对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综合实践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普及植物知识”的教学为例,论述“依据项目目标,制订评价任务”“进入项目过程,收集评价证据”“落实教学评价,及时交流反馈”这三项表现性评价的应用策略,以期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表现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7-1737(2025)04-0004-02

项目式学习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模式,它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为重点,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发展[1]。这一学习过程既是学生进行自我表现的过程,也是他们实现个人成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教师应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精准地捕捉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和结果性信息,全面评估他们的表现,引导他们更好地表现自我。表现性评价是指在真实的项目情境中,运用恰当的评价工具对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的种种表现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2]。表现性评价在传统的标准化测评的基础上,借助具体的评价任务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真实反映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具体表现,从而使教师获得准确的信息,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指导。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将表现性评价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中,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呢?

一、依据项目目标,制订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是为检测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而设定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纸笔测试和表现性评价两种形式[3]。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评价任务了解学生“学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等,为后续教学提供有力依据。因此,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紧密围绕项目目标制订评价任务。

以“普及植物知识”为例,其项目目标如下:

(1)通过实地考察、上网查阅等方式搜集信息,了解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生态功能等基础知识;

(2)进行艺术设计,掌握简单的艺术欣赏和评价方法;(3)培养同理心,在团队合作中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并理解不同的意见,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4)掌握合作技巧,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围绕以上目标,设计制订出如下评价任务。任务一:采用多样方式,搜集并整理植物相关信息,制作校园植物资料卡。任务二:小组合作,观察校园内植物的分布情况,并绘制校园植物分布平面图。任务三:小组合作,为校园植物拍摄照片,举办校园植物摄影展。任务四:整合活动过程中收集的所有信息,设计并制作植物挂牌,举办植物挂牌设计展。

二、进入项目过程,收集评价证据

项目式学习过程也是落实评价任务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密切关注整个项目的推进情况,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运用相应的评价任务,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深入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与学生共同采用观察、拍照、撰写观察记录、填写互评表等多种方式收集评价证据,获取第一手资料,从而增强教学评价的真实性、可靠性[4]。

以“普及植物知识”之“给校园植物挂牌”这一活动为例,将学生带入真实情境后,教师可直接提出评价任务,让学生明确“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何种程度”。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用录像设备记录他们搜集、交流、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及时发现他们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活动。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发放互评量表(见表1),鼓励他们根据量表中的评价标准互相观察、评价。

三、落实教学评价,及时交流反馈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整理并展示收集到的评价证据,并以此评估学生的表现水平,实事求是地进行打分。随后,教师还应向学生公布打分结果,让他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具体表现和进步情况,从而主动取长补短。同时,教师也应根据评价结果深入反思,识别并分析学生在不同环节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以避免在后续教学中出现类似问题,进而有效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式学习的持续发展。

以“普及植物知识”之“制作校园植物资料卡”

活动为例,活动结束后,各组可派代表展示并介绍本组作品。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其他学生应认真观看、仔细倾听,并依据作品评价量表(见表2)进行打分。

教师可以汇总学生的打分情况,发现各组作品的出彩之处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出彩之处,教师应予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学生学习借鉴;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则应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教师还应将项目学习过程中收集的所有评价证据发放给每个学生,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反思,从而客观认识自己的良好表现和不良表现,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此外,教师还应利用课后时间细致分析所有的评价证据,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并以此了解项目目标的达成情况。

四、结束语

将表现性评价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式学习的路径可以概括为“依据项目目标制订评价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收集评价证据—落实教学评价并及时交流反馈”。遵循这一路径,教师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活动表现,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他们更好地体验活动并获得成长。因此,

教师应积极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式学习中应用表现性评价。在应用的过程中,除了借鉴本文提及的方法外,教师还应发挥自身专业能力,探索更多创新策略,努力使表现性评价成为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其诊断、促进作用,推动教学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孙红霞.基于写实记录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探析[J].新教育,2023(35):75-77.

李美珍.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3(15):49-51.

叶宝玉.小学主题式综合活动实践中能力目标解构与表现性评价设计[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2(6):64-70.

张佳美.知行合一,向远处漫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研究[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1(Z1):130-131.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立项课题“项目式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3-66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许杨秋(1975.10-),女,福建漳州人,就职于漳州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价值工程(2017年14期)2017-05-11 17:36:25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祖国(2017年6期)2017-04-12 13:02:15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27期)2016-07-16 05:10:35
浅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考试周刊(2016年31期)2016-05-30 19:52:51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期)2016-03-12 06:20:41
信息技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黑河教育(2015年8期)2015-08-08 12:46:10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学生表现性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