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多数高等工科院校的研究生双创教育所采用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本文开展OBECDIO模式下研究生双创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基于成果导向的发展策略,结合CDIO理念构建研究生五维融合双创培养平台,辅以OBE理念反馈优化该平台,全面构建具有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特色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以东华理工大学仪器仪表工程方向在研究生双创能力培养方面的改革成果说明,OBECDIO模式能够为特色专业研究生双创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经验。
关键词:OBE;CDIO;地学仪器;研究生双创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on"Training"System"of"Double"Innovation"Ability"of
Graduate"Students"in"Geoscience"Instrumentation"under"OBECDIO"Mode
Xiao"Hui"Xu"Haning*"Gong"Meng"Xiao"Huaichun"Li"Guang
School"of"Geophysics"and"Measurementcontrol"Technology,East"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
JiangxiNanchang"330013
Abstract:At"present,the"traditional"mode"adopted"by"most"higher"engineering"colleges"for"postgraduate"dualinnovation"education"can"no"longer"meet"the"needs"of"the"times.This"paper"carries"out"the"research"and"practice"of"graduate"students"dualinnovation"ability"cultivation"system"under"the"OBECDIOnbsp;mode,based"on"the"development"strategy"of"ideological"leadership"and"result"orientation,combining"the"CDIO"concept"to"build"a"fivedimensional"integration"dualinnovation"cultivation"platform"for"graduate"students,supplemented"by"the"feedback"and"optimisation"of"the"platform"with"the"OBE"concept,and"comprehensively"constructing"a"dualinnovation"talent"cultivation"system"with"the"characteristics"of"reverse"design"and"forward"implementation.The"reform"results"of"East"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instrumentation"engineering"direction"in"the"cultivation"of"graduate"students'"dualinnovation"ability"show"that"the"OBECDIO"model"can"provide"reference"experience"for"the"exploration"of"the"cultivation"mode"of"graduate"students'"dualinnovation"ability"in"speciality"majors.
Keywords:OBE;CDIO;Geoscience"instrumentation;Postgraduate"dualcreation"education
一、概述
研究生是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完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经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工业智能化发展和工业强国的战略支撑。在“新工科+双创”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期望越来越高,研究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要具备实际工程环境中的系统构建力,以及应对创业活动全周期的综合工作能力,研究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12]。但是,我国多数高等工科院校的研究生双创教育仍以传统模式为主,存在师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课程体系、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平台等教学资源短缺,校地、校企等未能深度融合等问题,这些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3]。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积极探索研究生双创教育改革,聚焦于OBE以及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教育理念由美国学者斯派蒂于1981年提出,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主体导向,以“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3]。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瑞典皇家工学院于2000年提出,核心思想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45]。目前,CDIO已发展成为21世纪工程教育改革的一大创举,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上百所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国际组织,并全面采用了CDIO教育理念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67]。当前,CDIO在国内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然成为我国工程教育领域里最具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教学改革行动之一。
二、OBECDIO模式下五维融合双创人才培养框架
根据研究背景,本文将OBE和CDIO教育理念相融合,开展OBECDIO模式下研究生双创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基于成果导向的发展策略,结合CDIO理念构建研究生五维融合双创培养平台,辅以OBE理念反馈优化该平台,全面构建具有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特色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图1)。
三、构建OBECDIO模式培养平台
针对地学仪器方向的仪器仪表专业研究生,建立完善和科学的培养平台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
(1)完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导师准入制度、良好的竞争环境和科学的发展体系,使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师能够通过多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实施核地学创新创业先锋班、实验班,推行地学创新创业学院试点工程,进而带领研究生实现高科技创新和高科技创业。多维融合区别于传统教育模式,教育的主旨在于创造,目的是实现技术突破和方法革新,因此导师需要将“高校课堂教育+科研机构训练+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研究新颖和独特的教学方法。
