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服务财政会计中心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持续赋能,建构适时所需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是会计界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基于此,中国会计界自当与时偕行,深入政策制定、理论发展、实践探索等多层面积极推进创新工作。会计原理是会计知识的底盘,探索并搭建与现在及未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会计原理,是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为此,文章重新审视了与会计原理相关的基本问题,并从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内涵和要求出发进行扬弃和深化探索,就会计定义与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流等亟待变革的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与感悟,以期为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 会计原理; 会计定义;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信息流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5)01-0153-09
改革发展逐步迈进攻坚期和深水区,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同时,也陈述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这一客观事实。科技和产业深入变革,国际形势深刻调整,新时代被赋予了更复杂的内涵,“中国式现代化”呼之而出,新征程也被明确了更深入的使命任务。为响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呼吁,会计界自当与时偕行,建构适时所需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为服务财政会计中心工作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持续赋能,以此深入指导政策制定、理论发展、实践探索等多层面的创新与突破。
一、文献回顾
(一)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内涵和构建路径
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明确其内涵是首要任务。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显然,“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提法是由这一顶层构想推演得来。张雷声等[1]从“中国自主”和“知识体系”的角度对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所谓“中国自主”是要凸显中国的主体性地位,根本在于打破“西方中心论”,彻底改变现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甚至不敢说的状况”;所谓知识体系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知识生产的产物,一般由立场、观点、方法构成。韩喜平[2]指出,自主知识体系是内生的,是基于自身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过程,深入社会历史现实、总结成功的社会实践、解答社会问题的理论,是通过原创性的探索推动历史前进的真理性、规律性回答,重点突出“主体性、原创性、本土化”特征。他还指出,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不仅要根植于历史性的伟大实践,更要面向未来,具备世界意识和理论自觉,创造性地提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概言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需具备自主化、知识化、体系化三项目标[3]。于会计而言,自主化目标意味着会计在制度层面要以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为出发点,凸显中国在解决全球性公共问题上独有的智慧,进而建构出传播中国声音的话语体系;知识化目标意味着会计研究要具备科学性,要兼顾实践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的共荣性发展,进而建构出上承中国文化、下接中国实践的学术体系;体系化目标意味着相应的会计理论要做到全面、系统、逻辑自洽且结构稳定,进而建构出无愧于“中国自主”之名的学科体系。
近年来,有关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讨论在经济学、财政学、哲学、法学、新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皆已初显“燎原之势”,但会计学界在此问题上尚未激发具有规模影响的研学氛围,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战略指导和策略实施亦处于缺失的状态。逄锦聚等[4]立足于经济学,指出方法论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反映一定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实现的根本目的和发展方向。因而,不同的方法论是不同类型经济学的根本,建构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关键路径在于从方法论的视角探寻西方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5]。在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科学普适成分的同时,也需注意西方经济学的民族性,如若忽略西方经济学中历史主义的成分,从而将中国的经济学研究看成是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经验现实,最多视为是用中国的经验证据对西方主流理论进行检验和修补。高培勇等[6]立足于财政学,提出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要以开放的态度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但终归要讲好中国故事,要以中国财政制度、运行规律为对象,以总结中国的实践为基本思路来源,将“中国特色”贯穿始终。余菁[7]立足于管理学,指出建构中国自主管理学知识体系,突破中国管理理论创新难的困局,需要转向以“中道”为主且兼具“西用”特质的发展方向。