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股权质押情境下的控股股东面临潜在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企业ESG表现可能成为其市值管理工具。文章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的企业,其随后的ESG表现显著降低。并且,随着控制权转移风险的提高,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对企业ESG表现的负向影响更显著,表明控股股东会通过降低企业ESG表现的盈余管理方式来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息透明度高和存在绿色投资者的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抑制ESG表现的动机减弱。文章以企业ESG表现为切入点,揭示了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的策略性行为,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分析企业ESG表现的行为动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股权质押; ESG; 控制权转移风险; 公司透明度; 绿色投资者; 市值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5)01-0071-09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在生态文明领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社会领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经济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ESG理念的引入与应用高度契合我国的发展战略。ESG具体包括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个维度,强调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重要指导。然而,我国整体的ESG制度框架仍处于初级阶段,当前的ESG政策仍以鼓励和引导为主,企业的ESG表现及相应的信息披露存在较大的自由选择权。在此背景下,探讨影响企业ESG表现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于提升ESG制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指控股股东在保留其自身控制权的前提下,以其所持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行为。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数据,截至2024年8月,A股市场中存在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共有2 331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45.71%,说明当前资本市场对股权质押融资仍有较大偏好。然而,股权质押的杠杆效应也伴随着潜在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在质押期间,如果股价下降至质押合同所规定的预警线或平仓线,质权人出于防范自身风险的目的会要求控股股东追加担保或提前解除质押,否则质权人有权强行处置该质押股权,控股股东将丧失其控制权。因此,本身流动性不足的控股股东在质押期间有强烈的动机通过市值管理措施来维护股价,进而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
而现有研究证实,企业的ESG表现通过信息传递和会计盈余将对股价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企业ESG表现影响信息传递。提高ESG表现并积极披露ESG报告,向各利益相关者释放公司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利好消息,提高了市场预期,对股价存在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企业ESG表现影响会计盈余。ESG活动的投入增加企业成本,其投资回报又存在不确定性,无法及时反映在当期的收益中,短期内提升ESG表现将降低会计利润。虽然上市公司的股价受宏观经济政策、公司财务状况、投资者心理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但会计盈余仍是投资者在评估股票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故而,提高企业ESG表现也可能对股价产生负向影响。综上,ESG表现可能成为企业市值管理的工具。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集中,控股股东通常掌握企业的实际话语权,能够对企业决策施加影响。那么,为了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股权质押后的控股股东是否将调整企业的ESG表现来影响股价?
鉴于此,本文以企业ESG表现为切入点,使用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检验股权质押情境下控股股东是否会利用其控制权策略性调整企业的ESG表现,并进一步探究控制权转移风险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以企业ESG表现为切入点,从信息管理和盈余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第二,本文探究了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情境下调整企业ESG表现的行为动机,证实企业ESG表现会成为控股股东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的工具,进一步说明了在现行制度框架下,不同情境下的企业ESG表现可能存在不同的动机,为进一步完善ESG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第三,本文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分析企业所披露的股权质押和ESG信息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现有研究已提供了股权质押后控股股东为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进行市值管理的经验证据,与本研究相关的视角大致可分为信息管理和盈余管理两类。在信息管理方面,王秀丽等[1]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会美化年报文本信息。而在环境和社会责任维度,于连超等[2]和胡■等[3]研究分别发现股权质押后的上市公司会通过策略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和慈善捐赠向外界传递利好消息,以此来提振股价。而在盈余管理方面,股权质押后的控股股东可能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来提高应计盈余管理程度[4],还可能通过更高程度的税收规避[5]、减少创新投入[6]等来提高真实盈余管理程度[7],进而提升企业短期利润以刺激股价。为了达到市值管理的目的,股权质押后的控股股东还会通过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8]来拉拢管理层配合其行动。
