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下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门逻辑性、抽象性都非常强的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重视优化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分析新课改下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新课改下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是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点科目之一,也是大部分学生存在较大学习问题的一门学科.这是因为高中数学难度明显提升,数学概念抽象,数学计算难度也比较大,很多学生并不能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教师需要在新课改的引领下,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1新课改下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1.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往往更加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素养导向、学科育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在这一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开始尝试改变自身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单纯进行知识的灌输.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但长期发展下去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1].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保障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3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新课程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还可以促进教师持续成长.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科学发展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教师的教学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并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个人职业的发展.
2新课改下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1创建多种数学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成效.新课改下教师在创新高中数学方法时,可以通过多样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创建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多媒体是当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工具,具有灵活性、生动性、直观性等优势,所以除了创建生活情境,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中的视频、图片等创设教学情境,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保障教学质量[2].此外,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情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前,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根据教材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
例如在对“抛物线”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一定关联,在开始教学前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情境,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抛物线实例.如,投球时球体的运动轨迹,喷泉射入空中的水落回地表的这一过程,桥梁建筑的抛物线设计等.这些实例较为常见,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教学的距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还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教学之处,教师可以提出相对简单的问题,比如“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是焦点?什么是准线?”这些问题简单易懂,能够让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的逐渐深入,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比如“在抛物线标准方程中,如何确定x轴和y轴?”“如何在构建坐标系中简化方程推导?”在问题情境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回答.通过创设多种数学教学情境,教师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情境教学下,学生也可以进行充分的思考与探究,从而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身数学水平.
2.2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线上+线下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中,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需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线上+线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在开展线上教育时,教师首先要构建一个可供学生线上学习的平台.教师可以利用钉钉、学习通等软件创建线上学习班级群,并将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视频资料上传其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数学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解答学生问题[3].但是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并不是让学生单纯观看视频或自主学习,教师也需重视线下教学.在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讲授、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确保教学质量.
例如在对“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开始教学前,教师可以将本节课教学PPT、微课、重难点等发送到学习平台中,并在平台上设计相应预习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果学生在预习中遇到了某种问题,则可以在学习平台的讨论区处发表问题,教师或其他学生可以帮助其解答.线上自主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简单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节省课堂基础知识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将更多时间留给教学重难点讲授和学生讨论探究.在开展线下教学时,教师需要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根据学生实际学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空间感,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希沃白板等软件进行画图,让学生直观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利用VR技术、AR技术等展开教学,这种信息技术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学生能够在虚拟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3积极开展数学项目学习,提高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引导;不是压迫,而是启迪;不是模仿,而是创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数学素养,还可以培养自身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交流能力等.在开始教学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有教学意义和探究价值的项目式主题.项目式主题应当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这样才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项目式学习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教师需要制订详细的项目式学习计划,并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明确任务分工、时间安排、最终汇报时间等.在学生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如合作能力、逻辑思维、创新意识等,并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成果[4].教师也可以将这些表现纳入最终考核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对“用样本估计总体”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根据班级内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情况,估计全校内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情况”项目式学习.教师首先要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每个小组数学水平相似,确保学生能够在项目式学习中取长补短.在分组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项目主题,如“社交媒体使用类型”“社交媒体使用时间”等,并让学生在班级内进行统计.为了提高项目式学习的教育性,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班级样本信息,对全校内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遇到了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给学生适当提示,并尽可能地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当学生项目式学习结束后,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统计图、PPT、表格、树状图等形式展示本小组项目式学习成果和最终数据.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适当评价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4创新优化数学作业设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数学作业一直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但传统的数学作业往往以“题海”战术为主,缺乏创新性与实践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新课程改革重视“因材施教”,不同学生的数学水平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比如,对于数学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以基础知识背诵与练习为主;对于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拓展性作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此外,教师还需要对数学作业形式和内容进行优化创新,提高数学作业设计质量.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作业,如创新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并合理控制数学作业数量,尽可能减少机械性练习,提高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
例如在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相关知识教学结束后,大部分教师会采用练习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新课改下教师可以创新作业形式.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制作关于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思维导图,其中要包括定义、图象、运算性质等.这样的作业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学习思路,并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优化很有必要,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保障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和兴趣爱好,适当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程赞.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性的优化对策分析[J].学周刊,2022(03):125-126.
[2]张荣.新课改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目标和策略分析[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1):62-63.
[3]邓兵.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分析[J].读写算,2020(33):3+5.
[4]谢永兴.新课改下分析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高考,2020(3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