(2)科学地设计梯进式“双创+思政”教育培养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适应社会发展和实践需求,准确分辨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迅速捕捉思政教育发展的新信息,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针对不同阶段研究生特点与需求,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以生涯教育为基础,以思创融合、专创融合为抓手,按照“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育内容→组织管理”梯进链条培养体系设计。搭建以我校地球物理学、仪器科学、电子信息、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基础课为主体,创新类人文选修课为支撑、创业类管理课程为提升的体系,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提供知识保障,多角度丰富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按照“教育理念上相互融合→培养模式上相互依托→内容上相互贯通→管理上相互耦合”的梯进方向培养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基于OBECDIO建立相互融合的反馈式梯进双创实践体系。基于OBECDIO模式,将地学仪器行业与仪器仪表工程专业有机结合,将“思政+实践+创新+创业”融合进实践链条,完善实践组织制度和监督反馈体系,可有效解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受益面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竞赛活动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实现课堂教学、科普活动、实践训练、课外竞赛、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
四、实施方案
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很少有能够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课程体系,大多数高校仅限于对自身专业课程的讲解,并未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基本没有创新创业素质类的课程,研究生很难真正参与到创业实践中。因此,面向“新工科+双创”背景下的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研究生,以培养地学仪器特色方向实践能力强,学术型兼应用型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OBECDIO模式的多维融合培养实践平台。以“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实施计划——保障机制”链条为导向,分阶段、有层次地开展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实施过程见图2。
(1)通过调研国外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OBECDIO模式培养方法,同时结合我校特点以及专业特色,通过多维融合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探索反馈机制对基础教育和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明确阶梯模式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体系的作用。
(2)基于CDIO理念开发多维梯进实践平台。第一,规范加强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地质特色专业优势,开设重、磁、电、震和放射性等基本方法的仪器装备实验室,结合了电子、自动化和信息等学科,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和实验教学中的学生的自主性。第二,优化研究生生产实习环节,结合科研参与模式带动研究生提高生产实习质量,促进研究生在实习阶段参与科研的主观能动性。第三,促进教师科研与实习基地共建联合研发中心。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创业导师及知名企业家来校讲学交流,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及最新科技发展。同时有目的性地实地考察企业情况,设计合理方案建立校企协同培养基地。
(3)基于OBECDIO理念开创新形势下多元化教育手段。首先,整个创新创业培养贯穿新形势下的教育新方法、新手段,例如多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创新素质模型、创造力理论、“同伴教学”、大数据分析、案例教学等方法。其次,教育过程结合我校地质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基础条件,一阶段以“地学创新论坛”为主要辅助方法激励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二阶段以“地学科普竞赛”为主要辅助手段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养;三阶段以“参与导师科研”为手段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四阶段以“任务考核机制”驱动研究生实施创新创业,培养出优秀的面向地学仪器特色方向的创业人才。
五、实施效果
东华理工大学仪器仪表工程方向在研究生双创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已形成具有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特色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四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活动100余项,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创青春”创业竞赛国家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技术交流组全国最高奖项等国家级奖13项、省级奖16项、校级奖60余项,学生获批国家专利20余项。从实施效果来看,基于OBECDIO模式下地学仪器方向研究生双创能力培养体系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成果导向的发展策略,树立研究生为国家为社会协同创新的奉献精神;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和创新创业项目的训练,增强了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的信心,促进高校复合应用型人才对社会的输出,为全面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原源,邓居智,肖慧,等.基于成果导向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地球物理学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28):6063.
[2]徐哈宁,李熠钊,肖慧,等.地学仪器方向“五维四融合”创新创业协同体系研究[J].科技风,2022(19):166169.
[3]肖慧,徐哈宁,原源,等.地学仪器方向梯进式实践教学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3):48.
[4]杨志超,张雪昂,饶利民,等.基于“翻转课堂”的地球物理仪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0):3537.
[5]肖慧,徐哈宁,杨志超,等.满意度导向的研究生“双创”培养评价机制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4):57.
[6]肖慧,徐哈宁,杨志超,等.“三融合”协同“四阶梯”模式下核地学仪器类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探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02):182185.
[7]杨志超,张雪昂,戴梦雪,等.基于“知识三角”理念的核地学仪器方向研究生创新教育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A4):3334.
基金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sjg1202207、yjsjg1202104);东华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23CXCY11)
作者简介:肖慧(1978—"),女,汉族,陕西渭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地学仪器方向的教学和科研。
*通讯作者:徐哈宁(1979—"),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地灾监测方向的教学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