当前,国内有关ESG表现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围绕公司内外部展开。从公司内部视角看,审计委员会履职能力[9]、党组织成员参与治理[10]、家族摄入程度[11]与企业ESG表现正相关。从公司外部视角看,税收征管[12]、媒体关注[13]的增加会提高企业的ESG表现,而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合谋舞弊[14]抑制了企业ESG表现。总体而言,当前虽有部分学者探讨了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因素,但鲜有研究从控股股东的行为角度进行剖析,而股权质押后控股股东的策略性行为又是学界和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上市公司ESG理念的设立和实施与控股股东的重视和推行密不可分。因此,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不容忽视。
从经济后果看,ESG表现对企业股价的影响存在差异。一方面,基于信号传递理论,ESG表现能够正向影响股价。首先,良好的ESG表现向外界传递公司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积极消息,降低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获得政府补贴、提高媒体关注度[15]及投资者关注度[16],进而正向影响公司价值和股票收益。其次,市场中积极的ESG消息还将提高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意愿[17],有助于提振企业股价。另一方面,基于成本收益理论,企业ESG表现可能通过会计盈余负向影响企业股价。短期内提高企业ESG表现将增加企业成本,而其产生的收益又存在滞后性。孙国茂等[18]研究指出在环境规制下,环保企业的财务绩效会有所降低。Duque et al.[19]研究发现新兴市场中的跨国公司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进行大量投资时可能会以牺牲现金流为代价,挪用运营所需的资源进而降低业绩。因此,企业ESG表现与会计盈余在短期内存在一定冲突,将间接对企业股价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当企业内部人受制于业绩压力,在制定长期规划和ESG投入方面可能存在短视倾向。
综上,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会通过信息管理和向上盈余管理进行市值管理。而ESG表现不仅通过信号传递直接影响股价,还通过会计盈余间接影响股价。那么股权质押情境下的控股股东将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从组织合法性视角,企业会努力提高其在社会和利益相关者中被认可、被接受、被认为合法存在的程度。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有动机通过提升企业ESG表现来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股权质押的信息披露会引起资本市场猜测股东的真实意图。当投资者获悉控股股东的质押信息又无法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估,可能会降低对企业的信任度并“用脚投票”进行防范。并且,股权质押的压力过大还可能引起股票的折价抛售并引起同行风险传染[20]。因此,资本市场对存在股权质押的企业较为敏感,企业易面临合法性缺失问题,进一步影响股价波动,加大股东的控制权转移风险。
企业在ESG各方面的活动日益受到政府部门和媒体舆论等外部监督,同样面临合法性压力。为弥补企业潜在的合法性缺失问题,控股股东可能会对企业的长期价值作出承诺,使企业目标与社会期望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持一致。在此情境下,提高ESG表现作为一种信息管理手段正好符合控股股东的管理预期。ESG表现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各利益相关者对股权质押负面效应的关注,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再者,相较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存在更明显的ESG投资偏好。企业ESG表现提高所释放的正外部性信号提高了企业的声誉,将进一步吸引机构投资者买入股票,推动股价上涨。据此,本文提出假设1a。
H1a: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会提升企业的ESG表现。
虽然提升ESG表现能为企业带来长期价值,但短期内价值体现并不明显。股权质押后的控股股东可能更缺乏在公司层面推行ESG实践的动力。因而,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也有动机通过抑制企业的ESG表现来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具体而言,从资源投入成本看,提升ESG表现通常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资源,短期内将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影响企业当期盈利能力。从投资回报周期看,企业提升ESG表现的收益滞后期长,很难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充裕的现金流。在股权质押期内,提高ESG表现的效益无法被充分体现在企业的股价中,而提高ESG表现所产生的成本却在当期的会计利润中扣除。盈余信息是投资者决策时的重要参考,股权质押情境下的业绩下滑也将导致公司股价下跌。因此,控股股东可能更倾向于减少企业在ESG表现上的投入,通过提高会计盈余来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
