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回溯的策略优化护理模式对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自护效能 心理弹性的影响

2024-12-31 00:00:00刘连香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21期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心理弹性宫腔镜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案例回溯的策略优化护理模式对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自护效能、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栗县中医院南院妇科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50例接受宫腔镜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案例回溯的策略优化护理模式,进行为期1个月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自护效能[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和心理弹性[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简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分],对比干预

1个月后2组患者月经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出血、子宫穿孔、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2组患者GSES、CD-RISC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月经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案例回溯的策略优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自护效能和心理弹性,改善患者月经量异常情况,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策略优化护理模式;自护效能;心理弹性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1-0139-03" " "文献标志码:A" "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71

异常子宫出血是一种以月经量异常增多、持续性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妇科疾病,其复发率高且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疲乏、感染等症状[1]。有研究证实,我国近50%女性有异常子宫出血病史,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女性中发生率较高,对其日常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损害[2]。异常子宫出血发病原因复杂,多与器官功能失调以及发生器质性病变有关。当前临床针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宫腔镜技术因其微创及安全性较高的特点逐渐取代传统刮宫术或子宫切除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3]。宫腔镜技术是将内窥镜与电外科手术结合运用,最大程度减小手术切口,减少了手术创口,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康复,也可避免患者因子宫切除所产生的内分泌紊乱及心理异常。然而,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以及对手术的陌生与恐惧,术后自护能力不足,会出现心理弹性异常等状况,同时因护理不当导致术后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大[4]。鉴于此,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上栗县中医院南院妇科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50例接受宫腔镜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基于案例回溯的策略优化护理对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栗县中医院南院妇科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50例接受宫腔镜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年龄38~50岁,平均(44.28±5.72)岁;病程1~2年,平均(1.72±0.28)年;高中文化水平14例,大学文化水平11例;子宫肌瘤16例,子宫内膜息肉9例。研究组年龄37~50岁,平均(44.45±5.45)岁;病程1~2年,平均(1.65±0.35)年;高中文化水平12例,大学文化水平13例;子宫肌瘤10例,子宫内膜息肉1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异常子宫出血超声检查诊断标准[5];患者无生育要求;宫腔镜下显示病理组织改变均未超过2 cm。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患有妊娠合并症或子宫恶性肿瘤;意识障碍或有精神疾病;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妊娠或产后出血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术前常规监测患者每日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变化,向患者讲解异常子宫出血相关知识、治疗方式和日常护理,减轻患者对于未知手术的恐惧心理。帮助患者及时更换床上用品并对其紧张情绪进行疏导。术后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治愈信心。指导患者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告知患者术后保持充足睡眠,遵医嘱进行适当康复训练,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案例回溯的策略优化护理模式。(1)成立专科护理小组。以护士长、科室高年资护士和责任护士为主要成员成立专科护理团队,收集既往病例进行案例回溯,归纳、总结成熟护理经验并制定针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2)加强科室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同时完善护理人员排班制度,以保障患者在提出需求时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帮助。(3)回溯既往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疑问及患者对于出血情况、治疗效果的担忧,分析总结异常子宫出血发病原因、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和护理误区等,以宣传手册或视频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宣教,借助专业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4)建立微信交流群,为相同病情已治愈患者与参与研究患者提供交流平台,鼓励患者主动表达治疗疑虑,通过真实案例分享帮助患者了解手术优势,减轻其手术应激反应,缓解患者术前和术后紧张、焦虑的情绪,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增强其治疗信心。(5)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出血状况和生命体征变化,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为患者详细讲解服药方法、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服药意识和用药安全性,减少术后出血的情况发生。指导患者加强个人卫生管理,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及盆浴,避免发生感染。(6)指导患者注意补充芹菜、动物肝脏等含铁丰富食物,记录其出血状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铁剂口服,以减少贫血等并发症发生。(7)加强术后随访工作,术后对患者进行微信或电话随访,了解其用药情况、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询问患者自我护理过程中的困难及疑问,针对患者困惑进行实时指导,鼓励患者坚持良好的用药及生活习惯,提高其预后期待值,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2组患者均干预1个月。