文中的“中道西用”,意指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知识的发展应该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全面深入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高理论价值的现象。他尤其指明,此处“西用”,不是指人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那种以拿来主义的心态对待西方管理理论的拿来即用之举,而是指从管理实践活动中抽象出可供研究与分析的管理现象与经验,将它们理论化,以形成可以在广泛的管理实践活动中予以传播和扩散应用的管理知识的理论发展方法。孙正聿[8]立足于哲学,指出文化对于一个文明的延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构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主体性”和“原创性”的“源头活水”。知识体系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直接载体,也是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得以养成和延续的载体。对一种知识体系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对这个知识体系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的认识和理解过程[9]。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必然要坚定文化自信,回到中华民族5 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去,深入研究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在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但是应该明确,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并不是要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单复归,而是要在我国历史文化母版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符合现代中国发展要求的处理与提炼,将其纳入现代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2]。
(二)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研究
推动会计具备中国特色的本土化这一说法对中国会计学界并不陌生。在提出“建构自主会计知识体系”以前,中国会计界已经对“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研讨。明晰“中国特色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和“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梳理中国特色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的已有成果对于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1983年的中国会计学会年会上,时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的杨纪琬教授[10]就提出了“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总目标。彼时适逢改革开放的新历史阶段刚刚拉开序幕,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定位不仅在战略高度上给全国的会计理论探索与研究指明了方向,还助燃了会计学界为此方面的策略实施发声建言的学术热情。比如,余绪缨[11]初探了“中国特色管理会计”这一命题,并归纳出目标利润导向、权责利统一、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等基本特点。复如,丁平准[12]曾指出,有关中国特色会计理论的认识应当统一于实践的基础,既要总结中国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并归纳出独创性知识,又应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来运用国外的普遍性知识。再如,李宝震[13]从基础性、实用性、检验性和研究性四个维度展开,系统阐释了建设中国特色会计学科的一种构想。又如,葛家澍[14]着眼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指出既要继承和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与经验,又要借鉴和吸取国际会计惯例中的科学成分。还如,杨雄胜[15]认为,如何理解“中国特色会计”的提法和如何认识会计国家化基本等同,而会计国家化和会计国际化应是互为基础的关系,不应在理论上走向“非此即彼”的极端,只有确保两者的辩证统一,方能探索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会计理论。尔后,中国会计学会还为此专门成立了“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专业委员会,并于1999年召开了专题研讨会,来自政界、学界和业界的一众专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冯淑萍提出了关于会计有无中国特色等内容的“十问”。陈建文[16]指出国内会计体系有别于西方的最大特色在于政府的角色。罗飞(2000)认为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是中国会计的一大特色等。21世纪之后,关于“中国特色会计”的讨论也并未停止。刘玉廷[17]指出,审视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应有宏观层次的站位,其考察视角应聚焦于社会整体而非某一具体的会计方法。曲晓辉[18]认为,有关“中国特色会计”词义及存在与否的争论于事无补,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其所依托的会计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中国特色会计应当适之所需。