相较于其他盈余管理手段,企业在ESG表现上的调整存在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更容易成为控股股东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的工具。现有研究已表明控股股东在面临控制权转移风险时,会通过向上真实盈余管理来刺激股价增长[7]。向上真实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之一便是减少会计费用的确认,例如在短期内削减企业的创新投入[6]以提高会计利润。当前,控股股东酌量性削减ESG某方面的支出并不容易被资本市场察觉,易被控股股东所看重和利用。其具体原因在于:第一,当前资本市场以个人投资者居多①,而个人投资者的专业分析能力有限,对ESG理念的整体认知有限,往往更关注短期回报。第二,投资者对企业ESG表现的判断主要依赖于企业的ESG信息披露报告和第三方专业机构所出具的企业ESG评级。而当前国内仍缺乏统一的ESG信息披露制度,评级机构的ESG评价体系也存在差异。ESG的评级分歧所产生的噪音效应可能无法为投资者提供增量的企业特质信息[21]。投资者很难从现有的企业ESG信息中作出专业判断。
综上,尽管提升企业ESG表现有益于长期价值创造,但由于资源投入成本、投资回报周期、投资者认知有限等因素,其短期价值体现相对有限。在股权质押期间,控股股东有动机通过抑制企业的ESG表现进行向上盈余管理,以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b。
H1b: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会抑制企业的ESG表现。
在股权质押情境下,当股价下跌至质押合同约定的预警线或平仓线,控制权转移风险凸显,控股股东越有动机通过市值管理进行规避。根据H1a的理论分析,控股股东为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在质押期间倾向于提升ESG表现向外界释放积极信号,满足各方的可持续期望,以此来稳定股价。若H1a成立,则当股票下跌的风险越高,控制权转移风险越大时,控股股东通过提高企业ESG表现进行信息管理的动机越强烈。提高企业ESG表现会增加企业成本,控股股东在质押期间也可能通过减少ESG表现来提高会计盈余以维护股价,达到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的目的。因此,若H1b成立,则当股票下跌的风险越高,控制权转移风险越大时,控股股东通过抑制企业ESG表现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本文认为,控制权转移风险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据此,提出对立假设2。
H2a:当控制权转移风险越大时,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提升企业ESG表现的动机更强烈。
H2b:当控制权转移风险越大时,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抑制企业ESG表现的动机更强烈。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样本期间为2013—2021年。在初始样本基础上,剔除样本期间被ST、*ST的上市公司;剔除金融保险类的上市公司;剔除数据缺失或存在异常值的上市公司;对连续变量在上下1%的水平进行了缩尾处理。由于实证分析中需要使用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滞后一期的数据,本文还剔除了上市不满两年的上市公司。经上述筛选后,共得到13 252个样本观察值。本文所使用的华证ESG评级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其他相关数据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所用软件为Stata17。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企业ESG表现:参照柳学信等[16]、谢红军等[22]研究,采用华证ESG评级指标衡量企业的ESG表现。由于华证ESG评级从低到高分为九档并按季度更新评级,本文将九档评级依次赋值为1—9分,并对每年各季度评分取平均值得到企业每年的ESG表现。
2.解释变量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参照李常青等[8]、胡■等[3]研究,用两种方式来衡量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一是设定哑变量PLDD,若控股股东在当期期末存在股权质押则取1,否则取0。二是设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PLDR1,表示当期期末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数量与控股股东总持股数量之比。
3.调节变量
控制权转移风险:参照王雄元等[5]的研究,用公司股票收益率上下波动的比率(Duvol)和公司股票负收益偏态系数(Ncskew)作为控制权转移风险的代理指标。上述两个指标的值越大,说明控制权转移风险越高。
4.控制变量
参照谢德仁等[4]、王雄元等[5]、胡■等[3]的研究,本文选取以下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总资产净利率(ROA)、上市年龄(ListAge)、独立董事占比(Indep)、管理层持股比例(Mshare)、产权性质(SOE)、固定资产占比(FIXED)。此外,控制年度固定效应(Year)和行业固定效应(Industry)。
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三)模型构建
为检验H1a与H1b,即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和企业ESG表现的关系,本文构建了模型1:
ESGi,t+1=α0+α1PLEDGEi,t+∑Controlsi,t+
∑Year+∑Industry+?缀i,t (1)
为检验H2a与H2b,即控制权转移风险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调节作用,本文构建了模型2:
ESGi,t+1=β0+β1Riski,t×PLEDGEi,t+β2PLEDGEi,t+β3Riski,t+∑Controlsi,t+
∑Year+∑Industry+?缀i,t (2)
