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研究

2025-01-31 00:00:00童琳
传播与版权 2025年2期
关键词:图书管理虚拟现实技术高校图书馆

[摘要]文章从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况入手,通过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影响发现,其有助于高校图书馆“实现线上阅读资源、活动的推广”“实现线下阅读场景、人物的交互”。但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文章提出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路径,即“构建三维全景化的图书阅读空间,实现在线阅读、借阅”“借助线上虚拟化图书平台,开展校园读书日宣传、推广活动”“建设沉浸交互式的线下阅读场馆,设置沉浸阅读、体验专区”“借助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推动图书内容的情景式表现与互动”。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图书馆作为高校核心公共服务机构,面向全校师生及民众提供阅读与借阅服务。当前,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仿真技术,不仅增强了受众与知识场景的互动与接触,为广大师生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更为高校图书馆的活动推广与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动力引擎。文章立足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方法进行创新,总结一些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旨在提升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成效。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况

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原理是人们根据某个物体、人物或景象的特征,在计算机仿真系统中搭建起仿真对象的具体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的优化,使虚拟模型呈现动态效果。当受众佩戴VR设备时,即可游览并体验虚拟模型及其场景,获得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1]。另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与服务领域应用的具体形式为三维全景虚拟现实系统及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其中,三维全景虚拟现实系统依托全景照片,运用虚拟建模技术,构建三维立体的虚拟仿真场景,旨在为受众提供一个线上沉浸式的虚拟图书馆体验环境。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主要依赖受众所佩戴的投影装置,在特定设施内让受众体验图书中的知识场景,进而实现与书中人物及虚拟世界的交互[2]。

二、虚拟现实技术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第一,实现线上阅读资源、活动的推广,满足广大师生在线借阅需求。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构建三维全景虚拟现实系统。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借助三维全景虚拟现实系统,能够打造线上虚拟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将学校的读书活动或推广的图书目录上传至虚拟图书馆系统,借助全景照片、视频、音乐等形式,构建虚拟的阅读活动情境,为学校阅读活动造势。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借助线上平台能够促进面向广大师生的阅读活动的推广与宣传。广大师生只需要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访问线上虚拟图书馆的网址,即可直接进入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虚拟图书馆[3],并根据虚拟仿真系统给出的索引,细致探索、参观、体验虚拟图书馆,获取自己想要的书籍,观赏或了解学校正在推广的读书活动等。第二,实现线下阅读场景、人物的交互,引领广大师生走进书籍世界。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是基于VR设备、多媒体设备等硬件设施构建的可体验、可交互的虚拟现实技术平台。文章通过剖析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应用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的效果发现,其优势普遍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图书馆可以应用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虚拟的图像场景,使书籍内容生动呈现,为师生提供更多想象的空间[4]。另一方面,图书馆通过构建与图书相关的虚拟场景,能够有效促进受众与书中人物、场景的互动。当受众佩戴VR设备时,即可步入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虚拟世界,实现与书中人物的跨时空对话。

(二)面临的挑战

第一,硬件设施、软件技术的双重局限。实际上,虚拟现实技术已在图书馆领域应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尤其是2018年以来,随着5G、计算机等技术日益成熟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全国不少高校图书馆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打造全新的阅读推广形式。然而,整体来看,当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主要局限于构建线上的三维全景图书馆场景,专注于满足广大师生通过手机、电脑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在线阅读、借阅的需求[5]。同时,较少有高校图书馆搭建线下的沉浸式阅读平台,这主要是受到硬件设施、软件技术的制约。此外,由于许多高校图书馆缺少能够支撑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运行的硬件资源,且缺乏对软件技术的运用能力、维护能力等,导致未能充分发挥虚拟现实技术在阅读推广方面的价值。第二,传统阅读推广理念、机制的制约。虚拟现实技术既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带来诸多机遇,有助于促进其阅读推广形式、途径的创新扩展,也对传统的阅读推广理念、机制构成巨大挑战。此外,当前全国仍有不少高校选择采用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方法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例如,部分高校通过校园广播站或设置校园图书展览会等方式组织广大师生参与阅读活动。又如,一些高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校园官网等渠道发布学校最新的阅读活动或图书资源,引领广大师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6]。总体来看,当前阅读推广的方式缺少了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与应用。

三、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三维全景化的图书阅读空间,实现在线阅读、借阅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基本前提是构建基于三维全景的虚拟现实系统,以此设计并开发学校专属的线上图书平台或阅读服务终端,进而为全校师生提供便利的在线阅读及视听服务。高校可与虚拟现实技术研发机构合作,根据学校图书馆的规模、定位、类型、特点等设计学校专用的线上虚拟图书馆空间。第一,线上虚拟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是基于学校图书馆的实际功能布局与现状,采用构建线上模型的方式,实现学校图书馆在线上环境的完整呈现与复原。第二,线上图书馆的空间功能设计应着重规划图书阅览区、在线阅读区、视听区,确保它们能满足全校师生在线借阅书籍及享受视听资源的全面需求。