1.4 观察指标

(1)自护效能。采用GSES量表[6]评估患者的自护效能。量表采用4级评分法,通过10个条目评估患者的自护效能,总分0~4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护效能感越强。(2)心理弹性。采用CD-RISC量表[7]评估患者的心理弹性。量表采用5级评分法,从坚韧(13个条目)、力量(8个条目)、乐观(4个条目)3个维度评估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心理弹性越强。(3)月经恢复情况。参照刘玉兰等[8]研究评价标准,将患者术后月经情况分为点滴出血、少量出血、正常经量和月经过多4种情况,总恢复率=(点滴出血例数+少量出血例数+正常经量例数)/总例数×100%。(4)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有出血、子宫穿孔、感染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护效能

干预前,2组患者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2组患者的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理弹性

干预前,2组患者的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2组患者的CD-RISC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月经恢复情况

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月经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

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多由子宫内疾病或身体激素分泌异常引起子宫内膜发生异常反应所致。相关研究指出,围手术期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宫腔镜下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自护效能和心理弹性。

基于案例回溯的策略优化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类型及疾病原因进行分类护理,帮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发展及应对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治愈信心,有助于提高其自护效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后,2组患者的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规范化护理对于提高患者自护效能具有积极作用,而基于案例回溯的策略优化护理更有助于强化患者术后自护能力,提高患者预后认知。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1个月后,2组患者CD-RISC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CD-RIS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合潘兰等[9]研究可知,采用基于案例回溯的策略优化护理模式,通过复查既往患者临床资料,对该类型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困难与解决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以及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可减少护理差错情况发生,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案例回溯提高了患者的心理适应性和接受能力,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心态,培养其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减轻患者预后恐惧感与心理落差感。此外,采取案例回溯模式有助于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策略优化护理模式并非仅局限于告知患者正确的护理方法,也将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以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向患者阐述,从而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及治疗配合程度。刘颖等[10]研究认为,对手术患者实施策略优化护理有助于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杨小玲等[11]研究指出,实施策略优化护理管理,以精细化和人性化护理为主,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促进宫腔镜治疗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月经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全晓燕等[12]研究结论相似,表明采用策略优化护理模式对于促进患者月经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发现,全面专业的护理干预对于减轻宫腔镜下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依然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以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且研究周期较短,研究数据并不全面,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采用基于案例回溯的策略优化护理模式对于提高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自护效能、心理弹性,促进其月经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田秦杰.异常子宫出血的新概念[J].生殖医学杂志,2020,29(3):283-287.

[2] 石燕,何雪芹,沈洋,等.认知干预对宫腔镜治疗子宫异常出血效果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0,29(3):143-146.

[3] 李燕玲,欧蕾,王婷,等.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108例[J].广东医学,2010,31(16):2136-2138.

[4] 骆雪梅,潘秋菊,雷艳敏.Roy适应模式联合延续性精准护理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7):135-138.

[5] 袁焙烽,项越芬.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效能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4):882-886.

[6] 胡象岭,田春凤,孙方尽.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心理学探新,2014,34(1):53-56.

[7] 刘东玮,任兴华,周郁秋,等.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信效度测量[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8):1366-1371.

[8] 刘玉兰,王燕,孙冬岩,等.两种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6):465-468.

[9] 潘兰,刘东英,张振香.多阶段优化策略在国外多因素行为干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12):79-82.

[10] 刘颖,王文杰,裴宝静,等.妇科腹腔镜标准化术中优化护理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18,42(4):500-501.

[11] 杨小玲,张春花.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宫腔镜诊治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18,47(1):83-84.

[12] 全晓燕,黄敏.优质护理对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1):1961-1962.

(编辑:徐亚丽)

猜你喜欢
异常子宫出血心理弹性宫腔镜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18期)2016-06-07 06:16:46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心理弹性”从何而来
奥秘(2016年2期)2016-03-23 21: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