其中,PLEDGE表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分别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哑变量(PLDD)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PLDR1)衡量,Risk表示控制权转移风险。考虑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为缓解反向因果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将上述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均滞后一期。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由Panel A可知,企业ESG表现的均值为4.028,标准差为1.064,说明样本企业的ESG表现只在中等水平,且各企业的ESG表现存在差异。PLDD的均值为0.447,表明样本中有44.7%的企业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行为。PLDR1控股股东质押比例的均值为0.244,说明控股股东平均将24.4%的股权进行质押,但其最大值为100%,说明样本中存在高质押比例的企业。其余控制变量与现有研究[3-5]相对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由Panel B可知,按照是否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进行分组差异性分析后,不存在股权质押样本的ESG均值为4.17,存在股权质押样本的ESG均值为3.85,且该均值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初步支持H1b,表明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企业会抑制其ESG表现。
(二)回归结果与分析
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ESG表现
表3报告了模型1的回归结果,其中前两列检验了控股股东是否存在股权质押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列(1)仅控制了年度和行业的固定效应,列(2)包含前文所列的控制变量。结果显示,PLDD的估计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相对于不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企业,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企业ESG表现更低。表3的后两列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控制变量的结构与前两列一致。结果显示PLDR1的估计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随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的提高,企业ESG表现越低。总体而言,表3的结果说明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会抑制企业的ESG表现。因此H1b成立,H1a不成立。
2.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控制权转移风险与企业ESG表现
根据前文所述,股价下跌程度越大,控制权转移风险越大,此时控股股东调整ESG表现进行市值管理的动机越强烈。本文使用公司股票收益率上下波动的比率(Duvol)和公司股票负收益偏态系数(Ncskew)作为控制权转移风险的代理指标,代入模型2中的Risk,探讨当控制权转移风险提高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表4报告了模型2的回归结果,PLDD、PLDR1与Duvol的交乘项为PDU、PR1U,它们均在1%的水平显著为负,PLDD、PLDR1与Ncskew的交乘项为PDN、PR1N,它们分别在10%和5%的水平显著为负,说明随着控制权转移风险的提高,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对企业ESG表现的负向效应更显著。因此H2b成立,H2a不成立。
(三)稳健性检验
1.工具变量法
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法来缓解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参考王雄元等[8]研究,选取t年末企业所在省份的平均质押水平(Pro_PLDR1)作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PLDR1)的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回归。表5前两列为回归结果,在第一阶段的回归结果中,省份平均质押水平(Pro_PLDR1)与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PLDR1)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工具变量有效。在第二阶段的回归结果中,PLDR1的估计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前文的结论依旧成立。
2.公司固定效应
为排除公司层面的遗漏变量对本文结论的影响,将模型1中的行业固定效应替换为公司固定效应,重新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如表5的后两列所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哑变量PLDD与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PLDR1的估计系数均在1%的水平显著负相关,说明在控制公司固定效应后,本文的结论依旧稳健。
3.替换变量的度量方法
一是替换解释变量。参考翟胜宝等[23]做法,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数占公司总股数的比例PLDR2作为衡量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替代变量。表6的列(1)为模型1的回归结果,PLDR2的估计系数仍在1%的水平显著为负。表6的列(2)、列(3)为模型2的回归结果,PLDR2与控制权转移风险(Duvol、Ncskew)交乘项PR2U、PR2N也均在1%的水平显著为负,与前文的回归结果一致。二是替换被解释变量。以商道融绿ESG评级衡量企业ESG表现。表6的列(4)、列(5)为回归结果,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哑变量PLDD与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PLDR1的估计系数仍分别在5%和1%的水平显著,本文的结论依旧稳健。
五、进一步分析
(一)公司透明度的调节作用