(二)借助线上虚拟化图书平台,开展校园读书日宣传、推广活动

对高校而言,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线上虚拟图书馆不仅能提供便捷的在线阅读与借阅服务,还能够创新性地举办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校园读书日活动,借助线上平台推动阅读文化的传播,从而在校园内营造人人参与阅读的浓厚氛围。具体来说,高校可将每周的周六或周日设置为“校园读书日”,借助线上虚拟图书馆开展读书日活动。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每周设立一个读书主题,并围绕这些主题丰富阅读资源和优化服务栏目,如举办“诵读红色经典,铭记革命历史”这一主题的读书日活动,在此期间,馆员会在线上虚拟图书馆增添数字版的红色经典读物,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的电子书资源,满足他们下载和在线阅读的需求。同时,高校图书馆可创作并发布宣传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视频,并引导师生通过手机、电脑接入线上虚拟图书馆系统并在线观看视频,从而获取不一样的阅读体验[7]。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借助线上虚拟图书馆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专家等借助虚拟图书馆的视频会议功能进行跨时空交流、对话,以分享读书经验、读书感悟[8]。

(三)建设沉浸交互式的线下阅读场馆,设置沉浸阅读、体验专区

高校除了可以借助三维全景虚拟现实系统构建虚拟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完善VR设备、多媒体设备、传感器设施等,在图书馆内专门设置虚拟现实服务空间,从而为广大师生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的阅读环境。例如,高校可在图书馆内构建一个VR沉浸式阅读空间站,要求馆员精选畅销图书,并依据其章节内容打造沉浸式音频场景,从而使师生通过佩戴VR设备就可享受立体音频盛宴。同时,图书馆也能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定位,深化与院系的协作,为学生搭建起专业书籍相关的实践操作虚拟场景。通过佩戴虚拟设备,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知识应用的场景,将书籍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增强知识的吸收与实践感知度[9]。例如,医学院校通过引入VR(虚拟现实)设备、AR(增强现实)设备,专门设立了医学体验区。在此区域中,VR技术提供了包含男性和女性两套完整的人体虚拟模型,能够高度逼真地再现临床解剖操作的全过程;AR技术建立了人体器官生理病理展示系统,可展示部分疾病的组织学图片、影像学图片及病理动画,当学生通过AR/VA设备观看虚拟的知识场景时,能够联想书籍内容,增强阅读获得感。

(四)借助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推动图书内容的情景式表现与互动

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为广大师生提供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更能增进受众与书中角色及场景间的互动体验,通过VR技术将书籍内容生动呈现,令受众仿佛置身于书页编织的奇幻世界中。例如,高校可与VR技术研发机构合作,为系列丛书打造沉浸式互动资源。又如,一系列聚焦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人文教育、现代诗歌以及科技教育等主题的丛书,经专业设计机构精心策划与编纂,依据内容特色,创新性地融入互动情景,并整合至学校图书馆的增强现实(AR)交互系统中。同时,高校应不断更新升级AR眼镜、AR手柄等设备[10],使广大师生通过佩戴AR眼镜、操控AR手柄便能瞬间沉浸于与系列丛书紧密相连的虚拟环境中。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每位受众都化身为主角,与书中的人物跨越时空界限进行对话与交流,从而实现与书籍世界的深度互动,获得别具一格的阅读感受,并有效激发阅读兴趣。

四、总结

总之,虚拟现实技术凭借独特的沉浸性、深刻的体验性、丰富的多感知性、灵活的交互性,在众多领域中脱颖而出。鉴于此,高校应秉承“服务师生、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紧密围绕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与个性化体验,精心优化图书馆的阅读空间与借阅平台。高校通过实施这一举措,能够展现线下服务场景的人性化关怀,以及线上阅读推广的个性化特色,让师生深切感受图书馆阅读服务的独特魅力。在线上方面,高校应充分利用三维全景虚拟系统,构建功能完备的线上阅读平台,并设立明确的线上阅读与借阅分区,实现在线阅读、借阅与预订的无缝对接。在线下方面,高校应不断更新升级VR设备,致力于打造一个集阅读、学习、音乐、休闲等多元化交互式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智慧阅读空间。通过这一“线上+线下”的智慧阅读服务双轮驱动战略,高校将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实现智慧阅读服务场景的全方位、立体化覆盖。

[参考文献]

[1]李冬冬,徐晶,张传强,等.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导览中的应用研究:以延边大学图书馆为例[J].才智,2017(35):17.

[2]陆颖隽,程磊.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以CADAL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7(04):8-12.

[3]周昭文.党校图书馆VR化新型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建设研究:以VR技术建设红色馆藏资源新范式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1(12):6-8.

[4]鲁力立,许鑫.从“混合”到“混沌”:元宇宙视角下的未来教学模式探讨:以华东师范大学云展厅策展课程为例[J].图书馆论坛,2022(01):53-61.

[5]黄勇,刘璐璐,方静.基于虚拟化加工技术的馆藏仓储化建设实践与探索: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1(04):111-118.

[6]周斌.基于虚拟漫游的图书馆认知教育系统设计与实现: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认知教育系统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7(03):42-47.

[7]曲舒怡.虚拟学习社区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线上资源荐购服务探究:以天津地区高校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2(03):85-90.

[8]李艳,吕鹏,李珑.虚拟云桌面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带来的革新:以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J].现代情报,2015(06):58-63.

[9]师美然.高校图书馆基于3D打印的创客空间服务策略研究:以天津大学图书馆“长荣健豪文化创客空间”为例[J].出版广角,2020(24):60-62.

[10]吴海春,王海.高职院校图书馆立体阅读推广活动品牌化运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演练说”推广模式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06):30-33.

猜你喜欢
图书管理虚拟现实技术高校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统计分析工作之我见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9:38:29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23:22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27:03
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42:52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2:37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25:20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