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中国高铁以创新为翼,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成为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材料二:一些企业因缺乏创新意识,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在当今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创新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既能开启通往辉煌成就的大门,也能决定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在发展道路上的兴衰成败。
请以“创新”为话题,依据以上材料,展开深入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这道作文题由两则材料组成。材料一通过中国高铁的成就,彰显了创新的巨大力量,创新使一个产业从落后走向领先。与中国高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材料二所说的,部分企业因缺乏创新意识而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走向衰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如果企业还是故步自封,依赖传统的经营模式、产品或服务,就无法满足市场的新需求,最终必将是被淘汰。
本题要求以“创新”为话题,即论述创新的巨大作用。由两则材料可知,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动力。
考生写作时可以重点论述创新对于企业、行业乃至国家发展的核心推动作用。若以中国高铁为例,需详细阐述创新如何在各个环节发挥作用,以及这种创新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若以创新意识与企业生存为例,则需围绕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创新意识的关系展开,深入分析企业为什么需要创新意识,如市场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压力、技术革新的趋势等。当然,考生不必局限于材料所提及的企业之中,还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等任一层面来思考,也可以从任一领域来着手。但无论是在哪一个领域、哪一个层面,都要聚焦从追赶到领跑这一过程中创新价值的具体体现,切忌泛泛而谈。
参考立意:创新,进步之不竭动力;故步自封寸步难,创新发展谋未来;顺趋势跟潮流,生存之道在创新,等等。
习作展示
乘创新之翼,展青春风华
刘田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推动着国家的进步,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正如中国高铁以创新为翼,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华丽转身,成为中国骄傲;而一些企业因缺乏创新意识,在市场竞争中黯然退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乘创新之翼,展青春风华。
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基石。中国高铁的崛起,正是创新力量的生动体现。从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中国高铁人凭借着不懈的创新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让中国高铁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创新不仅让中国在交通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青年一代肩负着建设国家未来的重任,更应树立创新意识,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些缺乏创新意识的企业,往往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最终会被淘汰出局。而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则能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可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未来的劳动者,我们应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将来做好准备。
创新是个人成长的动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创新能让我们突破自我,实现更大的进步。爱迪生凭借创新精神发明了电灯;屠呦呦创新思维,提取出了青蒿素。古往今来,无数的科学家、发明家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创新可以体现在学习方法的改进、思维方式的拓展等方面。我们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创新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具备敢于冒险的勇气、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创新意味着我们要走出舒适区,去面临失败的风险,尝试新的事物。创新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不轻言放弃。我们还应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学习他人的创新经验,共同进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让我们以创新为翼,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以创新为帆,在实践的海洋中远航;以我青春风采,为盛世未来添彩!
【安徽宜宾市长宁中学】
点评
作文紧扣“创新”这一话题,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创新的重要意义,条理清晰。先以中国高铁为例,有力论证了创新对国家强盛的关键作用,又以爱迪生、屠呦呦为例说明创新对个人成长的价值,论据贴合观点。同时,作者从勇气、毅力、心态三方面提出创新需要的品质,使作文更具深度。全文语言简洁流畅,结构完整,论述清晰,结尾以诗句升华,呼吁读者以创新展现青春风采、助力国家发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创新是少数天才的事情,普通人难以企及。但也有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力,只要敢于尝试,就能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理解创新?是将其视为天才的专属,还是相信它是每个人都能挖掘的宝藏?
请围绕“创新与我们”这一话题,结合上述材料内容,阐述你对“创新”的理解、感悟,以及“创新”在我们生活、学习或未来发展中的意义。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文题材料列举了对“创新”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创新是少数天才的事情,普通人难以企及,此观点明显片面,持这种看法的人将创新神秘化、精英化,而实际上创新是没有身份、年龄限制的一种能力;另一种强调人人有创新潜力,敢于尝试就能实现价值,这是一种积极的观点,是一种广阔的视角,它鼓励大众挖掘自身潜力,努力创新。很显然,材料的立意是鼓励人们勇于突破、积极创新。
考生行文时应围绕创新展开,强调创新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如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科技发展、促进文化繁荣等,论证时可列举古今中外的案例来支撑论点,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推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对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等等。
从文体上来说,写成议论文比较适宜。考生可以从正面立论,也可以从反面驳论。立论时,可以在开篇提出“创新是每个人都可拥有的能力”这一中心论点,然后从个人、国家、社会等不同层面阐述创新的意义,最后总结强调人人都应积极挖掘创新潜力,为自身与社会发展助力。驳论时,可以先指出“创新只是少数天才之事”这种观点的错误性,分析其将创新局限化的弊端;然后以一些原本被认为很普通却因创新在某些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物为例,如瓦特虽然只是普通工人,却因为改良蒸汽机,引发了工业革命,以此说明普通人也具备创新的可能,从而反驳错误观点;最后呼吁人们摒弃偏见,勇于尝试创新。
参考立意:人人皆可突破,锐意创新实现个人价值;不凡的结果,始于不断的创新;创新之星火,汇成社会发展之伟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