公司透明度指外部信息使用者对公司信息的获取程度,包括年报、各类信息披露公告以及公司自愿披露的信息。辛清泉等[24]研究表明,公司透明度具有稳定股价的效应。而股权质押情境下,控股股东进行风险应对的关键原因在于股价的下行波动影响。那么,公司的透明度越高,股价越稳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所面临的控制权转移风险越低,其抑制ESG表现的动机也越小。具体而言,基于有限注意理论,因为能更好地预测和评估公司所发生的事件,投资者会更关注信息透明度高的公司,对公司的信任程度也相对较高。因此,股权质押后因投资者过度反应而造成公司股价下跌的可能性将降低,控股股东面临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也相对减弱。其次,较高的公司透明度缓解了企业内部人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所产生的“噪音效应”减弱,进而股价受会计盈余的影响也将减弱。因此,公司透明度越高,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通过降低企业ESG表现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也会减弱。本文利用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级CoTra作为公司透明度的衡量,对A—D四档评级依次赋值4—1分,分值越大表明公司透明度越高。在模型1的基础上,分别引入股权质押指标PLDD、PLDR1和公司透明度(CoTra)的交乘项PDCT、PR1CT,表7列(1)和列(2)报告了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PDCT和PR1CT的估计系数均在1%的水平显著为正,说明公司透明度越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抑制企业ESG表现的动机越弱。
(二)绿色投资者的调节作用
在双碳目标的战略导向下,绿色金融的发展是我国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有关绿色、可持续、ESG等方向的公私募基金数量逐年增多,产生了一批注重长期价值投资的绿色机构投资者。首先,相较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绿色机构投资者基于可持续偏好会更看重企业的ESG表现。姜广省等[25]提出,当企业的行为与其可持续的投资目标不一致时,绿色投资者可能通过征集委托代理权或股东提案等措施影响企业决策,推动企业进行绿色治理。其次,绿色投资者的专业优势能助力企业提高ESG表现,其监督治理角色还能约束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此外,存在绿色投资者的企业向外界传递了企业积极参与绿色治理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弥补股权质押潜在的合法性缺失,稳定股价。因此,绿色投资者的持股能够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ESG表现的抑制作用。本文借鉴姜广省等[25]的变量衡量方法,由CSMAR数据库中的“基金主体信息表”和“股票投资明细表”合并得到持上市公司股票的基金投资者信息,并根据其投资目标和投资范围的文本信息进行检索,如果文本中包含“环保”“生态”“绿色”“新能源开发”等主题词,则认为该上市公司存在绿色投资者,取变量GreInv并赋值为1,否则为0。本文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股权质押指标PLDD、PLDR1和绿色投资者(GreInv)的交乘项PDG、PR1G,表7的列(3)和列(4)报告了实证结果。可以发现,PDG和PR1G的估计系数分别在10%和5%的水平显著为正,说明存在绿色投资者持股的企业能够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抑制企业ESG表现的动机。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以及控制权转移风险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的企业ESG表现显著降低,并且股权质押比例越高,企业ESG表现越低。控制权转移风险加剧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负向关系,即随着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增加,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对企业ESG表现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上述结论说明,在股权质押情境下的控股股东出于规避控制权风险的动机,会将企业ESG表现作为其维护股价的工具。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息透明度高和存在绿色投资者的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抑制ESG表现的动机会减弱。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对于监管部门而言,近来股权质押的监管政策虽有收紧趋势,有关ESG信息披露的政策也相继发布,但仍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首先,应加大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信息的披露力度,如质押合同具体条款中的质押率、预警线、平仓线等,以供市场参与者更好地了解潜在的风险。其次,提高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对高质押比例的股东进行限制和风险提示。此外,监管部门在提升ESG制度有效性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本土国情考虑具体情境下的企业ESG表现动机,防止企业将ESG表现工具化,扭曲其可持续发展内涵。
第二,对上市公司而言,一方面,企业应当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对股东股权融资路径的依赖,谨防控股股东“以权谋私”。强化内部控制以减少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对企业决策的影响,防止控制权转移风险的影响传导至公司层面。另一方面,企业“一把手”应当在战略层面将ESG融入企业经营,只有兼顾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对于投资者而言,绿色机构投资者应发挥其专业优势向更多的市场参与主体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上市公司实现财务与ESG绩效的融合。个人投资者则应提高价值判断能力,关注长期价值投资策略,转变短期逐利的投资理念。
【参考文献】
[1] 王秀丽,齐荻,吕文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20(12):43-58.
