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课程目标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实践研究

2025-01-16 00:00:00韩翠莲霍轶珍
西部学刊 2025年2期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效果评价教学设计

摘要:为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以《水工建筑物》课程为例,进行课程思政协同效应实践研究:分别以河套学院2018级、2019级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两个教学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基于“立德树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知识与价值观培养相结合的目标,对《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基于课程目标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的课程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与实施;完善《水工建筑物》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评价。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1;TV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5)02-0126-04

Practical Research on Synergistic Effect of Curriculum Objectiv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Hydraulic Buildings” Course of Hetao College as an Example

Han CuilianHuo Yizhen

(Hetao College, Bayannur 015000)

Abstract: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and synergy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 this study takes the course “Hydraulic Buildings” as an example to conduct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re the students from two teaching classes of the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major at Hetao College, specifically the 2018 and 2019 cohorts. And the study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ir professional literacy. In line with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goal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ith value cultivation, the teaching syllabus for the course “Hydraulic Buildings” has been revised. The course teaching,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goals and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has been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with targeted measur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s of this course has been perfected.

Keywords: hydraulic building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design; effect evaluation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1],“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这些期许,为高校课堂教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当前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虽已成燎原之势,但仍面临很多问题,如部分专业课教师仍存在重专业知识技能传授、轻德育教育的固化思想[3]。同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基于专业课课程思政协同效应的教学设计、思政教育效果评价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为此,本课题以河套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水工建筑物》为例,围绕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目标,从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构建、课程思政资源挖掘、思政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

一、实验班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分析

本课题分别以河套学院2018级、2019级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两个教学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两轮实践研究,授课教师为同一人。为深入了解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课题组成员在开课前组织开展了关于实验班学生职业素养的调查,其调查结果概括如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认识较模糊,对职业要求了解甚少,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与职业规划,团队协作意识较弱,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足。

究其原因,一是目前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育德意识,课堂上侧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价值引领不够;二是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认为学好专业知识即可谋生,对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人文素养的培养浪费时间,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目标偏差,只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忽略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水工建筑物》课程思政协同效应实践研究

(一)《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大纲修订

河套学院是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及良好沟通、协作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基于学院办学定位和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知识与价值观培养相结合的理念,根据实验班学生职业素养现状,构建了融培养学生不畏烦琐、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遵守职业道德、有法治意识、能团结协作、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水工建筑物》课程目标,重新修订了专业知识与价值观培养相结合的《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大纲。

(二)《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要想充分体现专业课教学的隐性育人功能,必须切实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努力挖掘专业课内容中所承载的思政资源,构建融思政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设计,在“润物细无声”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中融入精神层面的指引[4]。

1.加强顶层设计,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师育人能力

为了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师育人能力,学院在院、系教学管理部门的协同推进下,通过组织思政教育理论学习与研讨、与兄弟院校交流学习、线上线下思政教育培训、思政课教师示范性教学观摩、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逐步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及育人能力,同时,学院出台激励机制,部分专业课教师纷纷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工作,有力推动了学院思政教育研究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水工建筑物》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围绕融思政目标的《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大纲,在每一次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均设置了相应的融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为了有效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查阅文献、组织学习、集体备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讨交流、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等,努力挖掘、梳理了《水工建筑物》课程各知识点内容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价值倾向等思政元素,并寻找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建立了课程思政资源库,见表1[5-6]。

表1《水工建筑物》课程思政资源库(部分)

内容提要思政教育融入点思政元素重力坝稳定分析、应力分析规范应用、稳定及应力计算案例分析、坝体失稳后果分析遵守规范、不畏烦琐、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重力坝剖面设计坝顶高程不足导致的工程事故质量意识、法律意识、科学严谨的工匠精神土石坝特点与类型小浪底水利枢纽、密云水库介绍民族自豪感、专业自豪感土石坝渗流计算、坝坡稳定分析管涌、流土破坏、滑坡等工程事故分析质量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水闸特点与类型三盛公水利枢纽、当地典型水闸工程介绍专业自豪感、服务社会意识、工匠精神闸孔设计、消能防冲及防渗排水设计规范应用、消能防冲或防渗排水设计能力不足或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遵守规范、不畏烦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方面,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重点考虑思政教育融入什么问题,而每一次课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围绕重点考虑什么时候融入、融入多少,既不冲淡专业课教学内容的传授,又可以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同时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了课程教学设计,见表2。

表2《水工建筑物》思政教学设计案例(1学时)

讲授章节水闸的消能防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消力池池深、池长的设计方法。能力目标能依据资料进行中小型水闸消力池池深、池长计算。思政目标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及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复习提问:水闸为什么要进行消能防冲设计?

导入新课:为了保护下游河床、河岸免受冲刷,必须进行消能防冲设计。

一、水闸的消能要求

PPT展示水工建筑物下游消能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平原地区土基上水闸常用的消能方式为底流式,其具体措施是设置消力池。

二、消力池设计

PPT展示消力池池深、池长计算公式,并解释各符号含义,进而设疑:在什么情况下计算池深、池长?

