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规律与趋势预测

2025-01-16 00:00:00陈艳辉
关键词:高考作文作文题新课标

规律总结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不仅关注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关注社会热点事件或话题,材料也越来越简洁明了,注重教考衔接,综合考查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4年高考六套试题共有七道作文题。其中,教育部统一命制了全国甲卷、新课标Ⅰ卷及新课标Ⅱ卷共三道,天津卷、上海卷各命制一道,北京卷命制两道。整体来看,2024年七道作文题命题坚持守正出新、价值引领原则,充分体现出时代视野,凸显考试“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发展、社会现象以及自身成长。

这些作文题有效地发挥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所倡导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整体方案》提出的“重在考查考生综合通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灵活、有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试题开放性”等要求相契合。

从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来看,其命题规律如下:

1.时代性

作文所选择的材料与话题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念。如2024年新课标Ⅰ卷作文题由“答案与问题”链接人工智能与互联网、2024年新课标Ⅱ卷作文题由太空探索“嫦娥四号”“天问一号”引出对“不断抵达未知之境”的探讨等。这些作文题以时代热点与最新成就来引出写作话题,意在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发展,感受国家成就,增强与时俱进的责任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提示广大考生要胸怀天下,更加关心国家大事,更多关注时代变迁,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2.开放性

试题开放性逐步增强,适合多种文体的写作,适合多角度立意行文。除北京卷分别命题要求写作议论文与记叙文之外,其他作文题大多在写作导语提示“材料引发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开放性强,让考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体现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如2024年新课标Ⅰ卷“问题与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2024年新课标Ⅱ卷“不断抵达未知之境”、2024年上海卷“认可度”、2023年新课标Ⅰ卷“好故事有力量”等话题,从表达方式上看,考生可以叙述,也可以议论;从内容切入点看,考生可以从微观切入观察生活,也可以拓展到社会与国家层面。高考作文命制增强了写作的开放性设计,鼓励个性写作,引导考生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3.人文性

近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都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作,这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质。2024年的高考作文题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无论是2024年全国甲卷“坦诚交流”、2024年天津卷“被定义与自定义”,还是2024年上海卷“认可度”、2024年北京卷“打开”,都聚焦于人际之间的评价交流,关注网络时代青年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沟通交流问题和社会评价带来的自我迷失等困惑,引发考生对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让考生从写作中获得成长。

4.思辨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获得……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高考作文契合课程标准,鼓励考生从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提倡表达独立、独特的见解。如2024年新课标Ⅰ卷“问题与答案”、2024年全国甲卷“坦诚交流与真正相遇”、2023年全国甲卷“技术发展与时间”、2022年新高考Ⅱ卷“选择·创造·未来”等作文题都需要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从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内容与形式等角度进行分析,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辩证地分析问题,才能达成有效表达的目的。同时题中的“常用”“往往”“可能”等词语也给考生留出了思辨的空间,引导考生全面、理性地看待问题。

5.整合性

高考作文题与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整合命题成为趋势。如2024年新课标Ⅱ卷的“不断抵达未知之境”的话题由现代文阅读Ⅰ引出,2023年新课标Ⅱ卷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由语言文字运用题引出。但材料只是引出相关话题,写作时并受制于阅读材料。以作文题“不断抵达未知之境”为例,材料中提及的“太空探索未知之境”只是引子,最关键的是“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道文题考查的重点在向内发掘,转向自我,转向人类,深入认识自己的“未知之境”,思考怎样不断抵达未知之境,保持探究欲望,突破思想局限。这与现代文阅读Ⅰ的材料航空航天探索关系不大。

趋势预测

2025年作文考查仍将稳中求新、稳中有变,取材仍会聚焦于社会现象、科技发展、人生哲理等主题,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展望未来,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发挥语文“立德树人”的功能。

写作题与阅读题、语言文字题整合的可能性会增加,由阅读材料引出写作任务与话题,以促进考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思考。同时,“教考衔接”仍是风向标,试题呼应教材,落实教材所要求的写作能力,将是一大重点。

思辨能力的考查依然是重点。预计2025年高考作文题将会进一步增强思辨性,考查考生能否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结合自己的经验形成观点与见解,考查考生能否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否深入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2025年高考作文的主要方向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科技与社会:题目可能会要求考生探讨科技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分析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②文化传承与创新:题目可能会要求考生围绕文化传承与创新展开讨论,论述如何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③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题目可能会要求考生讨论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④文化自信与国际交流:题目可能会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明之光”或“文明互鉴,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为核心,考査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传承发扬,以及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促进文化的国际交流。⑤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题目可能会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现象,探讨如何在追求个人梦想的过程中,承担起社会责任。

备考策略

1.重视回归教材,进行系统训练

在高考越来越重视“教考衔接”与“教学评一体化”的背景下,考生备考时要全面梳理教材中的写作任务,充分利用写作指导短文,使教材中的文体训练系列与高考思辨能力的培养体系有机融合。

2.重视高阶思维,关注现实价值

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培养探明原因、预见后果的思维方式。考生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多角度分析问题,全方位寻求解决方案。考生还要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和社会现实问题,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对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联系实际挖掘话题的现实价值。

3.加强审题训练,借鉴优秀范例

复习备考中,考生应在审题上下足功夫,要整体把握作文材料,找准核心概念,还要提高阐释概念、理清并准确表述概念之间关系的能力。高考真题和模考题中的优秀作文题有较高的学习价值和借鉴意义,考生可以结合起来进行审题训练,并借鉴优秀范文。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作文题新课标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金色年华(2016年12期)2016-12-01 04:34:13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金色年华(2016年12期)2016-12-01 04:34:09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