[2] 于连超,董晋亭,毕茜.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策略性环境信息披露——基于控制权转移风险的防范视角[J].会计研究,2022(12):60-76.
[3] 胡■,彭远怀,宋献中,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策略性慈善捐赠——控制权转移风险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0(2):174-198.
[4] 谢德仁,廖珂,郑登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J].会计研究,2017(3):30-38.
[5] 王雄元,欧阳才越,史震阳.股权质押、控制权转移风险与税收规避[J].经济研究,2018,53(1):138-152.
[6] 李常青,李宇坤,李茂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投入[J].金融研究,2018(7):143-157.
[7] 谢德仁,廖珂.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8(8):21-27.
[8] 李常青,幸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吗? [J].经济管理,2018,40(5):157-174.
[9] 朱荣,赵友叶,孙■.审计委员会履职能力与ESG信息披露质量[J].会计之友,2023(18):28-37.
[10] 柳学信,李胡扬,孔晓旭.党组织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J].财经论丛,2022(1):100-112.
[11] 李晓静,李可欣.家族涉入能否提升企业ESG表现——基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J].财会月刊,2022(17):151-160.
[12] 赖妍,王长伟,王也方.税收征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2023(18):45-53.
[13] 翟胜宝,程妍婷,许浩然,等.媒体关注与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J].会计研究,2022(8):59-71.
[14] 雷雷,张大永,姬强.共同机构持股与企业ESG表现[J].经济研究,2023,58(4):133-151.
[15] 苑泽明,刘甲,张淑溢.高质量发展下企业ESG表现的价值效应及机制研究[J].会计之友,2023(18):81-89.
[16] 柳学信,吴鑫玉,孔晓旭.上市公司ESG表现与股票收益——基于股价中企业特质信息含量视角[J].会计之友,2023(10):85-93.
[17] 白雄,朱一凡,韩锦绵.ESG表现、机构投资者偏好与企业价值[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2,37(10):117-128.
[18] 孙国茂,魏震昊,卢新生.环保企业绩效变化:逻辑与启示——基于ESG理念的环保上市企业经验数据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3(3):120-130.
[19] DUQUE-GRISALES E,AGUILERA-CARACUEL J.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score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multilatinas:Moderating effects of geographic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 and financial slack[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21,168(2):315-334.
[20] 宗计川,庄妍,李晓伟.质权人困境:股票折价抛售与同行风险传染[J].管理世界,2023,39(1):77-99.
[21] 刘向强,杨晴晴,胡■.ESG评级分歧与股价同步性[J].中国软科学,2023(8):108-120.
[22] 谢红军,吕雪.负责任的国际投资:ESG与中国OFDI [J].经济研究,2022,57(3):83-99.
[23] 翟胜宝,许浩然,刘耀淞,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审计师风险应对[J].管理世界,2017(10):51-65.
[24] 辛清泉,孔东民,郝颖.公司透明度与股价波动性[J].金融研究,2014(10):193-206.
[25] 姜广省,卢建词,李维安.绿色投资者发挥作用吗?——来自企业参与绿色治理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21(5):11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