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抢救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4-12-31 00:00:00马丽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20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循证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抢救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

盘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路径;选取2022年1—12月盘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了解2组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急诊时间、就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费用少于对照组,2 d内病死率和病残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抢救患者中,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诊护理路径;循证护理;缺血性脑卒中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0-0108-03 " " 文献标志码:A " "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5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器质性脑损伤,是中老年人群病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脑卒中病死率显著降低,但该病病残率仍居高不下。言语不利、口角歪斜、半身不遂等并发症增加了脑卒中患者的心理负担[2],降低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急需为脑卒中患者寻求一套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路径[3]。急诊护理是指患者住院前及住院时实施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包含院前现场急救、转运生命体征监测、院后护理等护理流程。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提升接诊效率,节约治疗时间,提升急救效果[4]。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的衍生物,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护理观念,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观察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抢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有利于为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抢救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5]。本研究为100例脑卒中急救患者行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2月盘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路径;选取2022年1—12月盘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的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诊断标准;磁共振成像或CT检查提示缺血性脑卒中。

排除标准:入院途中病死者;临床资料缺失者;重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路径。接到急救电话常规出诊、接诊,入院后给予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并进行常规心理疏导、急救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指导和康复训练等,每一项护理任务完成后在相应表格处打“√”,并做好详细记录。

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1)成立急诊科专业护理小组,由高年资护士(护士长或科主任)担任组长,整理患者既往病历,了解患者病情特征,为接诊及入院后护理工作打好基础。(2)培训急救技能,规范护理行为,确保小组内成员均能熟练实施护理流程,正规进行各项护理操作[6]。培训期间,组长提出与脑卒中急救护理相关的循证问题,组织小组成员搜索文献,了解脑卒中并发症预防措施、护理方法,寻找来源于研究领域的实证,并组织全体护理成员整理、总结相关护理问题的应对措施[7]。(3)接到急救电话后,小组成员应确保救护车内药物、急救器械均处于备用状态,尽量保证3 min内出车。出车期间,护理小组成员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询问患者发病时间和症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现场急救[8-9],叮嘱患者家属勿搬动患者,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4)护理人员见到患者后检查患者脉搏、呼吸、神志情况,给予GCS评分,同时供氧、吸痰,清理呼吸道,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滴注甘露醇,监测生命体征。回医院路上告知急诊组护士患者病情,并要求做好急救准备[10]。急诊护理组长以所获实证和临床经验为依据制定护理计划,发放护理路径表,小组成员严格按照表格护理事项开展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消化道护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每完成一项护理任务在该项目后边打“√”[11]。(5)院内转运患者时,陪同人员护送患者,及时填写转科交接记录[12]。

2组患者入院后均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护理工作。治疗结束后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引导患者正视病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为患者创造舒适、温馨的护理环境,及时调整病房温度、湿度,定期开窗通风、消毒,并给予疾病宣教,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按时、按量用药,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时间和难度,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整个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安全,预防意外发生。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的急诊时间,就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抢救费用,护理质量评分,2 d内病死率、病残率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急诊时间、就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2组病残率和病死率对比

观察组2 d内病残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2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危重症之一,病情重,并发症多[1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临床收治的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逐渐增多,有必要重视此类患者的院内急救和院前急救工作。

传统的急救流程相对程序化,且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护理效果欠佳。循证护理以科学指导为实践依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有效性。研究指出,在循证护理工作中,护士需搜集既往脑卒中急救病例,对其病历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特征和护理要求。优化急诊护理是标准、快速、连贯的救护流程,它以循证医学为护理依据,重视团队内成员的团结合作,小组组长提前对急诊护理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小组成员接到抢救通知后能够即刻携带抢救器械出诊,在加强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保证了多项急救护理措施的同步实施,短时间内快速为患者诊断、抢救,最终缩短急救流程耗时,降低患者出现言语不利、口角歪斜、半身不遂风险。

急性发作期脑卒中患者的救治工作尤为重要,配合专业的护理计划对疾病预后意义重大。护士作为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在脑卒中患者预后中承担着重大责任。研究指出,护理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具备45 min抢救意识(即45 min内完成脑卒中患者的病情评估、急诊护理和评判工作),让每个患者都能享受优质护理服务,加快抢救进程。有文献证实,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用于脑卒中患者,能够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佳治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病残率、病死率,提升患者的社会适应性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急诊护理路径加循证护理用于急救临床实践,能够为患者提供有预见性、有序的急诊护理措施,能够指导患者自觉控制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同时有助于唤醒脑卒中患者受损神经的修复潜力,促进缺血半暗带区的脑细胞复活,降低患者病残风险,收获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急诊时间、就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费用低于对照组,2 d内病死率和病残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提示,急诊护理路径加循证护理为患者应用个性化治疗和抢救方式,可加快抢救进程,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同时护士着重进行患者的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工作,能调适患者身心状态,逆转病理,帮助患者平稳度过疾病急性期。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急诊护理路径加循证护理可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措施,实现规范化、程序化护理,能够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工作更及时、有效,最终获得较好的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JIANYU Y,HAIYAN L I,DINGYI X,et al.Efficacy of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post-stroke fatigu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Tradit Chin Med,2023,43(1):27-33.

[2] PLUTA R,JANUSZEWSKI S.Gut microbiota neurotransmitters:influence on risk and outcome of ischemic stroke[J].Neural Regen Res,2023,18(8):1707-1708.

[3] QIN X D,YANG T Q,ZENG J H,et al.Overexpression of 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1 in endothelial cells reduces blood-brain barrier injury in a mouse model of ischemic stroke[J].Neural Regen Res,2023,18(8):1743-1749.

[4] HAO X Z,SUN C F,LIN L Y,et al.Inhibition of Notch 1 signaling in the subacute stage after stroke promotes striatal astrocyte-derived neurogenesis[J].Neural Regen Res,2023,18(8):1777-1781.

[5] 吴妍妍,凡露.全程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1):173-176.

[6] WANG M D,ZHANG Y.Activatable molecular fluorescence probes for the imaging and detection of ischemic stroke[J].Brain Sci Adv,2023,9(1):35-42.

[7] 韩高雷,陈勇霞,胡永杰.“一站式”救治护理干预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率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11):1565-1566.

[8] 杨可,兰琳,沈鹏,等.以护理工作室为依托的APN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2,36(21):3906-3911.

[9] 李洁,王华.人文关怀联合心理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伴焦虑共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2,31(5):812-815.

[10] 李金梅,周长美,张伟伟,等.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17):2049-2051.

[11] 隆卫娟,张娟.病人照顾者综合康复护理培训联合延续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居家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20):2456-2461.

[12] ZHOU Z H,ZHUANG L X,XU Z Q,et al.Effect of combined Jin's three-needle and rehabilitation care on post-stroke hemiplegia[J].J Acupunct Tuina Sci,2013,11(4):218-221.

[13] 张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8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20-21.

(编辑:肖宇琦)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卒中循证护理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在急诊外伤血气胸患者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1:44:20
肾病综合征护理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与价值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33:19
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7:55
循证护理策略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43:42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20:28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阿司匹林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影响
上海医药(2016年13期)2016-07-26 23:13:42