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频探头与双体位扫查全面腹部超声方法在临床腹股沟疝诊断中的价值

2024-12-31 00:00:00齐方强杨其斌徐美琳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21期
关键词:腹股沟疝

【摘要】 目的 分析高低频探头与双体位扫查全面腹部超声方法在临床腹股沟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

2022年12月闽侯县医院收治的200例疑似腹股沟疝患者,术前全部患者均接受低频探头、卧位扫查和高低频探头、双体位扫查超声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腹股沟疝的阳性检出率;将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2种扫查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全部200例患者中,手术结果显示160例患者为阳性、40例为阴性;160例阳性患者中,102例患者为腹股沟直疝,58例患者为腹股沟斜疝。将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高低频探头、双体位扫查的阳性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低频探头、卧位扫查(P<0.05);高低频探头、双体位扫查对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的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低频探头、卧位扫查(P<0.05)。结论 临床诊断腹股沟疝时应用高低频探头与双体位扫查全面腹部超声检查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并对斜疝、直疝进行有效区分,值得推广。

【关键词】 高低频探头;双体位扫查;全面腹部超声;腹股沟疝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1-0032-03" " "文献标志码:A" " "中国图书分类号:R656.2+1

疝是指人体内组织或者脏器的一部分离开原来位置,经后天或者先天薄弱、缺损区域或者间隙进入到另一部位[1]。根据部位不同,可以将疝分为脑疝、食管裂孔疝、腰疝以及腹部疝等[2]。腹部疝是指腹部发生的疝,具体可分为腹内疝、腹外疝。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一种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缺损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疝,在全部腹外疝中的占比超过90%[3]。腹股沟疝按照腹壁下动脉与疝环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斜疝、直疝。腹股沟疝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4]。及早准确诊断患者病情,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近年来,临床对腹股沟疝进行诊断时,影像学诊断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诊断腹股沟疝时应用超声检查,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5]。本研究分析了高低频探头与双体位扫查全面腹部超声方法在临床腹股沟疝诊断中的价值,为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闽侯县医院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疑似腹股沟疝患者,其中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年龄18~74岁,平均(47.24±6.27)岁。

纳入标准:单侧发病,因腹股沟区包块、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就诊;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疾病;年龄<18岁;术前未接受超声检查。

1.2 方法

术前全部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选择LOGIQ E8超声诊断仪。

低频探头、卧位扫查具体操作:选择频率2~6 MHz的低频探头,协助患者保持卧位,手持探头对下腹部进行扫查,认真观察腹股沟区内容物性质、有无包

块等。

高低频探头、双体位扫查具体操作:分别选择频率2~6 MHz的低频探头以及8~15 MHz的高频探头,高低频探头联合使用。对患者进行指导,让患者保持卧位,对下腹部进行扫描,观察腹股沟区内容物性质、有无包块等,同时对阴囊进行常规检查,了解有无病变。之后指导患者选择立位,对下腹部进行扫描,观察腹股沟区内容物性质、有无包块、阴囊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

安排2名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超声科医师,通过双盲法共同阅片,得出一致结论。观察比较腹股沟疝的阳性检出率。将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2种扫查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全部200例患者中,手术结果显示160例患者为阳性、40例为阴性;160例阳性患者中,102例患者为腹股沟直疝,58例患者为腹股沟斜疝;40例阴性患者中,包括8例隐睾症患者、10例交通性鞘膜积液患者、22例睾丸鞘膜积液患者。

2.2 低频探头、卧位扫查检查结果

全部200例患者中,低频探头、卧位扫查结果显示137例患者为阳性、63例患者为阴性,腹股沟疝阳性检出率68.5%(137/200),见表1。

2.3 高低频探头、双体位扫查检查结果

全部200例患者中,高低频探头、双体位扫查结果显示160例患者为阳性、40例患者为阴性,腹股沟疝阳性检出率80.0%(160/200),见表2。

2.4 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比较

高低频探头、双体位扫查的阳性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低频探头、卧位扫查(P<0.05),见表3。

2.5 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高低频探头、双体位扫查对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的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低频探头、卧位扫查(P<0.05),见表4。