不可否认,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在中国特色层面取得了诸多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为研究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丰富的理论素材。但也必须意识到,上述围绕中国特色的研究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彼时改革开放将市场经济的模式带到了中国,创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中国特色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研究可谓是适时而为、按需而建。中国特色系列的诸多研究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来讨论为何、如何借用西方的会计知识,或基于西方会计学框架分析如何引入本土化的因素以使中国的会计理论具备中国特色的色彩,在国际化趋同的背景下更多表现为“拿来主义式”的理论创新。运用西方较为成熟且完整的会计理论框架,置于中国大地进行本土化改造,实际上为享誉世界的“中国速度”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化,中国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诸多层面已至世界前沿水平,也就面临着一些同西方一样的难题。这些难题确实无据可循,这就需要我们扎根到实践中去探索出一些从根本上要进行颠覆的方面,解决中国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也正是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意义所在。这就意味着,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更加立足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难题,并从解释中国实践的过程中系统地梳理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这与中国特色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在建构思路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建构自主会计知识体系,要立足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未来发展目标,对现行的会计基本原理、会计具体制度和会计界通行的实务模式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进而剖析出与现行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的方面,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探索改革方案,以期形成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相融合的中国会计知识体系。
二、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路径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创造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展成就,涌现出一系列价值理念。由这些价值理念凝结、提炼出的关键词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信息化转型等。毫无疑问,这些内容既能从目前社会经济实践中找到印证,同时也是未竟的事业、未达的理想。众所周知,知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认知成果。如此看来,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建构自然应当在深入贯彻实施上述价值理念的同时,充分反映和解释其所对应的中国特色实践,尤其是中国独有的实践。纵观人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社会发展路径有与其高度重叠的共有路段,也有与其分岔并行的独有路段。据此,本文提出了“共有路径的自主会计知识体系”和“独有路径的自主会计知识体系”两种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共有路径的自主会计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百年历程中,有些理念是西方在其现代化或后现代化过程中也已认识并付诸行动的内容,它们在西方现有的会计知识体系中均有所体现。例如,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资本增值。尔后,环境保护主义在后现代化过程中崛起,形成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理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美等国就已意识到石油天然气行业引发的环境问题应归属于会计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发展出了针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排污权交易会计、针对可再生能源替代高污染传统能源的可再生能源会计等分支领域。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意到环境会计问题,在引用与学习西方环境会计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出中国的环境会计学术研究、制度设计与实务探索。再如,就信息化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与完成较早,到20世纪70年代初,以微电子技术等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昭示着信息化的开始。在率先布局信息化建设期间,西方国家也意识到并发起了对会计的改造。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工作环节,开启了会计数据处理新纪元。自此之后,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性能的改进以及专业会计软件的推陈出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逐渐成型。会计理论也随之变革,出现了会计信息系统论等理论层面的探索。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还尚未完成之时就赶上了信息化的浪潮,在此背景下,中国探索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道路。自1979年财政部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会计电算化试点以来,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全国得到广泛使用。1987年,由杨纪琬教授等编著的《会计原理》正式把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内容纳入会计教材。1998年,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也被首次提出。概而言之,诸如环境会计、无形资产会计、质量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等会计分支的出现及其技术和理论的革新,已对生态文明建设、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信息化转型等全球性的现代化阶段性议题给予了回应。这些议题在现有的会计体系中具备一定理论和实务基础,其有关知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存在。尽管这些领域自身仍在不断完善,并需要依据中国实践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但究其根本是在西方既有成熟经验之基础上的延伸,其独立自主的特征不够突出。如此之下的中国式会计知识体系更多反映和解释的是“中国特色”经济现象,而非“中国独有”,并不能在当前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中成为支柱性的存在,本文谓之为“共有路径的自主会计知识体系”。
