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为例,梳理了三~六年级习作主题,重点探究了“记事、想象、写人、写景、说明”五类习作目标序列。记事主题习作建构了从完整记事到在记事中表达真情实感的目标序列;想象主题习作建构了从简单联想到在想象中创新合理表达的目标序列;写人主题习作建构了从写出特点到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的目标序列;写景主题习作建构了从写出表象到写出情感的目标序列;说明主题习作建构了从简单说明到规范有序全面介绍事物的目标序列。
【关键词】三~六年级“五类习作”目标序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习作总目标要求“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在“学段要求”部分提出了各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要求。不管是习作教学“总目标”还是“学段要求”都比较笼统,均与统编版语文教材各学期各单元习作目标之间存在序列化建构断层的问题,不利于一线教师研读和落实。
一、三~六年级习作主题概括
笔者梳理了统编版三~六年级语文教材的习作安排(包括习作单元、综合性学习),四个年级八个学期共安排62次习作。其中,记事主题习作16次,约占总次数的25.8%;想象主题习作12次,约占总次数的19.4%;应用主题习作9次,约占总次数的14.5%;写人主题习作8次,约占总次数的12.9%;写景主题习作6次,约占总次数的9.7%;说明主题习作5次,约占总次数的8.1%;议论主题习作2次,约占总次数的3.2%;状物主题习作2次,约占总次数的3.2%。场景主题习作和诗歌主题习作各1次,均占总次数的1.6%。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习作安排一共涉及十类主题习作训练,其中,“记事、想象、应用、写人、写景、说明”六类习作共56次,约占总次数的90.3%。应用主题习作包括写日记、写信、写读后感、写研究报告、写倡议书、写作品梗概等日常应用写作,基本上每次一个主题,不是以螺旋递进的方式展开的,不在序列化的研究范围。议论、状物、场景和诗歌主题习作安排次数较少,不具有序列化的研究条件。
本文重点围绕“记事、想象、写人、写景、说明”五类主题习作进行目标序列建构探究。
二、记事主题习作目标序列:从完整记事到在记事中表达真情实感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安排的记事主题习作比重最大,三年级3次,四年级4次,五年级3次,六年级6次,共计16次。其中包括亲身经历事情、场景活动事件、创编故事、叙事抒情等类型。记事主题习作训练在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记事主题习作目标明显有螺旋上升、梯次递进序列。三年级侧重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做到段落中句子承接清楚而有序。四年级更加重视记事主题习作训练,上册第五单元为“把事情写清楚”习作单元。综合4次习作安排来看,四年级记事主题习作的目标为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特别是写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建议把作者的心情变化、感受体验写出来。五年级记事主题习作在四年级的基础上,增加了“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并且写出真情实感”的目标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记事主题习作中抓住事件中关键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细节来写,具体叙述事件的重点部分。六年级的记事主题习作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场面描写,既要关注“面”,又要写好“点”——抓住事件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将事件过程具象化。另外,六年级明确要求学生围绕中心意思记事,并学会在事情中表达真情实感。
三、想象主题习作目标序列:从简单联想到在想象中创新合理表达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安排的想象主题习作比重仅次于记事主题习作,三年级5次,四年级3次,五年级2次,六年级2次,共计12次。
新课标明确提出,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能按照童话、寓言等文体样式,运用联想、想象续讲或续写故事;写想象作文,想象丰富、生动有趣。
按照以上目标要求,结合各想象主题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想象主题习作可以建构这样的目标要求序列:三年级重在让学生明白童话、寓言两类文体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尝试进行模仿性创作。学生的想象主题习作主要做到激发兴趣,敢于表达,想象大胆、通顺、完整。四年级要求在三年级的基础上,写清楚想象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尝试打破固有思路,发挥创造性想象,创编新故事(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故事新编”)。第二学段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大胆想象,到了第三学段更倾向于想象的合理性。五年级仅安排两次想象主题习作训练,都是要求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故事的想象与创编,要求故事的内容更加饱满、结构更加完整、情节更具体,并学会分段表述。六年级想象主题习作在行文结构上增加了“把重点部分写详细”的要求,在发挥想象方面提出“想象奇特又令人信服”的目标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如六年级下册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要求写一个科幻故事,看谁写的故事奇特又令人信服。学生写好此文还需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在符合基本科学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合理发挥自己的想象。
四、写人主题习作目标序列:从写出特点到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写人主题习作共计8次,其中,三年级2次,四年级2次,五年级3次,六年级1次,比较均衡地分布在中、高年级。
从习作训练要求来看,三年级要求用一段话来写,着重写出小伙伴的特点,最好能用一件事说明人物的特点。四年级要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全方位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特长等多个方面,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五年级安排了3次写人主题习作,其中一次是写人主题习作单元。教材编者意图很明显——五年级应该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写人,并加大习作训练力度,提高习作训练水平。五年级要求学会运用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等,用几件典型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不仅要求把人物的外部特点写清楚,还要反映出人物的内心品质。六年级要求写出人物事件相关的场景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上作者对人物的评价。
五、写景主题习作目标序列:从写出表象到写出情感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安排的写景主题习作共计6次,其中,三年级2次,四年级3次,五年级1次,六年级没有安排。
三年级要求从样子、颜色、气味等多个方面观察一处美景,尝试用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安排了写景主题习作单元,可见,写景主题习作是四年级的重点。四年级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景物写具体,必须指导学生用心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两篇文章,熟练掌握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景、写出特点、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方法。五年级写景要求非常明确——写出景物的变化,尤其是静态和动态的变化。虽然六年级没有安排写景主题习作训练,但是六年级教材中,有不少绝佳的写景主题习作参考范例。例如,六年级上册第1课老舍先生的《草原》,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学习此文后,教师可以安排一次写景主题习作训练,要求学生学习《草原》的写法,写景抒情,表达真情实感。
六、说明主题习作目标序列:从简单说明到规范有序全面介绍事物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安排的说明主题习作共计5次,其中,三年级1次,五年级3次,六年级1次,四年级没有安排。
三年级习作要求根据提供的素材和自己查找资料,初步学会整合信息,从几个方面介绍一种事物。学生可学习《海底世界》的写法,用设问的方式介绍事物。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安排了“说明主题”习作单元,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等常见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明确说明性文章的总要求是准确、清楚、有条理。六年级要求在掌握五年级习作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特点确定详略,突出重点。
七、习作字数要求序列: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定字数要求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语文基础情况,在学生刚刚接触写作文的三四年级就要求每次习作都要达到400字左右的字数要求,扼杀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导致学生产生畏惧习作的不良心理。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建构明确的习作字数要求序列:三年级学期结束前,要求学生至少在40分钟内写到150字左右;四年级学期结束前,要求学生至少在40分钟内写到250字左右;五年级学期结束前,要求学生至少在40分钟内写到350字左右;六年级学期结束前,要求学生至少在40分钟内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指导学生提高习作质量。
小学三~六年级“五类习作”目标序列化建构,按照新课标要求,结合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生活实际等方面因素,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一旦教师明确“五类习作”目标序列要求,习作教学就能有的放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自信,高效达成小学阶段习作教学学段目标及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勇.习作单元,“读写结合”教学的新走向:统编本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认知与实践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9(13).
[2]胡瑛.例谈统编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