3 讨论

腹疝是指腹腔内的组织或脏器因各种因素离开原来的位置,通过后天形成、先天存在的间隙薄弱区或者裂孔而进入到另一部位[6]。腹股沟疝是在腹股沟区发生的疝,是临床普外科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类型[7]。腹股沟疝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当人处于直立状态时,腹股沟区主要依靠腹横筋膜来对腹腔内压力进行抵抗,缺少肌肉的支持[8]。临床若未及时诊断和治疗腹股沟疝,常因不能回纳而导致嵌顿,进而引起肠穿孔、肠梗阻、肠坏死等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需采取积极、科学的措施,提高早期诊断腹股沟疝的准确率,为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过往临床主要通过外科查体判断腹股沟疝。外科医师的临床实践经验直接影响查体检查结果,准确性不高[9]。在对腹股沟疝进行诊断时,常常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手段。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超声检查技术和相关设备越来越完善并在临床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在诊断腹股沟疝中应用超声检查技术,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腹股沟斜疝的超声影像学特征主要为腹壁下动脉外侧腹股沟管穿行,男性、女性患者的腹股沟管分别进入到阴囊、大阴唇;腹股沟直疝则穿过直疝三角区,经后方不断向前突,没有经过阴囊和内环。正常情况下,疝内容物不存在血流信号,若内容物存在大肠系膜血管,则会发现条状、点状或散在的血流信号。对于易复发性疝患者,疝内容物反复进出疝囊,疝囊随着体位的变化而改变,内部存在肠蠕动,随着疝囊回缩而出现变化,疝囊内容物包括小肠、结肠、大网膜;肠壁厚度正常,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血运没有发生变化,能对阴囊及腹股沟层次结构进行清晰显示;大网膜内存在实性回声团块,表现中等强度或稍强信号,包块边界模糊,形态类似于疝囊,不存在彩色血流信号;肠内部粪便回声杂乱,疝囊内的回声信号为混合型、杂乱型,能发现肠管蠕动、消化液影像、内部气体,存在管状无回声蠕动影像。对于难复发性疝患者,疝内容物在进出时会对疝囊颈造成摩擦,发生粘连的风险较高,导致疝内容物不能有效回纳,内容物存在少量的渗出液。若是嵌顿绞窄疝,其内容物具有较大的体积,丧失肠壁蠕动,周边液性增加,不存在回声;若内容物是肠管,彩超检查结果发现血流信号明显增加。若是大网膜或者混合型,彩超检查结果显示血流信号差;若嵌顿内容物,彩超检查结果显示血流信号减少,血流信号的减少程度随着嵌顿时间增加而变得更加明显。

过往临床主要采用低频彩超检查,能清晰显示较大体积的疝囊,但不能准确显示腹腔内的浅表组织以及较小体积的疝囊,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本研究200例患者中,低频探头、卧位扫查结果显示137例患者为阳性、63例患者为阴性,腹股沟疝阳性检出率68.5%(137/200)。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能有效弥补低频超声检查存在的不足之处,有效显示腹腔内浅表组织以及较小体积的疝囊,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无法对较大体积的疝囊进行清晰显示。腹股沟疝患者在接受超声检查时,体位选择会影响超声检查结果。部分腹股沟疝患者具有可复性疝,在腹内压力增高等因素的影响下,保持卧位进行超声检查时不能完全显示疝囊。有些患者只有在腹内压力增高时才能清晰显示疝囊,腹股沟疝患者在接受超声检查时,需要尽可能地配合特殊体位,才能全面检查病灶,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高频超声检查能准确探查腹股沟肿块的形态、深度、范围、性质及内部回声情况。与其他传统外科检查手段相比,高频超声检查能有效区分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精索鞘积液、睾丸炎症等病变。

本研究中,200例患者采用高低频探头、双体位扫查结果显示160例患者为阳性、40例患者为阴性,腹股沟疝阳性检出率80.0%(160/200)。高低频探头、双体位扫查的阳性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低频探头、卧位扫查(P<0.05)。这表明在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高低频探头与双体位扫查全面腹部超声检查能弥补高低频各自存在的缺点,不但能清晰显示较大体积的疝囊,而且能观察到腹腔内的浅表组织以及较小体积的疝囊。选择卧位和立位双体位扫描,不但能清晰显示腹股沟区肿块的性质、形态以及大小等,而且能观察到疝囊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有效弥补单纯卧位扫查的不足,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本研究中,高低频探头、双体位扫查对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的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低频探头、卧位扫查(P<0.05)。这表明在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高低频探头与双体位扫查全面腹部超声检查能准确区分斜疝、直疝。采用高低频探头与卧位、立位扫查能动态观察疝囊内容物,清晰显示血流信号。高频探头能清晰显示较小疝囊和浅表组织,但有些患者需在增加腹内压力时才能对疝进行清晰显示,在实际临床诊断时协助患者选择合理的体位显得非常关键。患者选择立位以及卧位时,能让疝内容物全部或者部分划入到腹腔,患者屏气之后或者立位时能动态观察肿块情况。选择双体位观察能准确区分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在实际检查中,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腹股沟斜疝的疝门相对较小,而腹股沟直疝的疝门相对较大。和斜疝相比较,直疝的包块要小一些,而且在保持平卧位时能快速回纳到腹腔。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腹股沟疝时,应用高低频探头与双体位扫查全面腹部超声检查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有效区分斜疝、直疝,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俞钦民.高频超声在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20):3132-3134.

[2] 张莉.高频超声在腹股沟斜疝临床诊断中应用的准确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5):116-118.

[3] 倪文璐,胡玉藏.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诊断腹股沟区肿块的价值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12):1462-1464.

[4] 王宁宁.腹股沟疝气应用超声检查诊断的临床意义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4):181-182.

[5] 白莫日根,刘智,董长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腹股沟疝的诊断功效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21,15(3):259-263.

[6] 张文芳.超声隐匿性腹股沟疝诊断中影像学特点分析及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5):37-38,41.

[7] 路爱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腹股沟疝的诊断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6):124-127.

[8] 罗培生,邢开宇,江桂琼,等.超声检测疝口在腹股沟疝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吉林医学,2020,41(8):1838-1839.

[9] 李欣春.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斜疝诊断的应用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3):162-164.

(编辑:郭晓添)

猜你喜欢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腹股沟疝术后疼痛控制效果及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与传统开放性腹股沟疝修补的疗效对比研究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1:24:56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体会
基层医院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与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观察
改良Kugel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278例临床疗效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6例临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