(二)独有路径的自主会计知识体系
与“共有路径的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相对应的是“独有路径的自主会计知识体系”,它的建构应当从现代化的诸多内涵中,挖掘出与西方现代化进程具有显著区别且深入到本质层面的特征,从而以此为落脚点,在西方现有会计知识体系从未触碰的领域进行学术攻坚,形成独有路径的自主知识体系,并致力于反映和解释中国独有的经济现象。细细数来,唯有共同富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最核心之处,而这两大价值理念很难在主要讲求盈利理性的现行会计模式中体现和落实,这完全需要我们“另起炉灶”。
共同富裕是一个经济理想,也是一个文化基因。无论是《易传·象传上·谦》中强调的“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炎黄二帝时期主张的“明民共财”,还是先秦诸子百家时期,管仲治齐过程中强调平均分配、老子强调“多藏必厚亡”的治国之道,抑或儒家提倡的“大同世界”,皆为共同富裕的理想提供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目标也与共同富裕同根同源。以共同富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点,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原因有二:
其一,无论是会计所要反映的经济事实,还是会计所要服务的经济理想,从经济的视角上来看,中国讲求的“共同富裕”和西方讲求的“富裕”有着本质性区别。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当有两层内涵:一是富裕的目标,即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二是共同的目标,即再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西方现代化奉行的还是彻头彻尾的“资本逻辑”,自由市场的经济模型构建于斯,宪政民主、三权分立、多党竞争的政治体制服务于斯,市民社会的结构基础也成型于斯,西方发达国家及其后仿者眼下面对的诸多矛盾亦皆集中于斯。诚然,资本在“做大蛋糕”方面的效率显著、禀赋突出,其促进近代全球经济飞速增长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然而,若是仅利用、不约束,无序扩张的资本往往会在“分蛋糕”的环节失控、失效,沦为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的祸根。追之根本,资本逻辑的核心理论是自由市场,其论调或可概括为以牺牲公平为代价换取极致的效率,依此发展而来的新自由主义同时还坚信经济的自由便能带来政治的自由。然而,放任资本野蛮生长的后果通常是自由市场的失灵、收入分配的失衡以及经济社会的失序,西方在历史上频发的周期性金融危机正是最有力的论据。如此看来,资本驱动的财富增长只是少数人的中饱私囊,资本逻辑能带来富裕,却带不来共同的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和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逻辑截然不同,而是深信“人民逻辑”,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此一差异决定了中西方经济发展路径、政治建设站位、社会发展定位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正是因为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设为理想目标,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才走出可谓之“中国式”的风采和底蕴。在此目标之下的经济现象是中国独有的,是西方从未谈及的,也是现行会计体系从未涉足,不具备任何方法论基础和逻辑起点的领域,这是真正构建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亟须聚焦的核心内涵。
其二,从历史上来看,现代西方会计确实是一直在为追求“富裕”而奋斗。当代中国会计理论、制度和实务的成型也向西方国家吸取了许多经验做法,论之关键,西式会计的最大优势在于能更好地激发生产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把“蛋糕”做大,而这一优势正是承袭自与其现代化同根同源的资本逻辑。换言之,资本逻辑也是西式会计的内核。现行的会计体系正是以资本价值最大化作为起点。譬如,复式簿记的资产核算本就是“为了获取利润的理性经济”所特有的一种资本运筹方式;股份制公司的资本结构模板也被印刻进复式簿记的DNA里。然而,这一起点上建立的会计理论与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制度或实务在本质上并不完全协调,现行会计知识体系的字里行间中并没有共同富裕的痕迹,也就无法通过小修小补解决这一根本理念上的问题。共同富裕的站位之于现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会计制度、理论与实务而言,是全新的挑战,也是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内容。以共同富裕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议题为支柱,建构独有路径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以生态文明建设、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信息化转型等全球性议题为辅助,建构共有路径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二者结合便是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全部内容。
如此而言,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带着与西方基本制度层面截然不同的立足点与核心目标,如何有效地嵌入到“工业革命”“信息社会”实践中,需要崭新的会计理论,并在会计制度建设方面进行有效的整体设计,从而创造性开展中国会计实践探索,这也正是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具体内容。这些研究内容便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应当予以研究的切入点。
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建构路径如图1。
