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国际船舶代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探索本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和方法。通过剖析了国际船舶代理课程融入思政要素的必要性,阐明了国际船舶代理课程实施思政教学改革的流程和方法;最后结合课程内容历史知识、理论和操作要点精心设计思政项目切入点,深度挖掘案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及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本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站位,在课堂教学中将立德树人与思政元素有机融为一体,培养学生成为三观端正、具有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国际船舶代理;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1.018
0"引言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育的育人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需要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深入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应贯穿于教学建设的全过程;对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战略、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职业道德在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从而培育学生具备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1"国际船舶代理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专业课程不仅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更是塑造学生职业观念、培养职业道德素养的关键环节。在国际船舶代理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竞争力,更有助于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和坚定政治立场的行业人才。
全球化背景下,海上运输业务顺利运行关系着全球人口的衣食住行,国际船舶代理通过服务海上运输船舶的进出港口、装卸货物,保障全球物流系统的顺利运行。国际船舶代理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国际船舶代理的专业技能,服务于进出港口的国内外船舶。船舶代理行业从业者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与否,政治立场和国家安全意识的坚定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行业的长远发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船舶代理行业从业者坚守职业道德、抵御各种诱惑和风险的基石。
国际船舶代理课程专业性较强,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机制的影响。以往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更重视知识传授,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育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的根本宗旨——“育人”。教师们在专业知识领域通常具备扎实的功底,但面对如何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相融合这一课题,却有所欠缺。
有些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尝试融入思政育人元素,但缺乏将思政要素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方法,不仅未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潜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成效。因此,思政教育与国际船舶代理专业知识融合的有效途径,提升国际船舶代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探索,是本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
2"国际船舶代理课程思政实施举措
2.1"国际船舶代理课程简介
国际船舶代理课程针对特定工作岗位开设,内容自成体系,专业知识门槛较高。教师要讲授国际船舶代理的业务关系建立、船舶进出港手续办理、船舶代理外勤业务、备用金计收、进出口放货等内容。学生既要具备航运的基础知识,了解船舶的概况,船舶代理的业务范围和代理行为的法律效力,也要能够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收集代理业务所需的各种资料,包括船舶规范、船舶进出港限制,能够进行船舶代理备用金的估算、索汇、使用及结算等工作;同时要具备流畅的英语交流能力,能够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能学习船舶代理行业的新规定、新方法,不断完善与联检部门、客户及业务相关方的沟通。
2.2"课程思政实施举措
2.2.1"建立深度合作的校企课程教学团队
以港口与航运管理教研室和外轮代理公司为依托,组建一支能够适应国际船舶代理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方式,教学改革团队在课程思政备课、上课等方面相互探讨,促使课程思政改革更专业、更全面、更有针对性,通过与国际船舶代理一线实践人员的共同协作使课程改革更贴近实际。
2.2.2"改革课程整体设计,增加思育人目标和教学要求
完善课程设计,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思政育人目标和并在教学大纲中增加思政教学要求。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目标、任务,知识、技能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传统的教学大纲更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构建,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职业精神的培养。教学团队在教学大纲中新增思政教学要求,指导课堂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实施,通过专业知识与思政要素的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3"开发课程思政素材与资源
教学团队以教材内容为基点,通过网络视频、行业新闻、文献书籍等,收集与核心思政元素相关的航运行业重大事件、历史故事等素材,并筛选与国际船舶代理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将相关章节、知识点、思政元素进行融合,最终形成包括PPT形式、PDF形式的课程思政案例库,指导教学实践。
2.2.4"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思政案例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思政元素案例,使思政要素与专业知识点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刻感受国际船舶代理行业是与国家主权、安全、民族振兴、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还可以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开展思政大讨论,通过积极的交流与引导,让学生表达出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法律意识、规则意识等各种精神,通过大讨论激发学生热情,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与表达,使思政元素融入学生的骨子里。
2.2.5"建立多元化动态评估体系
一是制定完整的考核环节。除了考核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对学生的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程作业质量、课外实践成果等进行更为全面的道德考量,期末考核适当加入思政考核环节。二是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使学生形成社会预期的、良好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使学院及时掌握课程思政建设状况。三是增设小组协作考核环节。船舶代理行业从业者必须与各方沟通、协调才能顺利完成工作,通过增设小组作业与考核,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为今后顺利从业奠定基础。
3"国际船舶代理课程思政案例探索
3.1"国际船舶代理课程思政项目设计
3.2"国际船舶代理思政案例
3.2.1"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复兴精神
在国际船舶代理业务中,联系引航和助航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业务,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讲授船舶引航业务发展史,学生通过学习行业历史知识树立起作为中华民族一员有保护国家安危的责任和使命。引航业务事关国家安危,在执业过程中必将国家安危置于首要,切不可因贪图小利而酿成大祸。从鸦片战争前的严控阶段到鸦片战争后的外国轮船控制阶段,发展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全面掌控,其间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鸦片战争前,外国商船没有中国引水引领,不准自由进出广州港,“有私出接引者,照私渡关津律从重治罪”。鸦片战争后因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导致我国引水权旁落。例如《望厦条约》规定美国船可以“自雇引水”,既可以雇佣中国引航员,也可以雇佣外国人当引航员,最终引航员的任命由外国领事决定。此后,产生了一系列危害国家主权和民族安危的事件。
将近现代历史上危及国家安全的引航员事件锲入课程设计中,1844年英国人林克雷特成为上海港第一名外国引航员,上海港中国籍引航员从1868年15名减少到1903年仅1名。外籍船长熟悉长江航道后,开始从事长江引航工作。1844年中法战争中,中国注册的英籍、德籍、美籍引航员协助法国军舰深入闽江口,打败福建水师,击毁马尾船厂,导致中国将士伤亡870人。1900年,中国注册德籍引航员担任八国联军军舰引航员,协助八国联军绕道大沽口,从北塘口登陆,袭击中国军队大沽后路。1932年1月,日军军舰进攻上海,由外籍引航员引领,仅在1932年3月,外籍引航员就引领日本船只437艘次。1937年8月淞沪抗战期间,大批日军军舰与船舶均由外籍引水领入长江,冲破江阴和马当封锁线,逼近武汉,威胁中华民族存亡。通过课程案例设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使他们更加关注民族命运和前途,时时心系祖国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3.2.2"培养人道主义精神
以2021年“弘进轮”事件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2021年7月30日,巴拿马籍货船“弘进轮”从菲律宾装载煤炭后前往中国江苏南通,驶离菲律宾后船上13名船员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导致无法进入目的港,船舶和船员一起滞留在舟山海域。老师向学生播放“弘进轮”船员求助视频,要求开展分角色的情景模拟讨论。学生通过角色设定,探讨处于船舶管理公司、地方政府、船舶代理、船员等不同角色的决策者如何处理本次事件。引导学生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帮助他们建立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使他们在日后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理念,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
4"结语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任务的时代接班人,在新时代,要更加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不仅让学生认准自己的人生目标,更让他们明确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责任和使命。在这种引导下,学生会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更加关注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愿意为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必须坚持在国际船舶代理课程中融入思政要素,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和行业热点,融入实际案例,引导未来投身船舶代理行业的学生形成正确的执业观念和职业道德规范,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利益,心怀人道主义精神,同时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为全球航运业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侧记[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319.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061.
[3]徐秦.国际船舶代理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3.
[4]张建波,夏凯文,王子健.数据结构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J].电脑与信息技术,2021,(05):8890.
[5]仇小微.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的转向、定位与路径初探[J].江苏商论,2021,(10):122124.
[6]薛迎春.薛船长谈航运管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8.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