讨论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进而归纳得出池深、池长计算条件,以此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问题分析、概括及综述能力。

视频展示:水利工程冲刷破坏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设问并警示学生:作为一名工程设计或施工人员,能否违反设计规范或施工中偷工减料,从而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项目教学:教师提供水闸工程相关设计资料,引导学生依据规范进行池深、池长计算,以此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及耐心细致、不畏烦琐的学习态度。教师归纳总结,并强调重难点。3.《水工建筑物》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围绕《水工建筑物》课程目标,依据课程教学设计,教学中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载体,利用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的专注度,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工具和学习通等平台,注重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的主观情感体验,以多种形式呈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营造“有温度”“有专业性”“有思想性”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听课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专业课教学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案例教学

讲解我国水利工程发展成就时,以大家熟知的三峡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等为例,结合视频讲解,让学生直观感受水利工作者的卓越智慧、行业精神及工程建成后对国民经济的显著效益,激发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及热爱专业的情怀,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大国工匠精神。讲解水工建筑物设计内容时,通过案例分析,一方面,强调工程设计要依据规范、实事求是、工程设计责任终身制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及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7];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讲解水利工程特点时,通过PPT展示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事故原因,让学生深刻体会因学业不精或违反设计或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等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警醒学生应扎实掌握所学知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情境教学

《水工建筑物》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综合性专业课,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课程内容,在学期中间带领学生深入河套灌区,将课堂搬到工程现场进行情境教学。一方面,学生对水利工程的作用、组成、类型及其运行管理有较为直观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通过近距离接触三盛公水利枢纽等当地典型大型水利工程,了解工程建造者的艰辛付出,并充分认识该水利枢纽在防洪、灌溉及发电等方面的效益,及对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及周边环境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及热爱水利事业的情怀。在实习中请行业专家分享他们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环节团队成员间互相协作、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行业实际传递一些如河套灌区水利行业专业人才断层、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等的正面信息,进一步稳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课内实验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完成实验内容等实训环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及与人沟通的能力[7]。

在课堂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专业课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以及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良好实现也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所以身为教师特别重视修炼德行,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师风引领学风,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6],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课程目标的实施。

(三)《水工建筑物》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评价

经过课题组成员查阅资料、不断学习、反复研讨和实践,逐步完善了《水工建筑物》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评价方式,主要从任课教师和实验班学生两方面进行。

1.学生方面

一是通过谈心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学生对思政资源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度、思政教育的趣味性以及思政教育是否能让学生入脑入心等的认可程度;广泛听取学生建议,及时反思、改进,通过调查,学生对《水工建筑物》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认可度在95%以上。同时,通过跟踪走访毕业实习单位,大部分学生肯吃苦、不计报酬、动手能力较强、有团队意识、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是注重对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质量监控,即每学期三次阶段性对学生价值观和专业综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和考核,作为学生过程性成绩评定重要依据。

三是分析学生《水工建筑物》课程结业成绩,该课程结业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占50%)与期末考试成绩(占50%)构成,将实验班与课题实施之前同专业、同课程、同一任课教师授课的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水工建筑物》期末A、B试卷均由课程组教师按照学院试卷命题规则进行命题,并附评分标准,试卷经审核合格后随机抽取一套用于期末考核,由教研室组织教师依据评分标准流水阅卷。经过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水工建筑物》课程结业成绩分布情况,实验班学生课程结业成绩及格率和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班,充分说明实验班学生课程学习效果较为良好。可见,思政教育能唤醒学生的灵魂,促进其学习内动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2.教师方面

通过组织系教学督导成员、课题组成员、相关专业课教师进行随堂听课,从授课教师精神是否饱满、思政元素挖掘是否恰当、思政教育融入是否自然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进行持续改进。通过听课评议,课程思政资源库及其思政育人模式受到一致好评及认可,可在同类专业课教学中推广使用。

三、结束语

要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首先要打造全员大思政育人机制和育人环境,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能力;二是积极探索专业知识所蕴含的思政资源,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然后在专业课教学实施过程中潜移默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7-10-28(1).

[3]唐凤华.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校园英语,2018(49):65-66.

[4]朱梅,杨智良,周婷,等.“水利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农业工程,2022(10):126-130.

[5]黄小华.水工建筑物课程思政路径探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6):63-65,89.

[6]周青云,韩娜娜,李妍,等.水利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以“水利工程学”课程为例[J].天津农学院学报,2020(4):102-104.

[7]韩淑新,林曼利,赵景宇.水工建筑物课程思政建设[J].河南农业,2021(15):32-33.

作者简介:韩翠莲(1968—),女,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人,河套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等。

霍轶珍(1966—),女,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人,河套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节水灌溉技术。

(责任编辑:赵良)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应用型高校课程目标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的实践研究”(编号:NGJGH202041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水工建筑物效果评价教学设计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植物保护剂防治害虫效果的评价研究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38:35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7:05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9:00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8:59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3:47
浅谈混凝土水工建筑物的维护管理
输水渠道水工建筑物的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