其实,无论是共有路径还是独有路径的自主会计知识体系,均面临着在基本原理层面上的颠覆性挑战。独有路径的自主会计知识体系自不多说,本就必然需要动及根基的研究与探索;共有路径的自主会计知识体系中涉及的话题,虽能从西方现有会计中觅得蛛丝马迹,但具体到中国社会的实践场景上,还是存在着本质性差异。更何况,西方会计在此方面也遇到了诸多的困境和挑战。比如西方很早就开始着手研究环境会计,但主要研究方法还是诉诸于市场,即先通过政策强制创造市场的定价机制,会计于此之中就是反映环境产品的市价。这一模式在我国的制度环境中是否完全可行、能否发挥出我国应有的制度优势,这是值得探索的。再比如,会计信息化也是由来已久,但很多研究还只停留在“会计旧范式+信息新技术”的层面,并没有从内容上进行应有的颠覆。在西方当今的商学体系中,会计学已经大有边缘化之态,甚至还不如信息系统学这样的新兴学科。按道理讲,会计这门以“经济信息系统”自居的学科,更应该在信息时代大放异彩,事与愿违的背后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因此,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还需深入到基本原理的层面上进行研究与讨论。为了落实此目标,对现行的会计原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严格的审视,并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和要求进行扬弃和深化探索,进而搭建出符合现在及未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的会计原理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路径之一。
三、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建构——会计原理的颠覆性变革
当今流行于国内的经典会计原理教材均立足工业经济的时代背景,其核心内容是衡量并反映既定供产销流程中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概括来讲,相关的会计原理大体上有两大基点:一是股东价值最大化,二是工业化。前者决定了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以及很多账务处理的原则;后者决定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般流程,成本会计的核算与管控,标准化和职业化的实践要求以及“凭证-账簿-报表”的信息产出步骤。然而,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是,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如今的人们更加看重社会的自由、民主与平等,更加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与能源的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今的社会也不再是工业社会的面貌,虽然还有工业社会的影子和基础,但是信息时代已经是进行时。这种变革将对现有会计理论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当股东价值化逐渐进化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当工业化逐渐演化为信息化,以往会计原理依凭的两大基点也是今时不同往日。特别是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对信息处理和利用的指导作用日显减弱,这同样是会计理论知识不得不变革的现实基础。因此,服务于资本市场的会计原理也必将有所改变,且应先实现向为人类利益共同体服务这一目标的跨越。为此,会计原理中的定义、性质、目标、对象、等式、会计处理环节等诸多方面均应予以新的探索与研究。基于会计原理新的基点,本文试图对会计定义与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流等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以期为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贡献绵薄之力。
(一)会计定义与目标
会计定义是会计理论的起点,会计原理的变革必然要先从定义入手。纵览古今,放眼中外,任何一本会计学教材的开篇都必然要先明确好“会计”一词的基本认识,即给“会计”下一个定义,同时界定出相应的内涵与外延,以此奠定贯穿全书的逻辑主线和核心论调,这也是会计原理变革的第一步。
会计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创造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存在的形态、使用的技术、具体的功能随着人类需求及社会特征的变化而变化。从结绳记事的人类自发行为,到记录与证明的工具,到交易的标准语言,再到经济价值的计量与报告系统,最后到经济活动的信号系统,会计存在的状态不断改变或升级。但是,人类社会创造和使用会计这一制度最基本的动机和目的,在各个历史时期自始至终都未发生改变,即为优化经济活动,传导社会文明。在原始社会,会计产生于辅助记忆的需要。如若没有会计记录,则会因心中无数导致剩余物品分配陷入不公的混乱状态,也会因不知何时组织采摘、狩猎等劳动而使生活遁入无序之中。在农业社会,人类使用会计是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活动。如若没有会计的记录,农业活动将处于不停摸索的阶段,难以提高农产品的收成和质量;如若没有会计的证明,农耕、捕鱼、养殖等活动难以形成规律性的经验总结。在商业社会,会计的存在是为了高效地促成商品交易。如若没有会计作为商业的标准语言,交易双方将无法得知交易是否等值、公平,对已有、应收、应还的财物数量不明所以,信用交易活动将因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难以为继。在工业社会,会计形成了标准化的流程,其目的是计量与报告工业生产中创造的经济价值。如若没有会计的计量,生产环节之间的经济效益和效率将无法比较,相应的管理将难以实现;如若没有会计的报告,资金提供方将因无法得知资金的运作情况、收益情况而削弱投资积极性。在信息社会,对会计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不仅要求能够实时反映经济活动,而且要求能够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调节。如若没有会计承担起实时反映和调节经济活动的职责,经济活动的全貌将难以准确、直观地呈现到人类面前,并为其所识别、认知和调控;反之,如若会计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实时的要求,会计将难以在信息时代拥有用武之地。
总而言之,优化经济活动一直以来都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这不仅仅是就会计学而言,管理学、经济学亦是如此。经济活动实际发生在物理世界,但同时还会产生众多散乱的、不成体系的客观信息。人类想要通过识别客观信息认清经济活动,就需要有一个共识性的框架,而这个共识性的框架正是会计。换言之,是会计的存在为人类认识和了解经济活动提供了窗口。如若会计没有如实地反映经济活动本身产生的客观信息,经济活动将难以被人类识别,管理方法和经济手段也都将难以施展。众所周知,经济活动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因此,对经济活动施以有效管理就成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一项基本要求。由此来看,会计在人类文明中发挥的功能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经济活动的框架功能。该功能主要依靠会计制度实现。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必然要满足社会经济文明的基本要求,这一基本要求通过会计制度固化到会计处理的每个环节,进而植入经济活动的每个具体行为之中,形成对经济活动的指导和约束。二是对经济活动的认知功能。这一功能主要依靠会计信息实现。会计先要对经济活动所含客观信息进行定性的识别与确认、定量的核算与记录,才能形成会计信息,进而满足了人类识别和了解经济活动这一最基本的需求。在此之中,会计处理客观信息的过程不断完善并逐渐固化,在融入人类对经济活动管理的基本要求后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行为准则,从而进一步约束和指导会计工作,并为不同信息使用者提供评价经济活动是否符合人类文明进步要求的可靠依据,支持和保障其作出理性决策。三是对经济活动的优化功能。这一功能是会计本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会计最高阶的功能。识别、了解和评价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决策调整原有经济活动中的不足,改善经济业务状况,优化资源配置效果,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最终促进人类社会经济文明进步。
综上所述,从会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定位和功能来看,会计在人类文明中一直扮演着优化经济活动、传导社会文明的角色。因此,本文将会计的本质归纳为:以信号系统形式存在的人类社会经济文明的传导机制。据此,将会计定义为“识别、表达与实现经济活动中各方利益诉求的计量与报告系统”。具体而言,所谓的经济文明主要体现在社会所有利益集团利益关系的协调情况,而会计要正确认识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中各方、各层级表达利益诉求的方式、程度和状态,以确保各方利益诉求得到实现与满足。换句话说,会计表达、实现与满足各方利益诉求即是传导人类社会经济文明的具体体现,这就需要会计对各方、各层级利益诉求进行计量与报告,而计量与报告又是会计发挥作用的基本措施,是会计作为信号系统的具体实践方式。在这一定义的指导之下,会计目标则是传导人类文明。具体而言,会计不仅要反映财务口径下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况,还要导入与反映文化口径下社会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情况、自然口径下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在此目标的指引之下,会计信息不再是隶属于企业内部的委托人或潜在投资者,而是赋予了公共资源的属性,即要保证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经济口径、文化口径、自然口径均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需明确的是,上述的会计本质及定义,并非对经典的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进行驳斥或否定,反而是对这两种观点的继承与发展。前文概括的会计三大功能是在对会计定义分析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得出的,其结论与当前会计界公认的两大职能——反映与监督亦是辩证统一。
具体而言:其一,传导人类文明是在两种会计本质理论共通之处进行前溯而得。无论是信息系统论的支持者,还是管理活动论的提出者,均指明会计应当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所谓提高经济效益,就是提高经济活动配置与利用经济资源的效果与收益。效果与收益是经济活动的果,真正想要有效乃至高效实现这个果,须对经济活动的过程进行及时乃至实时的把控。实现该过程的基础是通过会计方法将经济活动转化为一定可用于后续评价、控制和调节的信息。只有有了这些信息基础,经济活动才能朝着实现更高经济效益的轨迹运行,也即达成经济活动的优化。由此可见,作用于经济活动,通过管理经济活动的过程,实现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活动的目标,是传导人类文明的本质要求与现有会计本质理论的共性所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阶和整体认知水平的提升,人们逐渐发现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在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意味着会计至少应综合反映经济活动在经济层面的成本和费用耗费情况、在社会层面的责任和义务履行情况、在自然层面的破坏和保护环境情况及三个层面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基础上,促进社会持续发展,助推生态环境建设,最终提高经济活动在人类文明进步层面的整体效益。当前的会计知识受限于历史形成过程的背景,习惯将着眼点放在经济价值的计量,将会计定位于为“经济资本”服务,而忽略了对“社会资本”(包括社会制度与公共产品、社会心理、道德伦理与信用等)和“生态资本”(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的考量。由此来看,在优化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对现有会计本质理论的延伸。
其二,信号系统是总结二者之长基础上的深化。“信号系统”与“信息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会计不应是滞后地将经济活动的信息反映出来,其深层的本质要求是通过会计信息实时优化经济活动,从而做到循环且持续的优化。显然,“信号系统”的表述与上文总结的会计在信息社会应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是一致的,但这并不是信息社会对会计独有的定位,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均对会计有如此要求。说到底,创造会计、使用会计就是为了能够持续优化经济活动,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所谓的实时优化在信息技术出现之前同样是会计十分渴求但却又难以实现的目标,这一点从会计理论界提出及时性的信息质量要求及会计实务界强调记账、算账、报账的时效性要求中便可窥知一二。然而,现行的会计理论与实务仍停留在工业社会的背景之下,工业社会的标准化、流程化的特性给会计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无论是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程序,还是凭证、账簿、报表的步骤无不透露出既定的标准与流程,这也使得会计信息在手工账时代无可避免地存在着天然的滞后反映,并且各环节之间的滞后程度还常常参差不齐,会计及时乃至实时呈现经济活动真实和完整面貌的水准也大打折扣。但时至今朝,在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当代社会对会计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其实早在2003年,阎达五等[19]就从会计控制的角度研究过信息化对会计的影响,提出信息化要求会计“从事后控制转变为事中控制,从适时控制转变为实时控制”。当促成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时,应当将两种理论的内在逻辑和核心观点放到客观现实中重新审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与发展。“会计是信号系统”的表述既突出会计作为信息系统的记录功能,又强调了管理并优化经济活动的能动作用,同时又与其力求实时互动与优化的本源性目标更加贴切。正因如此,会计才具有之于经济活动的框架、认知和优化三大功能,其实质与反映和监督的经典职能表述并不冲突,反而更符合信息经济的基本业态。具体而言,所谓的认知功能其实就是通过会计工作形成会计信息,从而反映经济活动,只不过要说明的是认知是建立在认知框架的基础之上,会计信息反映经济活动的方式也是基于既定的会计制度;所谓的优化功能其实就是根据会计信息传递的内容对经济活动施以调节和改善,相比于监督,无疑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优化同样也是建立在评价框架的基础之上,而其终极标准就是要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多维度进步。
由此观之,“会计是以信号系统形式存在的人类文明传导机制”这一观点不仅兼具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两家之长,还融合当今信息化变革及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于会计的新要求。此外,会计本质的定位决定了会计职能的定位,之于经济活动的框架、认知和优化三大功能也是对经典的反映和监督二元职能观于今的细化和升级。
(二)会计基本假设
除了有关本质、定义及其相关的目标、职能,会计基本假设作为会计理论、实务与制度的总前提无疑是紧接着值得研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前述的两大基点,分别从会计的对象边界、时间属性、计量基础以及信息精细化程度作出了探索性的假定,概括下来有五点:
一是利益主体假设,是指有关会计为谁工作、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合理推定。毫无疑问,有关会计的一切活动均是面向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发生、运行与完成总是伴随着利益的形成、转移与实现。所以,每一个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一个利益主体,每一个利益主体即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对象。根据主体的规模、范围与层次,利益主体大致分为三类:经济主体、文化主体和人类主体。所谓经济主体,主要是指直接参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所谓文化主体,主要是指按照国家、民族、地区等因素划分出来的人类社会集体,这一社会集体内部的所有经济活动有着专属、独特且统一的文化特征;所谓人类主体,主要是指现在居住在地球的所有人类以及未来会诞生在这个星球的人类后代,即全人类的概念。人类主体的假定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的是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会计工作对象的最高层次。
二是空间假设,是指有关会计活动范围的合理推定。经济活动的发生、运行与完成会形成空间的轨迹。狭义的空间假设是指物理空间的假设,广义的空间假设还包括了信息空间的假设。具体来讲,经济活动自始至终都有两条线:一条是经济活动实际发生、运行与完成的实体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会计工作的现实依据;另一条是反映经济活动如何运作与发展的信息流,这是人类主观认识的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核心范畴。前者属于物理空间假设的内容,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还包含了信息空间假设的内容。
三是时间假设,是指有关会计活动期间的合理推定。任何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发生、运行与完成在时间层面上对应着起点、过程与终点,会计在一定框架内认知和优化经济活动也应当在时间层面上对应着起点、过程与终点。
四是会计计量属性,是指有关会计核算的单位和量值的合理推定,即实现会计工作单位的统一、保证会计核算量值的可靠。该假设包含货币计量属性和非货币计量属性。
五是信息颗粒度假设,是指有关会计信息精细化程度的合理推定。会计信息的基础作用是充分、及时、客观地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而经济活动受利益的驱动,同时依托于组织才能运行。因此,会计信息的精细化程度应是从组织与利益两个维度进行假定。
(三)会计信息流
在明确以上会计基本理论相关范畴的内容之后,会计原理基点变化之下的会计处理流程又当如何?毫无疑问,最符合信息社会事实的表述应当是会计信息流,即会计信息的生成、加工和利用的全过程。具体来讲,会计信息流是指在一定的主体范围内,会计人员对若干规范表达的交易场景信息施加管控,旨在实时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并提供相应优化的依据,从而与之形成互动的信息处理过程。理论上讲,会计信息流是周而复始地持续流转,其间各个信息处理环节也是环环相扣、紧紧相连。为保障会计信息流的正常运行与科学循环,会计信息流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场景化,即由利益主体的经济活动所构成的具体情景。会计需在这一具体情境中持续展现利益主体经济活动的空间环境、时间背景、行为手段、事实结果等,使利益主体某一时点的结构与状况,某个时段的过程与结果得到系统、持续、规范的反映。场景的构建是为了将庞杂且繁复的经济信息变成有规律、易识别的会计信息,其间采用规范且统一的标准方法,建立起会计的基本信息框架。这一基本的信息框架主要由原因(Why)、事件(What)、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方法(How)和程度(How much)七大要素构成,也即“5W2H分析法”。
二是实时化,即在各项经济活动发生的同时,相应的会计信息同步生成并交予处理和使用。换言之,经济活动的发生和会计信息的记录同步进行,会计的起点和业务的起点也保持同步。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实时化要求会计端能够自动反映和更新业务端信息。一方面,方便组织更加便捷且高效地获取和共享会计信息,大大提升了主体内部各协作方互动和沟通的效率;另一方面,依托于区块链技术,极大确保信息反映的真实性,谨防信息的扭曲、造假和篡改,大大减少了假账的出现,促使会计反映的信息框架更加安全、可靠。
三是互动化,是指经济活动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彼此联系与相互作用。一方面是从经济活动到会计信息的联动。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经由场景信息的规范反映,转换为可感知、可识别、可理解的会计信息,从而实时记录利益主体各项经济活动的整体状况、各个业务环节的具体情形以及各阶段的过程与结果,使得各方信息使用者得以连续、系统、全面了解利益主体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从会计信息到经济活动的联动。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实时了解利益主体的情况之后,针对原有的经济活动迅速进行优化。例如修正原来存在偏差的规划、改进原来效率低下的流程、协调与缓和内部关系、调整和变更管理决策等。由此,经济活动和会计信息之间形成双向的互动关系。
四、结语
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要立足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未来发展目标,并对现行的会计基本原理、会计具体制度和会计界通行的实务模式进行细致的剖析和深刻的反思,从中找出与未来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探索性的改革方案,以实现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相融互促。
进一步而言,系统梳理并重新审视现行会计原理,并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全局出发进行扬弃和深化探索,由此搭建出与现在及未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会计原理,是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现如今,传统会计原理得以立论的两大基点——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工业化——已显动摇之态,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信息化的新基点。据此,重塑会计原理的结构和内容、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之于会计的基本需要应是当务之急,也是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关键点。
于是乎,本文就一些主要议题作出了初步探索,提出将会计本质总结为“以信号系统形式存在的人类文明传导机制”,将会计定义为“识别、表达与实现经济活动中各方利益诉求的计量与报告系统”,将会计目标定位到“传导人类文明”,具体而言,会计不仅要反映财务口径下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况,还要导入与反映文化口径下社会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情况、自然口径下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情况。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利益主体假设、空间假设、时间假设、会计计量属性、信息颗粒度假设,并从场景化、实时化和互动化三个方面解构了会计信息流。综上所述,本文期望以此为起点,对从服务于资本市场的会计原理向服务于人类利益共同体的会计原理跨越开展初步的探索与尝试,并为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雷声,韩喜平,肖贵清,等.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8(7):4-16.
[2]韩喜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历史必然与路径探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9):23-32,155.
[3]徐拥军,杨红艳,郭若涵.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背景下的主文献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4,38(1):1-11.
[4]逄锦聚.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和方法[J].经济研究,2023,58(8):4-14.
[5]孙圣民.经济学理论、实践与本土化——兼谈中国自主的经济学体系构建[J].经济研究,2023,58(12):185-202.
[6]高培勇,樊丽明,洪银兴,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J].管理世界,2022,38(6):1-56.
[7]余菁.中道西用: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方向[J].经济管理,2023,45(10):5-26.
[8]孙正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2023(8):22-27,204-205.
[9]翟锦程.中国当代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与途径[J].中国社会科学,2022(11):145-164,207.
[10]杨纪琬.乘胜前进,努力开创会计理论研究新局面——在中国会计学会一九八三年年会暨专题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J].会计研究,1983(4):6-10.
[11]余绪缨.试论中西管理会计的共性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C].会计学论文选,1985.
[12]丁平准.关于会计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财会通讯,1984(5):16-19.
[13]李宝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学科体系[J].会计研究,1987(6):21-23.
[14]葛家澍.制定中国会计准则如何借鉴国际经验[J].会计研究,1992(2):16-19,2.
[15]杨雄胜.会计理论研究问题的讨论——致杨纪琬同志的信[J].会计研究,1993(5):1-5.
[16]冯淑萍,等.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会计[J].会计研究,2000(2):2-8.
[17]刘玉廷.关于会计中国特色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0(8):2-7.
[18]曲晓辉.中国特色的会计解读[J].会计研究,2000(4):36-40.
[19]阎达五,张瑞君.会计控制新论——会计实时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3(4):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